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2021年作文素材时文精粹年度精华本(备考2022)”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中小学教辅中小学阅读红楼梦四大名著名师推荐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

红楼梦四大名著名师推荐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七年级书目 精装插图版 妙趣横生

作者:曹雪芹 著,文通天下 出品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ISBN: 978755461149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2.99

类别: 中小学阅读 SKU:5d8205b55f98494ed5c2b44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149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 ,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目  录

回 补天神遗落灵通石 有缘人抄录石头记 / 001
第二回 元宵佳节丢失英莲 葫芦僧断判葫芦案 / 007
第三回 林黛玉独入荣国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 017
第四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薛宝钗巧合认tong灵 / 033
第五回 秦可卿夭逝宁国府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 045
第六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贤德妃归宁叙天伦 / 056
第七回 诸姐妹同住大观园 林黛玉伤情葬落红 / 065
第八回 林黛玉春困发幽情 埋香冢宝黛泣残红 / 073
第九回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痴宝黛剖心诉衷肠 / 085
第十回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 098
第十一回 手足不顾小动唇舌 宝玉不肖惨遭毒打 / 113
第十二回 史湘云备设螃蟹宴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 125
第十三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老贾母尽兴大观园 / 137
第十四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 152
第十五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 160
第十六回 贾宝玉定心上学堂 林黛玉积郁惊噩梦 / 184
第十七回 贾元妃病重撒人寰 贾宝玉失玉变疯癫 / 193
第十八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贾宝玉误娶薛宝钗 / 201
第十九回 贾府被抄尽显凄切 贾母寿终魂归地府 / 217
第二十回 贾宝玉得玉魂出窍 尘缘游历终需归真 / 234 

在线试读

回

 

补天神遗落灵通石 有缘人抄录石头记

导读 > > >

本回是《红楼梦》的回,是全书的总起,也是全书之纲。本回从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入手,简要交代了作者的意向和本书的要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贾宝玉原是补天灵石,后在赤霞宫做了神瑛侍者。而林黛玉则是一棵绛珠仙草,曾受其雨露灌溉之恩。作为报答,她决定下凡还之以泪。“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他俩的爱情注定以悲剧作结。另外本文还简要地交代了贾府中的人物,并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简明的人物关系网。

 

此开卷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tong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指男子)诚不若彼裙钗(指女子),实惭愧难当,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自己先前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指无能),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用假语村言敷演(叙述生发)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却说在那女娲(wā)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伤感。

一日,正当它嗟叹(叹息哀伤)之际,忽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这两人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座谈。见着这块鲜明莹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知晓。”说完,便将石头收入袖中,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奔向何方。

后来,又不知经过多少轮回,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上面叙着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空空道人从头至尾读过,所记内容原来就是那块无材补天的灵石,蒙那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看罢,知道此石头有些来历,于是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在我看来;,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记载了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上奇书一种。”石头听罢竟然答道:“道长何必如此痴迷!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都比不上我这石头所记。此石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中,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不可胜数。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都有迹可循,不敢稍加穿凿附会,至失其真。只希望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道长意为如何?”

空空道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头至尾抄录而来,遂成为问世传奇。后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年那道人问道:“你携了这块玉,意欲何往?”那僧人笑道:“现有一个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那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得以久延岁月。后来经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修炼成绛珠仙子。因为尚未酬报灌溉之恩,故胸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巧近这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趁此昌明盛世,意欲下到人间。那绛珠仙子便道:“他灌溉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算偿还他了吧。’因此,世间便有了一段风流公案。”

却说那神瑛侍者降生人间,便是那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而他所居之家,便是地位显赫的金陵贾府。这贾府为世代功勋,分为宁、荣二府,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贾家代贾演、贾源,因立功勋而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第二代为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善娶了同为金陵世家的史侯的小姐,现今是在荣国府中辈分的史太君贾母。贾母有两儿一女:长子贾赦为一等将军,夫人邢氏;次子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夫人王氏;三女贾敏,嫁于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赦有一子一女:儿子贾琏,娶妻王熙凤,是贾政夫人王氏的内侄女;女儿贾迎春。

贾政有三子二女:长子名贾珠,但二十岁就病死了,曾娶亲李纨,生子贾兰,年方五岁;次女名贾元春,被选入皇宫中做女史;三子名贾宝玉;还有小妾赵姨娘生的女儿贾探春和儿子贾环。

宁国府的第三代贾敬,一味崇仙好道,只爱烧丹炼汞(ɡǒnɡ),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有一子一女:儿子贾珍,夫人尤氏;女儿贾惜春。这贾珍生有一子,名叫贾蓉,娶妻秦可卿。

