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1548
“四大名著”精装版,内附名家彩色画作。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师徒们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作者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曲折纷呈、妙趣横生的神话故事,并在奇幻世界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起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的农民起义故事,经过金元时期的说书、戏曲等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经过这些艺人的艺术加工,编成话本和杂剧在民间广为传唱。元末明初,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再创造,于是就写成了中国*部白话文章回小说《水浒传》。书中刻画了一批以宋江、吴用、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孙二娘等为代表的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形象。108位梁山好汉的出身、经历和遭遇各有不同,代表着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群,更烘托出朝政混乱的大主题,反映出市民阶层抵制暴政、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 ,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西游记
回 灵根孕育美猴王 参访仙道得真传 / 001
第二回 大闹天宫战诸神 如来伏手降大圣 / 010
第三回 观音东寻取经人 三藏奉旨西行去 / 019
第四回 大圣除魔高老庄 黄风岭上斗风魔 / 029
第五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四圣妙计试禅心 / 038
第六回 五庄观里偷仙果 观音甘露化恩怨 / 048
第七回 悟空三打白骨精 唐僧恨逐美猴王 / 058
第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 065
第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 074
第十回 唐僧被诬变虎精 八戒无奈请行者 / 084
第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 093
第十二回 金银二角魔法高 骗得宝贝降二妖 / 102
第十三回 三藏遇鬼乌鸡国 求得金丹洗沉冤 / 111
第十四回 小妖计擒唐三藏 观音智收红孩儿 / 120
第十五回 师徒遇阻通天河 观音援手收鱼精 / 130
第十六回 误饮河水孕胎儿 唐僧情陷女儿国 / 140
第十七回 行者难斗假猴王 如来佛祖辨忠奸 / 149
第十八回 无计难越火焰山 悟空三借芭蕉扇 / 159
第十九回 驼罗庄里除蟒怪 八戒显威七绝山 / 170
第二十回 八戒被擒盘丝洞 绣花针破黄花观 / 176
第二十一回 勇闯八百狮驼岭 魔王肚里展神通 / 185
第二十二回 唐僧身陷无底洞 托塔天王降鼠精 / 196
第二十三回 误中分瓣梅花计 行者剿灭豹子精 / 206
第二十四回 元宵观灯被妖掳 四星合捉犀牛怪 / 216
第二十五回 如来佛真经 回归东土成正果 / 224
三国演义
回 桃园英雄三结义 / 001
第二回 谋董卓曹操献刀 / 006
第三回 武勇三英战吕布 / 012
第四回 王允巧使连环计 / 019
第五回 吕布中计杀董卓 / 026
第六回 吕布白门楼殒命 / 032
第七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 042
第八回 身在曹营心在汉 / 051
第九回 怒斩颜良与文丑 / 058
第十回 关羽千里走单骑 / 065
第十一回 古城主臣重聚义 / 076
第十二回 徐庶走马荐诸葛 / 083
第十三回 刘关张三顾茅庐 / 089
第十四回 军师出山初用兵 / 099
第十五回 诸葛亮草船借箭 / 107
第十六回 定三分赤壁鏖兵 / 117
第十七回 刘玄德东吴招亲 / 129
第十八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 143
第十九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 151
第二十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 159
第二十一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 165
第二十二回 孔明巧施空城计 / 174
第二十三回 破曹兵姜维献书 / 185
第二十四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 190
第二十五回 孔明造木牛流马 / 198
第二十六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 209
第二十七回 令张虎降孙皓三分一统 / 220
水浒传
回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 001
第二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007
第三回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 014
第四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 021
第五回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027
第六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033
第七回 汴京城杨志卖刀 / 039
第八回 吴用智取生辰纲 / 046
第九回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 055
第十回 晁盖巧夺梁山泊 / 061
第十一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 070
第十二回 武松醉打蒋门神 / 077
第十三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 084
第十四回 小李广夜闹清风寨 / 090
第十五回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 095
第十六回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 102
第十七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 109
第十八回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 116
第十九回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124
第二十回 宋江大破连环马 / 132
第二十一回 众虎同心归水泊 / 140
第二十二回 晁盖曾头市中箭 / 146
第二十三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 152
第二十四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 158
第二十五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 164
第二十六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71
第二十七回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 188
第二十八回 宋江东京城献俘 / 196
第二十九回 宋公明衣锦还乡 / 203
第三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 217
红楼梦
回 补天神遗落灵通石 有缘人抄录石头记 / 001
第二回 元宵佳节丢失英莲 葫芦僧断判葫芦案 / 007
第三回 林黛玉独入荣国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 017
第四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薛宝钗巧合认tong灵 / 033
第五回 秦可卿夭逝宁国府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 045
第六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贤德妃归宁叙天伦 / 056
第七回 诸姐妹同住大观园 林黛玉伤情葬落红 / 065
第八回 林黛玉春困发幽情 埋香冢宝黛泣残红 / 073
第九回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痴宝黛剖心诉衷肠 / 085
第十回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 098
第十一回 手足不顾小动唇舌 宝玉不肖惨遭毒打 / 113
第十二回 史湘云备设螃蟹宴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 125
第十三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老贾母尽兴大观园 / 137
第十四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 152
第十五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 160
第十六回 贾宝玉定心上学堂 林黛玉积郁惊噩梦 / 184
第十七回 贾元妃病重撒人寰 贾宝玉失玉变疯癫 / 193
第十八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贾宝玉误娶薛宝钗 / 201
第十九回 贾府被抄尽显凄切 贾母寿终魂归地府 / 217
第二十回 贾宝玉得玉魂出窍 尘缘游历终需归真 / 234
西游记回
灵根孕育美猴王 参访仙道得真传
导读 > > >
这一章主要交代了本书有个性的主人公孙悟空的身世来历。他是天地精华所生,得到菩提祖师的教诲,有了神奇的身手并且结下了深厚的佛缘。从这一章节中读者可以看到孙悟空可爱好动的性格,他可亲可爱,让人心生喜欢。
远古时候,天地相连,混沌一片。盘古开天辟地后,经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话说东胜神洲有一个傲来国,东临大海。海中有座名山,唤作花果山,自创世之初即立于此地。该山奇花不凋谢,仙桃常结果,百川在此汇,四面景色新,真个好山!
山顶上有块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长二丈四尺,上有九窍八孔。这仙石接受日精月华,天长日久便有了灵性,内育仙胎。
一日,仙石迸裂,产出一个石卵,形似圆球,遇风化作一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立时便会爬会走,向四方拜了几拜。
这石猴抬头望天,两眼放出两道金光,直冲天庭,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命千里眼、顺风耳打开南天门观看,才知道是石猴问世。玉帝放下心来:“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怪。”
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与狼虫结伴,与虎豹为群,夜宿石崖下,朝游峰洞中。
一日,天气炎热,群猴在松荫下避暑。他们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玩沙窝,挤的挤,拉的拉,自在玩耍。玩了一阵,群猴去山涧中洗澡,见涧水奔流,似滚瓜涌溅。众猴道:“不知这水从何而来。今日无事,循着源流,耍个痛快。”于是拖男挈女,呼兄唤弟,齐奔源头,原来竟是一道飞瀑。那瀑布似一派白虹,又如千层雪浪,帘幕般泻挂而下。
有猴道:“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出源头,且不伤身体,我等就拜他为王。”连呼三遍,忽从群猴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声应道:“我去!”
只见石猴闭眼蹲身,纵身一跃,跳入瀑布泉中。睁眼看时,里面无水无波,明明朗朗有座铁板桥。他欠身上了桥头,但见石床石凳,锅台炉灶,样样齐全,修竹梅花,摇曳生姿,浑然一处人家。桥中有一石碣,上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急忙返身跳出水外,连呼:“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里面的情形。石猴一一道来,招呼大家:“真个是我们的安身之处。里面甚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等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的气。”
众猴个个欢喜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叫道:“都随我进来。”又跳进水中。有胆大的猴子紧随其后,胆小的抓耳挠腮一阵儿,也跳了进去。众猴跳过桥头,便抢盆夺碗、占灶争床,闹腾起来。
石猴端坐高处道:“列位,你们方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且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两番进来出去,为各位寻得安身成家之处,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立刻按长幼顺序列队,拱身礼拜,高呼:“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称为“美猴王”。领着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不入飞鸟之群,不归走兽之类,自在逍遥。
一天,美猴王正与群猴快活地吃喝,忽然掉起眼泪来。众猴忙问:“大王为何烦恼?”猴王道:“我等现在虽然不伏麒麟辖,不受凤凰管,自由快活,但总有年老身衰之时,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岂不枉活一世?”众猴闻听此言,个个掩面悲啼。
忽然,一只通背猿猴跳出来,高声叫道:“这世上只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管。那就是佛、仙、神圣。他们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一听,满心欢喜:“我明日就下山,云游天涯海角,一定要访此三者,学一个长生不老。”
次日,众猴采仙桃,摘异果,为猴王设宴送行。痛饮之后,猴王登上木筏,以竹竿为篙(gāo,撑船的竹竿),告别众猴,漂进汪洋。
连日东南风将木筏送到南赡部洲地界。猴王弃筏登岸。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挖蛤、淘盐,猴王走过去,做鬼脸,耍把戏,吓得人们丢筐弃网,四散奔逃。他捉住一个跑不动的,剥下衣裳,穿在自己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行走市井,学人礼,讲人话。朝餐夜宿,一心访问佛仙神圣。
一晃八九年过去了,猴王参访仙道,始终无缘遇到。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便自己做个木筏,漂洋过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林木幽深的高山。猴王在山中遇见一个砍柴的樵夫,便上前问询哪里是神仙住处。樵夫答曰:“此山叫作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位神仙,名叫菩提祖师,门下徒弟不计其数。”
猴王辞别樵夫,前行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门外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仙鹤鸣叫,凤凰飞翔,真乃灵福之地。猴王见洞门紧闭,静寂无人,不敢贸然敲门。于是跳上松树枝头,摘松子吃着玩。
过不多时,只听得吱呀一声,洞门打开,走出一个相貌清秀的仙童。猴王赶紧跳下树来,上前躬身行礼。仙童笑道:“我师父叫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正是我。”童子道:“你跟我来。”
猴王整整衣服,随童子走进洞天深处,直到瑶台之下。菩提祖师正端坐台上,两边侍立着三十个小仙。猴王倒身下拜,连呼“师父”。祖师问:“你是哪方人士?”猴王答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士。”祖师道:“东胜神洲与此处隔着两重大海,你怎么能到这里?”猴王叩头道:“弟子漂洋过海十数个年头才访得此处。”祖师又问:“那你姓什么?”猴王道:“我是石头里长的,无父无母,没有姓。”祖师便道:“看你相貌像个猢狲(hú sūn,一种猴子),取‘狲’字去掉兽旁,你就姓‘孙’罢。”
猴王满心欢喜,朝上叩头:“好!好!师父慈悲,再赐我个名字罢。”祖师道:“你是我第十辈徒弟,刚好排到‘悟’字辈,我就给你取个法名叫‘孙悟空’好吗?”猴王笑道:“好!从今往后我就叫孙悟空了!”
