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484848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1)————————————————–()
16.1 二次根式(2)———————————-()
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1)——————————–()
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2)—————————-()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1)————————————–()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2)————————————–()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3)———————————-()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4)———————————()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17.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5)—————————–()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1)—————————————-()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2)—————————–()
17.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17.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8.1 函数的概念(1)————————————()
18.1 函数的概念(2)————————————()
18.2 正比例函数(1)—————————————-()
18.2 正比例函数(2)——————————————-()
18.2 正比例函数(3)——————————–()
18.3 反比例函数(1)
————————————()
18.3 反比例函数(2)
———————————-()
18.3 反比例函数(3)
———————————()
18.4 函数的表示法(1)—————————–()
18.4 函数的表示法(2)——————————–()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
19.1命题和证明(1)————–()
19.1命题和证明(2)——————————————-()
192 证明举例(1)————————————–()
192 证明举例(2)—————————–()
192 证明举例(3)——————–()
192 证明举例(4)—————————————————–()
192 证明举例(5)—————————–()
192 证明举例(6)——————————-()
192 证明举例(7)
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1)————————————()
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19.5 角平分线(1)
—————————————————()
19.5 角平分线(2)
————————————————————-()
19.6 轨迹(1)——————————————————–()
19.6 轨迹(2)———————————————————————-()
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
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
19.9 勾股定理(1)
19.9 勾股定理(2)—————————
19.9 勾股定理(3)——————————————–()
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1 )———————————()
序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学习和实施〈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通过近五年对各级各类学校作业效能的监察,编制了《学科分层作业设计指南》,目的是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依托各基地学校,整合优质资源,深入开展作业效能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作业效能,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基于上述理念,我们编辑出版了《作业效能丛书》,本《丛书》具有下列特点:
- 整体性
作业设计统筹规范,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教育的全局观。
- 针对性
作业设计针对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体现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并能体现作业的合理化结构,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 差异性
作业设计针对不同学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在总体上体现差异性要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细化作业的布置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使用,提高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使用效率,本《丛书》编写体例为:各分册分为三个部分,且独立成册。第一部分是与学校教学进度配套的分课时作业,主要内容是针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分层的基本训练题、变式训练题、思维拓展题和综合提高题,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二部分是各章的单元测试卷、期中试卷模拟卷、期末试卷模拟卷、上海市部分区历年期中和期末试卷(真题)。第三部分是所有题目都有简明扼要的解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家长便于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本《丛书》的最大亮点是对每章节中的难点和重点、典型习题,聘请学科名师进行专题讲解和分析。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学科名师与你零距离,面对面为你解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祝使用本《丛书》的学生学习天天向上,能力不断提高,希望广大中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刘玉华
2018年2月
国家督学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尹后庆:
我欣喜地看到本书作者郑思晨老师及其中福会少年宫的团队,已经用行动来回应时代和现实的呼唤。他们深入探索着STEM 教育和课程,并且收集了大量实践的案例。反映了上海的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和社会方方面面为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在科学教育革新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在探索、在行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