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802747
★ 作家出版社出版,余秋雨推荐、梅子涵作序
★ 知识点有注释,适合7-14岁孩子阅读
★ 重量轻,版式疏朗,便于携带。收藏、馈赠俱佳。
马克·吐温、狄更斯、大仲马、塞万提斯,此系列图书均为世界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的代表作,不论从文学成就还是思想价值上来讲,都真正称得上“经典”二字。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选择地阅读一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经典名著,是提高审美,启发心智,增强文学修养的绝佳途径。
《百万英镑》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短篇讽刺小说集,书中收入了他的代表作。马克·吐温的作品富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内容生动,引人入胜。此本被认为是马克·吐温的经典短篇小说集,传颂百年的幽默与讽刺,作者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双城记》是英国文豪狄更斯的代表作。情节错综复杂,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冤狱、爱情和复仇的主题,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围绕着马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的。主要表现爱与行善,反映恨与复仇。
《三个火枪手》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曾多次被拍成电影作品。本书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达达尼昂、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7世纪初出版的反骑士小说。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百万英镑》
目录
1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8田纳西的新闻界
15我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22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29竞选州长
35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42一个真实的故事
48麦克威廉士夫妇对膜性喉炎的经验
56爱德华·密尔士和乔治·本顿的故事
62麦克威廉士太太和闪电
71稀奇的经验
103被偷的白象
127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136他是否还在人间
148百万英镑
173狗的自述
185三万元的遗产
221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双城记》
目 录
1部复活
33第二部金线
157第三部暴风雨的踪迹
《三个火枪手》
上篇
章来自老达达尼昂先生的礼物/ 3
第二章德·特雷维尔的家/ 14
第三章肩膀、肩带和手绢/ 22
第四章觐见国王/ 29
第五章被绑架的女仆/ 36
第六章达达尼昂的初恋/ 52
第七章王后和公爵/ 60
第八章博纳希厄先生/ 64
第九章解救阿多斯/ 75
第十章国王的怀疑/ 79
第十一章英国之行/ 90
第十二章舞会/ 101
第十三章约会/ 106
第十四章寻找伙伴/ 116
第十五章跟踪米莱狄/ 134
下篇
章拜访米莱狄/ 142
第二章米莱狄的秘密/ 154
第三章主教的邀请/ 163
第四章红鸽棚客店/ 170
第五章圣热尔韦棱堡的赌约/ 182
堂吉诃德(上部)
3章堂吉诃德的身世和次出游的故事
19第二章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之路上历险
39第三章客栈经历及其他
49第四章黑山上的事情
65第五章神父与剃头师傅解救堂吉诃德
79第六章堂吉诃德与桑丘重回客栈的故事
89第七章战俘的故事及堂路易斯的故事
111第八章解救堂吉诃德成功
堂吉诃德(下部)
129章堂吉诃德回到家
143第二章堂吉诃德见心上人和与林中骑士的事
165第三章堂吉诃德大战狮子和在堂迭戈家的事
179第四章路上发生的一些趣事
197第五章堂吉诃德进入公爵府
213第六章堂吉诃德救助忧戚嬷嬷
229第七章桑丘去海岛
253第八章堂吉诃德救助堂娜罗德里盖斯和桑丘回府路上的事
269第九章堂吉诃德与桑丘离开公爵府之后的事
