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840421
◎本书主要对《论语》《孟子》两本儒家经典进行了细致地导读分析,准备精炼地提取了儒家这两部经典中的核心内容,让中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把握儒家的“仁”的思想从孔子到孟子的传承和完善。
◎本书一共包括作品导读、主要人物、必考重点、真题演练、作文素材五大板块,其中以必考重点为主,必考重点包含章节导读、必考段落和考点提炼。而其中考点提炼是根据原著内容进行模拟出题,以及给出答案和相应的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著,也做到对考试的出题方向有更加明晰的把握。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黄厚讲清华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王君北京四中语文名师 市教研员 连中国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丁卫军吉林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张玉新联袂
人员简介‖黄厚江◎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劳动模范,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教育名家,苏州省苏州中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系统生日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系统的语文教学主张,倡导的“本色语文”和“语文共生教学”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出版语文教学著作十余种。
王君◎清华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获评2014年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获评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2016年入选“百年中国语文人博物馆”(百年语文教育史上200位著名语文学者和著名语文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省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北京大学等全国几十所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16部。应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城市讲学几百场。自2005年以来,首倡“青春语文”教学理念,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连中国◎北京四中语文名师,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员。北京四中首届人文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北京四中首届道元实验班语文教师,北京四中人文教育首倡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及免费师范生培养兼职导师,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丁卫军◎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全国首届中语教改新星。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京师大、江苏师大兼职硕导,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简约语文”倡导者和践行者。著有《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简约语文课堂》《丁卫军教写作》《小丁教语文》等。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做讲座二百余场,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等高校国培班、省培班主讲导师。
张玉新◎吉林省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教授,博士。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主持人。入选国培计划专家库,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二十年,是来自教学*线的教研员,秉持“原生态”教学观,是“语文教育民族化”主张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尊圣求法,为民请命
——《孟子》导读
《孟子》是战国时期大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被尊为“亚圣”的孟子的著作。《四书》之一的《孟子》,是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共七篇十四卷,三万五千多字。是孟子一生主
要活动剪影,是其对政治、伦理、教育思考的结晶。《孟子》成书约在东周周赧王二十五年辛卯(前 290)。关于其作者有存在三种不同说法:自己说,弟子说,自己与弟子共同说。
孟子老师是谁颇有争议,但生前推崇孔子毫无异议。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义利之辩”是《孟子》重要的观点之一。孟子认为,纵使富国强兵,也还只是小利而已。只有从“仁义”着手去做,才是根本的大吉大利。孟子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具有“善端”,提出仁、义、礼、智四德,而重在仁义。他提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之端,而仁义礼智就是天赋予人的本性。
孟子是孔子“天命论”的继承者。但是,他把“天”的意志,还原为“民”“民心即天心”。他要求人们按照“天命”行事,并提出了“尽心”“知性”的原则和方法。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主张,不能由君王一人和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曾遭到像朱元璋等君王的坚决反对。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多是孔子未曾提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已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认识论上,孟子提出“反求诸己”“内视”“反省”等原则方法,认为学问的真谛在于把迷失方向的“本心”找回。道德修养方面,主张修心养性,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孟子善于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阐释的道理并心悦诚服。如,戴盈问施政,今年没办到,第二年再施行,行吗?孟子说:如果有个人天天偷鸡,有人警告他,他说,现在每月只偷一只,第二年再不偷了,行吗?孟子还借评价古圣先贤、当世君王、众人,通过与各种人的对话表达他仁政、性善及对自修、顺天、自律等全方位的认识。
文学上,《孟子》一书善用比喻:人民追随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走,像野兽奔跑在旷野。所以到深渊里赶鱼出来的是水獭;到丛林里去赶鸟出来的是鹞鹰;替商汤、周武赶来百姓的人就是夏桀和殷纣王。此外,文章长于说理辩论,气势磅礴,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大都师法《孟子》。
《孟子》七篇,政治原则、哲学基础大都包含在《梁惠王上下》两章,这两章也可以说是他的学问成就后期(中年到晚年)在国际间游历的传记缩影。“仁政”思想,主要记录在《公孙丑上》《梁惠王上》和《滕文公上》等篇中。“尽心知天”的认识论,主要反映在《尽心上》《告子上》两篇中,其伦理道德观点,特别是“性善论”,则集中表现在《告子上》一篇中。
无论从孟子的精神世界,还是从《孟子》的表达艺术,不仅丰富了、影响了中国的几千年文化,对于生活在 21 世纪的人们,它们更像是肥沃的土地、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阅读《孟子》可以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获取强大的动力,提升我们的精神追求和文明修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