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56647丛书名: “我的青春我的梦”全国中学生校园美文精品集萃丛书

时光里的小秘密
一人一心一旧城,旧街旧巷等旧人……… 不知所芸 / 002
男孩儿的秘密花园……… 刘浩清 / 007
时光里的小秘密……… 7 点先生 / 012
栀子花少年的秘密……… 冰舞步 / 017
秘密……… 张宇恒 / 024
不能说的秘密
燃烧的B52……… 段立欣 / 036
谁人能知,指尖的故事……… 咖啡啡 / 041
不能说的秘密……… 阿 闹 / 044
002
大雪覆盖你来的那条街
我家有座图书馆……… 巫小诗 / 054
大雪覆盖你来的那条街……… 晛 沐 / 064
你的帽子,是比夏日更长的秋日……… 杜索年 / 072
许你温柔遍河川……… 林宵引 / 077
洛丽塔……… 倩倩猪 / 086
其实很早以前我也想为了你写点儿什么
男神快来排排坐……… 啊 哦 / 098
其实很早以前我也想为了你写点儿什么……… 爱 末 / 102
谁陪我走过……… 安娜苏 / 106
世界谁倾听你……… 林舒蓝 / 110
拖延症Q 小姐……… 骆 可 / 120
樱花樱花想见你
樱花樱花想见你……… 林宵引 / 132
多想和你在一起……… 单 荨 / 144
长江以北无北方……… 骆 可 / 150
笔记本不会说谎话……… 倩倩猪 / 161
一人一心一旧城,旧街旧巷等旧人
老家门前那条小巷子的巷口,有个老人卖早点,有包子豆浆和油条。包子馅足,油条酥香,豆浆浓醇。日复一日,除了大暴雨,每天早晨我都能听见丁零当啷推车的声音。
听声音,我便知道,王婆婆又出摊了。
王婆婆今年约莫六十岁了,住在老家后那间略显破败的房子里。
若是失眠的夜里,我在早上四点就能听见婆婆磨豆子、揉面团的声音。
我想象着那美味的早点,不一会儿就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婆婆卖的早餐十分便宜,一碗豆浆泡一根油条,再来一个大肉包,只要五毛钱。时常有几个匆忙忘了带钱就出门的学生,婆婆只是笑着催促他们赶紧上学去,钱可以回头再算。如果那些年我可以参与投票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一定要把婆婆推举上去。
他们总说老一辈的人都喜欢讲故事,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后辈也十分好奇那些年代发生的故事。而婆婆身上的故事只有一个,当她念念不忘,向我娓娓道来时,她神采奕奕的模样好似回到当年,带着点儿羞涩,又带着点儿可爱。
婆婆床头柜上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看起来就像是黑白版的结婚证件照。对它印象极深是因为男生是一个十分帅气的小伙子,剑眉英目,穿着中山装的样子像是个十分可靠的人,女生扎着两个麻花辫,青春靓丽,一看就是婆婆年轻的时候。
她从这张照片开始讲,讲他们的相见。
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婆婆是个十六岁的少女,早早便因家境贫困辍学,跟着母亲在巷口卖早点,以供弟弟上学。
那男生家住附近,上学也在附近,每天上学前都会来摊位前买一份早点,每天固定的一碗豆浆泡一根油条,再来一个大肉包,每天都会重复那句“你好,一碗豆浆一根油条一个肉包”。
根据巴普洛夫的理论,他们这样每天重复的交流,是会让彼此习惯对方的存在并且接受对方存在的,若突然有一天这个交流断了,是会让双方都心慌的,这可以算是进入爱情的先兆了。
正因此,经过三个月后,婆婆已经会算好他来的时间,提前将油条泡好,使油条的口感达到,豆浆也不至于烫嘴。若是他没来,她便会消沉一整天,担心他是不是起晚了所以没吃早餐,担心他是不是感冒或是受伤不能出门。
幸而那只是少数的情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会光顾三百六十天以上,每次他吃饱喝足,都会将票证放在婆婆手中,并好像不小心一般按按她的手指。那动作像一阵电流通过全身,又像个暗号,连通了两颗懵懂少年的心。
这一切都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一份青春的秘密在心里炸开了锅,她想找人分享,却又羞于启齿,所有甜蜜都一个人独享,太满太满了。