287第十章堂吉诃德与桑丘回家
《百万英镑》
编者序
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门罗县的佛罗里达村。四岁时,随全家迁居至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汉尼拔。父亲约翰·克莱门斯,二十岁刚过即获得律师证书,当过村里的治安法官,还开过杂货店,但命运不济,一生穷困潦倒。马克·吐温是他的第五个孩子。
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便开始独立谋生,先在印刷所当学徒,后来当了排字工人。1857年,他来到航行于密西西比河的“保罗·琼斯”号汽轮上学习领港技术,1859年,正式成为“宾夕法尼亚”号快艇上的领港员。但好景不长,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运业停止,马克·吐温改去西部淘金,与人合伙开采银矿。失败后,他只得在一家石英厂当筛砂工,因体力不支,又被解雇。1862年底,他应聘成为弗吉尼亚市《企业报》的一名记者,并以“马克·吐温”为笔名开始撰写通讯报道和幽默小品,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865年,他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在纽约的《星期六邮报》上发表,使他一夜之间在美国声名鹊起。1866—1868年,马克·吐温作为特约通讯员去欧洲、中东采访。1869年,他将所写通讯选编成集,题名《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后很受欢迎。1872年后,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除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5)、《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王子与贫儿》(1881)外,还有《镀金时代》(1873,和查·沃纳合写)、《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美国佬》(1889)、《傻瓜威尔逊》(1894)、《贞德传》(1895);此外,还有随笔《在密西西比河上》(1883)、《赤道旅行记》(1897),以及近两百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文论、演讲等。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外,马克·吐温有时也举行公开演讲,其间还曾经营过出版公司及投资排字机公司。后因公司破产,他曾赴欧洲居住过五年,1900年返回美国。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因心脏病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的雷定。
马 克·吐温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作家,擅长幽默和讽刺。他虽以写轻松、夸张的趣闻轶事走上文坛,但进入创作的中后期后,加强了讽刺和批判,主题也趋向 严肃,对社会上的种种黑幕和不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的思想和创作经历了从轻松调笑到辛辣讽刺,直到后走向悲观厌世的历程。正如鲁迅在为他的小说 《夏娃日记》中译本所作序中指出的,他“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值得指出的是,他曾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900年11月,在入侵的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前夕,他曾公开发表演说,说“我的同情在中国人民一边”,主张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并祝愿“中国人民取得成功”。