自此,孙悟空每日与众师兄一起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洒扫庭院,挑水担柴,不觉过去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讲道,孙悟空听得高兴,忍不住抓耳挠腮、手舞足蹈。祖师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听讲?”悟空答道:“请师父恕罪,只因弟子听到妙处才得意忘形。”祖师问:“你来洞中多久了?”悟空道:“弟子只记得山后桃树上的桃子已被我吃了七次了。”祖师道:“这么说来你已来此地七年了。如今你想跟我学什么道术呀?”悟空道:“但凭师父教诲。”
于是祖师将各类道术一一说来,悟空听说这些道术不能让他长生不老,就都答以“不学,不学”。 祖师跳下高台,手拿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样?”说罢走上前,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双手,撇下大伙儿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了。众人个个惊惧,纷纷责怪悟空。悟空一点不恼,只是满脸赔笑。
当晚,悟空闭眼假睡。约到子时前后,他轻轻起身,走到后门。后门半开半掩,悟空进门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朝里睡着,就跪在榻前。
过了一会儿,祖师醒来。悟空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披衣盘坐,喝道:“你这猢狲,不睡觉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悟空道:“师父今日在坛前打我三下,又背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是暗示弟子三更时分在后门秘传我fa术。”祖师心里欢喜:“这厮果然聪明。”于是对悟空道:“你既有缘,识得我的暗谜,我便传你长生妙道也。”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恭听祖师传授口诀,用心记住。天色已白,悟空悄悄回到寝室,众人还在睡呢,不知他已得了好事。
过了三年,祖师对悟空道:“每隔五百年,天将依次降雷灾、火灾、风灾,你如果能躲得过这三灾,才能寿与天齐。”
悟空一听,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师父垂悯,传给我躲避三灾之法。”祖师道:“也罢。我这里有三十六般变化和七十二般变化,你要学哪一般?”悟空道:“弟子愿学多的。”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于是祖师附耳低言。悟空当下学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一日,祖师让悟空试试飞举腾云之术。悟空纵身一跃,跳离地有五六丈,踏云霞而去,往返三里远近,落回地面。祖师笑道:“你这只能算爬云。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才算得上是腾云。”悟空听了,叩头道:“好人做到底,师父索性将腾云之法也传给我罢。”祖师道:“那我就传你个‘筋斗云’罢,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呢。”
这一夜,悟空运神炼法,学会了筋斗云。
春去夏来,一日,众人问悟空:“师父传与你的变化之法,你都会了吗?演给我们看看。”悟空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题。”众人说:“就变棵松树罢。”悟空念动口诀,摇身一变,变作一棵松树。众人鼓掌大笑。
喧闹声惊动了祖师。祖师出门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修行之人!”待问明究竟后,祖师道:“悟空,这个功夫,怎可在人前卖弄?我也不罚你,你从哪儿来便回哪儿去罢。”悟空流泪请罪:“师父,我离家已二十年了,虽然想念儿孙,但尚未报答师父的厚恩,不敢离去。”祖师道:“哪有什么恩义?你不惹祸连累我就好了。”
悟空无可奈何,只得拜别师父。祖师道:“你以后无论怎么惹祸行凶,绝不许说是我的徒弟!如若说出半个字来,我便让你万劫不复!”悟空道:“我只说是我自己学会的就是了。”
悟空谢过师父,念个口诀,驾起筋斗云,不消一个时辰,便看见花果山水帘洞。悟空按下云头,开口叫道:“孩儿们,我来了。”那花草树木丛中跳出无数大小猴子,将他围在中间叫道:“大王,你怎么撇下我们去了这么久?近日有个混世魔王要强占水帘洞,他抢了很多东西,还掳走了许多子侄!”
悟空大怒:“待我寻他报仇!”说罢,将身一纵,一路筋斗,直至混世魔王所居的水帘洞前。听小妖报信后,魔王披挂出洞,迎战悟空。那魔王身高三丈,手执利刀,十分凶猛。悟空赤手空拳斗他不过,于是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朝空中喷去,叫一声:“变!”随即变出二三百只小猴,前踊后跃,把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抠眼睛,挖鼻子,打成一团。悟空趁机夺了魔王的刀,分开小猴,照着魔王的脑门,一砍两段。然后率众杀进洞里,将大小妖精全部剿灭,救出被掳的众猴们。
悟空身子一抖,把毫毛收回身上,然后念声咒语,驾阵狂风,将众猴带回花果山。猴儿们个个欢喜,都奔进水帘洞,簇拥着向悟空行礼。
悟空讲了自己拜师学成的经过,众猴齐声道贺。悟空笑道:“小的们,如今我姓孙,法名悟空。”众猴鼓掌道:“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小孙——一家孙、一窝孙了!”于是举杯欢庆,合家欢乐。
第二回
大闹天宫战诸神 如来伏手降大圣
导读 > > >
闹地府和龙宫后孙悟空更加不收敛了,他放纵自己的野性,恣意妄为,丝毫不把天庭的权威和诸神放在眼里,把天庭弄得鸡犬不宁,后如来佛祖收服。大闹天宫成功塑造了悟空不受约束、敢于反抗、胆大胡为、伶俐活泼的形象。
美猴王回到花果山后,先是去东海龙宫拿走了定海神铁——如意金箍棒作为武器,后又棒打冥府(指阴间阎王殿),勾掉了生死簿。玉帝本想派兵收服,后来听从太白金星的建议,封悟空为“弼马温”,替天庭养马,孙悟空感到受到侮辱,反出天庭,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人捉拿不得,只好承认了“齐天大圣”的名号。
一日,玉帝早朝,许旌阳真人启奏道:“齐天大圣无事闲游,恐日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免生事端。”
玉帝闻言,即宣诏悟空,命他权管蟠桃园。
悟空是个急性子,立刻便入蟠桃园内查勘(实地调查)。园中土地神连忙迎上施礼。但见园中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土地道:“园中有桃树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三千年一熟,人吃了升仙成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驾云飞天,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岁)。”
大圣闻言,无比欢喜。自此后,三五日便来赏玩一次。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悟空心里想尝个鲜,于是便用计支走随行仙吏,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吃了个够。自此每隔二三日,他就设法偷桃享用。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在瑶池中举行蟠桃盛会,即命七衣仙女去蟠桃园摘桃。土地带仙女入园,四下里却没见大圣的踪影。原来大圣吃了几个桃子,变作两寸长的小人儿,在那树上的浓叶下睡着了。
七仙女东张西望,见向南枝上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红衣女上前采摘。大圣正睡在此枝,被惊醒后,立即现出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咄的一声道:“哪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禀明原委。
大圣闻言,转怒为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可请我吗?”仙女道:“请的是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不曾听说有你。”
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为何不请我老孙?”
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
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你们。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
好大圣,捻着诀,使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定在桃树之下,纵朵祥云,奔瑶池而去。
正行时,遇上赶赴蟠桃盛会的赤脚大仙。大圣道:“玉帝命老孙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然后再去赴宴。”赤脚大仙信以为真,径往通明殿去了。
大圣摇身一变,变作赤脚大仙模样,直入瑶池。见那里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却还未有仙来。
这大圣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转头一看,见右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已造成了玉液琼浆。大圣止不住口水直流,于是拔下几根毫毛,变作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那伙人立刻闭眉合眼,倒头睡着。
大圣拿了些佳肴异品,就着缸,挨着瓮,痛饮一番。吃喝完后,摇摇摆摆地走出瑶池,一直走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直至丹房里面,没寻到老君,却见丹灶之旁,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如吃炒豆般都吃光了。
一时间丹满酒醒。悟空思量道:“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保。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于是他就跑出兜率宫,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回了花果山。
众猴见大圣回来,立即安排酒果接风。大圣喝了一口椰酒,即龇牙咧嘴道:“不好吃!瑶池的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待我再去偷它几瓶回来。”
大圣即出洞门,又翻一筋斗,使个隐身法,径至蟠桃会上。那几个造酒仙官还酣睡未醒。大圣左右腋下挟了两个大的酒罐,两手提了两个,拨转云头回来,做个“仙酒会”,与众猴欢饮。
却说王母、太上老君、赤脚大仙等人先后都去玉帝处告状。玉帝大怒,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率十万天兵天将去花果山捉拿悟空。
众神即刻发兵。但见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罗地网。
李天王先差九曜恶星出战。那美猴王不惧分毫,抡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他们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这场混战,好惊人也: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扬沙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混杀到日落西山。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
大圣见天色将晚,急忙拔一把毫毛,变了千百个大圣,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
且说南海观世音菩萨听闻玉帝已派兵捉拿大圣,即命徒弟惠岸行者下界去打探军情。
惠岸行者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他来到中军帐下,主动请缨出战。
好太子,双手抡着铁棍,去战悟空的金箍棒。两个相逢对手,一时难分高下。一连战了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晃一招后败阵而走。
李天王见了心惊,立即写表向玉帝求助。
玉帝拆开表章看过,道:“哪路神兵能助之?”
观音合掌启奏:“陛下的外甥显圣二郎真君,神通广大。命他助力,便可擒也。”
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二郎接旨,即率梅山六兄弟,点本部神兵,驾鹰牵犬,搭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
悟空见到二郎,笑嘻嘻地将金箍棒掣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将,敢大胆到此挑战?”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吗?吾乃玉帝外甥,二郎神是也!”
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与杨君,生一男子,是你吗?”真君闻言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我一刃!”大圣侧身躲过,疾举金箍棒,劈手相还。
他两个铁棒赛飞龙,神锋如舞凤,左挡右攻,前迎后映。斗经三百余合,难分胜负。
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恶狠狠地朝着大圣头上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条如意金箍棒,抵住二郎神。梅山六兄弟趁机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一齐掩杀。可怜那些猴,抛戈弃甲,四处奔逃。
大圣忽见众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相,抽身就走。将近洞口,正撞着梅山六兄弟挡道。大圣慌了手脚,摇身变作个麻雀儿,停在树梢头。
真君赶到,摇身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二郎赶至涧边,变作个鱼鹰儿,赶上来,唰地啄一嘴。那大圣就蹿出水中,变作一只花鸨。二郎现原身,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悟空打了个跟斗。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作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
真君赶到崖下,急睁凤眼,仔细看之,笑道:“是这猢狲了!等我先捣窗棂,后踢门扇!”
