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622
特级语文教师团队编写;
精选近300篇经典故事,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名师启迪,快速掌握技巧;
图文并茂,积累丰富素材。
全套书根据作文的全过程分为“观察、积累”卷、“选材、构思”卷、“修辞、 修改”卷、“思想、创新”卷等四个分册。每部分都由若干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后面是三言两语画龙点睛的“作文智慧”,让读者从故事中领悟作文技巧,吸取作文智慧,还能从做人处事方面给读者成才的启迪,励志的启示。
观察卷
(一)观察的重要性…001
1 观察力测试…001
2 “命大”的烧瓶…004
3 福楼拜的“秘诀”…006
4 三分钟的较量…008
(二)观察自然风光…011
5 搜尽奇峰打草稿…011
6 伦敦的雾…013
7 苏轼菊前露丑…015
8 列维坦的画…017
9 郭老诗句胜韩愈…018
10 胸有成竹的来历…020
11 经久不衰的日记…022
12 虾画不“瞎画”…024
13 独特的“水上画室”…027
14 张衡观天象…029
(三)观察飞禽走兽…031
15 宋徽宗与画师…031
16 厉归真画虎…033
17 施耐庵写虎…035
18 拜马为师…037
19 与狼同眠的“怪人”…039
20 丰子恺的“随身贴”…040
21 “惯偷”任伯年…042
22 “中邪”的法布尔…044
(四)观察的重要性…047
23 人猴抢枣…047
24 苏轼写《何公桥铭》…049
25 绘画狂热症…050
26 混入别人家的画家…052
27 两个作家的“笑话”…054
28 一双手、万言诗…056
29 柳青找茬儿…058
30 马伶偷师学艺…060
31 梅兰芳摔盆…062
32 卓别林宴请流浪汉…063
33 让座的“计谋”…065
34 冒牌“囚犯”…067
35 施耐庵请贼入室…069
36 夏衍调查包身工…070
37 替主人公记日记…072
38 程砚秋“屈膝”显“艺高”…074
39 巴斯德的“秘密武器”…076
40 瓦特的疑惑…077
41 “穷水手”写巨著…079
积累卷
(一)积累的妙用…082
42 一道神奇的数学题…082
43 精品源于生活积累…084
44 日积月累…086
45 一双布满老茧的手…088
46 白字文书…090
47 鲁迅的遗憾…091
48 王安石折戟“明月黄犬”…092
(二)深入体验…095
49 “参与”赌钱的鲁迅…095
50 画马先学马…097
51 狄更斯扮乞丐…099
52 行侠仗义写豪情…101
53 孟德尔的遗传难题…103
54 曹禺下“鸡毛店”…104
55 黄谷柳写流浪儿…106
56 丁玲体验生活…108
(三)勤于读写…110
57 记录的就是你们…110
58 果戈理的“嗜好”…112
59 达尔文的记事本…113
60 凡尔纳的高产公司…115
61 退稿十三年后…117
62 读读写写成大师…119
63 布袋诗人…120
64 从读书到写书…121
65 抄万卷书…123
66 惊人的背功…126
67 作家和铅笔头…128
68 茅盾读书立鸿志…130
69 契诃夫的“生活笔记”…132
70 瓦罐和锦囊…133
(四)特别访问…136
71 吴琼花的来历…136
72 好问的徐光启…137
73 被虫子咬过的蘑菇…139
74 刘真学习设计“媒婆”…141
75 蹲在宴会席边采访…143
76 刘知侠写《铁道游击队》…144
77 茶水换故事…145
创新卷
(一)创新的意义…001
1 文贵创新…001
2 “搁笔亭”的来历…003
3 依样画葫芦…006
4 墨守成规“滑铁卢”…007
5 奇思妙想解难题…009
6 从《晨》到《雨后》…011
(二)创新境界…013
7 自创新格…013
8 蝌蚪戏水…015
9 “伞”的启示…017
10 徐文长的创意广告…018
11 依诗作画显境界…020
12 自由舞蹈的魅力…023
13 周总理巧驳挑衅…025
14 王羲之的书法新境界…027
(三)创新方法…029
15 鼻子音符…029
16 光头广告…031
17 特别的鞋店广告…033
18 美味的石头汤…035
19 思维倒转的奇迹…036
20 成功其实并不难…038
21 阿基米德称皇冠…039
22 鲁班与锯的发明…041
23 门捷列夫的纸牌魔术…043
24 窥见化学元素的照妖镜…046
25 门采尔的忠告…048
(四)成就自我…050
26 古人的和自己的…050
27 自己的诗比杜诗好…052
28 郑板桥身体练字…053
29 塞尚的特色绘画之路…055
30 瓦格纳创新成就自我…057
31 独立的女雕塑家…057
32 盛装的蜘蛛…060
33 童年的君子协定…062
思想卷
(一)思想的魅力…064
34 谦虚的米切尔…064
35 善用“思想工厂”…066
36 咀嚼过的苹果…067
37 留出思考的时间…069
38 意念之间…070
(二)积极向上…072
39 冼星海的“生活食粮”…072
40 尘封十六年的秘密…074
