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中小学教辅中考十年中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十年中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作者:张建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ISBN: 978730241584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99

类别: 语文作文, 中考 SKU:5d8279d05f98494ed5c2cb2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15848

编辑推荐

 汇集近10年具创新品格的满分作文
融汇作者30年教学和科研经验
从立意、选材、题材、结构、表现手法
全方位揭示选文的创新秘密、
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
助力养成创新习惯,形成创新品格
帮你的作文走出庸常,向高分、满分冲刺 

 

内容简介

本书编选的是2006年至2015年全国各地具有创新品格的中考满分作文。这些创新文,大多能够突破常规思维,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它们绝少有思维上的框子、体裁形式上的套子,尊重自我心灵,尊重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行文上表现得率性适意、自然活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宝贵的创新品格。

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轻松赢得高分甚至满分。

本书对这些创新文进行深入的探究,力求从立意、选材、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揭示它们的创新秘密,以期给读者以启发、启迪,并期望读者通过研读这些精彩范文和评析,能够激发起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并*终形成创新品格,写出风格独具的创新文章。

作者简介

张建房,中学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共送过十多届高三毕业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尤其在中学作文教学方面颇有心得。近年来把研究重心放在中考、高考作文方面,已出版中考、高考满分作文方面的书籍《高考十年*满分作文鉴赏》《高考十年另类满分奇文精评》《中学生满分作文典藏精析·中考卷》《中学生满分作文典藏精析·高考卷》《高考作文高分突破有绝招》。所编作文书,都是历年满分作文中的精品,为编者多年穷搜、精选所得。选文既注重可读性,又注重经典性。对满分作文的点评注重对读者悟性的启发,力求让读者读了满分作文和编者的点评有所领悟,有所会心,有所收获。

目  录
内 容 篇
选材新
那一支春天的歌(2015年山东临沂考生) 002
从未走远(2015年江苏盐城考生) 005
书,我的良师益友(2015年湖南长沙考生) 008
倘若输在起跑线上(2015年湖北武汉考生) 011
阅读,让我长大(2015年新疆考生) 014
诗意人生?源于热爱(2014年吉林考生) 017
胜日寻芳去采风(2014年山西考生) 020
奶奶、妈妈和我(2014年甘肃考生) 023
生命中不能没有你(2013年山东滨州考生) 026
渐至佳境(2013年江苏扬州考生) 029
微笑(2012年四川资阳考生) 032
我改变了暴风雨的色彩(2011年重庆考生) 035
陪伴(2011年河北考生) 038
麻雀失踪之谜(2011年湖北武汉考生) 041
想看见你的笑(2011年陕西考生) 044
因为有了期盼(2010年重庆考生) 047
曹操来了(2010年河北考生) 051
你的凄婉,让我记住了你(2010年湖南长沙考生) 054
有这样一种声音(2008年甘肃考生) 057
你还会进贾府吗?(2007年江苏常州考生) 060
惜(2007年浙江温州考生) 062

 感受新
正月十五闹花灯(2015年山西考生) 066
那一支春天的歌(2015年山东临沂考生) 068
日成一事(2015年广西南宁考生) 071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2014年北京考生) 074
书里有个“我”(2013年江苏南京考生) 077
书里有个“我”(2013年江苏南京考生) 079
读《红楼》,让我与众不同(2012年江苏镇江考生) 081
不能没有你(2012年江苏扬州考生) 084
忍不住的爱恋(2011年江苏扬州考生) 086
回味那浓浓的父爱(2009年重庆考生) 090
感谢155(2007年福建宁德考生) 093

 感悟新
我们携手走进孤独(2015年重庆考生) 096
放慢脚步(2013年江苏盐城考生) 099
莲的魅力(2012年山西考生) 102
忍不住被你折服(2011年江苏扬州考生) 104
给自己一些勒痕(2011年广东深圳考生) 106
远航(2011年四川达州考生) 109
因为有了期盼(2010年重庆考生) 111
真挚(2006年吉林考生) 114
蜗牛·痕迹·我(2006年浙江宁波考生) 118

 体验新
苦趣(2015年江苏扬州考生) 121
背后(2015年四川宜宾考生) 124
听听那冷雨(2010年山西考生) 127
一个动人心弦的微笑(2010年浙江宁波考生) 130
仙人掌·雨·荷花(2006年安徽考生) 133
爱的传递(2006年湖南长沙考生) 137

 观点新
放心吧,有我们在(2006年湖南长沙考生) 139
世界杯来了(2010年河北考生) 141
课本——你“害”苦了我(2006年福建莆田考生) 143

形?式?篇

 表现手法新
挥挥手,出发(2015年浙江湖州考生) 148
为白裙画上琉璃(2014年重庆考生) 152
只是因为那条路(2014年江苏南京考生) 155
信念,让我与众不同(2012年江苏镇江考生) 157
白发(2009年重庆考生) 159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2008年浙江宁波考生) 162
放心吧,有我们在(2006年湖南长沙考生) 163