大圣听得心惊,扑的一个虎跳,又消失不见。
那李天王在云端高擎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地笑道:“真君,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灌江口去也。”
那大圣到灌江口,摇身变作二郎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大圣坐中间,点查香火。正看处,真君撞进门来,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掣出金箍棒,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且行且战,又打回花果山。
此时灵霄殿内,玉帝问:“既是二郎赴战,这一日怎么还不见回报?”遂率众卿摆驾至南天门,向下观看。
菩萨开口对老君说:“我如今将净瓶杨柳抛下去,助二郎一力。”
老君道:“你这瓶若撞着他的铁棒,岂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说罢捋起衣袖,从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名“金刚套”,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摔)——金刚套滴溜溜落下去,不偏不倚正中悟空头上。悟空立不稳脚,跌了一跤,二郎神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用绳索将悟空捆绑住,又使勾刀穿了琵琶骨(指锁骨),他再不能变化。
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不能伤及其身,火烧雷劈也无法损其毫毛。
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所以炼就金钢之躯。不如交与老道,放在八卦炉中,慢火煅烧,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化为灰烬矣。”
玉帝准奏。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推入八卦炉中,命童子将火扇起煅炼。悟空将身躲在八卦炉中的“巽(xùn)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日后唤作“火眼金睛”。
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呼啦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从耳中掣出如意棒,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大乱天宫,一直打到灵霄殿外。
守殿的天将把大圣围在中间,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摇身变作三头六臂;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儿一般飞舞。众神莫能相近。
乱嚷乱斗,早惊动玉帝。遂传旨请如来佛祖降妖。
如来闻诏,径至灵霄门外。传法旨让众将停息干戈,叫那大圣出来。
大圣收了法相,现出原身近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玉帝老儿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叫他永不安宁!”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翻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去修炼。”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真是个呆子。我老孙一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如来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道声:“我出去也!”便一路云光,无影无形。
猴王风车一般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路尽头了。待我留下些记号。”于是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又在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然后翻转筋斗云,回到原处。
站在如来掌内,悟空道:“我已去到天尽头,并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吗?”
如来道:“不消去,你自己低头看看。”
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见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我决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天庭顿时一片欢腾。玉帝设盛宴庆功。
众仙正欢饮间,只见巡视灵官来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佛祖道:“不妨。”从袖中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贴在那山顶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了。
第三回
观音东寻取经人 三藏奉旨西行去
导读 > > >
唐僧在受命之后就开始西行,担负起去西天取经的任务。他在五行山下救出了悟空,两个人一起踏上了征途。生性不羁的悟空不愿意受到唐僧的管教,肆意生事,被唐僧戴上了紧箍咒,他的顽劣的性格受到了管制。本章在全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师徒关系得到巩固,也奠定了全书的情节基础。
一日,如来佛祖在灵山大雷音宝刹对众仙佛菩萨道:“自降服猴王,已过五百年矣。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今有谈天、说地、度鬼的三藏真经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可以劝人为善。我本想送上东土,怎奈那方众生愚蠢,不识我法门之旨要。”
观音菩萨上前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如来听了,心中大喜道:“别个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如来佛祖命人取来五件宝贝,说:“这锦襕(lán)袈裟、九环锡杖能保人不遭毒害,可给那取经人用;这三个箍儿唤作‘紧箍儿’,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遂收了金箍,手执锡杖,将锦襕袈裟做成一个包裹,令惠岸行者背了。师徒下界去也。
却说唐王李世民大赦天下,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皇榜贴出不到一月,天下众僧俱到。唐王传旨,令魏徵等三位朝臣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做坛主,设建道场。
次日,三位朝臣聚众僧,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法号玄奘。
这高僧身世十分离奇。其父是海州人氏陈光蕊。陈光蕊高中状元后,与丞相之女殷小姐喜结良缘。皇上授陈光蕊任职江州,陈光蕊即带着母亲张氏、妻子同去江州上任。一日,他们在万花店住宿,母亲忽然染病。陈光蕊买来一尾金色鲤鱼,欲烹与母亲吃。张氏见鲤鱼闪闪眨眼,认为这鱼不是等闲之物,便让儿子将鲤鱼放生。
因上任时间临近,张氏让小两口先去上任,日后再来接她。于是陈光蕊同妻拜辞母亲,晓行夜宿赶往江州。
在洪江渡口,他夫妇上了刘洪、李彪二人的渡船。那刘洪见殷小姐有闭月羞花之貌,就起了歹意。与李彪将船撑至无人烟处,候至夜静三更,将陈光蕊打死,把尸首推落水中。刘洪威胁殷小姐道:“你若不从我,就立刻杀了你。”那小姐因已有身孕,万般无奈,权且顺从。那贼遂穿了陈光蕊的衣冠,带了官印,去江州上任。
一日,刘洪因公事远出,殷小姐在家生下一子。她暗想:“若待贼人回来,此子性命休矣!不如抛弃江中,或许有人救得,他日还得相逢。”
于是,小姐咬破手指,写下一封血书,又将孩子左脚小趾咬下,以便日后相认。然后将孩子用一件汗衫裹了,绑在一片木板上,血书系于胸前,推放江中。
木板顺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将孩子救起,起名“江流儿”,托人抚养至十八岁后,为其削发修行,取法名“玄奘”。
一日,玄奘求问父母姓名。长老将血书交与他,玄奘方知自己身世,不觉哭倒在地。长老让他带血书与汗衫去江州寻母。玄奘一路化缘来到江州。母子终于得以相认,抱头痛哭。玄奘依母亲之言,启程寻亲。在洪州的一座破瓦窑里找到祖母,又去京城拜见了丞相与夫人。丞相听罢玄奘的哭诉,次日便启奏唐王。唐王见奏大怒,发御林军六万,将刘洪、李彪擒住处死。
丞相与殷小姐、玄奘一起到当年陈光蕊遇害的地方进行祭拜。三人望江痛哭,惊动了水底龙王。龙王便命鳖元帅去请陈光蕊。
原来,当日陈光蕊所放生的金色鲤鱼,便是龙王所变。陈光蕊的尸首沉下水底时,这龙王仔细一看,道:“此人正是我的救命恩人!”遂差夜叉去城隍庙,索要回陈光蕊的魂魄,又将一颗“定颜珠”放入陈光蕊尸身口中。现在见陈光蕊妻儿来江边祭拜,龙王便令夜叉将陈光蕊尸身送出江口还魂。夫妻、父子终于相会。
唐王得知事情经过,即升陈光蕊学士之职,随朝理政。因玄奘立意安禅,便送至洪福寺修行。
如今,太宗闻奏所选高僧是玄奘,喜道:“果然选对了人。”于是赐玄奘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让他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玄奘领旨而出,定于本年九月初三日,在化生寺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却说观世音菩萨正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忽闻得太宗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就将佛赐的宝贝锦襕袈裟、九环锡杖,让木叉捧上长街叫卖,索价七千两银子。众人都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这两件粗物值不得这许多银子!”
菩萨也不争吵,径自往前走,碰见了宰相萧瑀(yǔ)。萧瑀听说穿了这袈裟可以不遭毒害,便引菩萨去见唐王。
太宗大喜道:“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玄奘受用。”
菩萨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次日,玄奘将太宗所赐袈裟披在身上,手持锡杖,立时神采耀人,如活菩萨下凡。
水陆正会这天,满城老少,帝王百姓,无论尊卑,都聚于化生寺听玄奘讲法。
观音菩萨近前来,厉声高叫:“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吗?”玄奘对菩萨施礼道:“老师父,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太宗闻讯,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
太宗道:“请法师上台开讲。”
那菩萨带了木叉,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现出原身。喜得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
那菩萨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书: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玄奘上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唐王大喜,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次日一早,太宗设朝,写了取经文牒(dié),用了通行宝印。赠玄奘紫金钵盂一只,良驹一匹,以及随从两个。并为玄奘取号为“三藏”,亲自率众官送行。
三藏谢恩,出关而去。一行三人晓行夜宿,不几日,行至大唐边界。
这一日,三藏来到双叉岭。山路崎岖难行,三人忽然失足,连人带马跌入坑谷。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和两个随从绑了起来,送到一个野牛精的洞里。那野牛精与另外两个虎精和熊精,将玄奘随从分而食之,三藏在一边看得魂飞魄散。
三妖精吃饱后散席。三藏昏昏沉沉间,忽见一老叟,手持拐杖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将三藏救出。
三藏不胜感激,随老叟走上大路。那老叟忽然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原来是太白金星前来搭救。三藏连忙对天拜谢。
这岭上,狼虫虎豹四处出没,三藏与马儿惧怕,不敢再向前行。幸好猎户伯钦及时出现,问明究竟后,将三藏接回家中安歇。次日,伯钦送三藏前行。走了半日,来到一座巍峨险峻的山上。
伯钦与三藏告别道:“此山唤作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我不能过界,你自去罢。”
正在此时,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我师父来也!”
伯钦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这叫声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
二人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向三藏招手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因犯上,被佛祖压于此处。观音菩萨劝我皈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故此我昼夜等师父来救我脱身。”
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怎样才能救你出来?”
