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407507
CONTENTS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
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汉乐府 ……………………………………4
3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6
4 咏鹅(鹅鹅鹅) [唐] 骆宾王 ……………………………………8
5 风(解落三秋叶) [唐] 李峤 …………………………………10
6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唐] 贺知章 ………………………12
7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唐] 贺知章 …………………14
8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 ……………………16
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唐] 王之涣 ………………………18
10 春晓(春眠不觉晓) [唐] 孟浩然 ……………………………20
11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 王翰 ………………………22
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 王昌龄 ………………………24
13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 ……………26
14 鹿柴(空山不见人) [唐] 王维 ………………………………28
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 ………………30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唐] 王维 ………32
1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唐] 李白 ……………………………34
18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节选) [唐] 李白 …………………36
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唐] 李白 …………………38
20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唐] 李白 ………………………40
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唐] 李白 ……42
22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唐] 李白 …………………44
2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 ……………………46
24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唐] 高适 ………………………48
2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 杜甫 …………………………50
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唐] 杜甫 …………………………52
27 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 杜甫 ………………………………54
28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唐] 杜甫 ………………56
2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唐] 张继 ……………………58
30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唐] 韦应物 …………………60
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唐] 孟郊 ……………………………62
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唐] 韩愈 ……64
33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 张志和 ……………………66
34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唐] 卢纶 ……………………………68
35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唐] 刘禹锡 ……………………70
3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 刘禹锡 ……………………72
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唐] 白居易 ………………74
38 池上(小娃撑小艇) [唐] 白居易 ……………………………76
39 忆江南(江南好) [唐] 白居易 ………………………………78
40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唐] 胡令能 …………………80
41 悯农(锄禾日当午) [唐] 李绅 ………………………………82
42 悯农(春种一粒粟) [唐] 李绅 ………………………………84
43 江雪(千山鸟飞绝) [唐] 柳宗元 ……………………………86
44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唐] 贾岛 ………………………88
45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唐] 杜牧 …………………………90
46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唐] 杜牧 …………………………92
47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 杜牧 ………………………94
48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唐] 罗隐 ……………………………96
49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宋] 范仲淹 ………………………98
50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宋] 王安石 ………………………100
51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宋] 王安石 …………………102
52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宋] 王安石 ……………104
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宋] 苏轼 …106
54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宋] 苏轼 ……………108
55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宋] 苏轼 ……………110
56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宋] 苏轼 ……………………112
57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宋] 李清照 ………………………114
58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宋] 曾几 ……………………116
59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宋] 陆游 …………………………118
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宋] 陆游 …120
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宋] 范成大 ……………122
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 范成大 ……………124
63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宋] 杨万里 ………………………126
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宋] 杨万里 ……128
65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宋] 朱熹 …………………………130
66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宋] 朱熹 ……………………132
67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宋] 林升 ……………………134
68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宋] 叶绍翁 …………………136
69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宋] 翁卷 ……………………138
70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 [元] 王冕 …………………………140
71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明] 于谦 ………………………142
72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清] 郑燮 …………………………144
73 所见(牧童骑黄牛) [清] 袁枚 ………………………………146
74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清] 高鼎 …………………………148
75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清] 龚自珍 …………………150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理解力,在当前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
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列出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国家发布的《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的通知》,也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实际,组织教科研专家编写了这套《学生必背古诗文》,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对如何改变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广大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如何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站在小学生学习的角度,对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进行简要注释,对他们容易认错、记错、写错的字词予以提示,并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并能自主提出疑问:“海上生明月”为什么是这个“生”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是和煦温暖的,为什么会“似
剪刀”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有疑问,就会有联想,有想象,有探究。
我们期望,广大中小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丛书由朱长华主编,小学版由朱长华、彭晨、朱寒芳、何昀、彭蓉、周钢山、鲍均灵等编写。
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