 视角新
体悟母爱,学会孝顺(2014年甘肃考生) 166
追寻那渐远的环境(2014年贵州贵阳考生) 169
听你说(2009年重庆考生) 171
难忘那……的目光(2008年四川达州考生) 175

 结构新
亲吻太阳(2014年重庆考生) 178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2014年湖南长沙考生) 181

 体裁新
小小说 183
出错(2013年广东广州考生) 184
升起心中的太阳(2011年山东潍坊考生) 187
考试并没有结束(2009年北京考生) 190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2007年江苏南京考生) 193
诗歌 195
阳光灿烂的日子(2011年山东济南考生) 196
童话 198
一朵雪花的旅程(2015年福建泉州考生) 199
坚强的树(2013年山东东营考生) 202
热情,让青春灿烂(2013年陕西考生) 205
我和香烟的亲密接触(2012年河北考生) 208
同在一个屋檐下(剧情介绍)(2012年河南考生) 210
逗号(2012年陕西考生) 214
细菌的旅行(2010年山西考生) 216
逃亡并没有结束(2009年北京考生) 218
笔(2006年广东惠州考生) 220
寓言 222
帮助(2012年四川内江考生) 223
科幻故事 225
歌声(2011年江苏盐城考生) 226
地球为何不“绿”了(2007年福建龙岩考生) 229
日记 231
好奇(2013年北京考生) 232
书信 234
想看见你的笑(2011年陕西考生) 234
演讲稿 236
热情,让青春灿烂(2013年陕西考生) 236
以书为师?健康成长(2008年吉林考生) 239
读后感 241
只是因为那本书(2014年江苏南京考生) 241
说明书 243
笑的说明书(2012年湖北黄冈考生) 245
就诊报告 246
患者谷杜的就诊报告(2009年山东临沂考生) 248

创?意?篇

 想象作文
对话(2015年北京考生) 252
一个夏日的早晨(2014年山东济南考生) 255
如果有一天(2014年云南昆明考生) 258
答卷(2014年陕西考生) 261
我与书中人交谈(2013年山西考生) 264
启航(2012年湖南益阳考生) 267
跟自己赛跑(2010年甘肃考生) 270
征战并没有结束(2009年北京考生) 272
妈妈,我走了—— 一粒种子的告白(2009年山东临沂考生) 274
我和张骞一起梦回楼兰(2009年广东考生) 277
我和彩蝶一起飞舞(2009年广东考生) 279
向前,向前,向前!(2008年北京考生) 282
向上的明天(2008年山西考生) 285
我依然选择前行(2008年山东德州考生) 288
我依然做一个正义仁爱的我(2008年山东德州考生) 289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2008年浙江宁波考生) 292
对话“站起来”(2008年四川达州考生) 294
与心灵对话(2007年河北考生) 297
让师徒之情永驻心中—— 悟空给唐僧的一封信(2007年山东滨州考生) 300
你还会这样选择吗?(2007年江苏常州考生) 302

 情境作文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2009年吉林考生) 305
有时,我也想放弃(2008年江西考生) 308

 故事新编
走在路上(2013年山东临沂考生) 312
西门庆开厂(2011年四川内江考生) 315
修行并没有结束(2009年北京考生) 317
上帝的宠儿——东施新传(2009年山东临沂考生) 319
《坐井观天》完整版(2007年四川达州考生) 323

 网络发帖
游戏(2011年广东广州考生) 327
假如初三不再补课(2009年吉林考生) 329
“反省”帖子A、B、C(2007年河北考生) 330
普希金街23号论坛(2006年广东考生) 334