那猴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需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
三藏依言,上到山顶,将那六个金字轻轻揭下。
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伯钦听说,领着三藏,回东撤出几里远。只闻得地裂山崩一声巨响后,那猴来到三藏的马前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
三藏给悟空起了个诨名,称为行者。然后师徒二人一同往西天去也。
不多时,过了两界山。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一旁欢喜道:“师父莫怕。它是送衣服与我的。”说罢,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迎着猛虎一棒打去。那虎立时脑浆迸裂,一命呜呼。行者拔下一根毫毛,变作牛耳尖刀,将那虎皮剥下。
三藏见行者本领高强,愈加放怀释忧,策马前行。
师徒说着话走路,不觉来到一处庄院,便去投宿。是夜,三藏将自己的一件袍子送与行者穿上,行者又借来针线把虎皮缝好,围在腰上。三藏见了道:“这等样,才像个行者。”
次早,师徒启程继续西行。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强盗,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六贼抡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行者伸手去耳朵里取出金箍棒,将贼人一个个尽皆打死,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三藏道:“你既入了佛门,若还像当年一样行凶伤生,便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
悟空见三藏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然这么嫌恶我,我回去便了!”他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
三藏只得独自前行。行不多时,只见山路前面,有一个老母,捧一件绵衣,绵衣上有一顶花帽。
那老母问明三藏来历,遂将衣帽相赠。老母道:“我有一篇咒,唤作‘紧箍咒’。你可暗暗地念熟,牢记心头。我去赶上你徒弟,叫他还来跟你,你就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说罢,老母化作一道金光,回东而去。
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接着坐于路旁,诵习那紧箍咒。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个筋斗,去了东洋大海。那龙王得知悟空所为,便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受教诲,终究只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
行者别了龙王,正在云中行走,遇上了观音菩萨。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道:“那唐僧责怪我凶顽,我才撇了他去。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这行者须臾间看见唐僧在路旁闷坐。他上前道:“师父!怎么还不走路?”三藏抬头道:“你往哪里去来?”行者道:“我往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茶吃吃。”三藏道:“像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像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行者去解开包袱,看那包裹中间有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duō,僧道穿的大领长袍),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好师父,把它们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将衣帽穿戴上。
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默默地念一遍紧箍咒。行者叫道:“头痛!”那师父不住地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地套在头上,取不下,揪不断,已经生了根了。
见悟空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三藏住了口,悟空的头立刻不痛了。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里却不甘心,举起那金箍棒朝着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是叫道:“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
三藏道:“是刚才一个老母传授我的。”
行者跪下哀告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肯定是观世音!请师父再不要经常念诵。我愿保你西天取经,再无退悔之意了。”
三藏道:“既如此,服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收拾行李,牵马奔西而进。
三国演义回
桃园英雄三结义
导读 > > >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于是留下了“桃园结义”的佳话。本章开篇就直入主题,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代背景,然后自然而然引出具体的人和事。黄巾军彻底搅乱了社会秩序,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出场,刘、关、张和曹操的出身、性格都被简单地勾画出来,时局的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一幅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画面渐渐展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刘邦起义,建立汉朝,国家一统,人民安定,已历数百年。到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官吏贪渎,豪强横行,竟弄得个天下纷扰、民不聊生。
当时,河北巨鹿一带有张氏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没有考上功名)秀才,一次进山采药,遇到个碧眼童颜的老人。那老人手持藜杖,把张角叫到一个洞里,给了他三卷天书,并对他说道:“这书名叫《太平要术》,我给你,你要代天帝教化世人,普救众生。如果萌生野心,一定会有恶报。”张角接过书,拜谢了,探问老者的姓名。老人说:“我是南华老仙。”说完,化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到天书,日夜研习,后来竟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张角便散施医药、符水,给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并且收有五百多个徒弟。这些徒弟云游四方,也都能画符念咒。后来徒众一天天多起来,张角就设立三十六方,分别管理,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由一个将军统领。到处散布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还叫徒众用白土将“甲子”两字写在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家家都敬奉大贤良师张角。这张角便忘记了老仙的告诫,与二弟商议,准备夺取汉家天下。一切准备就绪,于是号召徒众起事,各地民众亦纷纷响应。一时之间,队伍发展到四五十万,声势浩浩荡荡,官军望风而靡。汉灵帝得知,火速降诏,一面命令各处官兵竭力守御,一面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sōng)、朱俊(原文朱儁“儁”为“俊”的异体字。)各引精兵,分三路征讨。
且说张角一军,进攻幽州。幽州太守刘焉见黄巾军声势浩大,而幽州军力单薄,于是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发到涿(zhuō)县。这涿县中有个英雄叫刘备,字玄德,本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叫刘雄,父亲是刘弘。刘备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家中一贫如洗,靠卖草鞋、织草席为生。亏得叔父刘元起常常接济。十五岁时,母亲叫他外出游学,拜当时的名士郑玄、卢植为师,结交了公孙瓒等朋友。
这招兵榜文发到涿县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看着榜文,刘备大声叹息。突然背后传来打雷似的声音:“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刘备一回头,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的大个子映入眼帘。此人名叫张飞。张飞字翼德,以卖酒杀猪为业,是涿郡的一个富户。刘备将自己的身世和为国家平定乱局的志向一说,张飞大喜,愿散财招募乡兵,与刘备同举大事。于是同到村中酒店商量。
两人正饮酒间,又见一个身长九尺、红脸长须、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的汉子进入店中。此人正是关云长。云长名羽,河东解良人,因杀死一个仗势欺人的恶霸,逃亡江湖。问讯之间,知道关羽也有志报国,正是志同道合,便一起来到张飞庄后的桃园,共议大事。此时园内桃花盛开。三人设酒祭天,焚香结拜,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报国安民。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三人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打造军器。刘备是双股剑,云长是一柄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张飞则造丈八点钢矛。并且置备了铠甲。共聚得乡勇五百余人,来投刘焉。正值五万黄巾军来犯。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两军相对,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敌副将邓茂。云长则拍马舞刀,斩杀敌主将程远志。黄巾军纷纷投降,刘、关、张初战大捷。刘焉亲自迎接,犒赏军士。
次日,青州守将告急,刘焉派刘备前往救援。刘备领军前去,在离青州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刘备用计,叫关羽、张飞各领一千人马,分头埋伏在山左、山右,自己却领兵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发动攻击。不久,刘备假装不敌,领军慌慌张张后退。黄巾军不知是计,奋起追击,进入关、张的埋伏圈。此时伏兵一齐杀出,刘备又掉头杀回来,三路夹击,黄巾军溃败。刘备直追到青州城下,解了青州之围。
此时卢植与黄巾军主力正在广宗对峙。刘备听说,便带领部下五百兵去援助卢植。到了广宗,卢植见到刘备等三人,十分高兴,就让他们留在帐前听候调用。两军对峙,相持不下。此时张角的兄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形势紧迫。卢植便命令刘备引本部人马外加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共同剿捕。玄德领命,带领军马,连夜向颍川开拔。
就在刘、关、张三人向颍川进军的时候,皇甫嵩、朱俊用计,趁夜色放火烧了黄巾军的营寨。敌兵惊慌失措,马来不及装上马鞍,人来不及穿上铠甲,四散逃走。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带领败残军士匆匆逃跑,却又被突然出现的曹操拦住,大杀一阵。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投奔张角而去。
这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父亲本姓夏侯,因为做了中堂侍曹腾的养子,所以改姓曹。曹操自小有权谋,多机变,年二十,举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执法很严,而且不避豪贵,远近闻名。后来又做了顿丘令,因为张角起事,被授予骑都尉,带着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曹操获胜后,见过皇甫嵩、朱俊,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到颍川,张梁、张宝已经败散。玄德见过皇甫嵩、朱俊,又引兵返回广宗。到得半路,见卢植遭陷害,被押往京师问罪,董卓代替卢植做了领军将领。刘备等只得引军回涿郡。没两天,却见董卓被张角杀得大败而逃。刘备等杀散敌军,救了董卓。董卓却因刘备等身无官职,对他们轻忽无礼。张飞气得要把董卓杀了,被刘备劝住,方才作罢。
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投奔朱俊。刘备被封为先锋,征讨张宝。
第二回
谋董卓曹操献刀
导读 > > >
本章主要写了曹操借刀、献刀、路遇陈宫、错杀伯奢一家等事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还有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塑造出曹操文韬武略、胸有大志的形象。他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作者赋予曹操的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鲜明独特、复杂多变且反差巨大的性格特征,这就使得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话说董卓征讨黄巾军大败,朝廷理应降罪,但他得到了十常侍的庇护,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被任命为统率二十万军兵的西凉刺史。这董卓是个奸贼,常想篡夺皇位。宫内董太后与何太后争权,相互倾轧。朝中十常侍专权。国舅何进想诛杀十常侍,采纳袁绍的意见,秘密传令外镇军兵进京。董卓得到何进的密令,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于是打出诛除宦官的旗号,领兵向京师进发。
消息传到宦官张让等的耳中,知道这都是何进的主意,于是决定先下手,在宫中埋伏了刀斧手,以何太后的名义,传何进进宫。陈琳、袁绍、曹操都认为这是阴谋,劝何进小心,何进不听。到得宫中,宫门尽闭,伏兵齐出,何进被砍作两段。张让将何进的人头从宫墙上掷出。袁绍等知道大势不好,带领精兵攻进宫中。张让等抵敌不住,劫持何太后、太子和陈留王逃走,被卢植发现,救出了太后。袁绍命令军士将宫中大小宦官尽数斩杀,许多无辜的人也被误作宦官杀死。曹操一面救灭宫中大火,请何太后暂且处理朝廷大事,一面派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且说张让、段珪(guī)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来到北邙(máng)山。后面追赶的人马已经逼近。张让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段珪也被追兵杀死。少帝和陈留王躲在草丛中,到了四更时分,大雾漫漫,露水浓浓,两人腹中饥饿,在草莽之中相抱而泣。直到天要亮时,终于被附近农庄的庄主发现,接回庄中。后来,追赶张让的军士在农庄找到少帝,迎回京师。半路遇上董卓,就一起进京。
回到宫中,见了何太后,三人抱头痛哭。此时宫中已是一片狼藉,传国玉玺也不见了。却说那董卓屯兵城外,又想方设法,招诱了何进的部下,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朝中大臣,谁人不怕?为了控制朝廷,他准备废除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
一日,董卓大摆酒席,宴请百官。百官齐集,董卓带剑入席,提出了废立主张。诸官不敢出声,唯有荆州刺史丁原厉声反对。董卓正要拔剑斩杀丁原,却见丁原身后一人,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此人正是吕布。董卓的谋士李儒慌忙出来打圆场。众人也力劝丁原离去,一场杀戮方才得免。席上卢植等大臣也反对废立之事,董卓只好暂时作罢。百官散去。
次日,丁原领兵,直逼董卓,两军相对,吕布纵马挺戟,飞马直取董卓。董卓兵大败,退三十多里,扎下营寨,与谋士商议。部下李肃,本与吕布同乡,知道吕布好色贪婪,于是自告奋勇,要劝吕布拱手来降。董卓十分高兴,让他带着黄金、明珠、玉带、赤兔马,到吕布营中劝降。吕布果然被说动,杀了义父丁原,投靠董卓。于是,董卓再无忌惮,终于逼走袁绍,将少帝废去,立陈留王为帝。然而袁家四世公卿,实力不小,为了笼络袁氏家族势力,董卓只得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陈留王登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少帝与何太后等先是被董卓幽禁在永安宫,后来又被残忍杀害。自此以后,董卓每夜入宫,jianyin宫女,又纵容军士杀戮人民,抢夺财物妇女,残暴无比。
朝中有个忠臣,名叫王允,对董卓的行为十分气恨,总想除掉董卓。一日,王允以做寿为名,将一班旧臣聚集在府中。宴饮之时,王允谈及国事,痛哭流涕。众官亦大哭不止。席上有个人不但不哭,反而拍掌大笑,说:“满朝文武大臣,就是从夜里哭到天亮,再从天明哭到深夜,能够哭死董卓吗?”这人正是骁骑校尉曹操。王允见他不哭反笑,大怒道:“你祖辈也是拿的朝廷俸禄,现在你不想替国家出力,反而在一旁大笑,真是岂有此理!”曹操道:“我不是笑别的,而是笑诸位没个办法杀董卓。我曹操虽然没本事,却愿意斩董卓的脑袋,悬挂在都城的大门上。”王允一听,离开座位问道:“孟德有什么好办法?”曹操说:“近来我屈身为董卓办事,实际是想寻找机会诛杀他。现今董卓已经很是信任我,我时常能接近他。听说司徒有一把七星宝刀,希望能借给我,让我进相府刺杀董卓,如此我就是死也没有余恨了!”王允感动万分,说道:“孟德如果真有这个打算,那是天下的大幸啊!”于是亲自斟酒,递给曹操。曹操将酒洒在地上,立下誓言。王允随即将宝刀交给曹操。曹操藏了宝刀,喝完酒,就起身辞别众官离去。
第二天,曹操怀揣宝刀,来到相府,正值董卓在小阁中休息,吕布也在一旁侍立。董卓想笼络曹操,要送曹操一匹好马,让吕布去牵马。曹操心想:“这老贼当死。”就要拔刀刺他,又怕董卓力气大,没敢轻动。董卓人胖块头大,不耐烦久坐,就面朝里躺下。曹操大喜,心想:“真是老天也不容这老贼!”于是拔出宝刀,正要下手,不料董卓仰面看衣镜,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过身来,大声喝道:“曹操,要干什么?”而此时吕布也已经牵马到阁外。曹操急中生智,顺势跪在地上说:“我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就将刀举过头顶,递给董卓。董卓接过刀细看,见这刀一尺多长,刀柄上镶嵌着七种珠宝,极其锋利,果然是口宝刀。于是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来吧。”曹操将刀鞘也解下来交给吕布,然后跟董卓一同出阁看马,借口试马,出了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心生疑惑,提醒董卓。董卓回过神来,也觉得曹操的神情有异,差狱卒四人去叫曹操。曹操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董卓无奈,只得命人写了文书,送往各地官府,画了曹操的肖像,四处捉拿。
