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615634丛书名: 68所名校作文全集

写人篇、记事篇、写景篇、状物篇、想象篇、说明篇、读观后感篇、创新篇、获奖篇、考场篇……各类优秀作文范本应有尽有,带你走进作文的缤纷世界;选材角度,写作手法,亮点透析,名师手把手点拨,为你解读作文背后的秘密。
写入A档案
我
肖像档案
我是“黑人
这个“胖”真让人烦
性格档案
我是一个沉静的小女孩
啰唆的人
个性档案
这就是我
女孩也疯狂
爱好档案
我的“绿色宫殿
我是电脑迷
家人相册
妈妈
百变辣妈
百变妈妈
妈妈的“大喇叭”
爱——的妈妈
爱唠叨的妈妈
爱搞笑的妈妈
妈妈爱我
妈妈的爱
一顶毛线帽
爸爸
我眼中的爸爸
爱掏蜂窝的老爸
“多功能”爸爸
爸爸一我佩服的人
爸爸的爱
爸爸的呼噜声
爸爸又要走了
父爱无声
祖辈印象
爷爷外公
我的爷爷
会变魔术的外公
“马达”外公
奶奶外婆
我的奶奶
唠叨的外婆
古怪的奶奶
兄弟姐妹
兄弟素描
我的好哥哥
淘气的表弟
“变脸”表哥
小表弟蒙牛
可爱的姐妹
我的姐姐
“小馋妮”
其他亲属
其他亲属
好婶婶
我的舅舅
同辈趣事
我的怪表弟
一个杯子的故事
校园人物
老师
我眼中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她姓“美”.
感恩老师
“麻烦”班主任
我喜欢的老师
我敬佩的一个人
人间自有真情在
“弥勒佛”
老师的——
老师的关爱
老师的心
老师的那句话
老师的笑容
同学
我们班的芝麻官
“刺儿嘴”班长
我们班的“芝麻官”.
个性同学
“恶作剧大王
“老大”外传
我们班的“四朵金花”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
“朝三暮四”的同桌
有特长的同学
“嘎味小诗人”
同桌“爬山虎”
社会人物
邻居街坊
邻居画像
……
记事篇
写景篇
状物篇
想象篇
读观后感篇
应用篇
话题篇
考场篇
写人篇
名师大讲堂
作文解惑1、怎样让笔下的人物和别人不一样?
选择那些“特别”的人来写。比如“特别爱哭鼻子的女生”,回答不上问题哭,走路摔倒了哭,看到一条毛毛虫也会吓得哭;比如“特别爱吃土豆的我”,没有土豆,即使满桌山珍海味,我也食不甘味。
作文解惑2、怎样使人物形象丰满?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能让人物形象显得丰满。
①描写人物语言。人物性格往往通过言行来体现,幽默的人言语搞笑,沉默的人惜言如金,朴实的人说话实在,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注意抓住那些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
②描写人物动作。人物的个性有时也会通过动作流露,自信的人动作有力,自卑的人动作犹豫,居官者往往挺胸凸肚,求人者通常点头哈腰。将人物的一两个传神动作刻画出来,有时胜过万语千言。
③描写人物心理。有时单单描写外在是不够的,还需要内在心理的补充。描写人物的心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直接描写“我”的所思所想;二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间接表现,比如“他瞪圆了眼睛,眉头紧紧皱着,攥紧了拳头,显然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怒气”。
作文解惑3、怎样充分表现人物个性?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里的“典型事件”并非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恰恰是一些平凡小事,才更能让人信服。比如表哥为了维护自己的男子汉形象,“冒死”吃辣椒;或者“酷”同学剪了一个非常另类的发型,引得路人侧目而视,他还惊喜于“回头率”。
同时,在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时,我们要明白:写人是目的,事件是主要手段。所以,对事件中与人物关系不大的环节可以不写或做概括性的交代;如果事情过程长,头绪多,为了不冲淡人物,可以截取主要环节来写。
作文解惑4、写人作文怎样避免内容分散?
写人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摄影师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但无论怎样,一次只能选择一个角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写人作文也是这样,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方面的,在短短一篇作文中要把人物的多方面性格都涉及到,往往力不从心,写得内容分散、主题不明。如果我们只抓住人物突出的一两个特点来个“特写”,就会小中见大,表达效果会更好。
作文解惑5、怎样将人物写得真实可爱?
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一个同时拥有优点和缺点的人,才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可爱的人。所以,我们在作文中写某个人的时候,不必避讳人物的缺点。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是真实的、可爱的。比如:同桌平时是个“小气鬼”,可在给灾区捐款时,他却很大方。
妈 妈
进阶阶段:如何写出妈妈的特色、写传神妈妈对“我”的爱?