 博客
让路(2013年河南考生) 337
告别自卑(2006年江苏常州考生) 340

 QQ聊天
我依然会伸展双臂(2008年山东德州考生) 342

 访谈录
把徐霞客精神发扬光大——《走遍中国》记者访谈纪实(2011年吉林考生) 345

 会议记录
我,独一无二——主题讨论会记录(2007年陕西考生) 349

 文言文
回报说(2009年吉林考生) 352

 其他
200×—200×年度“财富”知识竞赛试卷(2006年河北考生) 355
声明 358

前  言
前 言

十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执行,由此拉开新课程改革的序幕。2002年秋季全国各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起始年级全面铺开,2003年秋季全国各省市又扩大了省级课改实验区的范围,2004年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推广完毕。
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倡导“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等基本理念。在这种原则思想的指导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首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其次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第三是尊重语文教育特点,重视熏陶感染,强调感悟、体验的观念。《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对写作也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
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这些观念和要求必然要体现在中考命题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作文命题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十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并且其变动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构成了一种趋势。所以本文标题“十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中的“特点”和“趋势”,实际上指的是一回事。现分条阐述如下:
1. 命题形式悄然变化
2004年中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都不如话题作文的数量多,到了2006年,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已经和话题作文平分秋色了,而到了2014年和2015年,话题作文几乎绝迹,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又占据了优势。从本书收录的有限的作文试题中也能大致看出这一趋势:2006年本书共收录了11个地区的18道作文题,话题作文占了6道,材料作文4道,命题、半命题作文8道;2007年共收录了11道作文题,话题作文4道,命题作文4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1道;2015年共收录了13个地区17道作文题,命题作文8道,半命题作文4道,材料作文4道,还有一道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但不是话题作文)。
中考命题形式的变化和高考有些相似,相似点主要在话题作文的退潮上。话题作文曾经以其突出的优势受到各级各类考试的青睐:它要求宽泛,给予考生巨大的写作空间和表达自由,审题上也基本没有难度。它的初衷是引导考生自由表达,充分发挥考生在写作方面的特长。但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话题过于宽泛,题目要求又过于宽松,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这样就使得考生所写文字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就算是合乎题目要求,而话题的圈子往往划得又很大;考生的作文顺着话题信马由缰,“想写啥就写啥”,从而演变成有话题而无主题的模式;题目要求常常是体裁不限,考生也就可以“想咋写就咋写”,催生出大量“四不像”文章;重要的是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导致了大量的宿构、套作、抄袭文章的出现。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重新崛起,正是对话题作文的纠偏。
但是这种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和从前的已经有所不同。以前的命题作文形式存在着限制较死、指向性较强,甚至连文章观点都点明的情况,既容易被猜题押题者猜中,也容易宿构和抄袭。这显然不利于中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现在的命题作文,不再明确文章的观点,只提供写作的范围或立意的大致方向,作文题目往往具有多义性;还有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作文,命题时在题目前面增加了一段提示语,增加了提示语之后,既明确题目的含义,又对写作方向进行提示,把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有人把这种命题作文称作新命题作文,我们觉得也无不可。
关于提示语,我们认为这是近年来作文命题的一个新创造,它既不同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又不同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话题作文中的材料,主要用来划定话题的范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概括文章观点的依据。而提示语却是以帮助考生读懂题目、生发联想、打开思路为目的,它往往通过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兴趣等方式来开启考生的写作思路。2014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一中就有一段精彩的提示语: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段提示语首先对题目“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中的“这里”做了提示——“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然后对这些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又做了提醒——“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总之提示语意在从不同角度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激活考生的思维。
近年来半命题作文的重新崛起,是中考和高考的一个显著区别。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半命题作文非常少见,而在中考作文中半命题形式几乎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给考生以选择的自由,它让考生通过填空完成后的命题,实际上是把部分命题权利交给了考生,这样考生就可以写自己拿手的内容。而且很多半命题作文也有提示语,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
与高考作文命题不同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材料作文在各地的作文题中所占比重一直很低,这大概跟这种命题形式的审题难度太大有关。
2. 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以前的中高考作文命题比较注重道德观念的考查,造成学生写作说大话,喊口号,脱离生活。实行以后,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中考作文命题也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下面是2013年山东东营的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参天大树,始于种子;静水深流,树大根深;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枯树发芽,铁树开花……亲爱的同学,自然界的什么树、哪株树是你熟悉或是令你赞叹敬仰,抑或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自然之外,你是不是也得到了生活之树或像树一样的人给予的恩泽与荫庇?其实啊,你不就是一棵小树吗?在阳光雨露和俯仰艰辛的人生经历中,你的思想是否因吸收了天地的精华而变得身骨坚硬了?你葱绿的枝叶间,是否已经开出了灵魂的灿烂花朵,结出智慧的芬芳果实……
这个题目通过启发考生“自然界的什么树、哪株树是你熟悉或是令你赞叹敬仰,抑或给了你生命的启迪呢?”“自然之外,你是不是也得到了生活之树或像树一样的人给予的恩泽与荫庇?”意在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努力启发考生写自己熟悉的、给予自己启迪、影响的人或事物。
再看一下2015年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一:
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
正像题目中所说,“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这个题目是如此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以至于每个考生想躲都躲不开。当然,正是因为这个题目考生太熟悉了,所以想写好、写出独特的东西,并不容易。
3. 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学生作文大同小异,甚至是千篇一律,可以说是一个痼疾,也是作文教学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假如我们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种情况还会出现吗?俗话说得好“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假如学生尊重自我心灵,尊重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独特感悟,即使写同一事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有的地区的作文题目显然有意在引导考生往这个方向努力,例如2013年山西的中考作文题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是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美国诗人?狄金森
映入眼帘的这两则读书感言,一定荡起你心中的层层涟漪……
请以“我_________书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意在用两则名人的读书感言,激发考生“心中的层层涟漪”,所谓“心中的层层涟漪”,其实说穿了就是考生的读书感受和体验。
再如2014年吉林中考作文题(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2014年5月10日,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
叶嘉莹,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70年的教学生涯,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她上课喜欢随讲随写,年轻时每堂课都会写满一黑板字,写完再擦,擦完又写。她的手常因接触太多粉笔而过敏,手指常常贴着胶布。近一次给南开学子上课,89岁的叶嘉莹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有喝。
迄今,叶嘉莹整理保存的讲课录音累计2000小时以上,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以备老得无法讲课时,还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在庆典上,叶嘉莹如是说,“我一生一世都热爱古典诗词,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教师,仍然要教古诗词。”
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 90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这个题目提示考生“选择感悟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明确引导考生写自己的人生感悟。
4. 命题越来越注重考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常说学生思路打不开,所谓思路打不开,关键是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差,或者没有启发和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前面提到的提示语很多都在启发考生的联想和想象,例如2013年河南的中考作文题题目二就是这样: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材料中这对父女谈论的是西瓜,但题目决不是要考生也来谈西瓜,西瓜不过是对生活的隐喻,考生应该展开相似联想,联系生活中的相似现象,这样做才是对这个题目的正确理解。
再如2012年湖南益阳的中考作文题:
阅读艾青《盼望》中的一节,按要求作文。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时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请以“启航”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艾青《盼望》中的一节诗,诗歌运用的是形象,形象的好处就是能够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由船只的启航,考生可以联想到社会人生中太多的“启航”,想到一件事的开始,一个事业的开端,一个新阶段的起步……这样思路不就打开了吗?
5. 命题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写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一个是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表达。学生作文动不动就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追究原因应该是这两个方面都有欠缺。
倡导个性化写作,在中考作文命题上,也有明显的导向。下面是2015年天津市的中考作文题: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珍藏,这个题目要求考生晒出自己的照片、作品之类,考生如果能做到诚实写作的话,就一定能写出自己的个性,就像题目中所说“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
再看2012年浙江宁波的中考作文题:
请你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题目显然不是要考生和一本书对话,这个“一本书”应该从比喻意义上来理解。它可以比喻一个人,这个人必定有可“读”之处;它可以比喻一个物,这个事物也必有耐人寻味的地方。与一个人或事物展开对话,没有范文可依,你只有说自己的心里话,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十年中考,涉及的问题很多,不是我们这篇小文所能概况得了的,我们只是从我们的视角,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恳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
【2015年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还有一支春天的歌汪国真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一朵小花我们都记着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我们有过许多许多还有一支春天的歌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析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汪国真的同名诗歌可以看作题目的提示语。“那一支春天的歌”属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都是多义的。首先“歌”的含义就很丰富:人们好说人生如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心灵深处闪光的记忆、动人的情愫等等都是歌。其次,“春天”既可以是节令上的,也可以指人生的青春、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等等。题目中还提示“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这就等于提示考生,可以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方面选材。总之这个题目在选材和立意上限制很少,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举凡春天的故事,青春事迹都可写;也可以写散文,歌颂春天和青春以及一切新生的事物。
一般写法1. 很多考生写春天的景色或故事,这样写当然符合题目要求,但是给人四平八稳的感觉,缺乏新奇感。2. 很多考生对题目中的提示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作了狭隘的理解,也就是只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结果造成文章思路打不开。

