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479622

一 从平常中走来的温暖
1家方志为
2你的名字纪弦
3早春的微笑家[法国]戈蒂埃
4各种船刘正盛
5跟着娘回家是幸福丁庆友
6尺蠖[瑞典]马丁松
7我的小骑士[古巴]马蒂
8纸船冰心
二 从天真中走来的智慧
1心[日本]金子美铃
2后的买卖[印度]泰戈尔
3著作家[印度]泰戈尔
4床上的大陆[英国]斯蒂文森
5小孩子关于夜的想象[英国]斯蒂文森
6向着明亮那方[日本]金子美玲
7别挤啦[英国]狄更斯
8再见[日本]金子美玲
三 从简单中走来的深刻
1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
2略论口味不同[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根牛汉
4勿忘我[德国]法勒斯雷本
5瓷器柳沄
6孔夫子的箴言[德国]席勒
7母亲对儿子[美国]休斯
8光之笼[日本]金子美玲
四 从遇见中走来的珍惜
1一天只有一次清晨林武宪
2有所期盼赵丽宏
3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美国]惠特曼
4萤火虫[美国]福西特
5友谊赵丽宏
6纸船[印度]泰戈尔
7不系之舟林泠
8以春天的名义刘小雨
五 从追寻中走来的从容
1昨天王蒙
2生命律[俄国]巴尔蒙特
3帆[俄国]莱蒙托夫
4那条未走的路[美国]弗罗斯特
5希望付志勇
6我们的错误[坦桑尼亚]夏巴尼
7小花的信念顾城
8一小点但却很好[丹麦]安徒生
六 从多元中走来的和谐
1风[英国]斯蒂文森
2怀想叶舟
3论孩子[美国]纪伯伦
4梦与诗胡适
5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葡萄牙]佩索阿
6朋友钱万成
7未选择的路[美国]弗罗斯特
8我喜欢你,狐狸高洪波
七 从荒诞中走来的真实
1善于发明的农人顾城
2山猫和太平鸟顾城
3呱呱和《蝌蚪问答》顾城
4台灯与路灯顾城
5失恋的赖草顾城
6光荣竞赛会顾城
7家蝇的妙计顾城
8海燕戒刘征
9青蛙的创作顾城
八 从敬畏中走来的悦纳
1教学诗[丹麦]安徒生
2清泉与大海[法国]雨果
3人的时令[英国]济慈
4《新月集》之审判官[印度]泰戈尔
5我不妒忌笼中出生的小鸟[英国]丁尼生
6被截短的橡树[德国]黑塞
7礁石艾青
8树的哲学屠岸
九 从孤独中走来的美好
1悬崖边的树曾卓
2叽叽喳喳的寂静顾城
3树艾青
4岸北岛
5雾中[德国]黑塞
6当一切入睡[法国]雨果
7我的床是一条船[英国]斯蒂文森
8树郑敏
十 从历史中走来的性情
1金缕衣[唐]杜秋娘
2将进酒[唐]李白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4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5长歌行汉乐府
6明日歌[明]钱鹤滩
7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8行香子·述怀[北宋]苏轼
这套丛书能够面世,得益于一个观念的传播与普及。今天,这个观念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令人感慨的是,就在十几年前,这个观念可能还是惊世骇俗的——时代的变革,由此可见一斑。我希望从这本书开始,小朋友们都能记住这样一句话:
思维才是力量。
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观念。可不要小看它,它说明,我们每个人重要的资源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思维。
我几乎每天都使用电脑,面对的Windows系统,我常常问:我能否创造出这样一个操作系统呢?它看起来如此简单,用起来又是那么神奇。你能想到的所有功能它都有,你想完成的任何任务,它都有办法帮你完成。我常常因此而陷入冥想:创造了这个系统的人,他的头脑该是多么强大,而他的思维该是多么完备、周全、系统和清晰!我知道我做不出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而原因呢,主要不是我笨,而是我没有接受过必要的思维训练。在我的思维需要引导与训练的年龄,死记硬背和刷题刷卷占据了我的绝大部分时间。虽然我每天都在思索,但我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思维,更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思维。显然,Windows强大的逻辑性与功能性,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也不是冥思苦想就能想出来的——灵感不会降临到一个没有准备的头脑。