而那绛珠仙子降生在姑苏城的林府,乳名黛玉,其母就是贾母的女儿贾敏,即贾赦、贾政的胞妹。

话说那宝玉降生的时候,嘴里竟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刻着“tong灵宝玉”几个字,因此荣国府就为这个男孩取名叫作宝玉。贾宝玉周岁时,父亲贾政为了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周”。谁知各样东西他一概不取,只伸手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见了,便生气地说:“将来必定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唯独那贾母视之如命根,溺爱至极。说来也奇怪,宝玉如今长到十来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巧,百个不及他一个。此子说起话来也尤为奇特,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第二回

 

元宵佳节丢失英莲 葫芦僧断判葫芦案

导读 > > >

本章介绍了甄士隐的出家以及贾雨村的经历。贾雨村断案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逼真的环境描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话说东南有个姑苏城,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此处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谐音“势利街”“人情巷”),巷内有个古庙,叫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在本地也算是望族。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葫芦庙内寄居着一个穷儒生,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祖宗根基已尽,人丁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于是想进京求取功名。自前岁来此,又淹蹇(yān jiǎn,这里是耽搁、阻滞的意思)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一日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此时贾雨村因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雨村忙笑道:“不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如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即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分外明亮。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时人所崇尚的学问),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李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今既如此,弟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写荐书两封与雨村带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身之地。因派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作罢。

不久元宵佳节,甄士隐的家仆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却不料家仆因为内急去方便,转眼回来发现英莲找不见了。这个家仆不敢回来复命,就逃往他乡。甄士隐夫妇找不到女儿,昼夜悲哭,两个人都病倒了。想不到这年三月十五日,葫芦庙里炸供,庙里的和尚不小心烧着了房子,延及甄家,家里烧成一片瓦砾场(指断壁残垣,破败之相)。甄士隐跌足长叹,只得与妻子到田庄上去安身。谁知偏偏近年水旱不收,贼盗蜂起,民不安生。因此甄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奔他岳丈封肃。他岳丈虽是务农,家中却还殷实。由于甄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稼穑(jià sè,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之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日子越来越贫穷。岳丈便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甄士隐听了也只好不作声,可怜他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地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可巧这日他拄了拐杖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不羁(jī),穿着麻鞋破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那甄士隐听了,心中顿时彻悟,竟不顾惜妻子,不念红尘之事,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且说贾雨村因甄士隐资助之后,前去入京考试。不料他十分顺利,升了进士,当了本府知府。但这贾雨村虽然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把柄,将他革职。而贾雨村将家眷和行李送回老家,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

那日,贾雨村游至维扬,偶感风寒,病在旅店,过了一月光景才渐渐好转。贾雨村一来因为身体劳倦,二来因为盘缠缺乏,也正想寻个谋事之处,暂且歇下,听说巡盐御史林如海想聘一位家庭教师,他便托付朋友,谋到了这个差使,作为安身之计。

这林如海膝下只有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林如海夫妇无子,故爱之如珍宝,且又见女儿聪明清秀,便也想让她读书识理。于是贾雨村就在林府做起了黛玉的家庭教师。他的工作很清闲,只一个女学生黛玉,并两个伴读丫鬟。而这女学生黛玉年纪小,身体又极怯弱,功课可多可少,故贾雨村十分省力。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她本自怯弱多病,又因哀痛过伤,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闲居无聊,便经常出来闲步。

有一天,他碰到了以前相识的一位朋友——在古董行中做生意的冷子兴,聊起了京城中的事,以及宁、荣两府一代不如一代的光景。贾雨村又听其他同僚讲起朝廷打算起用旧臣,冷子兴便极力劝贾雨村央烦林如海,抓住这一好时机,推荐他去京城找荣国府的贾政,以便重入仕途。

巧的是,此时林如海在京城的岳母(即贾母),惦念外孙女黛玉母亡没人照料,已经遣了男女仆人和船只来接她入京。林如海念及女儿黛玉病后身体虚弱,无力远行,就托付贾雨村照顾女儿一同进京。贾雨村听了大喜。

于是,黛玉洒泪拜别父亲,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到了荣国府,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况且他又喜读书人,礼贤下士,这次又是妹丈写信相托,因此特别优待贾雨村,就帮他谋补了一个金陵应天府的职务。贾雨村择日便去上任了。

