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中小学教辅中小学阅读读经典-神秘岛(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陈筱卿 译)凡尔纳系列

读经典-神秘岛(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陈筱卿 译)凡尔纳系列

“科学幻想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传世之作! 太平洋荒岛生存,挑战人类的坚强意志! 著名翻译家陈筱卿力作!

作者:(法) 儒勒·凡尔纳 著,陈筱卿 译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ISBN: 978756920903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7.99

类别: 中小学阅读 SKU:5d821a825f98494ed5c2bd2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20903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科学幻想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传世之作!

太平洋荒岛生存,挑战人类的坚强意志!

著名翻译家陈筱卿力作!

 

内容简介

《神秘岛》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用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灰心失望,他们以集体的智慧和劳动,在神秘的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建立起富庶的家园。*后,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重返祖国的怀抱。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海洋三部曲。凡尔纳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他总是在科学畅想中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

译者简介

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翻译出版法国16—20世纪名家名著多部,达七八百万字。

媒体评论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法兰西学院院士 利奥泰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险象环生,神秘莫测,充满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坚忍不拔、不畏强暴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中国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筱卿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我们又在往上升吗?”
“不是,我们在往下降!”
“史密斯先生,不是在下降,是在往下坠落!”
“天哪!快把压舱物扔下去!”
“最后一袋都倒空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仿佛听到有波浪拍击的声音!”
“吊篮下面就是大海!”
“距离我们顶多只有五百英尺!”
“把所有的重东西全部扔下去……所有的重物!”
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点光景从这片浩渺的太平洋上空传出的话语。
那年春分前后,从东北方刮来一场令人难忘的风暴。从3月18日起,大风暴片刻未见止息,一直刮到3月26日。风暴从北纬三十五度斜穿赤道,直吹至南纬四十度,扫过一千八百英里(1英里约为16公里,后文同)的广阔地域,给美洲、欧洲和亚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城市被毁,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滔天巨浪冲垮。据统计,被海浪抛到岸上的船只就多达数百艘。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陆地上和海上的死亡人数多达数千。这就是这场大风暴所犯下的罪行。1810年10月25日的那场灾难以及1825年7月26日瓜德罗普的灾情,与之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此同时,在不平静的空中,也同样上演着一场令人丧魂落魄的悲剧。
