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006379
编辑推荐
紧扣中考考点,专项指导与训练,方洲老师独创四大写作技法,教你写出高分、满分作文。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三大特色:
系统科学的专项训练
根据中考试卷三大版块——语基、阅读和作文,设计大量典型试题。理论讲解与专项训练完美完结,辅导更全面,提分更迅速。
简单实用的答题模式
中考命题专家通过多年命题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高效的答题模式,解题科学,简单明了,一学就会。
具体典型的常考题型
紧扣中考考点归纳出常考题型,对各个必考知识进行指导,简单实用,便于学用明确中考考试内容,有方向性地进行总复习。
系统科学的专项训练
根据中考试卷三大版块——语基、阅读和作文,设计大量典型试题。理论讲解与专项训练完美完结,辅导更全面,提分更迅速。
简单实用的答题模式
中考命题专家通过多年命题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高效的答题模式,解题科学,简单明了,一学就会。
具体典型的常考题型
紧扣中考考点归纳出常考题型,对各个必考知识进行指导,简单实用,便于学用明确中考考试内容,有方向性地进行总复习。
目 录
部分 回眸与展望篇
章 回眸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
一、命题形式
二、命题内容
第二章 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展示
2009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
白发
听你说
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题
分享
200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
生命并没有结束
200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说墙
墙的故事
2009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在学海中游泳
2009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我和彩蝶一起飞舞
第三章 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及备考建议
第二部分 专项提分篇
章 掌握常考作文三大主题——学会审题、立意、挖掘素材
一、解读中考作文常写的三大类型——主题三分法
二、成长励志文及其常写主题
1.理想与信念
2.勤奋与坚持
3.自信与乐观
三、情感道德文及其常写主题
1.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老师
2.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四、审美鉴赏文及其常写主题
1.书籍
2.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3.自然美景
五、掌握主题三分法的作用:快速审题、打开思路、确定素材
1.帮助审题和打开思路
2.一个素材挖掘多个主题
第二章 学会运用“三想立意法”—一陕速准确立意
1.具象题目抽象想
2.抽象题目具象想
3.关系题目辩证想
第三章 学会运用“—体化四步构思法”——整体构思,确立文章 线索、主题、素材组合方式、重点
一、一体化四步构思法
二、打造一条线索
三、找到一种素材组合方式
四、确定一个重点
第四章 学会运用比喻和引用—一快速提升作文语言魅力
1.学会运用比喻
2.学会运用引用
第三部分 实战演练篇
章 把握题眼,完善题目——全命题、半命题作文
一、认真审题.读透题意
二、确定中心.精心选材
三、巧妙布局。精彩构思
第二章 紧扣话题,成竹在胸——话题作文
一、读懂话题,把握内涵
二、选好文体,拟好题目
三、谋篇布局,处理详略
第三章 围绕材料,腹有诗书——材料作文
一、审准材料,挖掘立意
二、巧妙拟题,匠心选材
三、贴近材料,反复扣题
第四章 切入巧妙,扬其所长——选题作文
一、扬长避短,选题写作
二、找准切人,巧妙构思
三、雕琢语言,增色添彩
第四部分 备考素材库——运用主题三分法积累素材
成长励志类
理想与信念
自信与乐观
勤奋与坚持
情感道德类
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老师
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审美鉴赏类
书籍
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第五部分 新题预测篇
1.以追求
2.有时,我也想
3.爱的语言
4.爱
5.感悟幸福
6.尺度
7.经典
8.亲近自己
章 回眸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
一、命题形式
二、命题内容
第二章 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展示
2009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
白发
听你说
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题
分享
2009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
生命并没有结束
200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说墙
墙的故事
2009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在学海中游泳
2009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我和彩蝶一起飞舞
第三章 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预测及备考建议
第二部分 专项提分篇
章 掌握常考作文三大主题——学会审题、立意、挖掘素材
一、解读中考作文常写的三大类型——主题三分法
二、成长励志文及其常写主题
1.理想与信念
2.勤奋与坚持
3.自信与乐观
三、情感道德文及其常写主题
1.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老师
2.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四、审美鉴赏文及其常写主题
1.书籍
2.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3.自然美景
五、掌握主题三分法的作用:快速审题、打开思路、确定素材
1.帮助审题和打开思路
2.一个素材挖掘多个主题
第二章 学会运用“三想立意法”—一陕速准确立意
1.具象题目抽象想
2.抽象题目具象想
3.关系题目辩证想
第三章 学会运用“—体化四步构思法”——整体构思,确立文章 线索、主题、素材组合方式、重点
一、一体化四步构思法
二、打造一条线索
三、找到一种素材组合方式
