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562362
90道五年高考作文题解读与思路提示
50位—线阅卷教师精彩点评
历年命题综合分析与2014年命题预测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
全国1卷
忘记风险,勇敢前行
勇于尝试,创造奇迹
有“勇技”就有奇迹
成功三重奏
全国2卷
难忘“闪失”同学
睡在上铺的兄弟
我们宿舍的那些人那些事
致未来的孩子
全国大纲卷
爱心传递
北京卷
来自蓝色星球的教诲
请保持信号中断
给自己一个“心休日”
天津卷
离而知之
乐而知之
寻而知之
重庆卷
将创新进行到底
变革创新,方能显其大
上海卷
放慢匆匆的脚步
可怕的猜疑
四川卷
诗酒年华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
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
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同学都希望在高考作文中能获得满分,那么,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练成的呢?
高考满分作文由三部分组成:内容分十表达分十发展分。
内容分有四个要求:切合题意十中心突出十内容充实十感情真切。
表达分也有四个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十结构严谨十语言流畅十字体工整。
发展分有四个要求:深刻十丰富十有文采十有创意。
下面具体说说满分作文是怎么练成的。
内容分:一个都不能少
1.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高考作文试题一般由题目、材料、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或完全式,三个部分具备;或省略式,某部分不出现,如要求自拟题目。审题就是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确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2.中心要明确。“明确”始发于作文题目,只有先明确作文题目所蕴涵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明确”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高考作文好不要玩含蓄,玩深沉,弄得不好,就成了晦涩。一般来说,要让阅卷人一眼便知你的观点态度才好,也就是说,观点要鲜明,中心要明确。中心虽是整篇文章的体现,但如果能注意运用一些小技法,往往能有效地突出中心。中心要明确,一般性原则是:角度小一点,集中火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发掘深一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也就是说,一般而言,50分钟800字,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目的明晰,解决彻底。
3.内容充实。从根本上说,内容充实体现在材料的充实。具体地说,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从根本上说,内容充实体现于材料的充实。这里所指的材料,就记叙而言,体现为揭示中心的情景事物;就议论而言,体现为论证论点的事实理论(论据)。明确的中心,需要充实的材料来支撑。材料充实,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而是有效有力,能足以表现中心。
4.感情要真挚。生活中,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是具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是具有个人的好恶感情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经过真情实感的消融,才能成为形神兼备的文字,即所谓“情生文”。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真是根本,只有倾注了作者真挚感情的文字,才能打动人,才能让人接受,才具有根本的价值。所以,作文一定要坚持“以吾手写吾心”的原则,表达的是发自肺腑、来自内心的情感,而不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为赋新诗强说愁”。有一点是必须强调的,感情真擎不能与思想健康相冲突,感情真挚应建立在公共道德、公众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当然,为拔高思想而脱离自己真实的认识,矫揉造作,同样是令人生厌的。
懂得变通,才能成功
小溪潺潺,不断向前,遇到阻碍,就掉转方向,重新向前流去;藤蔓虽被石墙挡住,但它懂得向阳光的方向蔓延生长;大雁深知自己微小,但它们懂得成群结队,相伴而行,对抗外敌。物如此,人亦然。学会变通,我们可以在困难中抽身而出,换一种方式迎接生活,挑战生活。
懂得变通,才能成功。
司马迁在身遭残酷腐刑,百般凌辱的困境中挣扎、呐喊;但是,心中的信念使他在残酷的现实中燃起了重新振作的斗志。他不再感慨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改变了方向,从胜利的前方去想,忍辱负重。终于,有志者事竟成,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皇皇巨著《史记》。如果司马迁不能学会变通,就不能为历史增添催人奋进的一页。
懂得变通,才能成功。
元末明初,有个富商叫沈万三。他家财万贯,这跟他独到的经营之道、善在生意场上转弯有密切关系。他有次去买东西,原价是四文钱一斤。他对老板说:“十文钱三斤可不可以?”店主说可以。他说:“既然可以,那三文钱一斤也可以吧?”就这样,他通过变换角度,而让自己少花一文钱。这里并非说他吝啬,而是一种生财之道。还有一次,他把自己的店铺用黑布封起来,声明不准偷看。自己则让下属们把大量物品和少许的珍宝分放在一些袋里。百姓早就从外窥探得一清二楚,早有想买的冲动。于是乎他又赚了一大笔,这不是说他欺骗消费者,他正是利用人们好奇的心理,善于变换角度,而使自己在生意场上大有作为,富甲一方。
懂得变通,才能成功。
李白少年满怀斗志地来到了长安,然而,面对官场的黑暗,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官场之战,他早年为国效力的理想灰飞烟灭。但是他灵动的头脑,使他懂得变通。官场失意,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世,均是变通的智慧赋予他不同常人的才华,成就了他“诗仙”的美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一些因不懂变通而导致失败的故事,留下不少遗憾。秦始皇凶残暴虐,把百姓逼上了绝路,尽管他有崤函之固的江山,到头来死后还是江山易主。为何?是因为他不懂得给自己一个改变的空间,不懂得给自己一条后路。曾经叱咤风云的霸王终自刎乌江,落得千古遗憾……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