那一支春天的歌山东临沂考生
清晨,睡梦中被一阵熟悉且悦耳的鸟鸣声惊醒,“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我立刻知晓,春天即将过去了。布谷鸟的啼鸣声是准确的时令预报。布谷鸟和燕子一样,随季节而南北迁徙。布谷鸟从南向北来到山东的时候,已是春末夏初。布谷鸟的鸣叫声就是春天交响曲的潮的乐章。布谷鸟的叫声不像黄鹤一样婉转悠扬,也不像燕子一样呢喃娇俏,更不像麻雀一般聒噪饶舌。它只有简单的四个音节不断重复,却因高亢饱满而声振四野。这四个音节,正应了欧阳修的“百啭千声随意移”一说。不孝的媳妇听到的是“打公骂婆”;小娃娃听到的是“不哭不哭”;学生听到的是“抓紧读书”……布谷鸟来到沂蒙山区时,已是谷雨时节。4月底的原野,小麦在灌浆,花生破土而出,地瓜爬蔓展叶,处处生机勃勃。不到一个月,即到了芒种麦收时节。麦熟一响,眨眼间成熟的麦子给大地盖上了一地金黄的毯子。南风悠悠,麦香远播。布谷鸟在麦田上空往来匆匆,昼夜不停地催促农人:“快快割麦,快快布谷!”布谷鸟的鸣叫声高亢嘹亮,声声入耳,直达人心。但持续的时间却并不长。从初鸣到绝响,只有一个半月左右。布谷鸟略带凄切、撩人心扉的声音,是乡间简洁的农谚。它用雅致的平仄,催促着人们耕耘播种,珍惜时光。“布谷布谷……”这催人奋进、启人深思的声音,久久地缭绕在我的耳畔,挥之不去。我的心底不由得涌起一股热流。我似乎又回到了家乡五月的原野,看到了原野上忙碌的父老乡亲。时光变迁,岁月更替,布谷鸟的歌声也随着人们的心情和处境在不断变化着。但亘古不变的,是浓浓的乡音乡情。就让布谷鸟的歌声带着我的思念从清丽的春天走进火热的夏季吧!

