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494986
《风筝》收录了鲁迅先生的《秋夜》《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经典名篇,形式多样,既有对时世的揭露和批判,也有内心的自省和对灵魂深处的拷问。其语言顿挫有力,往往简单几笔就能刺破坚硬的虚假外壳,露出内里残酷的真实来,直抵人性深处。
战士的呐喊
陈莲春
自1918年4月37岁的周树人于《狂人日记》始用“鲁迅”笔名以来,鲁迅先生就以“战士”的姿态屹立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剑眉紧蹙,怒目圆睁,高举投枪,发出高亢的呐喊,与黑暗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民族刺溃烂流脓的肿瘤。
“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作品中,勃郁的文艺生命力与敏锐的思想洞察力是相为表里的。他将青年时代萦绕心头的命题凝化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散文中的独特意象、非凡张力,杂文中的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因此,理解先生提出的民族拷问,是理解先生作品的一把钥匙,这就是:一、什么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
鲁迅先生创作20余年,留下了约千万字的作品,本书所辑录的二十几篇文章虽只是先生著述“百草园”的几枝花叶,但一花一叶亦可呈现先生的艺术风貌和旧中国的时代风云。
一、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现实小说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写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自觉承担着民族改造的重任,以“忧愤深广”的情怀为沉默的国民魂灵画像,又以冷峻深刻的理性解剖积弱民族深藏的劣根性,使其小说成为了“民族寓言”。
除《社戏》《兔和猫》这样散文化的作品外,《明天》《祝福》《药》《风波》等农村题材小说生动再现了旧中国广大民众的深重苦难:无论是《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祥林嫂,还是《药》中的华大妈夏四奶奶,她们虽然勤劳善良,但是“失子”的精神打击摧毁了她们的身心,而造成悲剧的原因除了疾病饿狼外,更多源自个体生命与外在环境、历史文化的冲突。“沉默的国民”常常是愚昧的:单四嫂子求助庸医救治宝儿,祥林嫂借助捐门槛摆脱灵魂被锯的恐惧,华大妈指望人血馒头可以治好儿子的痨病,夏四奶奶始终不明白谁是杀害儿子的凶手。这些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善良母亲们只有用喋喋不休的哭诉或是用虚妄的幻想来稀释苦难,而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开掘出“想做奴隶也不得”的深层原因:病态社会因数千年积弊而表现出残酷的对灵魂的凌迟——“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因此,鲁迅笔下的“鲁镇”“未庄”抑或“S城”,都是封建宗法制中国的缩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习惯“咀嚼赏鉴”单四嫂祥林嫂们的痛苦经历,津津乐道孔乙己夏瑜们的悲惨故事。从日常生活写起,透视底层民众的精神面貌,解剖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经络穴脉,“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背后隐伏着的是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从《孔乙己》中塑造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的人”孔乙己,到《在酒楼上》“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吕纬甫,再到《肥皂》中道貌岸然而念念不忘“十八九岁的女讨饭”的卫道士四铭,鲁迅先生活画出一系列“五四”前后的旧派新式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本是社会的精英,但是他们的堕落无疑刺痛了时代的神经,先生在洞察人性的软弱后不止步于批判人性:由孔乙己的迂腐而透视科举制度之流毒,由吕纬甫的颓唐而折射辛亥革命之后的沉闷世风,由四铭的龌龊而反映披文雅外衣怀流氓心性的社会心理。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取材平凡,情节简单,开掘却深:一身破旧长衫隐藏着孔乙己的卑微和骄傲,一颗人血馒头象征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一个虚妄的“明天”其实是守节寡母走不出的漫漫“暗夜”,一个祝福仪式暗示了鲁镇沉滞的宗法习俗,一场辫子风波浮泛了乡民们积重难返的奴隶心态,一次酒楼对话暴露了革命退潮后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一块肥皂清洗不了伪君子肮脏狭邪的内心……
先生的小说色调也不尽然暗沉,《一件小事》就如“一股清流”,会让读者“看见鸠首囚形的愚笨卑劣的代表的人形下面,却有一颗质朴的心,热而且跳的心。”(茅盾语)《社戏》以童年视角叙写人与景、人与人和谐无间的关系,如阳春三月的清风带来鸟语花香。《药》在“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抑郁底色上突出了夏瑜作为革命者的勇毅,夏瑜坟上“红白的花”暗示革命后继有人的希望。
二、绝望与希望交织的诗意散文
“燃烧的地火”这一组文章可以视作解密鲁迅内心世界的密码,那么寻幽探密前不妨细读《野草题辞》,因为这篇不足500字的小文是理解余下作品的总纲。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种凝聚矛盾的语言表达甚为奇崛迷离,但也恰切地投射出鲁迅矛盾的心境:心底弥漫着悲凉的绝望,为了反抗绝望,又努力去追寻乌云后隐伏的阳光。当绝望与希望这两股冷暖气流交锋,如跳跃雨点般的语言爆裂出电光,蒸腾出诗意,升华出哲学——“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种希望与绝望惊心动魄的拉锯战,无疑更有审美价值!
为什么写于1924—1926年间的《野草》集中散文不似《朝花夕拾》从容闲适呢?一则因为“非人间”的现实引爆痛苦,二则因为逼视灵魂的深处冶炼了各种感觉、情绪、意识等。所以,《野草》作为“写给自己的书”,其艺术世界是幽暗而变形的,鲁迅将之比作“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品读这组文章,可以抓住意象去作解读。“意象”本是中国诗学传统中的重要概念,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熔铸的产物。鲁迅先生创制了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组群,集合成奇幻诡谲又不失瑰丽浪漫的艺术世界。有的意象象征了英雄人格,如“死火”在“冻灭”与“烧完”的必死抉择中毅然选择“燃烧”,这种奋然有为勇于献身的精神不是一曲慷慨悲壮的浩歌吗?有的意象象征了存在困境,《影的告别》中在黑暗与光明间“彷徨于无地”,后独自承担黑暗的“影子”,不是孤独生命的形象符号么?有的意象象征了自由精神,《雪》中“朔方的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着”、“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洋溢着沛然生机。有的意象牵引出对封建家长专制虐杀童心的反思,“风筝”牵系着深深的痛悔之情,以此告知人们:理解童心、呵护童心,就是守护精神的家园。《秋夜》中的意象是复合的、立体的,蕴含着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其中枣树“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这恰似一个清醒的战斗者的形象!