可如果两个人都只是沉迷于这样小小的互动,那故事也就该戛然而止,略显无趣了。
一切转折都出现在他将一封厚厚的信折叠在那原本单薄的票证里,按压手指的力度也较以往大了些。
婆婆意识到里面有秘密,只敢偷偷地转身将那信从票证中抽出藏好,动作一气呵成,但不用问也知道她那时一定面颊绯红。
那天收到信后她便装头痛,早早躲进被窝中,查看那封滚烫的信。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约婆婆周六下午到水库游玩,他会在小巷另一头等她。
婆婆虽然只读了几年的书,但爱情小说也是看过的,深知那份情愫已在两人之间产生,这次约会,或许能让她体会到书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爱情。
《小王子》里写: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我想婆婆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为了周六那天下午的约会,她翻箱倒柜找了一天,才找到一条有些发白的素色裙子。周六那天,她扎了两条柔顺的麻花辫,满心欢喜地想象心上人对她此番打扮有何溢美之词,她又该如何回答才能既得体又俏皮。
她早早到了小巷的另一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他脱下了稚气的校服,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这让穿着素色裙子的她想扭头就走,毕竟裙子已洗得发白,头发好像也没有梳得特别整齐。幸而他看见了,留住了她,眉眼温柔地要带她去水库逛逛。
像着了魔,她就这么温顺地跟在他身边。那天阳光应该特别好,花儿也特别香,连鸟儿的鸣叫都像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着世界名曲。一切都应该十分美好,不然婆婆和我描述这些时,不会那么的甜蜜。
那天他们只是绕着水库一圈又一圈地走着,听他讲在学校发生的时趣事,哪个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哪个老师作业布置多,哪个学生飞扬跋扈,哪个学生是全班的欺负对象。两人也对未来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十分惊奇地发现三观一致到极点,他说到欣喜之处更是手舞足蹈并差点儿跌入水中。谈话间还必须时刻警醒是否有熟识的人路过,以免被人认出被说闲话。
有了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明明生活是如此缺乏新鲜的故事,可见到对方时,却有如此之多的话题想和对方探讨,话题越是源源不绝,两颗心便越贴越近。
终于在第十次约会时,他向她坦白,他要去参军入伍,要为国争光,想让她在祖国发展壮大时,等他回来,万里红装迎娶她。她感动得一塌糊涂,跟着他去照相馆拍了那张被婆婆珍藏至今的黑白照片。
我问婆婆:“他说了你就信?不怕人家飞黄腾达了之后抛弃你吗?”
婆婆只是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他不会。”
这或许就是上一辈人的海誓山盟,约好了,便是一辈子的事。
只是后来的故事,再也不像甜蜜的琼瑶剧了。她仍每天等在小巷口的早点摊,习惯性地为他准备一碗豆浆油条,再等收摊时无奈地自己喝完。
这些家里人都不知道,家人只知道女儿的年龄已经适合嫁娶。东家老王的儿子,西街老李的侄子,南门铁匠的外甥,北巷那个卖杂货的小伙子都是十分合适的人选。但他们都被她一一回绝,理由无二,心里有人了,再装不下第二个。
家里人打骂不行,软硬兼施,但无可奈何,总不能强娶强嫁吧。
便只能将此事搁置,这一搁置,五十年都过去了,她没嫁出去,他也没有回来。
后来怎么了?我也想问婆婆,因为那天故事只讲到这里,母亲便来喊我回家吃饭。
可是接下来我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便将时间拖延到了举家搬迁到市区之后。
后来,我听闻老城区要拆迁,婆婆当场躺地撒泼打滚,还哀号着她那负心人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原本只是干号,后来却真的哭到不能自已。执法人员无所适从,只得离去。
自此,婆婆不再卖早点,专心守在小巷口。她担心执法人员趁她不在,强拆了这老城区。