创新解码1. 选材新颖。本文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独特的知识经验积累,对布谷鸟的叫声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抒发了对乡音乡情的怀念。其间融入了有关布谷鸟、节令、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很多考生不具备的知识,因而显得特别新鲜有趣。2. 描写生动。文中无论是对布谷鸟的叫声还是对田野风光的描绘都非常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画线的两段文字就是这样。3. 抒情性强。小作者应该是一位农村的学生,在他的笔下对布谷鸟的叫声,对田野、乡音都饱含着深情。这一点,随便读一段文字都不难感受到。加分亮点1. 选材新颖独特。2. 描写生动传神。3. 抒情性强,富有感染力。创新点拨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知识和经验的分享。那些选材俗滥、拾人牙慧的文章之所以令人生厌,就是因为它不能给人提供新鲜的信息。本文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说明作者深知写作的个中三昧。作者描写功底也可圈可点,正是生动的描写才使文章的感情有了依托,也才更容易感染读者。

【2015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萦绕在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析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中还有一段提示语,主要对“从未走远”的主体进行提示,按照提示,那“从未走远”的,可以是“有的人”,可以是“有些事”, 可以是“有份情”,可以是“有种理”……依此类推,也可以是物、风景等等。“从未走远”的含义也不难理解,它指的虽然是时间和空间上已经走远了,但是在感情上、心理上却“从未走远”。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体验,确定写作对象。这篇文章的写作重心显然不在于告诉读者谁或什么“从未走远”,而是要重点交代为什么“从未走远”。只有把为什么写好了,才有可能写出深度,写出感情。比如写一位去世的亲人,写他“从未走远”,自然就会进入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感情的闸门自然也就打开了。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叙事描写表现写作对象“从未走远”;也可以写散文,如抒情散文、说理散文等。
一般写法1. 选材上出现撞车现象,很多考生写的是爸爸、妈妈,而写物、写情的偏少,写理的就更少。2. 不少考生写作停留在表面,虽然写了“从未走远”的对象,却没有进一步交代为什么“从未走远”。

从未走远江苏盐城考生
仿佛一夜之间,镇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无数“现刻瓦片”的小摊,摊旁挤满了喧闹吵嚷讨价还价的游人,摊后站立着油嘴滑舌却又分心刻瓦的摊主。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石板路,却似乎很多东西都走远了。一抬头,镇口石门上是陶二爷十多年前雕刻的巨型“福”字,“田”中藏“寿”,“口”中藏“禄”,“喜”依“示”边,团团喜气,却又因瓦的灰色显得肃穆起来。“福”下是喜鹊登梅、貔貅招财、麒麟送子、三阳开泰四幅吉祥图案,极为传神。穿过石门沿着石板路走,两侧屋顶上青瓦粼粼千瓣,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十多年前,小镇尚未被开发成为景区,未被冠以古镇之名。幼年的我热衷于观赏陶二爷雕石刻砖。他好两口小酒,颊上微酡,使描样上线条飘逸圆润,下刀时力道匀适,打磨时凹凸有致,上药后浑然天成。一抬腕,是丹凤朝阳,一低头,是鱼跃龙门。凿削铲旋,如写书法,抑扬顿挫间光影流动。陶家一排“福”字瓦简单而各异,掩映着后院小叶黄杨密密匝匝的叶子,流淌着时光静好。可现在,那些生意红火的摊主并不描样,遑论上药——现刻嘛,效率。彼时的认真与虔诚呢,精雕细琢与岁月安稳呢,难道都随着这十余载光阴渐行渐远了吗?我听着高高的鞋跟叩击着石板路的声音,望着尖尖的伞顶划过起伏的墙垣,心中一丝迷惘。七拐八弯进深巷,熟悉的木门,斑驳的低槛,陶二爷竟一直没搬家。推开半掩的门,一声旧旧的“吱呀”声还是昔年音客。他正在刻一条鱼,砖石中心只寥寥几笔,一条极生动的灰鲫,然觉满砖江湖,烟波无尽。抬头见是我,一怔神,旋即爽朗一笑:“丫头还记得我这老头子?我可处江湖之远啦!”复又低头。有细密的雨丝飘舞,屋瓦上浮漾着湿湿的流光。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恍然意识到,那些我以为走远的,其实都在这儿,从未走远。也许在深巷里,也许在职业的掩映下,陶二爷始终如此,怀着雕刻的信仰刀刀笔笔,岁岁年年。那宁静空灵的檐雨滴声,从未走远。