一只氢气球被卷进一股气流的旋涡中,以每小时九十英里的速度掠过空中,仿佛天空中有一股大气在转动它,使之不停地转动着。
气球下面挂着一只吊篮,在剧烈地摆动着。吊篮里有五个人,由于雾气弥漫,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这只被大风暴玩弄着的气球来自何方?是从地球的哪个角落升起的?可以肯定,它绝不是风暴骤起时升空的。可是,这场大风暴已经连续刮了五天,而且,3月18日那天,风暴即将来临的征兆已经显现了。毋庸置疑,气球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因为风暴一昼夜能将它吹走两千英里。
这五位迷航的人已不知自己自飞行时起,共飞了多少里程。但说来也怪,他们虽身处暴风之中,却安然无恙。不过,吊篮在急速下坠,他们已经意识到危险迫在眉睫。他们坐立不稳,被吹得东倒西歪,转来转去,但是,蹊跷的是,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转动,而且也不觉得颠簸得厉害。
他们的目光看不到浓雾掩盖着的东西。周围一片黑雾茫茫,连白天和黑夜都分辨不清。他们飘浮在高空,看不见陆地上的光亮,也听不见陆地上的人声兽鸣,甚至连汹涌澎湃的海涛声都听不见。只是当吊篮在往下坠落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自己危在旦夕。
在他们扔掉枪支弹药、食物之后,气球倒是上升到四千五百英尺(1英尺约为0.3米,后文同)的高度了。吊篮中的人见下面是大海,觉得还是在上面飘浮着危险要小得多,所以便尽可能地往外抛东西,以减轻气球的载重量,防止下坠。连最有用的东西也扔掉了,同时还想方设法不让气球漏气,这可是他们保命的氢气,绝对不能让它漏掉哪怕一丁点儿。
黑夜总算过去,胆小者恐怕早已被吓死了。白昼来临,暴风在渐渐变弱。从3月24日那天的清晨起,风势就出现了减弱的迹象。黎明时分,一片片的浮云在往高处飘飞而去。几小时之后,暴风止息,变为强风,大气流动速度减弱了一半。这时,虽然仍旧是水手们所说的那种“紧帆风”,但风势还是减弱了。
大约十一点光景,下层空气变得明朗,散发出的是那种雷雨过后的湿润气息。这时,暴风好像不再往西边刮了。但它是否会像印度洋上的台风,说来就来,说走便走呢?
可正在这时候,气球渐渐地下降,像是逐渐地在瘪下去,由球形变成了椭圆形。中午时分,它离海面只有两千英尺了。气囊能容纳五万立方英尺的气体,这么大的容气量,使之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或向上空升起,或保持平行飘动。
乘客们为防止气球继续下坠,把最后的一些东西——少量的存粮及其他物品一一扔了出去。但这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若天黑前再见不着陆地,他们肯定会坠入海底,葬身鱼腹了!
其实,在他们的下面,既无陆地,也无海岛,只是一片汪洋,他们无法着陆,也无法固定住气球。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波涛汹涌,不见一块陆地,看不到一艘船只。即使居高临下,视野半径可及四十英里,也仍然见不到海的尽头。这是流动的平原,被暴风无情地鞭打着,掀起浪花无数,好似万马奔腾。大家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气球下坠,但无济于事。气球继续在下坠,顺着东北风急速地向西南边飘去。
不幸的人们处境十分危险,他们无法控制气球,无论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气球的下降速度加快。午后一点光景,它离海面已不到六百英尺了。
两点左右,气球离海面只有四百英尺了。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那是一个毫无畏惧的人发出的声音。而回答这声音的同样是铿锵有力的声音。
“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金法郎没扔!”
一个沉重的袋子被扔出吊篮。
“气球往上升了吗?”
“升了点儿,但马上就又会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的?”
“没有了。”
“有!吊篮!”
“大家抓牢网索,把吊篮扔掉!”
这的确是减轻气球重量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方法了。
五个人连忙抓住网索,割断吊篮的绳索。吊篮掉了下去,气球又飘升了两千英尺。
大家紧抓住网眼,紧张地望着无底深渊。