四、确定一个重点
第四章 学会运用比喻和引用—一快速提升作文语言魅力
1.学会运用比喻
2.学会运用引用
第三部分 实战演练篇
章 把握题眼,完善题目——全命题、半命题作文
一、认真审题.读透题意
二、确定中心.精心选材
三、巧妙布局。精彩构思
第二章 紧扣话题,成竹在胸——话题作文
一、读懂话题,把握内涵
二、选好文体,拟好题目
三、谋篇布局,处理详略
第三章 围绕材料,腹有诗书——材料作文
一、审准材料,挖掘立意
二、巧妙拟题,匠心选材
三、贴近材料,反复扣题
第四章 切入巧妙,扬其所长——选题作文
一、扬长避短,选题写作
二、找准切人,巧妙构思
三、雕琢语言,增色添彩
第四部分 备考素材库——运用主题三分法积累素材
成长励志类
理想与信念
自信与乐观
勤奋与坚持
情感道德类
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老师
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审美鉴赏类
书籍
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第五部分 新题预测篇
1.以追求
2.有时,我也想
3.爱的语言
4.爱
5.感悟幸福
6.尺度
7.经典
8.亲近自己
在线试读
章 回眸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
一、命题形式
综观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之作文板块,我们发现其命题形式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大命题形式依然是主流,不过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基本上改变了近两年“二选一”的题型;二是话题作文开始失宠。分析手头的54套2009年中考试卷之作文试题,命制两个作文题的省市只有9个,即恩施自治州(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襄樊市(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娄底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重庆市(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黄冈市(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黔东南州(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安顺市(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眉山市(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孝感市(作文评改+话题作文);命制一个作文题的省市达45个:北京怀柔区、北京海淀区、无锡市、安徽省、荆州市、深圳市、陕西省、汕头市、山西省、淮安市、常州市、河北省、扬州市、宜昌市、广东省、南京市、武汉市、兰州市、苏州市、内江市、丽水市、烟台市、义乌市、蚌埠市、淄博市、金华市、上海市、宁波市、沈阳市、江西省、乐山市、温州市、山东德州市、连云港市、遵义市、绍兴市、台州市、潍坊市、杭州市、湖州市、福州市、莆田市、临沂市、嘉兴市、济宁市。50余套试卷中话题作文只有10个:孝感市、眉山市、济宁市、内江市、徐州市、荆门市、天门市、河南省、恩施自治州、安顺市。
命题作文能有效地避免押题、猜题和抄袭,还有利于老师客观公正地评分。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特点,又能克服命题作文限制过死的缺陷,限制中有开放。话题作文虽说具有开放空间大、写作自由度大等特点,但是初中生不易把握.写成“四不像”的考生大有人在。材料作文寓意丰富,角度开放,立意自由,而且可巧妙地借用阅读材料命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能有效避免抄袭。基于上述观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增多是大势所趋,话题作文减少是理所当然。
……
一、命题形式
综观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之作文板块,我们发现其命题形式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大命题形式依然是主流,不过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基本上改变了近两年“二选一”的题型;二是话题作文开始失宠。分析手头的54套2009年中考试卷之作文试题,命制两个作文题的省市只有9个,即恩施自治州(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襄樊市(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娄底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重庆市(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黄冈市(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黔东南州(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安顺市(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眉山市(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孝感市(作文评改+话题作文);命制一个作文题的省市达45个:北京怀柔区、北京海淀区、无锡市、安徽省、荆州市、深圳市、陕西省、汕头市、山西省、淮安市、常州市、河北省、扬州市、宜昌市、广东省、南京市、武汉市、兰州市、苏州市、内江市、丽水市、烟台市、义乌市、蚌埠市、淄博市、金华市、上海市、宁波市、沈阳市、江西省、乐山市、温州市、山东德州市、连云港市、遵义市、绍兴市、台州市、潍坊市、杭州市、湖州市、福州市、莆田市、临沂市、嘉兴市、济宁市。50余套试卷中话题作文只有10个:孝感市、眉山市、济宁市、内江市、徐州市、荆门市、天门市、河南省、恩施自治州、安顺市。
命题作文能有效地避免押题、猜题和抄袭,还有利于老师客观公正地评分。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特点,又能克服命题作文限制过死的缺陷,限制中有开放。话题作文虽说具有开放空间大、写作自由度大等特点,但是初中生不易把握.写成“四不像”的考生大有人在。材料作文寓意丰富,角度开放,立意自由,而且可巧妙地借用阅读材料命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能有效避免抄袭。基于上述观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增多是大势所趋,话题作文减少是理所当然。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