创新解码1. 选材新。本文写的是雕石刻砖艺人陶二爷和他的雕刻技艺,这一素材来自作者独特的生活积累,令人耳目一新。2. 立意深远。文章把陶二爷的雕刻技艺放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背景下来写,以镇上现刻现卖的摊主作对比,表现了陶二爷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对传统道德的坚持和对传统文化的捍卫。3. 描写细腻传神。文中对陶二爷雕刻的巨型“福”字、吉祥图案和雕刻的一条鱼的描绘都活灵活现,生动传神。4. 语言含蕴丰厚。文中像“我站在街头,脚下依旧是那条石板路,却似乎很多东西都走远了”“两侧屋顶上青瓦粼粼千瓣,古朴素雅,沉稳宁静,纹路古拙若桑间鸡鸣、桃源犬吠,淳朴可爱”之类的句子,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有很多,画线的句子都是。加分亮点1. 选材新颖独特。2. 立意深远独到。3. 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创新点拨本文写的是雕石刻砖艺人陶二爷和他的雕刻技艺,这种独特的选材,给阅卷老师带来的简直是惊奇。当然这种惊奇还来自文章深刻的立意和细腻的描写。作者能够站在文化的高度审视陶二爷的雕刻技艺,实属难得。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感受陶二爷的雕刻技艺。本文让我们看到作者卓异的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

【2015年湖南长沙中考作文题】请以“书,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 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命题解析这是一个单纯命题作文。以“书,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作,简直太容易了,不仅审题零难度,而且立意选材均没有难度。然而写作的难度也恰恰就在这里。既然人人会写,人人能写,那么这样的作文想写好,想出彩也就有了难度。这个题目,对于那些真正爱书的考生来说,有了写作的优势。这些同学肯定有有趣的读书故事,肯定有有趣的读书积累。考生在这两个方向上做一些挖掘,有可能实现写作上的突破。另外在体裁形式上也可以做一些尝试,比如可以跟书籍对话,甚至给书籍写信,也可以写成童话形式,当然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关键是有读书经历和读书体会。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一段有意义的读书经历或读书故事;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书籍的意义进行论述。
一般写法1. 不少考生选材雷同,左右总是那几本童话书,陷入千篇一律的怪圈。2. 不少考生写法单一,大多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在写法上也是千人一面。

书,我的良师益友湖南长沙考生
把自己定位为“小作家”,似乎已经很久了。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要我每天晚上搬着凳子坐在她身边,一边翻阅字典,一边啃名著。小学语文老师要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初时枯燥乏味,到后来一件小事也足以洋洋洒洒写一大段文字。潜移默化中,书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读书越多,感触似乎就越多,对语文、中华文化的热爱就越多几分。提到“烤” 字,始于齐白石造字。北京宣武门有一家叫“清真考肉宛”的烤肉店,齐白石是那里的常客。他总感觉匾额有问题。恰好王老板邀请齐白石给自己的店题写匾额,齐白石这才发现原来“考”字有问题。他查了很多书,也没有答案,自用这个“考”字不正确。他大胆设想烤肉用火,那就在“考”字前面加上火字旁。想好之后,立刻动笔写了“清真烤肉宛”五个字,怕大家不认识不了解这个新创的“烤”字,特意在下面放了一行注解:“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齐白石造的“烤”字,丰富了中华文化。提到《说文解字》,能看到汉字从象形文字逐渐演变的过程,自然我就要说,中国的水墨丹青将事物描绘得形神兼备,书法更是一绝。无论是狂草的飘逸,还是隶书的工整,不变的是人们的智慧。提到《红楼梦》,且不说这风月情浓,胭脂香粉,单就宝钗的“冷香丸”,要“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水十二钱”,精妙之处一下就出来了。品种不同,数量皆为“十二”,正应了季节,而配药常常也是诗人笔下赞誉的对象,皆是白花清水,纯洁之处一览无余。要说书里一个个经典、精妙的角色如何塑造,就在这些细节了。单单一个“偏方”,能细究的远不止这些,我也只得打住了。还有中华的饮食,八大菜系,色香味形,蒸炒煮炸煎炖烤焖,其间精妙多少,就不勾引馋虫了。一道查头鳊味道鲜美,让患有“疮痈”的大诗人孟浩然不顾危险,甚至吃丢了性命,可见其魅力,绝不是一些生鱼片能比啊!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在浩繁的语言文字中天马行空、恣意纵横。书是好的良师益友,精妙的文化,体会越深,爱越多,收获越多。