马 克·吐温的作品富有鲜明的美国特色,内容生动,引人入胜。他不仅继承了美国幽默文学的传统,用错位的手法来揭示世事的荒唐,而且还把现实主义的精心刻画和 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主题严肃、笔法幽默的独特艺术风格,开辟了口语体的新境界。他的这种口语化的叙述语言使文字清新生动,也使故事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仿佛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他的这种创作风格,使美国文学彻底摆脱英国文学的“斯文传统”,真正走 向独立和成熟,因而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马 克·吐温之所以成为美国和世界文坛上的一位著名作家,当然离不开他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但更能代表他独特风格,体现 他对世态人情的把握的则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作者发挥了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采用幽默、戏谑乃至离奇的手法,塑造了众多老实、天真的小人物, 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恶行作了辛酸的嘲讽和抨击。马克·吐温堪称“黑色幽默”的先驱。
收入本集子的作品,如《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竞选州长》《百万英镑》《我近辞职的事实经过》《三万元的遗产》《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都是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一文。它是早介绍到我国的马克·吐温小说,1906年发表在《绣像小说》第七十期上,题为《山家奇遇》,系从日文转译。当时马克·吐温还在世。译者吴祷选译这篇小说,若非偶然,定是慧眼独具。
《百万英镑》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我 的一个朋友从东部写信给我,我按照他的嘱咐访问了性情随和、唠唠叨叨的老西蒙·惠勒,去打听我那位朋友的朋友,利奥尼达斯·斯迈利的下落。我在此说说结果 吧。我暗地里有点疑心这个利奥尼达斯·斯迈利是编出来的,也许我的朋友从来不认得这么一个人,他不过揣摩着:如果我向老惠勒去打听,那大概会使他回想到他 那个丢脸的吉姆·斯迈利,他会鼓劲儿唠叨着什么关于吉姆的该死的往事,又长又乏味,对我又毫无用处,倒把我腻烦得要死。如果我朋友安的这种心,那可真是成 功了。
在 古老的矿区安吉尔小镇上那家又破又旧的小客栈里,我发现西蒙·惠勒正在酒吧间火炉旁边舒舒服服地打盹。我注意到他是个胖子,秃了顶,安详的面容上带着讨人 欢喜的温和质朴的表情。他惊醒过来,向我问好。我告诉他我的一个朋友委托我打听一位童年的挚友,名叫利奥尼达斯·斯迈利,也就是利奥尼达斯·斯迈利牧师, 听说这位年轻的福音传教士一度是安吉尔镇上的居民。我又说,如果惠勒先生能够告诉我任何关于这位利奥尼达斯·斯迈利牧师的情况,我会十分感激他的。
西 蒙·惠勒让我退到一个角落里,用他的椅子把我封锁在那儿,这才让我坐下,滔滔不绝地絮叨着从下一段开始的单调的情节。他从来不笑,从来不皱眉,从来不改变 声调,他的句话就用的是细水长流的腔调,他从来不露丝毫痕迹让人以为他热衷此道;可是在没完没了的絮叨之中却始终流露着一种诚挚感人的语气,直率地向 我表明,他想也没有想过他的故事有哪一点显得荒唐或者离奇,在他看来,这个故事倒真是事关重大,其中的两位主角也都是在钩心斗角上出类拔萃的天才人物。对 我来说,看到一个人安闲自得地信口编出这样古怪的奇谈,从不露笑,这种景象也是荒谬绝伦的了。我先前说过,我要他告诉我他所了解的利奥尼达斯·斯迈利牧师 的情况,他回答如下。我随他按他自己的方式讲下去,一次也没有打断他的话。
“从前,这儿有一个人,名叫吉姆·斯迈利,那时候是1849年的冬天,也许是1850年 的春天,我记不准了。不知怎么的,我怎么会想到冬又想到春呢,因为我记得他初来矿区的时候,大渠还没有完工,反正,不管怎么样吧,他是你从来没见过的古 怪的人,总是找到一点什么事就来打赌,如果他能找到什么人跟他对赌的话;要是他办不到,他情愿换个个儿。只要对方称意,哪一头都合适,只要他赌上了一头, 他就称心了。可是他很走运,出奇地走运,多少次总是他赢的。他总是准备好了,单等机会;随便提起哪个碴,他都没有不能打赌的,正像我刚才跟你说的,你可以 随便挑哪一头。如果遇到赛马,赛完时你会发现他发了财,或者输得精光;遇到狗打架,他要打赌;遇到猫打架,他要打赌;遇到小鸡打架,他要打赌;哎,即使遇 到两只小鸟停在篱笆上,他也要跟你赌哪一只先飞走;要是遇上野营布道会,那他是经常要到的,他会在沃克尔牧师身上打赌,他认为沃克尔牧师是这一带擅长劝 善布道的,可也真是的,牧师真是位善心的人。甚至如果他看见一只金龟子在走,也会跟你打赌要多久它才会走到它要去的地方。如果你答应他了,他会跟着那只金 龟子走到墨西哥,不过他不会去弄清楚它要到哪儿去或者在路上走多久。这儿的许多小伙子都见过这个斯迈利,都能跟你谈起他的事情。唉,他这个人,什么都要 赌,这个倒霉透了的家伙。有一回,沃克尔牧师的老婆得重病,躺了好久,仿佛他们都救不了她了;可是有一天早晨,牧师来了,斯迈利问起她身体怎样,牧师说好 多了,感谢上帝无限慈悲,她身子轻松多了,靠老天保佑,她会好的。斯迈利想也没想先说:‘唔,我愿意赌上两块半,她不会好,怎么也不会好的。’