大家知道,气球对于重力的增与减极其敏感。即使扔掉一点轻而又轻的东西,它都会有所反应,往上升。当时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气球在上空只飘荡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往下坠去。气体从裂缝中往外泄漏,可裂缝又无法修补。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已经是黔驴技穷,只好干瞪着眼,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了。
将近四点光景,气球离海面只有五百英尺了。
突然,狗叫了起来。那是他们带着的狗,名叫托普,它也抓住了网眼。
“托普想必看见了什么!”一个声音说。
“陆地!陆地!”另一个声音大声应答。
原来,气球自拂晓时起,被暴风一直吹着,已经向西南方向飘移了足有几百英里。这时,只见前方显现出一块颇高的陆地,但离他们仍有三十多英里,就算气球顺顺东东的话,也得花一小时才能飘到那儿。一小时!可气球里所剩下的那一点点氢气会不会漏光?
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啊!气球上的人都清楚地看见了陆地,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落在那里。他们并不知道那儿是大陆还是海岛,因为他们不知道暴风把他们吹到了地球的哪个角落。但是,不管那儿有人没人,也不管那儿是否能去,反正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四点多些,气球已明显地支撑不下去了。它已贴近海面,其下部已多次与巨浪浪尖擦过,网变得十分沉重,气球像只翅膀受伤的鸟儿,已经飘不起来了。半小时后,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但气球的氢气也已耗尽,气球几乎完全瘪下去了,由强风猛吹着,向前方移去。上面的人紧紧攀在网上,这就让气球不堪重负了。不一会儿,他们的下半身已经浸在海水里,任由汹涌的浪涛拍击着。接着,气球瘪得像一个口袋,大风像吹动船帆似的吹着它向前飘去。也许老天保佑,它能飘到那片陆地吧。
在飘至离岸两链链为旧时计量海上距离的单位,一链约为二百米。时,四个人同时惊叫起来。那只原来不能飞升的气球,被一个巨浪意外地撞击,上升了,竟升到了一千五百英尺的上空。在上空遇上一阵风,气球没被直接吹向岸边,而是与陆地几乎保持平行。两分钟后,它终于斜转过来,落在了波涛冲击不到的一片沙滩上。
大家连忙互相帮着从网眼中挣脱出来。气球减轻了重量,又被风吹起,如同受伤的鸟,恢复了元气,很快,消失在空中。
吊篮中原有五个人加一条狗,可是随气球落在沙滩上的只有四个人了。
失踪的那一位想必是被刚才冲击气球的那股海浪给卷走的。看来,正因为此人的失踪,气球重量减轻,才又飘升起来,最后落到海滩上。
这四位遇难而幸存的人脚刚一踏上陆地,便想起了那位失踪的伙伴,大家都在大声地喊叫:“他一定会游到岸边来的!我们快去救他!快去救他!”
第二章
刚刚被吹落到海岸上的这几个人,既非职业气球驾驶员,也非业余的探险者,而是逃跑的战俘。他们是英勇无畏、出生入死的人。他们无数次地落入险境,无数次地差点儿从破损的气球摔入大海,但是,上苍让他们死里逃生,大难不死。3月20日,他们从被尤利斯·格兰特将军围困着的里士满逃出来后,在空中飘飞了五天,现已离这个弗吉尼亚首府有七千英里远了。在可怕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里士满是分离主义者最重要的堡垒。
1865年2月,格兰特将军意欲出奇制胜,攻占里士满,但未能奏效,其麾下的几名军官反倒落入敌方手中,被囚禁在城内。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名叫赛勒斯·史密斯,是联邦参谋部人员,马萨诸塞州人氏,工程师,一流学者,曾受美国政府委任,担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部门的领导职务。他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大约四十五岁,平头短发,灰白胡子,身材瘦削,两眼炯炯有神,面容严峻,一副激进的学者风度。他是一位身体力行、从干体力活开始的工程师,如同从士兵升为将军的军人一样。他心灵手巧,体魄健壮。他既是活动家,又是思想家,充满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精神。他受过良好教育,见多识广,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保持头脑清醒,信心坚定,坚韧不拔。拥有这三种品质,他总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总是把威廉三世威廉三世(1650—1702),英国国王。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求成功,但求坚韧不拔。