创新解码1. 选材新颖有趣。文章立足于中华文化的丰富,写了齐白石自造“烤”字、宝钗的“冷香丸”、中华八大菜系等从书中读来的有趣的知识,从选材上说非常新颖,可以说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2. 以小见大。本文盛赞中华文化的丰富和精妙,但着眼点却是几个有趣的小知识、小掌故,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深度。3. 写出了真情实感。感情不能作假,字里行间不难读出作者对知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加分亮点1. 选材新颖有趣。2.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3. 有真情实感。创新点拨本文突出的优点是选材新颖。选材新颖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积累问题,那些不爱读书的学生到哪里去弄这些新颖的素材?当然还存在一个识见问题,小作者从这几个小知识、小掌故里读出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妙和丰富,这种识见不是一般初中生所具备的,这也是读书积累的结果。

【2015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命题解析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中主要讲的是树的成长问题,一句“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把话题引到了人的成长上来,这等于说,树的成长隐喻的是人的成长。材料中的那棵树有怎样的成长特点呢?在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的时候,它才刚刚冒出嫩芽,但是夏天来临时,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也就是说这棵树起点虽低,但是它终赶上了其他的树。这棵树启示人们,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不可也不必强求一律,更不可揠苗助长。它可以引起人的丰富的联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不必因自己的起点低就自惭形秽,甚至自轻自贱,也不必担心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更不可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孩子恶补各种功课。这是一个成人的话题,但是每一个孩子都经受过家长的培养,亲身体验过各种正确的或错误的家庭教育,所以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只是需要换一下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而已。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一段成长故事,表达自己的成长理念;也可以写议论文,围绕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进行论述。
一般写法1. 有的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和失误,造成写作的方向性错误。2. 多数考生写作一般化,比如很多学生都涉及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写法上大多浮光掠影,大同小异。

倘若输在起跑线上湖北武汉考生
开始笑得灿烂的人,终一定会成为人生的赢家吗?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殊不知,人生的长跑更侧重于持久和耐力,一朝一夕的优势并不能代表所有,也决定不了你在终点线上的位置。倘若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慌。所谓流水不争先,只要不舍昼夜,川流不息,每一滴水都能归宿大海。爱丽丝·门罗,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家庭主妇,家庭琐事无法让她像其他作家那样拥有充足的时间静心写作。可她为了梦想,每天都对自己写作页数设下定量,抽时间、挤时间记录生活的滴滴点点。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她不慌不忙地积攒着,终弥补了起跑线上的落后,反超了那些先行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倘使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恼。不必怨天尤人、灰心气馁,只要稳定心神、坚持自我,终定能取得成功。保罗·戈埃罗少年时便立志写作,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家人甚至几度将他送入疯人院。可他并未因此而焦虑烦躁,而是背起行囊,四处流浪,开始积累人生经验。他着迷于炼金术等神秘事物,并从中汲取灵感。38岁才开始写书,早就被人甩得远远的了。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成就却远远地超过了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他如《炼金术士》中的少年一般,用坚持赶超速度,在寻得宝藏之时,自己又何尝不是被烧成了金呢?倘使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放弃。要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曾芷君,2013年香港的一名特殊的状元。她如海伦·凯勒一般,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比海伦·凯勒更不幸的是她的手指触感也有缺陷,难以使用盲人专用的点字书,这几乎是断了她的后一条求知之路。可她并未言弃,她不停地用身体各个部位尝试,终选择双唇代替双手来阅读。她虽先天不足,但后天的勤奋与坚持使她依旧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彩。孔夫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你惊叹于百花齐放的鲜艳时,可曾留意过“凌寒独自”的松柏。一时的领先并算不了什么,唯有经历过时间与困难的考验,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创新解码1. 选材新。文章引述爱丽丝·门罗、保罗·戈埃罗、曾芷君的事迹论述观点,这几个小故事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新鲜有趣。2. 运用递进式结构。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倘若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慌”“倘使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恼”“倘使你输在了起跑线上,莫放弃”层层深入论述中心。3. 引用名句贴切自然。文章引用名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加分亮点1. 选材新颖,可读性强。2. 运用递进式结构。3. 名言名句给文章增色不少。创新点拨初中生写议论文,能把道理说清就不错了,很少像本文一样选材新颖,有很强的可读性。这应归功于作者平时的阅读积累,也说明作者是一个有心人。至于递进式结构,连很多高中生都驾驭不了,而作者却运用的非常自然纯熟,说明作者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都远超一般的初中生。

