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760728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23位知名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所有的编排都是从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很好的教科书,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知名教育专家和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邀请名师引导阅读,精心批注,解决如何读、如何练、如何考的问题。针对每本书做一个“阅读规划”,对学生自主或课堂阅读进行引导。zui终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所阅读图书的情感与价值观,达到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1879年,法布尔用积攒下来的钱,在小镇附近买了一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的普罗托斯语给这居所起了个雅号——荒石园。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地方,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法布尔的书房、工作室和实验场。就是在这儿,法布尔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从事着昆虫学的研究,*终完成了这部历时50年的科学巨著——《昆虫记》。
《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原著长达十卷,每一卷均由许多章节组成,每一种昆虫所占的篇幅不尽相同,而且有关不同昆虫的章节之间并无不可分割的联系。《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90年代末,在中国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写本、甚至全译本。
打开《昆虫记》,蜘蛛、蜜蜂等许多人们熟知的昆虫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不但能从中了解到昆虫们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了解昆虫的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了解昆虫经历的种种艰辛与危险,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体验与生活感悟。书中详细并深刻地描绘了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蟋蟀;因为本能而遭到嘲笑,头脑简单的黄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狠的冷酷“杀手”螳螂等昆虫,生动地再现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情景,客观真实的描述中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让读者在领略昆虫虫性的基础上反观社会人生,字里行间洋溢着睿智的哲思与优雅的情致。
本套书还有:
《名人传》
《地心游记》
本套书由商务印书馆和人民邮电组成 包括
《名人传》商务印书馆
《地心游记》人民邮电
《昆虫记》商务印书馆
热烈祝贺“智慧熊励志版名著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励志版名著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因为它强调了阅读的本义,代表了素质阅读的高水平;二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显示出一种真诚的力量!(北大教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明)
在浩如烟海的名著出版物中,励志版名著异军突起、广受欢迎,证明了在市场化的今天质量仍是第 一位的。望励志版名著的出版能改变名著阅读出版滥而无序的局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孟繁华)
好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励志版名著,关注学生的素质成长,符合其开启民智、昌明教育的宗旨,使名著回归人生成长导师的本意,是值得肯定的有价值的事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出版署原署长于友先)
专家审定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史绍典 湖北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伊道恩 天津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吴惟粤 广东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王方鸣 重庆市教科研院语文教研员 王来平 陕西省教科所语文教研员
田万隆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语言教研员 冯善亮广东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朱芒芒 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刘华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
……
【神秘的池塘】
回忆我们的童年,你还记得那些吸引了你的眼睛,让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你还记得那些让你兴奋不已,而家长却可能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的事情吗?
一、自然界的池塘
每当我凝视池塘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厌倦。在这个小小的绿色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生不息、忙忙碌碌的小生命。在泥泞的池边,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追逐;红色肚皮的蝾螈(róngyuán,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在芦苇丛中,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将身体隐匿(隐藏,躲起来。匿,nì)在枯树枝做的小鞘中防御天敌和其他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
池塘深处,水甲虫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尖端带着一个帮助呼吸用的气泡,它的胸下有片胸翼,在阳光的照耀下,胸翼像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胸甲一样闪着银光。在水面上,还有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那是豉(chǐ)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yáo,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或菱形,表面光滑或有小刺,口小,牙细小而多。种类很多,生活在海中)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鳐游动时的迅速)。
在这里你还会见到水蝎,它交叉着两肢,在水面上摆出仰泳的姿势,那悠闲的神态,仿佛它是天底下*棒的游泳家。蜻蜓的幼虫,穿着沾满泥巴的外套,它的身体后面有一个漏斗。通过挤压漏斗里面的水产生的反作用力,它的身体就会以同样的速度向前方游去。
池塘底部,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类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缓慢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张开它们的壳,眨着好奇的眼睛,望着这美丽的水中乐园(写出了田螺爬行时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中充满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得意扬扬(写出了水蛭找到猎物后的得意神态)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无数的孑孓(jiéjué,蚊子的幼虫)也在水中有节奏地扭动着身子,不久以后,它们就会变成惹人厌烦的蚊子(让人厌烦的蚊子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