幸而老城区被当作景点留了下来,那条旧街旧巷仍具往日风采,我还能找到当初去上学的路。只是近段时间回去时都不见婆婆,问了许多人,都说不见她有些时日了,怕是老去了。
而我实在不想接受这个结局,毕竟我没听到五十年后他回来找到婆婆没有。
但我宁愿猜想,他回来了,带着婆婆,寻回当年的承诺去了。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去过幸福快乐的日子去了。
男孩儿的秘密花园刘浩清大一某节选修课的课堂上,有一个男生,他坐在后排,仔细地涂着一本画册。这本画册风靡一时,不过由它掀起的全民涂色浪潮现已平息,如今还在坚持涂画册的人少之又少。倘若遇上一个,那这个人一定是个热爱绘画、痴迷七彩世界的文艺少女。
但是,正在精心涂画册的这个人,他不是个女生,也不是个文艺青年,相反,他是一个不修边幅的普通男生。他留着板寸,穿着黑色夹克棉服和蓝色牛仔裤,褐色的鞋子脏得一塌糊涂。
课上到一半,老师突然拿起花名册点名,男生戴着耳机,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所以当老师点到他的时候,他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老师以为他没来,拿起碳素笔准备给他记旷课。还好有人提醒了他,他摘下耳机,慢半拍地喊了声到。老师伸着脖子看了看他,接着点名。
男生重新戴上耳机,他从笔盒里抽出一支蓝颜色的铅笔。铅笔尖贴着画纸游弋,摩擦出“沙沙”的声音,很好听。画纸上,每一个花瓣都开出了颜色。花瓣由宽至窄,颜色渐渐变淡,后颜色柔得像一滴水,消失不见。密密匝匝的藤蔓上至深色,藏蓝和纯黑的组合缠绵神秘。
男生右手边的铅笔不断增加,它们自然地散落在一边,笔盒不知不觉空了下来。十二色彩铅是市面上便宜、朴素的一种,二十四色、四十八色和六十四色包装的彩铅更受广大绘画爱好者的青睐。
男生只有十二色彩铅,但他涂的画册仍旧让旁边的女同学感到惊讶。无论是整体还是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他都处理得活灵活现,犹如真的有花朵从眼前这张画纸里绽放出来。
男生略显歉意地从旁边女同学的手里拿回画册,装进背包里。男生和女同学道了别,便一个人走出教室。
男生默默地走在偌大的校园里,刚才那个坐在他旁边的女同学追了上来,跟他打了声招呼。男生侧过头笑了笑,问这位女同学怎么也提前走。女同学笑着说:“数学赏析课那么无聊,实在待不下去了。”很显然,对于男生的画册,这个女同学仍旧意犹未尽,她跟男生说:“你涂的画册实在太好看了。作为一个大男生,怎么喜欢涂画册?”
男生听到女同学的话,感觉一股清凉的风迎面吹来,在他的鼻翼之下,风似乎带着独特的气味。那种气味很好闻,不过男生形容不出来它。男生跟女同学说:“我就是用它打发时间。”实际上,一提到画册,男生就有许多话要说,不过面对着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两个人并道走了一会儿,便分开了。
初冬的风有些像是未熟透的果实,吹到身上感觉涩涩的。四下寂静无声,男生抬头看到了干枯的树木,他感觉这些树木涩涩的。男生也说不准这些感官给他带来的感觉,这些感觉涌上脑海,就让他犹如乘上时光机回到了中学时代。
那时候,也是冬天,他也一向是独来独往。校园里的树木和建筑都冷得发涩,空气里弥漫着冬风清清浅浅的味道。准确地说,男生那时候还是男孩儿,他没有恋爱过,更留有初吻,他干净得如同冬青树树梢上的一朵雪。所以他也更孤独,寄宿制的学校里,他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水,一个人做所有事情,睡觉的时候,他喜欢像流浪猫一样蜷缩着身子。
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孤独,更多时候他也不会去想,他似乎习惯了那样的生活。
不知什么时候,男孩儿开始接触悲伤矫情的小说。他在不喜欢的课上,把小说明目张胆地放在桌子上读。男孩儿所在的班级是重点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垫底,老师从来都不会关注他。
男孩儿读的本小说的结局,主人公在大雪纷飞的季节跳了楼。男孩儿看完这本小说,去学校的小超市买了一个密码日记本。他开始写日记,有时候写短短几句话,有时候写整整两页纸。日记本不用的时候,便锁起来藏到单肩包里。这个单肩包里,还藏着其他东西,它只有在月底男孩儿回家的时候被用上。
