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84096

六大核心数学观念,阶段递进式教学方法,告诉老师数学怎么教!
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科学好玩的数学游戏,让孩子爱上数学!
数学特级教师告诉你,数学可以这么教,游戏应该这样玩!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研读这本书,因为它是真正从儿童发展去谈数学教育的;
作为一名家长,更应该研读这本书,因为我们爱孩子,我们的孩子是活泼泼的!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扎实的理论研究,结合培训教师的经验,根据认知发生学,深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设计了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数学教学课程。本书是其二年级下学期分册,由王志江老师围绕“数据收集与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一)”“混合运算”“带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六大核心数学观念,进行课程解读与设置,并附有南明教育数学课程践行者宋亚男老师执教的课堂实录,生动地展现了如何让二年级儿童通过操作活动、游戏体验、课堂对话等,培养起数学观念,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数学。
本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二年级儿童的父母和数学教师阅读,也完全适合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学前儿童及其他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中小学数学教师等所有对基础数学教育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阅读。
“玩游戏,学数学”系列是深入浅出的数学教师培训教材。
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
002?/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统计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统计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统计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统计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009?/ 第二节 统计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009?/ 阶段——如何购买班服
013?/ 第二阶段——给定问题,制定决策方案
013?/ 第三阶段——综合实践
013?/ 第四阶段——思维脑图
第二章 表内除法
016?/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除法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学习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038?/ 第二节 除法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038?/ 阶段——平均分配游戏
045?/ 第二阶段——平均分配游戏(2)
045?/ 第三阶段——平均分配游戏(3)
045?/ 第四阶段——平均分配游戏(4)
046?/ 第五阶段——除法运算(1)
054?/ 第六阶段——除法运算(2)
059?/ 第七阶段——思维脑图
066?/ 第八阶段——闯关挑战赛
066?/ 第九阶段——平均分配游戏(5)
072?/ 第十阶段——平均分配游戏(6)
072?/ 第十一阶段——平均分配游戏(7)
072?/ 第十二阶段——平均分配游戏(8)
072?/ 第十三阶段——除法运算综合练习
第三章 图形的运动(一)
082?/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图形运动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图形运动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图形运动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图形运动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098?/ 第二节 图形运动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098?/ 阶段——游乐园
103?/ 第二阶段——图形的运动:对称
111?/ 第三阶段——图形的运动:平移
112?/ 第四阶段——图形的运动:旋转
119?/ 第五阶段——图形的运动:综合
124?/ 第六阶段——思维脑图
第四章 混合运算
132?/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混合运算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混合运算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混合运算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混合运算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146?/ 第二节 混合运算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146?/ 阶段——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课时)
156?/ 第二阶段——乘除混合(1)(2课时)
167?/ 第三阶段——乘除混合(2)(1课时)
170?/ 第四阶段——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70?/ 第五阶段——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章 带余数的除法
176?/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带余数除法的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除法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193?/ 第二节 带余数除法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193?/ 阶段——带余数的除法(1)
201?/ 第二阶段——带余数的除法(2)
209?/ 第三阶段——带余数的除法(3)
214?/ 第四阶段——有余数的除法(4)
223?/ 第五阶段——带余数的除法(5)
225?/ 第六阶段——探索规律
225?/ 第七阶段——思维脑图
第六章 万以内数的认识
232?/ 节 二年级儿童怎样建构生成万以内的数观念
一、二年级儿童已有的万以内的数观念具有怎样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已有的大数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怎样的特征
三、儿童已有的数观念可能与哪些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四、如何协助儿童解决可能的认知冲突
五、认知冲突解决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学习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252?/ 第二节 万以内的数游戏玩起来——课堂实录
252?/ 阶段——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
252?/ 第二阶段——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2)
257?/ 第三阶段——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3)
263?/ 第四阶段——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4)
263?/ 第五阶段——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
272?/ 第六阶段——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2)
278?/ 第七阶段——较大数字的大小比较和估值(1)
282?/ 第八阶段——较大数字的大小比较和估值(2)
282?/ 第九阶段——整千、整百数字的加、减法(1)
287?/ 第十阶段——整千、整百数字的加、减法(2)
287?/ 第十一阶段——思维脑图
南明教育总校长(之一)、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师干国祥:从教育的维度来看,数学不是一种被事先规定并且不可逾越方寸的既定知识体系,而是需要儿童自己去慢慢建构起来的观念集。而游戏,就是*适合学龄初期儿童建构数学的*道路:无论是身体、动作的,还是实物、图像的,乃至纯粹数学符号的,数学教育,都可以理解为是促进儿童进入游戏、内化游戏的认知过程。培养游戏的态度与精神,就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保留数学创造的可能。
南明教育总校长(之一)、教师培训专家魏智渊 :“玩数学”或者“在玩中学数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凭借深厚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功底和长期的数学教育实践,将一个一个的数学概念剥开来,像玩积木一样不断地拆开来又重组,从而让儿童真正地看到数学概念的生长过程,感受到“数学好玩”,这就非绝顶高手不能为也。这样玩数学,儿童才能真正建构起灵活而深入的观念,进入数学充满魅力的宫殿。而领会本书奥妙的教师或家长,以及学生或孩子,将因此受益无穷。
读者 裴晓贝:“玩游戏,学数学”系列根据认知发生学,深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游戏,让儿童在体验数学好玩的基础上,历经数学观念构建过程,发现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神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