乍一看,这是一个停滞不动的直径不超过几尺的小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很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我将告诉你,我记忆中的**个池塘就是这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激起我的好奇心的。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家里除了妈妈继承的一所房子和一块小小的荒芜的园子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们将怎么生活下去呢?”这是常常挂在我爸爸妈妈嘴边的问题。
你听说过“大拇指”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大拇指”藏在他父亲的矮凳子下,偷听他父亲和母亲说关于生活窘迫的对话。我就很像那个“大拇指”。但是我并不像他那样藏在凳子底下,我只需要伏在桌子上假装睡着了,就一样可以偷听他们谈话。我比大拇指幸运多了,我不但没有听到像“大拇指”的父亲那样让人心寒的话,相反的,我听到了一个美妙的计划,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形容的快乐和欣慰。
“我们可以养一群小鸭,让亨利照料它们。”妈妈说,“将来可以用它们换来的钱买油脂,改善我们的生活。”
“这是个好主意!”父亲高兴地说道,“我们来试试吧。”
那天晚上,我就梦到自己和一群小鸭一起到池边漫步,它们穿着鲜黄色的衣裳,在水中活泼地打闹、洗澡。我微笑地看着它们玩耍够了,就带它们回家。半路上,我还把一只走累的小鸭子放在篮子里面,让它甜甜地睡觉。
两个月之后,我们家真的养了二十四只毛茸茸的小鸭子。鸭妈妈自己不孵育,负责孵我们家小鸭的是两只黑母鸡。
这两只黑母鸡,每天不厌其烦地和小鸭子们做游戏玩耍。我在一只木桶里盛了些水,这个木桶就成了小鸭们的游泳池。天气晴朗的日子,小鸭们就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在木桶里洗澡嬉戏,这令旁边的黑母鸡羡慕不已。
两星期以后,这只小木桶就不能满足小鸭们的要求了。它们需要更大的足够它们自由游弋的地方和更多的小虾米、小螃蟹、小虫子来做它们的食物。这些食物通常都藏在互相缠绕的水草中,需要小鸭子自己去捕食。取水是个大问题,因为我家住在山上,从山下带来大量的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夏季,我们家里喝水还是问题,哪儿还顾得上小鸭子?虽然我家附近也有一口半枯的井,但是这口可怜的井还要供四五户人家使用,还有校长先生家的那头驴子,它一次就能把井里的水喝干。井干整整一昼夜之后,井水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在这么艰难的水荒中,我那可怜的小鸭子自然就没有自由嬉水的份了。
不过,山脚下有一条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潺,chán)的小溪,倒是小鸭们的天然乐园。只是从我们家到那条小溪必经的路上会碰到几只凶恶的狗、猫,因此我们必须另谋出路。我想起在离山不远的地方,有一块草地和一个池塘。那是一个很荒凉很偏僻的地方,没有狗、猫的打扰,可以成为我的小鸭们的乐园。
我**天做牧童,心中快活又自在。不过刚走了一会儿,赤裸的双脚就起泡了。放在箱子里的那双宝贵的鞋子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穿,我只能赤脚在乱石杂草中奔跑,脚上的伤口越来越大了。
小鸭们脚上的蹼还没有长好,所以很快也受不了了,不时地发出“嘎嘎——”的叫声,似乎是在请求我允许它们休息一下。
休息几次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小鸭们一到草地上就不停地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又都扑通跳到水里去洗澡。它们玩得高兴了,不时地把身体倒竖起来,连头带前半身扎进水里,仿佛在跳水中芭蕾。
那是什么?在泥土上,我忽然看到黑沉沉的绳子互相缠绕着,就像从袜子上拆下来的绒线。我走过去,想捞起来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黏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并且有几段绳子突然散开了,变成了一颗颗小珠子散到水里。珠子有针尖大小,后面还拖着一条扁平的尾巴(把蝌蚪比作绳子和珠子,传神地写出了蝌蚪在一块儿和散开时的状态)。我一下子认出了它们,它就是青蛙的幼虫——蝌蚪。
在水塘里我还看到其他许多别的生物。其中有一种不停地在水面上打旋,黑色的背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刚想伸手去捉几只,它们好像早就预料到危险似的,没等我碰到它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看啊!在池水深处,有一团绿绿的、浓浓的水草,我轻轻拨开一束水草,看到有许多水珠争先恐后地浮到水面上,这些水珠聚成一个大大的水泡。我想在这厚厚的水草底下一定藏着什么奇怪的生物。我继续往下探索,看到了许多像豆子一样扁平的贝壳,贝壳周围还冒着几个涡圈;有一种小虫看上去像戴了羽毛;还有一种小生物舞动着柔软的鳍片,像穿着华丽的裙子在跳舞。我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样不停地游来游去,也不晓得它们叫什么,我只能出神地对着这个神秘、玄妙的水池浮想联翩(头脑里涌现的感想)。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杨柳,我还在那儿发现了一种美丽的生物。那是一只像核桃那么大的甲虫,身上覆盖着蓝色,看起来赏心悦目。这使我想起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们一定也穿着美丽的蓝衣服。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把甲虫放进了一个空蜗牛壳,决定把它带回去仔细欣赏。
【成长启示】
一个小池塘、一群小鸭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小小的蝌蚪都能给作者带来极大的乐趣,虽然带回家的东西让父母生气,但是作者却执著地坚持着这一爱好。作者的成就与他细心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做个善于观察的人,学会感受和欣赏自然的魅力。
【好词收藏】
隐匿 不厌其烦 潺潺 浮想联翩 赏心悦目 虔诚蜿蜒 倏然
【延伸阅读】
大自然多神奇啊,当我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它的秘密时,它早就有条不紊地安排好了一切!——《娇小的赤条蜂》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永无穷尽的循环着的圆环。各种物质的生命在完结以后,另外一些物质的生命又重新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物质的死,就是各种物质的生。——《螳螂》
无调查研究的结论是靠不住的。——《两种神奇的蚱蜢》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朴素的生活总可以使性格变得温和一些,质朴一些。贪心太重了,就会变得残忍起来。——《两种神奇的蚱蜢》
【不朽的科学经典——《昆虫记》读后感】
放寒假了,我们阅读的名著是《昆虫记》,名字倒是挺有趣的,不妨了解一下吧。
走进《昆虫记》,我知道了这部书主要讲了昆虫们的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主要涉及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了人类社会,折射出了人生。
走进《昆虫记》,它告诉我:我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等昆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有人说《昆虫记》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是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走进《昆虫记》,我找到那段优美的文字——每当凝视池塘的时候,我都不会感觉到厌倦。在这个小小的绿色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生不息的忙忙碌碌的小生命。在泥泞的池边,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追逐;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在芦苇丛中,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将身体隐匿在枯树枝做的小鞘中防御天敌和其他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
“以一颗天真的心,叙述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经历一个多世纪,启迪无数童蒙稚子,是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学经典。”这已经是很多人读完昆虫记后对它的评价。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知识考点】
一、填空题
1.昆虫学家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其中的《》(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蟋蟀的洞穴不豪华而且很粗糙。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三、问答题
1.《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你的看法呢?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