且说曹操逃出京城,要奔谯郡,途中经过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捉住。县令正是陈宫。陈宫听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深深地为他的忠义所感动,弃了官职,跟随他逃走。
两个人走了三天,来到一个叫成皋的地方。这时天色渐晚,恰好不远处是曹操的朋友吕伯奢的家,两个人就到吕家投宿。吕伯奢一见故人,十分高兴,吩咐厨下杀猪,自己外出沽酒。这曹操生性多疑,吕伯奢外出,后院又磨刀霍霍,就悄悄走到后面偷看,听见下人正商量着:“捆起来杀怎么样?”他以为吕伯奢要害他,于是先下手为强,与陈宫将吕家男女八口,不分老幼,一概杀死。又寻到厨房,看见地上捆着一头猪,这才知道误杀了好人。两个人急急忙忙离开吕庄。途中碰见吕伯奢沽酒买菜回来。曹操怕吕伯奢回家,见家人被杀,报官追捕,又挥剑砍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责备曹操不义,曹操却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陈宫对曹操大为失望,但此时已经是“马入夹道难回头”,只得离开曹操,独自去了。
第三回
武勇三英战吕布
导读 > > >
本章主要描写了刘备等人跟随公孙瓒会合各路诸侯,在共同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上演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英雄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既提高了当时只是初出茅庐、名声并不显赫的刘、关、张三人的人气,又烘托出了关、张的武力,为以后关、张的战绩打下基础。至此,刘备终于开始崭露头角,接下来面临的却是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文章的出彩之处在于通过虚实结合、侧面烘托等手法刻画出了关羽的劲健、吕布的骁勇。
话说曹操回到陈留,得卫弘相助,竖起“忠义”大旗,招募义兵。许多人踊跃报名。一些英勇智谋人士,如乐进、李典等纷来投;夏侯惇(dūn)、夏侯渊兄弟各引壮士千余人前来投奔;曹操的兄弟曹仁、曹洪亦各引兵千余来助。曹操又假托皇帝的诏旨,号召天下各道,起兵反董卓。袁绍首先响应,带着三万人马,来与曹操会盟。其余各镇诸侯如袁术、韩馥(fù)、孔伷(zhòu)、刘岱、王匡、张邈(miǎo)、乔瑁(mào)、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孙坚亦都起兵响应。各路军马,多少不一,有的三万,有的一两万,带领文官武将,都向洛阳进发。
却说公孙瓒率领一支人马,经过平原县,会见朋友刘备,邀约刘备一起去洛阳会盟,于是刘、关、张兄弟三人,跟随公孙瓒,也前去与曹操会合。曹操杀猪宰牛,宴请诸侯。大家商议,一致推袁绍做盟主。大家歃血(嘴上涂抹牲畜的血以示结盟的诚意。歃,shà)立誓。
袁绍担任盟主,命兄弟袁术总督粮草,长沙太守孙坚为前部先锋,率领讨卓大军,杀奔汜水关来。董卓得报,派华雄等星夜赴关迎敌。这华雄身长九尺,虎背狼腰,豹头猿臂,有万夫不当之勇。济北相鲍信率马步军三千,抄小路直到关下。华雄引铁骑五百冲下关来,手起刀落,将鲍信的弟弟鲍忠斩于马下,还生擒了许多将校。
再说孙坚领着四员大将,哪四将?个,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使一条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使双刀,也来到关前。这孙坚身披烂银铠,头裹赤帻(红头巾。帻,zé),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着关上骂道:“华雄匹夫,还不早早投降!”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两人战在一起,没几个回合,程普刺中胡轸的咽喉,胡轸死在马下。孙坚乘势指挥大军,一直杀到关前。关上滚石、箭矢像雨一样落下。孙坚攻不上去,只得领兵回到梁东屯驻,派人到袁绍那里报捷,去袁术那里催要军粮。有人对袁术说:“那孙坚可是江东的猛虎,如果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我们是除掉了一只狼,却来了一只虎。现在我们不给他粮食,他的军士一定散去。”袁术听从了这谗言,果然不发粮草。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探子探得消息,马上报上关来。李肃对华雄道:“今晚我领一军从小路下关,偷袭孙坚的后寨,将军自带一军攻击他的前寨,定可擒获孙坚。”于是华雄传下命令,叫军士饱餐一顿,趁着夜色下关。这夜月朗风清,华雄来到孙坚营寨时,已经是半夜了,寨中没有动静。华雄命令军士擂鼓呐喊,直冲进去。孙坚慌忙披挂上马,正好遭遇华雄。两人斗在一起,没几个回合,寨后面李肃的军士也到,竟漫天放起火来。孙坚的军士乱窜。众将各自混战,只有祖茂紧跟着孙坚,突围奔逃。华雄却在后面紧紧追赶。孙坚取出弓箭,连射两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射第三箭时,因为用力太猛,拽折了弓弦,只得把弓丢了,纵马前奔。祖茂道:“主公头上的赤帻太醒目,贼兵认得。可将帻脱下来给我戴。”孙坚把帻摘下,换上祖茂的头盔,分两路逃跑。华雄的军士只望头戴赤帻的人追赶,孙坚这才得以从小路逃脱。那祖茂被华雄追急了,将赤帻挂在人家没烧尽的庭柱上,自己却躲进树林中。华雄的军士在月下远远看见赤帻,以为孙坚在那里,就四面围定,不敢靠近,用箭射他,这才知道中计了,就取了赤帻。祖茂从林后杀出,趁华雄不注意,挥双刀要劈华雄。华雄大喝一声,反将祖茂一刀砍在马下。杀至天明,华雄才引兵上关。
袁绍得报,大惊,忙聚众商议。大家坐定,袁绍道:“前日鲍将军的弟弟被华雄所杀,损失了许多军士,现在孙文台又被华雄打败,大家看有什么办法?”大家都一筹莫展,不言不语。袁绍举目遍视,只见公孙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袁绍问道:“公孙太守背后站的是什么人?”公孙瓒叫刘备站到前面,说:“他是我幼时同住的兄弟,平原县令刘备。”曹操道:“莫不是破黄巾有功的刘玄德吗?”公孙瓒答道:“对。”随即叫刘玄德拜见袁绍等,又将玄德功劳及他的身世细说了一遍。袁绍道:“既然是汉室宗派,拿张椅子来。”让玄德坐下。刘备谦逊地道谢了。袁绍又补说一句:“我不是看你的爵位,我敬你是帝室的宗派。”玄德于是坐在末一个座位上,关羽、张飞叉手侍立在刘备身后。
忽然探子慌慌张张进来报告:“华雄用长竿挑着孙太守的赤帻,来寨前大骂挑战。”袁绍问帐下:“谁敢去战?”此时袁术背后转出一员骁将俞涉,大声应道:“小将愿往。”
俞涉领兵前往。没多久,探子又报:“俞涉与华雄战不到三回合,被华雄斩了。”众人大惊。太守韩馥的上将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出战。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人都大惊失色。袁绍叹口气说:“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这里!若有一人在这里,还怕什么华雄!”袁绍一句话没说完,只听阶下一人大呼而出:“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人一看,这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若洪钟,立在帐前。袁绍问道:“他是什么人?”公孙瓒说:“他是刘玄德兄弟关羽。”袁绍又问:“现在担任什么职务?”公孙瓒道:“跟随刘玄德当马弓手。”一听关羽只是个马弓手,袁术向关羽大喝道:“你欺诸侯中没有大将吗?一个弓手,怎敢这样乱讲大话!给我打出去!”曹操急忙制止袁术,说:“公路息怒。此人既敢说大话,必定有勇略。且让他出马试试,如果他不能战胜华雄,我们再斥责他也不迟。”袁绍却说:“派个弓手出战,岂不被华雄耻笑?”曹操坚持说:“这人仪表不俗,华雄怎知道他是个弓手?”关公大怒,又大声喝道:“如果不胜,把我的脑袋割下来!”曹操让人倒了杯热酒,递给关公。关公说:“酒暂且放下,我去去就来。”说罢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而去。
不一会儿,关外鼓声、呐喊声大起,就像是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一样。大家都感到吃惊。袁绍正要派人打探,突然鸾铃一响,一马直到中军,关云长已将华雄的头掷在地上。这时,那杯酒还是温热的。曹操见关羽斩了华雄,十分高兴。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道:“俺哥哥斩了华雄,这时不杀进关去,活捉董卓,还等什么!”关公斩了华雄,袁术的面子本就挂不住,听张飞这么一喊,更是大怒,喝道:“我们大臣尚且谦让,你一个县令手下的小兵,怎敢在这里耀武扬威!都给我赶出帐去!”曹操十分不平,说:“得功的就应该奖赏,分什么贵贱?”袁术道:“既然你们只看重一个县令,那我马上告退。”曹操道:“怎能因一句话而误大事?”就叫公孙瓒暂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也都散去。曹操又私下里派人送上牛酒,安慰三人。
再说董卓失了华雄,只得亲率十五万大军,同着吕布等,守住虎牢关。袁绍得报,也派公孙瓒等往虎牢关迎战。
公孙瓒等来到关下,董卓马上派吕布出阵迎战。当时流传一句话,叫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吕布本就英俊猛勇、武艺高强,此时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战马,更是如虎添翼。这吕布从关上直冲下来,没几个回合,就将盟军王匡的部将方悦刺于马下。吕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匡军大败。八路诸侯聚众商议,大家都说吕布无人能敌,于是只好一齐出马。
董卓处又是吕布领军冲出阵前。盟军里公孙瓒挥槊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公孙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在后追赶。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堪堪赶上,吕布举画戟,朝公孙瓒后心便刺。说时迟,那时快,一人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而出,大喊道:“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你道张飞为何叫吕布三姓家奴?原来这吕布本姓吕,后来做了丁原的义子,而后贪图董卓的财势,杀了反对董卓的丁原,又拜董卓作义父。张飞十分瞧不起吕布的品性,所以这样骂他。吕布听见张飞骂他三姓家奴,弃了公孙瓒,便与张飞斗在一起。两人酣斗了五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云长见张飞一人不能胜吕布,把马一拍,舞动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冲上前来,进行夹攻。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仍然打不倒吕布。于是刘玄德掣(chè,抽)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从侧面)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到底架隔遮拦不定,向刘备虚刺一戟,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奔回。吕布在前面逃窜,三个在后面追赶。八路军兵,齐声呐喊,一起掩杀。吕布军马只得往关上奔走。玄德、关、张一直追到关下。张飞看见关上西风吹动青罗伞盖,伞下坐着一人,大叫道:“那伞下的一定是董卓!先拿了董贼,斩草除根!”拍马直朝关上奔去。张飞直冲至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能前进,只得退回。众人一面向袁绍报捷,一面向刘关张贺功。
水浒传回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导读 > > >
本章主要讲述了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高俅,发迹后便急不可耐地公报私仇,洞悉高俅心术的王进以走为上计,投延安府而去,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途中客居史家庄,王进认识了好汉九纹龙史进,并指点武艺,收其为徒。半年后,史进因出于义气,救助山寨落草的好汉,与官府决裂,不得不逃奔寻恩师去处。本章作为全书的楔子,反映出了封建官僚的残暴和民众受压迫的社会现实。
北宋年间,东京开封府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叫他作高毬。后来发迹,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后来被喜好踢气毬的端王看中。未及两个月,哲宗皇帝晏驾(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曰徽宗。没半年时间,徽宗皇帝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高俅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缺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应付,敷衍)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来捉拿王进。
王进只得挨着病来,进得殿帅府前,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喏,起来立在一边。高俅喝道:“这厮!你托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喝令左右教拿下王进,加力痛打。幸得众人说情,才免受皮肉之苦。
王进谢罪罢,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原来,高俅先时曾学使棒,被王进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他今日发迹,正待要报仇。王进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王进道:“儿子寻思(琢磨),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边地,边境),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极多,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
娘儿两个商议定了。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驼在马上的包裹),拴在马上。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
王教头子母二人,自离了东京,在路上一月有余。一日,投宿史家村史太公庄上。次日,母亲发病,自此王进子母两个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七日。觉得母亲病患痊了,王进收拾要行。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赤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得,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比么?”话犹未了,太公到来,喝那后生:“不得无礼!”王进道:“这后生是宅上的谁?”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一下如何?”太公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
那后生哪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王进道:“小官人若是不当村时,较量一棒耍子。”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顽时,使一棒何妨?”王进笑道:“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太公道:“这个不妨。”
王进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摆了个架势。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径奔王进。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又赶入来。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往后倒了。王进连忙撇了棒,向前扶住。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旁边掇条凳子,请王进坐,便拜道:“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
这后生因身上纹了九条龙,人称九纹龙史进。自此史进每天向王进学武艺。半年之后,史进把十八般武艺,重新学得精熟。王进就此辞别,奔延安府去了。又过了半年,史太公得病去世了。史进自此无人管束,又不肯务农,只寻人较量枪棒。忽一日,史进得知少华山上聚集了一伙强人,扎下山寨,打家劫舍。史进修整门户墙垣,安排庄院,拴束衣甲,整顿刀马,提防贼寇。
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为头的唤作神机军师朱武,第二个唤作跳涧虎陈达,第三个唤作白花蛇杨春。一日,陈达带领人马骚扰史家庄,被史进捉住。朱武、杨春得知,急忙前来赔礼,与史进结交。自此,朱武几次派人送金银、珠子给史进。史进也使庄客送些衣物、肥羊给朱武等人,并约请他们于中秋夜来庄上赏月饮酒。
八月中秋,少华山上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头领,吩咐小喽啰看守山寨,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挎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史进接着,各叙礼罢,请入后园,庄内已安排下筵宴。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赏玩中秋,叙说旧话新言,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史进大惊,跳起身来,掇条梯子,上墙打一看时,只见是华阴县县尉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史进和三个头领只管叫苦。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指有倒钩的兵器),摆得似麻林一般。两个都头口里叫道:“不要走了强贼!”
史进道:“却怎生是好?”朱武等三个头领跪下道:“哥哥,你是干净的人,休为我等连累了。大郎可把绳索来绑缚我三个出去请赏,免得负累了你不好看。”史进道:“如何使得!恁地时,是我赚你们来,捉你请赏,枉惹天下人笑我。若是死时,与你们同死,活时同活。你等起来,放心别作缘便(打算)。且等我问个来历缘故情由。”
史进在梯子上叫道:“你两个都头,都不要闹动,权退一步。我自绑缚出来,解官请赏。”那两个都头却怕史进,只得应道:“我们都是没事的。等你绑出来,同去请赏。”
史进下梯子,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一壁点起三四十个火把。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枪架上各人挎了腰刀,拿了朴刀,拽扎起,把庄后草屋点着。庄客各自打拴了包裹。外面见里面火起,都奔来后面看。