41 晚学不晚…076
42 竭尽全力显神威…078
43 范仲淹穷不倒志…080
44 我将做一只田鼠…082
45 从失败中走来…084
46 思想从脚趾流淌…086
47 渴望的力量…087
48 脚踏实地结硕果…089
(三)刻苦拼搏…091
49 苦学成大师…091
50 芭蕉叶上练字…093
51 借灯夜读的王冕…095
52 吴敬梓“暖足”…096
53 警枕苦读…099
54 文学的灯塔…101
55 张旭一怒为真卿…102
56 郑板桥以勤补拙…105
57 勤奋提升人生境界…106
(四)为民代言…108
58 从僵尸到不朽…108
59 啼饥号寒成诗篇…110
60 无韵离骚的由来…112
61 特殊的省略号…114
62 代表农民的作家…116
63 揭示现实困境的卡夫卡…117
64 揭露种族压迫的马克·吐温…119
65 为全世界劳动人民请命…121
66 为儿童创作乐曲…123
67 唤醒中华民族精神…124
68 时代觉醒者的代表…126
69 励精图治反入侵…128
70 “骷髅”的故事…130
修改卷
(一)修改的作用…001
1 作家的窍门…001
2 机智的卓别林…003
3 忘我修改的海明威…004
4 “别字宰相”李林甫…006
5 未曾剪辑的电影…008
6 标点和空格…010
7 闻过则喜…012
8 一个错字的教训…013
(二)精雕细琢…015
9 筑梦文学沂蒙山…015
10 故作颠倒诗…017
11 彭总改诗…019
12 钱锺书与《围城》…020
001
13 叶圣陶修改文章…021
14 宪法的修改…023
15 邓颖超审稿…025
16 陈登科的处女作…026
17 它们是灰眼睛的吗…028
18 白居易请老妪改诗…029
19 郭沫若精雕诗文…031
20 梭勃里认错…033
21 一字师…035
22 一江水和半江水…036
23 鹭鸶脚多长…039
24 无知的候补知府…040
25 周立波的一字师…042
(三)改头换面…045
26 智用标点施颜色…045
27 题画诗的笑话…046
28 巧用标点自救…048
29 《醉翁亭记》的开头…050
30 一个标点与一千美元…051
31 《长生殿》三易其稿…053
32 托尔斯泰重写战争场面…054
33 祝枝山妙联戏财主…056
34 巧用标点化危机…058
35 逗号的妙用…061
(四)精益求精…063
36 玛拉沁夫焚稿…063
37 苏轼改诗稿…065
38 烧掉自己的作品…066
39 精益求精…068
40 毛泽东改诗词…071
41 陈毅元帅三改绝句…072
42 《西楼记》中的“错梦”…073
43 无不叹服…075
44 为改标点迟赴宴…077
45 鲁迅先生改诗文…078
修辞卷
(一)去繁就简…082
46 裴度上书…082
47 站着写作…084
48 简短的书信…086
49 简约不简单…088
50 朱元璋砍繁文…089
51 秀才卖西瓜…091
52 秀才吃包子…092
53 把握好“繁简度”…093
54 狄更斯开脱“罪行”…094
(二)妙趣横生…097
55 “真假”李梦阳…097
56 白眉毛最优良…098
57 拟人与拟物争功…099
58 妙趣横生的信…101
59 点金成铁…102
60 机智的回答…104
61 王尔烈对对子…106
62 骨头参战了吗…107
63 对句识人才…109
64 反对与正对…111
65 隐藏的秘密…113
(三)形象生动…115
66 张籍荐才传佳话…115
67 故意曲解生幽默…117
68 说比喻…119
69 苏轼戏老道…120
70 “妙喻”解答赢称赞…122
71 谢道韫咏雪的启示…123
72 苏步青不为“寻饭碗”…125
73 夸张诗歌显壮志…126
(四)点石成金…128
74 春风又绿江南岸…128
75 借景衬情起悲悯…129
76 金山一点大如拳…130
77 妙打比方…132
选材卷
(一)选典型材料…001
1 精选“最可爱的人”…001
2 冯道讲道理…003
3 鞭打千里马…005
4 坦诚显魅力…007
5 典型论据显张力…009
6 艺术不靠法术…011
7 经典的“子夜”…012
(二)选细节材料…015
8 被人忽略的细节…015
9 “小黄狗”的材料不能丢…017
10 菜单上的名曲…019
11 症结在细节…021
12 一张字条的启示…023
13 从身边寻找灵感…024
14 敏锐的赶车人…026
15 生活的词汇…028
(三)选熟悉材料…031
16 揭露事实真相…031
17 一挥而就…033
18 送的不是你…035
19 道听途说与实事求是…037
20 按图索骥…038
21 接受批评的萧伯纳…040
(四)选择角度…043
22 积极的人生…043
23 拒绝反得尊重…044
24 龟兔重赛…046
25 富弼坚持原则…047
26 赚了还是赔了…049
27 幸与不幸…050
28 换个角度看牡丹…052
29 失败的意义…054
构思卷
(一)如何构思…056
30 对话碰撞出奇想…056
31 废寝忘食的贝多芬…058
32 捕捉形象…059
33 池塘边的常客…061
34 “睡梦”中的腹稿…062
35 斗酒诗百篇…064
36 “掷地有声”出佳作…066