“这 个斯迈利有一匹牝马,小伙子们管它叫‘十五分钟驽马’,不过这是闹着玩的,你知道。尽管它走得这么慢,又总是得气喘啦,马腺疫啦,要不就是肺病啦,还有这 个那个毛病的,斯迈利倒常在它身上赢钱。他们常常开头先让它二三百码,然后算它在比赛。可是到了比赛临了那一截,它总是会激动起来,不要命似的,欢腾着迈 步过来啦。它会柔软灵活地撒开四蹄,一会儿腾空,一会儿跑到栅栏那边,踹起好多灰尘,而且要闹腾一大阵,又咳嗽,又打喷嚏,又淌鼻涕,可它总是正好先出一 头颈到达看台,跟你计算下来的差不离儿。
《双城记》
部
复活
章时代
那 是美好的时代,那是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 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 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来评价它。
当时,英国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位容貌平常的王后①;法国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国王和一位容貌姣好的王后②。在这两个国家那些坐食俸禄的权贵们心中,有一点比水晶还要明澈,那就是大局已定,江山永固了。
那是我主耶稣降生后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在那上天恩宠的幸福年代,英国正如当今一样,非常信奉神的启示。不过也有一些世俗事件的消息,来自美洲大陆英国臣民的一次会议③,近传到了英国朝野。这些消息对于人类,要重要得多。
总的说来,法国不如她那位一手持盾、一手执三叉戟的姊妹①那 么热衷于鬼神。可她滥发纸币,挥霍无度,畅通无阻地走着下坡路。此外,她还在那些基督教牧师的指导下,以施行种种德政为乐,诸如剁去一个青年人的双手,用 钳子拔掉他的舌头,然后把他活活烧死。很有可能,在那个受难者被处决之时,长在法国和挪威森林中的一些树木,已被伐木人——命运之神做上标记,准备砍倒锯 成木板,做成一种装有口袋和刀斧,在历史上曾令人胆战心惊的活动装置②。 很有可能,就在那一天,在巴黎近郊种着几亩薄田的庄稼汉的简陋外屋里,也正停着几辆制作粗糙的大车,在那儿躲风避雨,车子被溅满污泥,猪在周围拱嗅,家禽 在上面栖息,这就是那个庄稼汉——死神留着用做大革命时押送死囚的囚车。可是那伐木人和庄稼汉,虽然不停地在干活,却默默无声,连走起路来都蹑手蹑脚,谁 也听不见他们的脚步声。由于对胆敢怀疑他们并已觉醒的人都要加上不信神明和有意谋叛的罪名,情况就更加如此了。
在 英国,几乎没有多少可供国人夸耀的秩序与安宁了。每天晚上,堂堂的京城都有明火执仗的盗窃和拦路抢劫的案件发生。堂堂的伦敦市市长大人,也在特恩海姆公园 被一个强盗拦劫,当着他全体扈从的面,这位显赫人物被抢了个精光;小偷在王宫的召见厅里剪走王公大臣脖子上的钻石十字架;武装士兵到圣贾尔斯区③搜查私货,乱民向士兵射击,士兵也向乱民开火,谁也不认为这类事越乎常轨。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屡屡动用刽子手,尽管徒劳而有害,但仍照用不误。一忽儿,绞杀几大串各色各样的罪犯;一忽儿,星期六吊死一个在星期二捕获的盗贼;一忽儿,在新门监狱①烧死成打刚抓到的人;一忽儿,又在威斯敏斯特大厅②门前焚烧小册子;今天处决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明天又处决一名偷了农家孩子六便士的可怜巴巴的小偷。
所 有这些事情,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都发生在那令人难忘的已成过去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以及临近这一年的时候。就在那两个大下巴的男人和那容貌平常与容 貌姣好的两个女子,忙于这些事情,热衷于用高压手段来维持他们的神圣权力时,那伐木人与庄稼汉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操劳着。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就这样引领 着这些赫赫人主和芸芸小民——其中包括本书所要记述的人物——沿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条条道路,向前走去。
第二章邮车
十一月下旬一个星期五①的晚上,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个出场人物,正行进在多佛②大道上。当那辆多佛邮车费力地往射手山③上爬去时,对他来说,大道就在邮车前面,一直通向远方。他和别的乘客一样,跟在邮车旁边,在泥泞中徒步上山。
除 了我们那位乘客之外,还有两位乘客也跟在邮车旁吃力地往山上爬着。三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连颧骨和耳朵都没入衣帽之中,他们的脚上穿着过膝的长筒靴。三 个人中,谁也没法根据眼前所见说出另两人的相貌;人人都裹得这般严实,不仅躲开了同伴的肉眼,也躲开了他们的心眼。那年月,行路人萍水相逢,全都互存戒 心,不轻易相信人,因为路上遇到的人,说不定就是一个强盗,或者是和强盗有勾结的人。