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史进当头,朱武、杨春在中,陈达在后,和小喽啰并庄客,一冲一撞,指东杀西。史进却是个大虫,哪里拦挡得住。后面火光乱起,杀开条路,冲将出来。正迎着两个都头并告发人李吉,史进见了大怒。两个都头见势不好,转身便走。李吉也却待回身,史进早到,手起一朴刀,把李吉斩作两段。两个都头正待走时,陈达、杨春赶上,一家一朴刀,结果了两个性命。县尉惊得跑马走回去了。众士兵哪里敢向前,各自逃命散了,不知去向。史进引着一行人,且杀且走,来到少华山上寨内。
一连过了几日,史进开言对朱武等说道:“我的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勾当。我如今要去寻他,也要在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朱武等苦留不住。史进将带去的庄客都留在山寨,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挎一口铜钹磬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朱武等三人,往延安府去了。
第二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导读 > > >
本章是鲁提辖的次出场,作品通过对鲁提辖酒楼遇金氏父女,询问啼哭缘由,救助父女脱险并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的描绘,生动而鲜活地塑造了鲁达这样一个疾恶如仇、扶危济困、重义轻财、粗中有细、勇而有谋,有着侠义心肠的肝胆英雄的艺术形象。“三拳”是本章的高潮部分,点染出了鲁达的英雄性格,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也表现出了人民心中的愿望。诚然,作家笔下的鲁达存在粗鲁、暴躁等性格缺陷,但这并不掩盖他英雄的光辉、好汉的本色,反而使他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史进离了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独自一个行了半月之上,来到渭州城里。这里也有经略府。史进便入茶坊里来,拣了个座位坐了。这时,走进经略府提辖鲁达。史进慌忙起身施礼。问道:“小人有个师父,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王名进,不知在此经略府中有也无?”鲁提辖道:“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什么九纹龙史大郎?”史进拜道:“小人便是。”鲁提辖连忙还礼,说道:“你要寻王教头,莫不是在东京恶了高大尉的王进?”史进道:“正是那人。”鲁达道:“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洒家听得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你既是史大郎时,多闻你的好名字。俺且和你上街去吃杯酒。”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
上街行得三五十步,只见一群人围住白地上,一人正在使枪棒卖药。史进认得那人是他启蒙师父,叫打虎将李忠。鲁提辖便叫李忠同去吃酒,李忠当下收拾了行头药囊,寄顿了枪棒。三个人转弯抹角,来到州桥之下一个潘家有名的酒店。
三人上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鲁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酒保随即烫酒上来,下口肉食摆了一桌子。三个酒至数杯,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正说得起兴,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的。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吩咐卖来。”鲁达道:“洒家要什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什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酒保道:“官人息怒。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酒。这个哭的,是卖唱的父女两人。不知官人们在此吃酒,一时间自苦了啼哭。”鲁提辖道:“可是作怪!你与我唤他来。”酒保去叫。不多时,只见两个到来。前面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手里拿串拍板。
那妇人拭着泪眼,向前来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妇女施礼的方式)。那老儿也都相见了。鲁达问道:“你两个是哪里人家?为甚啼哭?”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女子自称)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这渭州投奔亲眷,不想亲眷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受苦)。此间有个财主,叫作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做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过。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哪里讨钱来还他。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每日但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留些少做盘缠。这两日酒客稀少,违了他钱限,怕他来讨时,受他羞辱。父女俩想起这苦楚来,无处告诉,因此啼哭。不想误触犯了官人,望乞恕罪,高抬贵手。”
鲁提辖又问道:“你姓什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哪里住?”老儿答道:“老汉姓金,排行第二;孩儿小字翠莲。郑大官人便是此间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绰号镇关西。老汉父女两个,只在前面东门里鲁家客店安下。”
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哪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女两个告道:“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寻找)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史进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把这些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金老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先去城外远处觅下一辆车儿,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次日天色微明,只见鲁提辖大踏步走入店里来,高声叫道:“店小二,哪里是金老歇处?”金老开了房门,便道:“提辖官人里面请坐。”鲁达道:“坐什么!你去便去,等什么!”金老引了女儿,挑了担儿,作谢提辖,便待出门。店小二拦住道:“金公,哪里去?”鲁达问道:“他少你房钱?”小二道:“小人房钱,昨夜都算还了。须欠郑大官人典身钱,着落在小人身上看管他哩。”鲁提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哪里肯放。
鲁达大怒,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小二爬起来,一道烟走了。店主人哪里敢出来拦他。金老父女两个忙忙离了店中,出城自去寻昨日觅下的车儿去了。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duō,取)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郑屠看时,见是鲁提辖,慌忙出柜身来唱喏道:“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凳子来:“提辖请坐。”鲁达坐下道:“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sào zi,碎肉)。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郑屠道:“你们快选好的切十斤去。”鲁提辖道:“不要那些家伙们动手,你自与我切。”郑屠道:“说得是,小人自切便了。”自去肉案上拣了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那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家报说金老之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地立住,在房檐下张望。
这郑屠整整切了半个时辰,用荷叶包了,道:“提辖,教人送去?”鲁达道:“送什么!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道:“却才精的,怕府里要裹馄饨,肥的臊子何用?”鲁达睁着眼道:“相公钧旨吩咐洒家,谁敢问他。”郑屠道:“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地切做臊子,把荷叶来包了。整弄了一早晨,却得饭罢时候。那店小二哪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郑屠道:“着人与提辖拿了,送将府里去。”鲁达道:“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里,睁眼看着郑屠说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怒火)焰腾腾地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众邻舍并十来个伙计,哪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那店小二也惊呆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作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作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朴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骂词),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lèng,睁大眼睛看)缝裂,眼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抵挡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铙儿、铙(náo)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逃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计,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住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第三回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导读 > > >
与前一章刻画鲁达的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不同,本章着重描写了鲁达下山吃酒和醉打山门这两件事,彰显了这个人物的可爱之处,那就是他率性而为、无拘无束。逃难到五台山的鲁智深虽说出家做了和尚,但他不但不参禅,不守清规戒律,甚至还醉打山门,毁坏金身,硬逼僧众吃狗肉,做下这等事后还请长老给评理……作者将人物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他们的经历、身份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反抗道路,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鲁达行了半月以上,来到代州雁门县,遇见金老。原来,金老逃到雁门,经人介绍,将女儿嫁给一个大财主赵员外作外宅(姘居的女人)。金老便将鲁提辖引到家中,与赵员外相见。鲁达自此之后,在这赵员外庄上住了五七日。外面官府缉捕得紧,为保万无一失,赵员外送鲁达去五台山文殊院,请智真长老剃度。
长老选了吉日良时,为鲁达剃度,赐名智深。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guī)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智深不晓得禅宗答应“是”“否”两字,却便道:“洒家记得。”众僧都笑。都寺引鲁智深参拜了众师兄弟,又引去僧堂背后丛林里选佛场坐地。
鲁智深来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出家人)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子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什么鳝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酣好吃,哪得苦也?”上下肩禅和子都不睬他,由他自睡了。次日,要去对长老说知智深如此无礼。首座功道:“长老说道,他后来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只是护短。你们且没奈何,休与他一般见识。”禅和子自去了。
智深见没人说他,到晚放翻身体,横罗十字,倒在禅床上睡,夜间鼻如雷响。如要起来净手,大惊小怪,只在佛殿后撒尿拉屎,遍地都是。侍者禀长老说:“智深好生无礼,全没些个出家人体面。丛林(寺院)中如何安着得此等之人。”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自此无人敢说。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晴朗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僧道袍。裰,duō),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口中淡出鸟来。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的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上面盖着桶盖。
鲁智深看这汉子也来亭子上歇下担桶,道:“兀那汉子,你那桶里什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也是作耍?”智深道:“洒家和你耍什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作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对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擒住扁担,只一脚裆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作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拾起旋子(开桶工具),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不多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哪里敢讨钱。把酒分作两半桶挑了,拿了旋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鲁智深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松树根边又坐了半歇,酒越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文身)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鲁智深来到山门下,两个门子远远地望见,拿着竹篦(一种刑具),拦住鲁智深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喝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告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鲁智深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叉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进入寺里来。
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槅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槅,三二十人都被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监寺慌忙报知长老。长老急引了三五个侍者,直来廊下,喝道:“智深不得无礼!”智深虽然酒醉,却认得是长老。撇了棒,向前来打个问讯,指着廊下,对长老道:“智深吃了两碗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长老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鲁智深道:“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长老叫侍者扶智深到禅床上,扑地便倒了,熟睡过去。
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一连三四个月不敢出寺门去。忽一日,天色暴热,是二月间天气。智深离了僧房,来到山下市井,见了一个铁匠铺门,预定打一口戒刀、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又去一家酒店喝了几十碗酒,怀揣了一条狗腿,望山上走去。
智深走到半山亭子上,坐了一回,酒却涌上来。跳起身,口里道:“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得身体都困倦了,洒家且使几路看。”下得亭子,把两只袖子掿(nuò,握)在手里,上下左右使了一回。使得力发,只一膀子撞在亭子柱上,只听得刮剌剌一声响亮,把亭子柱打折了,坍了亭子半边。门子听得半山里响,高处看时,只见鲁智深一步一,抢上山来。两个门子便把山门关上,把门闩了。只在门缝里张望时,见智深抢到山门下,见关了门,把拳头擂鼓也似敲门。两个门子哪里敢开。智深敲了一回,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一声道:“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洒家,俺须不怕你!”跳上台基,拔开栅剌子,拿起一根折木头,去那金刚腿上便打,簌簌的泥和颜色都脱下来。智深调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便跳过右边台基上,把那金刚脚上打两下。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智深提着折木头大笑。