贾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就任就遇到一件人命官司,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被殴死的人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也算是前生冤孽(niè)吧,冯渊一遇见被拐卖的丫头英莲,便一眼看上了她,立意买来做妾,立誓再不娶第二个了。拐子(指人贩子)答应三日后过门。谁晓得这拐子又偷偷把她卖给了薛家,想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又没有走脱,被冯、薛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但两家都不肯收回银子,只要领人。而那薛家公子薛蟠,诨名“呆霸王”,哪里肯让别人,便喝着手下人一通乱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就死了。这薛蟠本来就已择定日子上京去,虽然打死了人,但他却像没事人一般,花了一些银子让仆人去摆平这件事,他只管去了京城。而冯家告了一年的状,都没被审理。

贾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于是就要发签令,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却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向他使眼色儿,阻止他发签令。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了堂,来到密室,让侍从皆退去,只留下那个门子服侍。

这门子原来竟是当年姑苏城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大火烧庙后就跑出来蓄了发,做了门子。贾雨村于是问他方才为何阻止发签。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

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

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都不知,怎能做得长远!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他!所以我才那么做。”一面说,一面从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贾雨村。

贾雨村一看,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又眯着眼睛说:“老爷,你知道那被卖的丫头是谁?”

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

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店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

雨村骇然道:“原来是她!听说她养至五岁被人拐去,怎么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种拐子单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僻静之处,等长到十一二岁才带至他乡转卖。这英莲我们当年天天哄她玩耍,虽说她现在模样出脱得齐整了,但她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是从胎里带来的,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所以我就认得了。”

贾雨村叹息道:“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出头之日,若能嫁与冯公子,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而这冯公子空欢喜一场,花了钱又送了命,岂不令人可叹!”

门子说:“不知老爷打算怎么审理此案呢?必定要巧妙一些才好啊。小的听说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推舟,作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的面。据我所想,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发丧的费用。那冯家人丁不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银子赔偿,想来也就无话了。”

雨村笑了笑说:“待我再斟酌斟酌吧。”

第二天坐堂,贾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疏,不过借此想多得些烧埋之费。而薛家仗势欺人,偏不相让。贾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那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

那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一封,给贾政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前后官司之事皆是葫芦庙内的那个门子出的主意,贾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自己当年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

本是杀人元凶的薛蟠,就这样轻松地脱身了一桩官司。说来这个薛蟠也出身于书香继世之家,薛蟠的母亲王氏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姐妹。薛母年方四十上下,除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文雅大方)。同是一母,这薛蟠从小却性情顽劣、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只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在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

今番(指现如今)皇上崇诗尚礼,在官宦之家中为公主挑选入学陪侍,宝钗也在备选之列。因此薛母一来为送女儿宝钗进京,二来为探望荣国府亲友,便携儿子薛蟠、女儿宝钗来到了荣国府的胞姐王夫人这里,住在东北角的梨香园里。也就在同时,薛母的哥哥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

那薛蟠闻得京都繁华,也正想去逛逛,于是就随母亲和妹妹一同入京。至于打死冯渊的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一般。又听得母舅王子腾离开京城,更加高兴,因为母亲、妹妹对他管束不着,他更加肆意妄为了。在与宁荣两府中的子侄厮混熟悉后,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piaochang,渐渐无所不至,引诱得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第三回

 

林黛玉独入荣国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导读 > > >

这一回中,本书的重要人物都纷纷登场了,如宝玉、黛玉、贾母、王熙凤、贾府四姝等。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为契机,从她的视角展现了各人的性格和贾府的辉煌气势。其中凤姐的出场、宝黛相逢、宝玉摔玉等都是华彩异常的片段。宝玉梦见自己去了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诸多梦中重要的一个梦,相当于全书的总纲。作者在这个梦里以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中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话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和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黛玉曾听得母亲说,她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自上了轿,进了城,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是外祖的长房了。”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

待来到府中,林黛玉下了轿子,就跟着几个婆子,曲曲折折地穿庭过院,前来拜见贾母。当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周围的丫鬟侍从,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这贾母即史氏太君,是贾赦、贾政之母。

不一会儿,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迎春、惜春、探春三个小姐来了,三人明艳照人,丰姿绰约,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众人谈起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之事,贾母不免又伤感起来,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娘,竟是她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中医病症名。由身体虚弱引起)。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行为放纵)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女仆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只见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cuán,聚在一起,拼凑)珠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chī,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璎珞(yīnɡ luò,戴在颈上的装饰品)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tāo,带子),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穿翡翠撒花洋绉(zhòu,绉纱,织出皱纹的丝织品)裙,真个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面容也极是出色: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血统亲近的亲属)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她们去歇歇。”

初来乍到的林黛玉在见过了贾母之后,接着又被贾赦之妻邢夫人带着来见大舅贾赦。贾赦回话说,见了黛玉怕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还说让林黛玉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心里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黛玉听了谢过,又坐了一刻便要告辞,去见二舅贾政。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再去,黛玉含着笑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