《野草》集子中有几篇寓言式的作品,指斥的是现实世界的丑恶。《狗的驳诘》中那只“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的狗,驳诘得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落荒而逃,不是一种对人间道德文明的反省吗?《求乞者》以重叠复沓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破败荒芜冷漠的世界,无论是用何种声调、态度、手势去求乞的人,都是丑陋的奴隶;哪怕是“我”从布施者变成了求乞者,也同样惹人“烦腻,疑心,憎恶”,这种对求乞的奴隶道德的否定,正可见鲁迅先生的启蒙是以“立人”思想为旨归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用戏剧式的写法活画出三种人格类型:“聪明人”表面上同情并安慰了诉苦的奴才,实际是维持现存秩序的伪君子;“傻子”嫉恶如仇,打抱不平,有实干精神却也只知蛮干遭人误会,可谓“悲剧英雄”。“奴才”寻人诉苦求得安慰就安于非人生活,并将帮助自己的傻子作“强盗”般的驱逐,还自矜于主人的“夸奖”,这真是灵魂已被蛀空的愚民。奴才所住的“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的“破小屋”和《呐喊?自序》中“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是何等相似,这与封闭保守、肮脏阴暗的旧中国又是何等相似!是像“奴才”一样昏聩麻木还是像“猛士”一样呐喊以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不仅仅是先生的命题,也是每一个读者应接受良心拷问的命题。
“燃烧的地火”,虽然奔突在地下,但是其光和热还是能够导引我们多多少少走进鲁迅的内心,能够感知到先生的真和深。
三、血红和灰黑调和的战斗檄文
“古已有之”的杂文在鲁迅手中,可以幻化成各种用具:有时是照相机摹写世相,有时是手术刀剜刺时弊,有时是X光机剖析人性,有时是探照灯聚焦荒诞……煌煌数百万字的杂文,真实、生动又深刻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的人史”。也就是说,要认识鲁迅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以及这些中国人所创造的特别国情,不必穿越,只把先生的杂文当作文献资料都是可以的。
先生自己说过,“‘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在上个世纪“无声的中国”,流血都难以刺痛“铁屋子”中昏睡的人们,因此先生把杂文变成“投枪”,饱蘸了牺牲的鲜血,呐喊着投向浓黑的“非人间”。于是,先生杂文集的主调就是——“批判”,看:国民政府是绞杀年轻生命的刽子手,“帮闲”不只抹杀血案中的血迹还会趁乱混淆视听,善于忘却的庸人、欣欣然接受文化糟粕的废物、率领群羊走向屠宰场的“胡羊”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少见的……
如果要用色彩来形容鲁迅的杂文,那一个个中国青年殷红的血,那出自先生心灵的歌哭,必是字字如泣,染红了时代的书页;而老大中国的现实是风雨如磐、内忧外困,就如灰黑的浓云压顶,格外阴郁。如果将血红与灰黑调和,那沉沉的酱色,就是鲁迅式的标签,总归是压抑沉郁的。读鲁迅的杂文,是要做好“敢于真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心理准备的,这样才能与先生共振,入其门得其法。
先生的杂文不就事论事,他有鞭辟入里和高屋建瓴的眼光。如《纪念刘和珍君》于追忆学生和哀悼烈士之余,刺刽子手斥流言家,探究民族衰亡之因反思徒手请愿之弊;如《论“他妈的”》从中国人见怪不怪的“国骂”背后,看出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又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
先生的杂文不感情用事,他有出离愤怒和痛定思痛的平衡。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以“原来如此!……”完成从对友人的关切问候到惊闻友人牺牲噩耗的陡转,一个“!”如锤击胸如雷劈顶,一个“……”如空谷回音余音渐歇。
先生的杂文不留情面,他有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如《友邦惊诧论》“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前一句反话正说,后一句揭其面具扇其耳光,这正是鲁迅自己所说:“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先生的杂文不矫情造作,他有对症下药和大声召唤的魄力。如《拿来主义》中对待文化遗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何等干脆!如《无声的中国》呼唤青年人发出“真的声音”,其情殷殷!如《未有天才之前》号召大家做“培养天才的泥土”,何等务实!
先生的杂文是战斗的檄文,矛头指向病态社会的各种怪现状,他以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让“瞒和骗”“爬和撞”“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假堂吉诃德”等等现了原形。难怪有人评价说,先生“广泛而深刻地解读了活跃在中国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现象,揭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各种人物的严重的文化错位现象。他的思想的优越性恰恰在于不容许任何人粘着在任何一个理论教条上而放弃自己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人生环境的生命体验,不容许任何人利用已成的结论代替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追求,但同时他的思想又向全人类的各种文化成果开放着,不以笼统的否定使之失去被中华民族理解和运用的可能性。”这正是我们品读先生作品所需要的态度和方法。
鲁迅先生创造性地吸取中外文学的养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破土奠基,他的作品形式多样,语言灵活饱满,在“启蒙”的主题下组合成了气象万千的恢宏格局。愿青少年朋友们,在反复品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从思想见识到思维方式到语言运用,都不断获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