37 宾朋满座才思涌…068
38 半句诗与半幅画…069
39 静坐思佳篇…071
40 汤显祖失踪…073
(二)构思主题…076
41 大仲马哭鼻子…076
42 融入情境…078
43 画画“不要脸”…080
44 漂亮的眼睛…081
45 从标题看过去…083
46 传神的“文眼”…084
47 坚持不改书名…086
48 李季偶得诗题…089
(三)构思布局…091
49 面面俱到…091
50 为驴求官的妙计…092
51 构思十年字字金…094
52 选择最优方案…096
53 孙知微画水石…098
54 妙笔画骆驼…099
55 以少胜多…100
(四)构思表达…102
56 用心去写…102
57 如此说话…105
58 斯大林的措辞…106
59 萧显写匾…108
60 简洁生动的演讲…110
61 少用生僻字…112
62 最短的状纸…114
63 止于不可不止…115
64 郭沫若作诗如“发疯”…117
65 不知所云…119
66 别出心裁的构思…121
写好文 做好人
作文,被称为“超级难题”,困惑中国学生多少年。
很多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日甚一日,逃避、厌恶甚至痛恨作文。
家长焦急无奈,找人培训,请人辅导,结果依然失望!
一个人,无论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大,如果他缺乏语言交流与文字表达能力,在未来事业中就很难获得发展和成功。
因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好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这是人们的普遍感悟和深刻认识!
经常接到家长、教师和中小学生朋友的来信,问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写出作文,这方面有没有捷径、技巧。
一些人参加工作后为文所逼而大发感慨,上学时怎么不认真学习写作文,参加工作了,才意识到会写文章对一个人的求职、工作、生存是多么重要!
平时与愁作文的中小学生座谈,他们说老师也多次讲述写好作文的技巧、技法、秘诀,但总感觉枯燥无味,听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听了多么回,也留不下多少印象。
于是,就想编写一本书,让大家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写文章的方法。
而且一旦学会就终生不忘。
于是,便开始有了编写这本《读故事 学作文》的构想。
这本书一共收集了古今中外的近30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了一个写作方面的技巧以及人生励志的点滴感悟、启迪。
所选故事都是生动有趣、健康活泼的。同学们读了之后,不仅能得到写作方面的启示,还能帮助你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很多时候,我们苦心追寻,浪费了多少光阴多少激情。
很多时候,我们躬身跋涉,耗尽了多少机遇多少希望。
停下疲惫的身心,喝口水,合合眼,人生的启迪者、智慧的引导者、心灵的瑜伽师,就在你面前。
千里之行要讲究方法,搏击长空同样需要智慧。
曾经多少次听大师们说过,他们的成才、成功、成人仅仅因为一本或几本小书的引导。
本书就是一本教你学会作文、写出满分作文的开心秘籍。
这里有作文成功的技巧、满分作文的妙招。
有了它,中考、高考作文夺冠不再遥远。
这还是一本生动的人生励志教育智慧教材。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杰出智慧成为我们甘之如饴的精神食粮。
这些故事初读妙语连珠,细品则醍醐灌顶,思悟则感情升华、心灵净化、情操陶冶、智慧开启,可让你终身受益无穷。
这本书根据作文的全过程分为“观察、积累卷”“选材、构思卷”“修改、 修辞卷”“思想、创新卷”四个分册。
每部分都由若干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后面是三言两语画龙点睛的《作文启迪》,让你从故事中领悟作文技巧,汲取作文启迪。《延伸阅读》则从做人处事方面给读者成才的启迪、励志的启示。
《延伸阅读》生动好看,让你们了解名人大家的生平和成就,开阔你们的视野,增长你们的见识。
当然,故事给读者的启迪,远不止我们谈的这些。
我们提供的《作文启迪》,是开拓思维的“导向标”,绝不是限制思维的栅栏。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故事篇幅比较短小,长则不过千余字,短则几百字,读来省时省力,内容多为名人大家精辟之见解、流芳传世美妙之典故,有的集中了艺术家毕生的经验,有的凝聚了作家学者人生处世的深邃见识。
较之专述写作技法的长篇巨论、板着面孔训人的生硬说教,本书的形式更易为中小学生快速理解与接受。