到了二舅家,舅母王夫人热情地邀请林黛玉上炕聊天,再三携她,黛玉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改天再见吧。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过去也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家有个表兄,衔玉而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喜在内帏(wéi,内室,女子的住处)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于是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那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且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有得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缘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厮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晚饭时间,黛玉来到贾母处吃饭。贾母正问黛玉在家读什么书。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苦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戴着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扎起,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色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等见毕归坐,他细看黛玉形容,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但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王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此语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虚构)。”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因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tong灵’不‘tong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指东西,玩意)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忙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地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是有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遂将她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也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黛玉只说没有玉。你如今怎比得她?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竟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黛玉此次随身只带了两个仆从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自幼随身的十岁丫头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子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都不能遂心省力,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后改名为紫鹃)给了黛玉。当晚,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厨内。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和一名叫袭人的大丫鬟,陪侍在外面大床上。这袭人也是贾母的丫鬟,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怕宝玉的身边无竭力尽忠之人,加上贾母向来喜欢袭人心地纯良、肯尽职任,就把她给了宝玉。

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就过来问道:“姑娘怎么还不安歇?”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地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呢。”

袭人道:“姑娘快别这样,宝玉就是这个脾性,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过来呢。快别多心了!”

这天,东边宁国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摆了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前来赏梅。贾母和宁荣二府的女眷们在会芳园游玩,先茶后酒,家宴小聚。这时宝玉倦怠,想睡午觉。

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道:“老祖宗放心,我们这里有给宝二叔收拾下的屋子,只管交与我就是了。”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气,是重孙媳中个得意之人,见她去安置宝玉,就心下安稳了。

那秦氏带了宝玉来到自己的卧室,安排他睡下。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恍恍惚惚地睡去,悠悠荡荡,跟随了秦氏,来到一所人迹难逢、飞尘不到的佳境,遇到一位仙姑,告诉他这里是“太虚幻境”。宝玉竟跟着这位“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来到“孽海情天”的宫室中。警幻仙姑告诉宝玉,在这里贮藏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凡眼尘躯,命运先知。

宝玉恍恍惚惚地看去,看到橱上封条上大书七个字:“金陵十二钗正册”,再往下看,还有“金陵十二钗副册”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等。宝玉伸手先将“又副册”橱门开了,拿出一册,翻开看,只见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后面还有诗一首: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又见下一页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宝玉看了也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册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去取“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只见首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看了仍不解,遂又往后看。

又看到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宝玉再看下去,后面又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再看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宝玉又往后面看,忽见一页上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宝玉看得心慌,但又忍不住往后翻。见画着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看破)三春景不长,

缁(zī,黑色)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诗后又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闷在这里!”

于是宝玉恍恍惚惚,又随警幻仙姑往前走。忽闻一缕幽香,仙姑说这是百花炼成的“群芳髓”,又捧上仙茗,名曰“千红一窟”,为采集仙叶上的露水烹制而成,宝玉惊奇不已,又喝到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等酿成的酒“万艳同杯”。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为宝玉演了新制的《红楼梦》十二支调曲。

警幻仙姑道:“你未必深明此调,不如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吧。”

于是宝玉一边看《红楼梦》十二曲的原稿,一边听: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指仙界的花草),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宝玉听了此曲,觉得散漫无稽,不知道妙处,但其声韵凄婉,竟能销魂醉魄。

这警幻仙姑对宝玉说道:“宁荣二公之灵曾特意嘱我,说宁荣两家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可运数终有尽头,不可挽回。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唯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但又怕没人规引你走上正途,所以嘱咐我一定要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也许能使你跳出迷障的圈子,然后归于正路。”

仙姑又说:“我有一个妹妹,乳名叫可卿的,现在许配于你吧。”

那宝玉恍惚间,又来到一座桥上,一些可怕的夜叉海鬼要把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失声喊叫:“可卿救我!”

外面的袭人等丫鬟急忙过来,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

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忽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乳名,因纳闷道:“我的乳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竟在梦里叫出来?”

彼时宝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袭人帮他换衣服,便问他是否做了什么不好的梦。宝玉道:“一言难尽。”就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

抢先评论了 “红楼梦四大名著名师推荐中小学名著北京高级教师注释”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猎人笔记 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 无障碍阅读 彩插励志版 86000多名读者热评!

EUR €20.99
阅读更多
缺货

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初中卷

EUR €1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简爱 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指定阅读 (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 34000多名读者热评!

EUR €14.99
加入购物车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推荐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 套装共4册 12万读者好评!

EUR €68.96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