与此同时,赛勒斯·史密斯还是勇敢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每场战役。起初,他投奔伊利诺伊州的尤利斯·格兰特的队伍,在帕迪尤卡、贝尔蒙特、匹兹堡等地参加过战斗,在围攻科林斯,在攻打黑河、查塔努加、威尔德尼斯和波托马克河的历次战斗中,骁勇善战,一马当先,没有辜负“不惜一切代价”的将军是指尤利斯·格兰特将军。的训诫。史密斯曾无数次被列入阵亡将士名单,但直到在里士满被俘之前,总被幸运之神庇佑。
与他同时被俘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名为热代尔·斯皮莱,是《纽约先驱报》的记者,奉命随军做战地报道。
斯皮莱是一位卓越的专栏记者,他像斯坦利等人一样,无论多么危险,为了采访到正确消息并尽快地发回报社,他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当时许多报纸都实力雄厚,《纽约先驱报》就是其中之一,代表报社的记者当然备受尊重,斯皮莱则是最受尊敬者中的一位。他是一位坚韧不拔、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行动果断、爱动脑筋的记者。他走遍了世界各地。他是一名战士,又是一名艺术家。在采访中,他不知疲倦,不畏困难,既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他的报社。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抢头条,别人不知道的、新奇的、没法采访到的,他都能知道。
这位出色的记者,为了做好报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在枪林弹雨之中采集所需的新闻。他也参加过各次战斗,每次都冲在前面,一手握着左轮手枪,一手拿着笔记本。斯皮莱写的每篇报道都很精彩,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此外,他还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人。黑河战役结束之后,为了向报社发出战斗的结果,他不顾一切地霸占着电报局的小窗口,连续拍发《圣经》的头几章,一直拍发了两小时,虽然花费了报社两千美元的电报费,但因他独占了小窗口,《纽约先驱报》报道了战役的头条消息。
他身材高大,年约四十,脸上长着淡黄色的络腮胡,目光坚定、有神,眼珠转动灵活、迅速,只要目光扫过,任何情况都能尽收眼中。他体格健壮,好似淬过火的钢棒。他在报社已经干了十年的特约记者。他的专栏文章和素描颇受读者青睐。被俘的时候,他正在描写战况和做速写。他写在笔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一个南军士兵正举枪瞄准着我,但……”但他并没有被击中,像往常一样,没有受一点伤。
史密斯与斯皮莱相互间久闻彼此大名,但并未谋面。这次,两人同被押往里士满。工程师的伤很快便痊愈了,在疗养期间认识了记者斯皮莱,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久,两人不谋而合:找机会逃出魔爪,返回格兰特将军的部队,为联邦的统一而继续去战斗。他们在里士满城内虽可自由行动,但该城戒备森严,逃跑很难。
这时,史密斯工程师碰上了以前对他忠诚有加的仆人,其父母均为奴隶,是在工程师家领地上出生的一个勇敢的黑人。史密斯是个拥护废除奴隶制的人,早就让此人获得了自由。后者成了自由人后,并不愿意离开主人家,他愿为主人效犬马之劳。此人名叫纳布,年约三十,身体强壮,机智、聪颖、温和、安静,有时还挺天真,成天乐呵呵的,勤恳老实,全名叫“纳布乔多诺索”,大家简化了他的名字,就叫他“纳布”。
纳布在得知主人被俘之后,毅然决然地离开马萨诸塞州,来到里士满,几经周折,终于潜入城内。主仆两人异地重逢,喜不自胜,相拥而泣。但是,纳布虽然潜入城内,要想出去,亦非易事。因为对北军的战俘看管极严,若想逃跑,非得遇有良机,而良机可遇而不可求,是千载难逢的事情。
在此期间,格兰特的部队与巴特勒的部队联合作战,虽行动坚决,付出很大的代价之后才取得匹兹堡一战的胜利,而在里士满却尚未取得进展,战俘们一时半会儿并无获释的可能。被囚禁中的斯皮莱没什么新闻可写,感到枯燥乏味,他一心想着逃离该城,但几经尝试,均未能如愿。
这期间,被围困者中有些人为了能与分离主义者李将军的部队取得联系,也想尽快逃出城去,这其中就有一个狂热的南部同盟的拥护者,名为乔纳森·福斯特。这位乔纳森产生了乘气球飞出包围圈,前往分离主义者营地的念头。
他的想法得到了总督的认同,总督并为他制造了一只大气球,可供五个人跟随他一起乘坐。他们在吊篮中装上了武器和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气球计划于3月18日夜间起飞,靠着西北风,几小时后便可飞抵李将军的营地。但是,这天刮的不是温和的西北风。自18日起,风已转为飓风了。福斯特被迫延期起飞,否则气球及其乘客必将粉身碎骨。
气球被灌满了气,放存里士满的广场上,等着风势减弱再起飞。