【2015年新疆中考作文题】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作文(1)请以“阅读,让我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 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不得抄袭;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不少于600字;4. 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作文(2)请以“触动心灵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故事”“歌声”“友情”等,再写作文;2. 用你擅长的文体表达积极真挚的情感;3. 不少于600字;4. 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命题解析作文(1):这是一个单纯的命题作文。这个题目跟本年度湖南长沙的中考作文题“书,我的良师益友”差不多,在审题、选材、立意上均没有难度。因为写作没有难度,所以反而很难写好。要想写好这个题目,考生首先就应深入到自己的阅读经历中,选取有闪光点的故事和感受,这样才容易打动读者——实际上是阅卷老师。当然考生也可以在体裁形式上作一些尝试,避免造成选材差不多,体裁形式又一样的尴尬局面。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叙述一段有意义的读书故事,体现自己的成长;也可以写散文,文学基础好的学生可选写这一体裁。作文(2):(略)
一般写法1. 不少考生选材大同小异,给阅卷老师的印象是这些文章都差不多。2. 不少考生并没有写有意义的读书经历,却为文造情,虚张声势。

阅读,让我长大新疆考生
一本本书籍蕴含着人生的智慧,一张张纸页浸透了历史的风韵,一段段文字讲述着人物的悲欢离合。我顺着时间的长河一路前行,一路阅读,一路长大。在战火纷飞的亚特兰大,一个坚强刚毅的背影在我眼前久久没有消散。她是富裕农场主的女儿,从小有着家里嬷嬷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娇纵,她任性。可一场战争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母亲离世,父亲疯癫,家里姐姐妹妹的不争气让她迫不得已扛起了持家的重担。从前有很多琳琅满目的好颜色、好布料的晚礼裙,现在只剩下一件打了补丁的破裙子。从前从不会挑水生火烧饭,现在满手已磨起了水泡。从前只会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哭泣,现在可以拿起棍棒面对北方佬。她可以忍受世俗的眼光,做起生意来比自己的丈夫都成功。她喜欢钱,因为害怕什么都没有的日子。她渴望爱情,因为受够了没有人可以依靠的生活。她依然任性、骄纵,可她更多了份坚毅。郝思嘉,因为你,我学会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的坚强,也让我从此长大。在浩瀚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一串潇洒不羁的脚印在我心上久久不能抹去。她是位奇女子,温润的台北没有让她养成可人的性子。她喜欢旅游,喜欢自由,爱荷西。她拥有一份生离死别的爱情,挚爱之人的离去并没有让她因此消沉,只是撕心裂肺地痛哭了几天,只是去亲手刻了他的墓碑。她可以低价出售自己与荷西的别墅,将里面的所有器具都送给邻居,不给自己留一点回忆。她可以将路边偶遇的破灯笼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想安静了,就把自己锁在家里整整一天,厌烦了就离开,好奇了就去看看,想走就走。这份随性让她在所到之处都有一群无比真诚的朋友。我羡慕她的这份随性,想送她一匹马,期待她的灵魂在天堂也能高远。三毛,因为你,我懂得“云在青山月在天”的潇洒与真实,也让我从此长大。阅读你们的生命,领略你们的灵魂,我在字里行间慢慢长大。

创新解码1. 选材新。本文表现自己的阅读经历,选取了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飘》中的主人公郝思嘉给作者的影响,一个是作家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经历给作者的启迪。这两个例子都很新颖有趣。2. 运用“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所谓“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指的是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开头和结尾都很简洁,正文部分篇幅很大。本文就是典型的“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3. 语言简洁流畅。文中无论是叙述性语言还是议论性语言都非常简洁,读之流畅上口。加分亮点1. 选材新颖有趣。2. 成功运用“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3. 语言简洁流畅。创新点拨大致相同的阅读范围,很容易让考生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本文作者在选材上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彰显了作者独特的阅读积累和高人一筹的写作智慧。运用“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则说明作者有丰富的考场写作经验,因为这种结构样式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至于语言的简洁,说明作者深深知道作文取胜的法宝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字数的多少。

抢先评论了 “十年中考创新型满分作文”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初中满分作文:中考作文精选素材(套装三册)

EUR €73.97
加入购物车

小学生阅读与作文阶梯训练三年级 同步训练入门作文书起步天天练 高效读写联动 以读促写 简单阅读写作阅读训练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波波乌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五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近五年中考作文素材一应俱全 中学生作文满分必刷题 权威解析全国各大考区初中生作文考题 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预测2018年中考作文模拟题!(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适用)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名师手把手小学三年级作文辅导大全 30000多名读者热评!

EUR €17.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