智深在外面大叫道:“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众僧听得叫,只得叫门子:“拽了大闩,由那畜生入来。若不开时,真个做出来。”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闩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鲁智深双手把山门尽力一推,扑地跌将入来,吃了一跤。爬起来,把头摸一摸,直奔僧堂。到得选佛场中,禅和子正打坐间,看见智深揭起帘子,钻将入来,都吃一惊,尽低了头。智深到得禅床边,喉咙里咯咯地响,看着地下便吐。众僧都闻不得那臭,齐掩了口鼻。智深吐了一回,爬上禅床,解下绦,把直裰带子都吡吡剥剥扯断了,脱下那只狗腿来。智深扯来便吃。众僧看见,便把袖子遮了脸。上下肩两个禅和子远远地躲开。智深见他躲开,便扯一块狗肉,看着上首的道:“你也到口。”上首的那和尚把两只袖子死掩了脸。智深道:“你不吃?”把肉望下首的禅和子嘴边塞将去。那和尚躲不迭,却待下禅床,智深把他耳朵揪住,将肉塞。对床四五个禅和子跳过来劝时,智深撇了狗肉,提起拳头,去那光脑袋上吡吡剥剥只顾凿。
智深一味地打将出来,大半禅客都躲出廊下来。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执事(管事的)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智深见了,大吼一声,别无器械,抢入僧堂里佛面前,推翻供桌,拔两条桌脚,从堂里打将出来。众多僧行见他来得凶了,都拖了棒退到廊下。智深抡两条桌脚,着地卷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智深大怒,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只饶了两头的。当时智深直打到法堂下,只见长老喝道:“智深不得无礼!众僧也休动手!”两边众人被打伤了十数个。见长老来,各自退去。智深见众人退散,撇了桌脚,叫道:“长老与洒家做主。”此时酒已七八分醒了。长老道:“智深,你连累杀老僧。我这里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千百年清净香火去处,如何容得你这等秽污!你且随我来方丈里过几日,我安排你一个去处。”智深随长老到方丈去,歇了一夜。
次日,智真长老写了一封信给东京大相国寺住持智清禅师,让智深前往投奔。鲁智深拜了长老九拜,背了包裹、腰包、肚包,藏了书信,辞了长老并众僧人,离了五台山,径到铁匠店里挎了戒刀,提了禅杖,启程上路。
红楼梦回
补天神遗落灵通石 有缘人抄录石头记
导读 > > >
本回是《红楼梦》的回,是全书的总起,也是全书之纲。本回从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入手,简要交代了作者的意向和本书的要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贾宝玉原是补天灵石,后在赤霞宫做了神瑛侍者。而林黛玉则是一棵绛珠仙草,曾受其雨露灌溉之恩。作为报答,她决定下凡还之以泪。“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他俩的爱情注定以悲剧作结。另外本文还简要地交代了贾府中的人物,并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简明的人物关系网。
此开卷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tong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指男子)诚不若彼裙钗(指女子),实惭愧难当,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自己先前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指无能),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用假语村言敷演(叙述生发)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却说在那女娲(wā)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伤感。
一日,正当它嗟叹(叹息哀伤)之际,忽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这两人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座谈。见着这块鲜明莹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知晓。”说完,便将石头收入袖中,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奔向何方。
后来,又不知经过多少轮回,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上面叙着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空空道人从头至尾读过,所记内容原来就是那块无材补天的灵石,蒙那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看罢,知道此石头有些来历,于是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在我看来;,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记载了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上奇书一种。”石头听罢竟然答道:“道长何必如此痴迷!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都比不上我这石头所记。此石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中,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不可胜数。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都有迹可循,不敢稍加穿凿附会,至失其真。只希望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道长意为如何?”
空空道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头至尾抄录而来,遂成为问世传奇。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年那道人问道:“你携了这块玉,意欲何往?”那僧人笑道:“现有一个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那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得以久延岁月。后来经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炼成绛珠仙子。因为尚未酬报灌溉之恩,故胸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巧近这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趁此昌明盛世,意欲下到人间。那绛珠仙子便道:“他灌溉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算偿还他了吧。’因此,世间便有了一段风流公案。”
却说那神瑛侍者降生人间,便是那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而他所居之家,便是地位显赫的金陵贾府。这贾府为世代功勋,分为宁、荣二府,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贾家代贾演、贾源,因立功勋而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第二代为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善娶了同为金陵世家的史侯的小姐,现今是在荣国府中辈分的史太君贾母。贾母有两儿一女:长子贾赦为一等将军,夫人邢氏;次子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夫人王氏;三女贾敏,嫁于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赦有一子一女:儿子贾琏,娶妻王熙凤,是贾政夫人王氏的内侄女;女儿贾迎春。
贾政有三子二女:长子名贾珠,但二十岁就病死了,曾娶亲李纨,生子贾兰,年方五岁;次女名贾元春,被选入皇宫中做女史;三子名贾宝玉;还有小妾赵姨娘生的女儿贾探春和儿子贾环。
宁国府的第三代贾敬,一味崇仙好道,只爱烧丹炼汞(ɡǒnɡ),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有一子一女:儿子贾珍,夫人尤氏;女儿贾惜春。这贾珍生有一子,名叫贾蓉,娶妻秦可卿。
而那绛珠仙子降生在姑苏城的林府,乳名黛玉,其母就是贾母的女儿贾敏,即贾赦、贾政的胞妹。
话说那宝玉降生的时候,嘴里竟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刻着“tong灵宝玉”几个字,因此荣国府就为这个男孩取名叫作宝玉。贾宝玉周岁时,父亲贾政为了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周”。谁知各样东西他一概不取,只伸手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见了,便生气地说:“将来必定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唯独那贾母视之如命根,溺爱至极。说来也奇怪,宝玉如今长到十来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巧,百个不及他一个。此子说起话来也尤为奇特,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第二回
元宵佳节丢失英莲 葫芦僧断判葫芦案
导读 > > >
本章介绍了甄士隐的出家以及贾雨村的经历。贾雨村断案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逼真的环境描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话说东南有个姑苏城,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此处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谐音“势利街”“人情巷”),巷内有个古庙,叫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在本地也算是望族。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葫芦庙内寄居着一个穷儒生,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祖宗根基已尽,人丁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于是想进京求取功名。自前岁来此,又淹蹇(yān jiǎn,这里是耽搁、阻滞的意思)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一日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此时贾雨村因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雨村忙笑道:“不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如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即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分外明亮。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时人所崇尚的学问),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李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今既如此,弟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写荐书两封与雨村带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身之地。因派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作罢。
不久元宵佳节,甄士隐的家仆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却不料家仆因为内急去方便,转眼回来发现英莲找不见了。这个家仆不敢回来复命,就逃往他乡。甄士隐夫妇找不到女儿,昼夜悲哭,两个人都病倒了。想不到这年三月十五日,葫芦庙里炸供,庙里的和尚不小心烧着了房子,延及甄家,家里烧成一片瓦砾场(指断壁残垣,破败之相)。甄士隐跌足长叹,只得与妻子到田庄上去安身。谁知偏偏近年水旱不收,贼盗蜂起,民不安生。因此甄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奔他岳丈封肃。他岳丈虽是务农,家中却还殷实。由于甄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稼穑(jià sè,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之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日子越来越贫穷。岳丈便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甄士隐听了也只好不作声,可怜他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地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他拄了拐杖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不羁(jī),穿着麻鞋破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那甄士隐听了,心中顿时彻悟,竟不顾惜妻子,不念红尘之事,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且说贾雨村因甄士隐资助之后,前去入京考试。不料他十分顺利,升了进士,当了本府知府。但这贾雨村虽然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把柄,将他革职。而贾雨村将家眷和行李送回老家,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
那日,贾雨村游至维扬,偶感风寒,病在旅店,过了一月光景才渐渐好转。贾雨村一来因为身体劳倦,二来因为盘缠缺乏,也正想寻个谋事之处,暂且歇下,听说巡盐御史林如海想聘一位家庭教师,他便托付朋友,谋到了这个差使,作为安身之计。
这林如海膝下只有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林如海夫妇无子,故爱之如珍宝,且又见女儿聪明清秀,便也想让她读书识理。于是贾雨村就在林府做起了黛玉的家庭教师。他的工作很清闲,只一个女学生黛玉,并两个伴读丫鬟。而这女学生黛玉年纪小,身体又极怯弱,功课可多可少,故贾雨村十分省力。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她本自怯弱多病,又因哀痛过伤,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闲居无聊,便经常出来闲步。
有一天,他碰到了以前相识的一位朋友——在古董行中做生意的冷子兴,聊起了京城中的事,以及宁、荣两府一代不如一代的光景。贾雨村又听其他同僚讲起朝廷打算起用旧臣,冷子兴便极力劝贾雨村央烦林如海,抓住这一好时机,推荐他去京城找荣国府的贾政,以便重入仕途。
巧的是,此时林如海在京城的岳母(即贾母),惦念外孙女黛玉母亡没人照料,已经遣了男女仆人和船只来接她入京。林如海念及女儿黛玉病后身体虚弱,无力远行,就托付贾雨村照顾女儿一同进京。贾雨村听了大喜。
于是,黛玉洒泪拜别父亲,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到了荣国府,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况且他又喜读书人,礼贤下士,这次又是妹丈写信相托,因此特别优待贾雨村,就帮他谋补了一个金陵应天府的职务。贾雨村择日便去上任了。
贾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就任就遇到一件人命官司,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被殴死的人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也算是前生冤孽(niè)吧,冯渊一遇见被拐卖的丫头英莲,便一眼看上了她,立意买来做妾,立誓再不娶第二个了。拐子(指人贩子)答应三日后过门。谁晓得这拐子又偷偷把她卖给了薛家,想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没有走脱,被冯、薛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但两家都不肯收回银子,只要领人。而那薛家公子薛蟠,诨名“呆霸王”,哪里肯让别人,便喝着手下人一通乱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就死了。这薛蟠本来就已择定日子上京去,虽然打死了人,但他却像没事人一般,花了一些银子让仆人去摆平这件事,他只管去了京城。而冯家告了一年的状,都没被审理。
贾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于是就要发签令,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却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向他使眼色儿,阻止他发签令。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了堂,来到密室,让侍从皆退去,只留下那个门子服侍。
这门子原来竟是当年姑苏城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大火烧庙后就跑出来蓄了发,做了门子。贾雨村于是问他方才为何阻止发签。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
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
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都不知,怎能做得长远!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他!所以我才那么做。”一面说,一面从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贾雨村。
贾雨村一看,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又眯着眼睛说:“老爷,你知道那被卖的丫头是谁?”
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
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店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
雨村骇然道:“原来是她!听说她养至五岁被人拐去,怎么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种拐子单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僻静之处,等长到十一二岁才带至他乡转卖。这英莲我们当年天天哄她玩耍,虽说她现在模样出脱得齐整了,但她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是从胎里带来的,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所以我就认得了。”