我们的祖先一直重视思维训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我们习惯将它浓缩成“学问思辨行”。你看,“慎思明辨”不就是今天常说的“思辨”吗?孔子不仅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而且还告诉我们,为了让我们的思维不出差错,我们必须“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不要臆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自以为是。
在古希腊,有一个与孔子齐名的思想家,名叫苏格拉底。他说,一个人要想获取知识,必须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才能正确思考,获取真知。我们将他的这个观点称为“知无知”——苏格拉底的想法与孔子的想法是不是如出一辙?苏格拉底还提出了一种思维训练的方法,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反问”。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依然是有价值的思维训练方法之一。
当然,对思维的重视,古人远不如今人。当机器人可以代替我们干粗活、重
活的时候,人的体能就贬值了;当人工智能可以替我们驾驶、做菜和演奏的时候,人的技能也就贬值了。那么,什么东西不会贬值,甚至还会越来越重要呢?那就是人的头脑,人的思维。今天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思维训练,与这个背景不无关系。国际上流行一个概念,叫做“21世纪技能”,意思是,应对21世纪日新月异的生活所必需的素养。人们的共识是:思维素养是“21世纪技能”的核心。思维教育也是国际教育的共识。根据著名学者徐贲的介绍,在美国,思维教育融合在学校教育的始终,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小学生要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判断证据是否合适,识别基本的谬误。(徐贲《明亮的对话》)这样的做法,可算是“从娃娃抓起”了。
我们说“思维才是力量”,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学知识。事实上,知识与思维总是融合在一起。没有知识的思维与没有思维的知识,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知识能否产生力量,确实要取决于我们的思维。维,在汉语中就是“关联”的意思。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就可以在知识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关联”——这种“关联”很神奇,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知识有了丰富多彩和无穷无尽的力量。
有老师告诫说:不读上几十本经典,哪有资格谈思辨?这句话强调了读书对思辨的意义;不过,大家也不要被这句话给吓坏了。难道要等我们读完几十本经典,再来学习思辨?恐怕为时已晚了。何况,没有思辨,也读不好书啊。
记住,只有在思辨中才能学会思辨。
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有效的路径就是阅读与写作,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出问题,论证问题。面对一个故事、一个成语、一个寓言,甚至一首诗,我们要尝试着提出各种问题,并借助作品中的信息来论证问题,然后做出判断。这里有许多思维技巧。比如,当我们做出自己的判断之后,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有没有更好的说法呢?
2有没有可以替代的说法呢?
3需不需要限制条件呢?
经过反复的分析与论证、比较与权衡,我们做出的判断就会趋向合理与准确。在我们说服了自己之后,不要忘记了,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为了防止陷入思维的误区与盲区,不妨再尝试着去说服伙伴和老师,在对话中修正自己的错误,弥补
自身的缺陷。
这套丛书就是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编写而成的。编写者都是国内知名的特级教师,都是思维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感谢老师们智慧而辛苦的劳动。作为这套丛书的一个创意者和发起者,我希望丛书能给小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和思考的乐趣。
小小思想家,这是我们对你的良好祝愿。
有了思维的翅膀,生命才能翱翔。
阅读贫困,何来文化积淀?何来视野?何来识见?何来语文素养?阅读量不足显而易见,阅读的质、阅读的方式也令人担忧……余党绪老师对此了然于胸,从思辨性阅读入手,改进阅读教学,破解阅读低效的难题,冲破阅读定势,打开阅读教学的新局面。这种阅读教学的改进一扫我说你做的陈腐气,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