18日和19日均已过去,暴风仍在肆虐。系在地上的气球被大风吹得摇来晃去,让它固定不动,免得受损,并非易事。到了3月20日的早晨,暴风刮得更加猛烈,起飞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这天,史密斯在里士满街头突然被人叫住。此人是名水手,名叫彭克罗夫,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样子,身体壮实,皮肤黝黑,目光炯炯,十分英俊,是美国北方人,曾在世界各大洋上航行过。看得出,此人经过风雨,见过世面,敢于冒险。他是这年年初,与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一起前来里士满办事的。男孩名叫哈伯·布朗,新泽西人氏,是彭克罗夫以前的船长留下的孤儿。他视这男孩如同己出。里士满被围困之前,彭克罗夫未能及时离开,因而被网于城中。他一心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逃出城去。他久闻史密斯大名,并知晓后者正因这囚禁生活而感到无奈。今日得见,他便立即走上前去,开门见山地问工程师道:
“史密斯先生,您在里士满待够了吧?”
“什么时候?”史密斯立即问道。他这句话明显是脱口而出的,因为他尚未弄清跟他说话的是何许人。
随即,他以敏锐的目光打量了水手一番,肯定站在面前的人是个诚实的男子汉。然后,他便干脆地问道:“您是谁?”彭克罗夫自我介绍了一下。
“好,”史密斯说,“如何逃走,您有什么高见?”
“那儿放着一只气球,好像是专门替我们准备的……”
工程师一听便明白了,一把抓住水手的胳膊,把他带到自己的住处。
在史密斯的住处,水手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此行的危险性和盘托出。他认为,飓风虽说非常猛烈,但他相信,凭着工程师的聪明才智、精明能干,驾驶气球应当不成问题。他愿意与工程师一起逃走,但条件是,必须带上哈伯。
工程师默默地听着,两眼闪动着激动的光芒。他觉得这个计划虽然危险,却是可行的。朝思暮想的机会终于来了,而他又是个遇到机会绝不放过的人。趁着月黑风高,避开监视哨,走近气球,钻进吊篮,割断系住气球的绳索。当然,这么大的风暴,危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成功也是有希望的。没有这场风暴当然好,但是,没有它,气球早就飞走了,也不可能让他们有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我要走,还得带上别人。”史密斯最后说道。
“您要带几个人走?”水手问道。
“两个人,一个是我的朋友斯皮莱,另一个是我的仆人纳布。”
“也就是说,一共三个人,加上我和哈伯,总共五个人,气球可以承载六个人。”彭克罗夫说。
“好,一言为定!”史密斯说。
“那就定在今晚。我们五个人假装好奇,往气球那儿逛过去。”水手应道。
“今晚十点,”工程师说,“但愿老天有眼,风暴在我们离开之前不要减弱。”
彭克罗夫与史密斯道别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年轻的哈伯·布朗留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后者知道水手有逃跑的计划,所以在焦急地等着他与工程师商谈的结果。就这样,这五位勇敢的逃跑者在飓风肆虐之下投进暴风雨中去碰碰运气了。
但此时大风并未停止。乔纳森·福斯特及其同伴们难以想象乘坐这么不安全的气球能够战胜狂风暴雨!这真是可怕的一天。史密斯心中只悬着一件事:此时系在地上的气球被风吹得摇晃个不停,千万别被风撕成碎片啊!他在空旷的广场上走来走去,转了好几个钟头,眼睛始终盯着那只气球。彭克罗夫也不例外,也在广场上观察着。他双手插在兜里,像个没事人似的,时不时地打个哈欠,但心中的忧虑是相同的,既怕气球吹破,又怕它被刮跑。

抢先评论了 “读经典-神秘岛(精装本 名家名译 足本,陈筱卿 译)凡尔纳系列”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四大名著 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推荐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丛书 套装共4册 12万读者好评!

EUR €68.96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四大名著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足本典藏精装 无障碍阅读 疑难字注音 解词释义)套装共4册

EUR €133.96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朝花夕拾(《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骆驼祥子(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经典·七年级下。疑难字词、北京土话等都做了注释,助力无障碍阅读)

EUR €17.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