有一天,窗外下着大雪,男孩儿在窗边写日记。男孩儿前面的女孩儿在冲奶茶,女孩儿把奶茶粉倒进装满热水的保温杯里,然后盖上盖子摇晃。谁也没有想到,那个保温杯的盖子突然弹开,滚烫的奶茶霎时间喷洒出来。男孩儿倒霉,不但衣服被打湿一片,脸还被烫起了泡。
男孩儿的日记本也面目全非,他顾不上别的,赶紧拿纸巾吸日记本上的奶茶。女孩儿一边跟男孩儿说对不起,一边拿纸巾擦男孩儿身上的奶茶。男孩儿连连说没关系,几个女同学走上前指责女孩儿,因为女孩儿把她们书桌上的书全搞脏了。女孩儿清理完所有的奶茶污渍,便冲出教室去药店给男孩儿买烫伤膏,女孩儿忙得连帽子和手套都忘了戴。
第二天就是校文艺汇演。男孩儿穿着一双帆布鞋,鞋底磨得爆了皮,他仅有的一件棉衣,上面沾满了奶茶污渍。除此之外,男孩儿的左脸颊还通红一片,两个脓包扎眼地长在上面。
全班同学在舞台上大合唱时,镁光灯晃得男孩儿不敢睁眼,男孩儿张着嘴巴,却怎么也出不了声。女孩儿站在男孩儿旁边,总是侧目看男孩儿,她小声跟男孩儿说了好几次对不起。
文艺汇演结束后,男孩儿攥着一百块钱去商城买棉衣。这一百块钱是男孩儿下个礼拜的饭钱。男孩儿走在商城里,一直低着头,他攥着钱的手掌心出了很多汗。当男孩儿终于鼓起勇气抬头挑选衣服时,女孩儿出现在他的面前。女孩儿也攥着一百块钱在挑选棉衣,给男孩儿挑选
棉衣。男孩儿不让女孩儿给他买棉衣,但女孩儿执意要给男孩儿买。之前,男孩儿和女孩儿并不熟悉,两个人说过的话总共不超过十句。男孩儿突然感觉很想哭。女孩儿走在前面挑选棉衣,男孩儿跟在女孩儿的后面还是一直低着头。
第二天,年级主任来男孩儿所在的班级听课。男孩儿不敢再看小说,他鸭子听雷般瞅着黑板,时不时低头看一眼自己的鞋子。他感觉自己的鞋很破,感觉新衣服穿着很别扭。
终于有一天,男孩儿在小说里积攒的词汇从思绪复杂的脑海里喷涌而出。他在破破烂烂的日记本上,写了一大段文字,这段文字更像是一个小说。那时,男孩儿还不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也不知道写小说需要很多技巧。
男孩儿把这个勉强的小说,给一个人看。这人是坐在他前面的女孩儿,他告诉女孩儿只准看小说,不准看其他文字。
小说里,男主角一直穿着破衣服,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儿给男主角买了一件崭新的衣服。
女孩儿看男孩儿写的小说时,男孩儿一直紧张地在草稿纸上乱写乱画。女孩儿看完小说,男孩儿也没敢问女孩儿感觉如何或者写得好不好,虽然他很在乎这些。
男孩儿总是在晚自习的时候,站在五楼厕所的窗前眺望远方,每当这时,他都感觉冬天难熬极了,他不知道怎么形容冬天。
有一天,他缓缓地站到了窗台上。窗外大雪纷飞,远处的黑暗里亮着灯光。冬风迎面吹过来,涩涩的。男孩儿想起,自己的小说还没有完结。男孩儿跳下窗台,回到班级。男孩儿问女孩儿说:“你喜欢我的小说吗?”
女孩儿跟男孩儿说:“我很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小说完结之后,女孩儿成了男孩儿的好朋友。男孩儿开始在日记里写关于女孩儿的文字。凌乱而又清澈的文字,密密麻麻铺满日记本所
有剩下的空白部分。男孩儿再也没有把他那破旧的日记本给女孩儿看过,日记本一直沉睡在男孩儿的单肩包里。
男孩儿在中学时代结束的夏天,涂色画册突然间火了起来,男孩时光里的小秘密儿去女孩儿的城市玩,女孩儿送给男孩儿一册。男孩儿低着头想说什么,却始终没有张口。夏日黄昏的风吹走弥散的热浪,夕阳下,城市柔软得像一片海洋。男孩儿和女孩儿变成两尾安静的鱼,不用一言半语,仅仅只是吐出一个透明的泡泡,就能让对方明白自己想要说什么。
对于其他人来说,涂色画册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离别纪念品,可是对于男孩儿来说,它意义非凡。当一场青春完结,当另一个故事下延,当光阴描眉画眼改变了当初少年模样,男孩儿只要一看到它就能想起那个女孩儿。那个女孩儿普普通通,却眼眸澄亮。
男孩儿把画册一直带着,它渐渐多了很多颜色,直到男孩儿变成了男生,画册快要开满春天。
男生觉得,生活的动力总是微小奇妙的。就像他还是一个男孩儿的时候,一个女孩儿跟他说,我想知道你写的故事的结局。
所以,可能每一个男生心里都住着一个男孩儿,而每一个男孩儿心里又都有着一座等待点亮的秘密花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