《三个火枪手》
章来自老达达尼昂先生的礼物
我 们的主人公达达尼昂,年轻勇敢又聪慧能干。他生长于一个不算太平的年代。如今,他已经长大了,他的老父亲送给自己心爱的儿子几样礼物,以帮助他更好地成 长。这些礼物对于达达尼昂来说有怎样的用处,达达尼昂又会怎么样去使用呢?在达达尼昂奔向前程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他生活的事件。
一六二五年四月的个周一,默恩镇陷在一场大混战里。很多市民看见女人在街上跑,听见孩子在外面哭,就纷纷穿上护甲,拿起火枪向着磨坊主客店赶去。客店门前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吵闹着、叫嚷着,越聚越多。
在 这个时代,人们常常会感到恐慌,每天都有很多事件被各个城市记入档案。这些事件中,有领主和领主的争斗、有国王和主教的较量、有国家和国家的战争。除此之 外,还有很多的乞丐、强盗、教徒甚至狼群。市民们需要时刻准备抵抗这些人的威胁。正因如此,这个习惯造成的结果是,在之前提到的一六二五年四月的个周一,市民们听到喧哗,就匆匆向着诚实的磨坊主客店那个方向赶去。
他们抵达之后,都搞明白了这一次骚动的起因。
一 个年轻人——让我们来描述一下他的样子——请你想象: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没有盔甲的年轻人,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紧身上衣,当然在褪色前它是蓝色的;棕色 的长脸;突出的颧骨;发达的下颌;戴着一顶插羽毛的贝雷帽;他的眼神真诚而聪慧;秀气的鹰钩鼻;比青年人高又比成年人矮。如果不是他在皮肩带上挂着的长 剑,人们或许会把他看成一个农夫的儿子。当他走路的时候,挂在他身上的长剑会一下下拍打他的腿肚;当他骑马的时候,长剑会一下下拍打这位年轻人的马。
我 们的年轻人还有一匹引人注意的马:这是一匹来自贝亚恩的小马,十三四岁,黄色的毛皮,尾毛脱落,腿上长着疮。它走路的时候头低得比膝盖还接近地面,尽管如 此,它还是每天坚持走八法里的路。遗憾的是它这个坚持不懈的优点被它糟糕的外形掩盖了,导致这匹来自贝亚恩的小马出现在默恩镇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因为这匹马糟糕的外形也让骑在马背上的人显得糟糕起来。
这种轰动让骑在马背上的达达尼昂感到格外的难受,因为就算他是一名高明的骑手,也不能忽视这匹可笑的马带给他的影响。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老达达尼昂那里接受这匹马的时候不停地叹气。他知道这匹马值不少钱,而接受这件礼物时的那一番话更是无价之宝。
“我 亲爱的儿子,”老达达尼昂这位加斯科尼的贵族用纯正的贝亚恩方言说,“我的儿子,这匹马生在你父亲家,十三年了,它从没有离开过我,所以你要喜欢它。不要 把它卖掉,让它安静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如果你要骑着它上战场,就要像照顾一个老人一样照顾它。在宫廷里,如果你有去到宫廷的荣幸,况且你古老贵族的姓氏 也会让你享有这种荣幸。在宫廷里你一定不要忘记维护你的贵族姓氏,你的祖先已经使用并维护了它五百多年。为了你和你亲近的人,就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不要容 忍别人对你的侵犯。除了来自国王和红衣主教的侵犯。一个贵族子弟要想取得成功,应该是依靠他的勇敢。听好了只能是依靠他的勇敢。谁要是有哪怕一秒钟的害 怕,就有可能与幸运失之交臂。你还年轻,你有勇敢的理由:你是加斯科尼人,你是我的儿子。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千万别害怕,你要勇敢地去冒险。我教过你击剑, 你有结实的臂膀和双腿,你不要动不动就和别人决斗,况且决斗已经遭到禁止。但决斗是需要勇气的,所以你也可能需要跟别人决斗。我的孩子,我能够给你的只有 很少的钱、那匹马和刚才的这一番话。你的母亲或许还会给你一种药膏的秘方,那药膏能治伤,只要你的伤口不在心脏上。好好利用这一切吧孩子,你要好好活下 去。——我还有一句话,我应该给你一个榜样。当然这榜样不是我,我没能去到宫廷里。我想说的是德·特雷维尔先生,他是我以前的一个邻居,是我小时候的玩 伴。德·特雷维尔先生初到巴黎就和人决斗,当然他赢了,后来还当上了火枪队队长。另外德·特雷维尔先生每年的收入也十分丰厚,他成了一个阔绰的贵族,虽然 在很久以前他跟你现在一样是个穷小子。你带着这封信去见他,把他当榜样去学习吧。”
老达达尼昂先生拥抱了自己的儿子,亲吻他的双颊为他祝福。年轻人随后又从母亲那里拿到了秘方,又和母亲进行了一场长久且令人难过的告别。就在这一天的晚些时候,年轻人动身了,带着来自父母的礼物,向他的目的地进发。
《堂吉诃德》
章
堂吉诃德的身世和次出游的故事