贾雨村叹息道:“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出头之日,若能嫁与冯公子,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而这冯公子空欢喜一场,花了钱又送了命,岂不令人可叹!”
门子说:“不知老爷打算怎么审理此案呢?必定要巧妙一些才好啊。小的听说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推舟,作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的面。据我所想,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发丧的费用。那冯家人丁不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银子赔偿,想来也就无话了。”
雨村笑了笑说:“待我再斟酌斟酌吧。”
第二天坐堂,贾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借此想多得些烧埋之费。而薛家仗势欺人,偏不相让。贾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那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那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一封,给贾政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前后官司之事皆是葫芦庙内的那个门子出的主意,贾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自己当年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
本是杀人元凶的薛蟠,就这样轻松地脱身了一桩官司。说来这个薛蟠也出身于书香继世之家,薛蟠的母亲王氏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姐妹。薛母年方四十上下,除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文雅大方)。同是一母,这薛蟠从小却性情顽劣、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只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在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
今番(指现如今)皇上崇诗尚礼,在官宦之家中为公主挑选入学陪侍,宝钗也在备选之列。因此薛母一来为送女儿宝钗进京,二来为探望荣国府亲友,便携儿子薛蟠、女儿宝钗来到了荣国府的胞姐王夫人这里,住在东北角的梨香园里。也就在同时,薛母的哥哥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
那薛蟠闻得京都繁华,也正想去逛逛,于是就随母亲和妹妹一同入京。至于打死冯渊的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一般。又听得母舅王子腾离开京城,更加高兴,因为母亲、妹妹对他管束不着,他更加肆意妄为了。在与宁荣两府中的子侄厮混熟悉后,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渐渐无所不至,引诱得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第三回
林黛玉独入荣国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导读 > > >
这一回中,本书的重要人物都纷纷登场了,如宝玉、黛玉、贾母、王熙凤、贾府四姝等。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为契机,从她的视角展现了各人的性格和贾府的辉煌气势。其中凤姐的出场、宝黛相逢、宝玉摔玉等都是华彩异常的片段。宝玉梦见自己去了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诸多梦中重要的一个梦,相当于全书的总纲。作者在这个梦里以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中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话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和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黛玉曾听得母亲说,她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自上了轿,进了城,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是外祖的长房了。”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
待来到府中,林黛玉下了轿子,就跟着几个婆子,曲曲折折地穿庭过院,前来拜见贾母。当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周围的丫鬟侍从,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这贾母即史氏太君,是贾赦、贾政之母。
不一会儿,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迎春、惜春、探春三个小姐来了,三人明艳照人,丰姿绰约,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众人谈起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之事,贾母不免又伤感起来,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娘,竟是她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中医病症名。由身体虚弱引起)。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行为放纵)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女仆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只见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cuán,聚在一起,拼凑)珠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chī,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璎珞(yīnɡ luò,戴在颈上的装饰品)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带子),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穿翡翠撒花洋绉(zhòu,绉纱,织出皱纹的丝织品)裙,真个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面容也极是出色: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血统亲近的亲属)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她们去歇歇。”
初来乍到的林黛玉在见过了贾母之后,接着又被贾赦之妻邢夫人带着来见大舅贾赦。贾赦回话说,见了黛玉怕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还说让林黛玉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心里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黛玉听了谢过,又坐了一刻便要告辞,去见二舅贾政。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再去,黛玉含着笑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
到了二舅家,舅母王夫人热情地邀请林黛玉上炕聊天,再三携她,黛玉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改天再见吧。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过去也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家有个表兄,衔玉而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喜在内帏(wéi,内室,女子的住处)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于是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那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且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有得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缘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厮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晚饭时间,黛玉来到贾母处吃饭。贾母正问黛玉在家读什么书。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苦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戴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扎起,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色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等见毕归坐,他细看黛玉形容,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但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王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此语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虚构)。”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因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tong灵’不‘tong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指东西,玩意)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忙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地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是有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遂将她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也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黛玉只说没有玉。你如今怎比得她?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竟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黛玉此次随身只带了两个仆从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自幼随身的十岁丫头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子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都不能遂心省力,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后改名为紫鹃)给了黛玉。当晚,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厨内。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和一名叫袭人的大丫鬟,陪侍在外面大床上。这袭人也是贾母的丫鬟,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怕宝玉的身边无竭力尽忠之人,加上贾母向来喜欢袭人心地纯良、肯尽职任,就把她给了宝玉。
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就过来问道:“姑娘怎么还不安歇?”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地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呢。”
袭人道:“姑娘快别这样,宝玉就是这个脾性,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过来呢。快别多心了!”
这天,东边宁国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摆了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前来赏梅。贾母和宁荣二府的女眷们在会芳园游玩,先茶后酒,家宴小聚。这时宝玉倦怠,想睡午觉。
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道:“老祖宗放心,我们这里有给宝二叔收拾下的屋子,只管交与我就是了。”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气,是重孙媳中个得意之人,见她去安置宝玉,就心下安稳了。
那秦氏带了宝玉来到自己的卧室,安排他睡下。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恍恍惚惚地睡去,悠悠荡荡,跟随了秦氏,来到一所人迹难逢、飞尘不到的佳境,遇到一位仙姑,告诉他这里是“太虚幻境”。宝玉竟跟着这位“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来到“孽海情天”的宫室中。警幻仙姑告诉宝玉,在这里贮藏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凡眼尘躯,命运先知。
宝玉恍恍惚惚地看去,看到橱上封条上大书七个字:“金陵十二钗正册”,再往下看,还有“金陵十二钗副册”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等。宝玉伸手先将“又副册”橱门开了,拿出一册,翻开看,只见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后面还有诗一首: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又见下一页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看了也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册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去取“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只见首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看了仍不解,遂又往后看。
又看到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宝玉再看下去,后面又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再看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宝玉又往后面看,忽见一页上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宝玉看得心慌,但又忍不住往后翻。见画着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看破)三春景不长,
缁(zī,黑色)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诗后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闷在这里!”
于是宝玉恍恍惚惚,又随警幻仙姑往前走。忽闻一缕幽香,仙姑说这是百花炼成的“群芳髓”,又捧上仙茗,名曰“千红一窟”,为采集仙叶上的露水烹制而成,宝玉惊奇不已,又喝到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等酿成的酒“万艳同杯”。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为宝玉演了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调曲。
警幻仙姑道:“你未必深明此调,不如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吧。”
于是宝玉一边看《红楼梦》十二曲的原稿,一边听: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指仙界的花草),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宝玉听了此曲,觉得散漫无稽,不知道妙处,但其声韵凄婉,竟能销魂醉魄。
这警幻仙姑对宝玉说道:“宁荣二公之灵曾特意嘱我,说宁荣两家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可运数终有尽头,不可挽回。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唯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但又怕没人规引你走上正途,所以嘱咐我一定要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也许能使你跳出迷障的圈子,然后归于正路。”
仙姑又说:“我有一个妹妹,乳名叫可卿的,现在许配于你吧。”
那宝玉恍惚间,又来到一座桥上,一些可怕的夜叉海鬼要把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失声喊叫:“可卿救我!”
外面的袭人等丫鬟急忙过来,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忽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乳名,因纳闷道:“我的乳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竟在梦里叫出来?”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袭人帮他换衣服,便问他是否做了什么不好的梦。宝玉道:“一言难尽。”就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