教师、家长、学者在讲课、著述、进行思想教育时,若能选择这些名人轶事作为参考资料和佐证,也一定能增强其说服力、感召力,起到洋洋万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文中涉及的故事大多来自今人、前人的笔记书札,其真实性可能不像一般史志传记那样准确,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故事大都经过了诸多学者的整理、筛选,有的经过数代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不断完善,反映着集体的智慧。
但愿这本《读故事 学作文》能引发你们的写作兴趣,给你们励志的启迪,圆你们的成才之梦。
观察力测试
约瑟夫·贝尔是19世纪中后期苏格兰的一名医生,也是爱丁堡皇家医学院的重要顾问之一,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治安法官。他认为医生和法官都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且要利用好这一能力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他医术精湛,很多人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甚至有的在他上课的时候也冒失地闯进来,要求他诊断病情。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贝尔正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授医学知识。突然,一个中年男子不管不顾地闯进了阶梯教室,大声嚷嚷要求给他看病。看到来人很没礼貌,贝尔非常生气,本想呵斥对方,但又一想这是一个病人,不能以这样的态度对他。于是贝尔心平气和地抬起头,观察了一下来者,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利用这个病人作为绝佳的讲课案例,现场教学。
他说道:“如果我能猜出你从哪儿进入教室的,并且说出你的癖好,那么请允许我上完课后给你看病,怎么样?”对方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贝尔,心想:“你擅长的是看病,又不会断案,我怕什么?”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同学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着实为贝尔老师捏了一把汗。
贝尔不紧不慢地说:“您是刚刚穿过教室西面的那片草地进的教室,对吗?”男子一愣,反问说:“您是怎么知道的?”
贝尔回答:“是您脚下红色的泥土出卖了你。我们整个爱丁堡只有一片草地上有这种黏土,而这片草地就在这间教室西面。”
男子点了点头,又半信半疑地问道:“你还知道我的嗜好?”“当然,如果我没有说错,那么你的嗜好是酗酒,并且你的病也是因为酗酒引起的。”贝尔胸有成竹地说。这时候讲台下惊讶声一片,学生们跟着那男子一同问:“您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他的鼻子和面孔?”贝尔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他有酒糟鼻,脸是血红色的,这都是长期饮酒的表现。如果大家还不相信,我还能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说完,贝尔便从男子右边鼓鼓的口袋中拿出一瓶威士忌来!
看到这些,学生们目瞪口呆。那男子更是对贝尔佩服万分,同时对自己的冒失举动也很后悔,于是很自觉地退出了教室。
贝尔却意犹未尽,对同学们说:“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长期细致地观察训练,现在我们就来一次观察力训练。”
贝尔从讲台上拿起了讲课用的试管,说:“我手里试管中装着一种特别苦的药物,它的成分很简单,请大家像我一样,用味觉来判断一下是什么成分。不过一定要看好我的示范。”说完,他用手指蘸了点溶液,放到嘴里轻轻地尝了尝,便立刻被苦得皱紧了眉头。
然后,贝尔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让同学们挨个照样做了一遍,所有同学都皱起眉头,一个个叫苦连天。
看到同学们的表现,贝尔医生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同学们,你们的表现让我有些失望,但却在我的意料之中。通过大家的表情,我知道所有同学都没有仔细地观察我的动作,其实我蘸溶液用的是食指,但是伸到嘴里的却是中指。”
听了贝尔的话,同学们都连呼上当,又为自己没有仔细观察而心中羞愧,同时对贝尔老师更加佩服。通过这次的现场教学,同学们都暗下决心,平时一定要留意观察,做贝尔老师一样的细心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