引导赏析
我画妈妈 接下来肯定是要画妈妈的眉毛了,妈妈的眉毛跟柳条一样,长得有板有眼。当主力部队配合作战时,眉毛会一心一意地配合作战,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直到把我这位极小又难以征服的“敌人”彻底打败,眉毛才会善罢甘休。(夸张幽默的语言,将妈妈的肖像刻画得极为传神。)
幽默的妈妈 我的妈妈有1.68米,修长的身材,因为生了我,肚子有点大。爸爸有时笑话她,她却一点也不生气。她说:“像一只小熊猫一样,不是很好嘛!”我妈妈从没用过化妆品,有时还用我的“强生婴儿润肤露”,我问她,她总是说:“你看妈妈的皮肤多好,因为我是小宝贝!”(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个性中的乐观精神)
一碗豆浆 我望了望妈妈,拿起餐具,哽咽了几下,还是往嘴里喂了两勺。妈妈揉了揉眼睛说:“这碗豆浆虽然没那么好吃,可是营养丰富。早上五点多我就起来打豆子和杂粮一块熬煮的,现在已经凉了好一会儿了,温度正好,你先喝吧。”(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描摹出了伟大的母爱。)
佳作直通车
百变辣妈
百变妈妈
张颐熙
名师点拨→幽默的语言,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绘,写出了一位多变的可爱妈妈形象。
都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我觉得妈妈似乎比孙悟空还厉害。学校、家里,同事、同学面前,她分身有术、百般变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妈妈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学校总是一身得体的职业装,乌黑的大眼睛里放射出威严的目光。若是有学生犯了错,又恰好遇见这样的目光,肯定噤若寒蝉,吓得头也不敢抬起。
做早操时,她是一名威风凛凛的将军。只要在队前一站,下面的学生都自觉地站得像她一样笔直。
上课时,她一点都不含糊。重点难点都能深入浅出;简单的题目,她也是细心讲解。
在办公室,她会泡杯咖啡、打着哈欠,备课之余不忘和其他老师开个玩笑。可若有学生进入,或在门口经过时,她都会在0.1秒内迅速恢复一贯的威严。
生活中妈妈是个糊涂蛋。好多次去商场买完东西,都会在停车场找不到自己的停车位,嘴里还不时地说:“奇了怪了,怎么变样了?”搞得我和爸爸拎着大包小包,哭笑不得地陪着她乱转。
家里妈妈更是大大咧咧,做事丢三落四。她喜欢做饭,可水平却总停留在“色、香”基础上,因为她经常忘记放盐或鸡精,所以“味觉”上不能有太高期望。幸亏她爱干净,不然家里的她真要打负分。
小时候觉得妈妈很高大,对她一直仰视和崇敬。可近来觉得她没有那么高大,许多地方也不见得高明。这不,上个月我的身高已悄悄超过了她。正这样想时,妈妈就像X光一样看穿我的心思,问:“预习过没有?明天上课我可是要抽查的。”只一句话,我又回到童年仰视的年代。
你猜对了,我和妈妈在同一所学校,她是老师,我就是那个害怕她的学生。
名师点评
文章语言风趣,用词洗练,极其传神地写出了“百变妈妈”不同场合的角色演绎:工作上严肃认真,时刻保持着为人师表的威严;生活中有点小迷糊,大大咧咧,经常掉链子。小作者刻画的工作和生活上截然相反的妈妈形象,反而让人备感真实,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文章末尾揭开谜底,颇有幽他一默的喜剧效果。
妈妈的“大喇叭”
毛晓龙
名师点拨→夸张的修辞,活泼的语言,是行文显得生动有趣的原因。
一说起我妈妈,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她那大得连屋顶都能震飞的嗓门,那可真是太可怕了。《功夫》你看过吧,里面包租婆的狮吼功的威力就和妈妈的嗓门差不多,简直就是个“大喇叭”。
要说我妈的容貌呀,那是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她都乐意多瞅两眼。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她的声音却好似河东狮吼,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我妈一叫起来,声音大得能让你浑身发颤,耳膜穿孔,好可怕啊!
有一次,我正在玩电脑,忽然楼下响起一声霹雳:“毛晓龙!”吓得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镜差点“下岗”。我赶紧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妈妈让我帮她拿东西。可妈妈也不想想,她这一嗓子倒是解决了手头的问题,可现在正是午睡时间,到处都是静悄悄的,她那一“喇叭”把她儿子我吓了个半死不要紧,难道就不怕把左邻右舍都吵醒了?唉,真拿她的大嗓门没办法。
平时,妈妈的嗓门也就是大了点,习惯了也没什么,可要是有事犯在她的手里,哼哼,您就等着瞧吧……
每当我考试有失水准的时候,妈妈的“大喇叭”才真正显示出可怕的威力。而且,这时她不仅充分发挥大嗓门的威力,还会把她的纤纤玉手、柳叶眉、丹凤眼也调动起来充当教训我的武器。没办法,除非老师再来一次考试,否则妈妈的“大喇叭”会一直咆哮在我的耳边,我的时间、空间会全被“大喇叭”填满。此时的我才真叫悔之晚矣。只有等到我“痛改前非,以雪前耻”的时候,老妈的“大喇叭”才会把分贝降低下来。
唉,妈妈的“大喇叭”呀,我怕了你!
名师点评
文章的语言轻快风趣,处处流露着生活的幽默与情趣。为了突出妈妈的“大喇叭”,小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妈妈的长相和她的嗓门就是对比;其次,午休时间的静和妈妈嗓门的大是个对比;第三,“我”考试有失水准后的唯唯诺诺和“大喇叭”妈妈的“愤怒”也是一个戏剧性对比,将一个“大喇叭”的母亲与调皮捣蛋的儿子写得活灵活现,跃然自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