1.堂吉诃德的身世及日常生活
在拉曼查的某个地方,住着一位著名的绅士,他叫凯哈纳。他五十来岁,身体健壮,略微消瘦,习惯早起,喜欢打猎。他家里有个年过四十的女管家,一个十几岁的外甥女,还有个全能仆人。他收入的四分之三用来吃饭,餐餐都很丰盛。
凯 哈纳痴迷于阅读骑士小说,甚至变卖家产来购买书籍。他爱看的莫过于费利西诺·德·西尔凡的作品。他会因为书中的情节而冥思苦想,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英勇 的骑士去勇闯天下。强烈的想法促使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找来被人遗忘很久、锈迹斑斑、破旧不堪的兵甲,并认真地把它擦干净,修理完整,又为头盔粘了个面 罩。然后,他去马棚看看自己未来的坐骑,苦思冥想了四天,为马取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若昔难得。后,凯哈纳觉得自己的名字也不够威武,他绞尽脑汁想了 八天,终于想出个称心如意的名字——堂吉诃德。
这一切都准备好后,他觉得应该有一个意中人与自己共同享受“骑士”的胜利果实,受到失败者的崇敬。于是,他想到了邻村朴实的农家姑娘——阿尔东沙·洛伦索,并为其重新命名为“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
2.堂吉诃德的次出游
一 天,在太阳出来之前,堂吉诃德穿上盔甲,跨上“若昔难得”,手拿长矛,从后门溜出了院子。刚来到郊野,他突然想到自己还不是一个正式的骑士,做事情是要受 到条件束缚的。他决定请遇到的个人来教授自己成为“骑士”。这一路上,他一直自言自语,幻想自己辉煌的骑士生活。夕阳西下,在人困马乏之际,他看到了 一家客栈,就直奔过去。在客栈前不远处,他勒住了马,按骑士的规矩,他进城前须有一小矮人吹角号通报以表示“骑士到来”。可是,他等了许久都不曾听见号角 声,只好继续前行。巧的是,就在他黯然失落的时候,养猪的农户吹起了赶猪的号角。堂吉诃德以为这是为欢迎他而吹响的,于是他驾马飞驰了过去,停在两个年轻 女人面前,她们被头盔盾甲装扮的堂吉诃德吓得要跑。堂吉诃德连忙掀开面罩,文绉绉地说:“请贵人们不要害怕,作为江湖中人,骑士是不会冒犯各位的。”年轻 女人听到这样礼貌而赞美的话语,想到自己的职业,不禁大笑起来。堂吉诃德又说道:“淑女乃以端庄为美,这样大笑有失身份。希望两位对这话不要恼怒,我愿随 时为两位效劳。”这反而引起了女人们更大的笑声,堂吉诃德变得愈发恼怒了。这时胖胖的店主干预道:“尊贵的绅士,您应该是来住店的,可小店客满,别的物件 倒是齐全。”
堂吉诃德彬彬有礼地说:“对我而言,怎么都可以,因为衣服便是盔甲,休息即是战斗……”
“想必您游历过很多地方,曾苦守于山川间,您可以下马,在我这儿安顿。”店主一边说一边揪住马镫。堂吉诃德下了马,嘱咐他好生照料自己的“若昔难得”。
随后,两个女人为他卸去了盔甲,但头盔和头套却卸不下来,为了不损坏护具,堂吉诃德只能戴着它们睡觉了。
堂吉诃德一直将这两个风尘女子想象为城中贵夫人,为她们介绍自己的马,又表达了随时受遣使的意愿。女人们却不予理睬,只是问他要吃些什么。在女人们的建议下,堂吉诃德点了几条小鳟鱼。
3.受封“骑士”典礼
堂吉诃德急忙吃完晚饭,就拉着胖店主来到马棚。只听“扑通”一声,他跪倒在地:“尊敬的店主,您是英勇的,我有件事情要拜托您。这件事关乎我的命运,您的声望,只求您慷慨答应,否则我是不会起来的。”
店 主见此情景,不知如何是好:“请先起来吧,客人!”堂吉诃德请求:“请您务必答应,否则我就不起来。”店主看堂吉诃德决心已定,便应允了。“尊贵的店主, 感谢您慨然应允。我想请求的事儿是,您在明天授予在下骑士头衔。今天,我想借用您店里的神堂来举行祷祝盔甲的典礼。明天,我就有‘骑士’封号,我就可以正 大光明地去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了。”店主听了这“天方夜谭”,确信他头脑有问题,不过,为了多些乐子,也答应了。并且他还鼓励了堂吉诃德,又高谈阔论地说 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光荣的“骑士”生活。胖店主还嘱咐堂吉诃德出门在外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钱、干净的衣服、小药箱等以备不时之需。堂吉诃德认真地记在心里。
由 于神堂已被拆除,他们只得在客栈旁的院子里举行仪式。堂吉诃德将兵器、甲胄放在井口边的水槽里,手持皮盾和长矛在水槽前徘徊。店主将典礼之事告诉了客人 们,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就都跑过去看热闹。这时,皎洁的月光洒在堂吉诃德身上,虽然夜已深,但他的行为被人们看得十分清楚。他一会儿慢慢地走来走去,一会 儿又凝视着兵甲,怪异的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典礼之中出现了一个“插曲”,却是脚夫让牲口喝水,将水槽里的兵甲丢了出去。堂吉诃德用长矛给了脚夫重重 一击,脚夫的同伴们愤怒起来,开始向他扔石头。堂吉诃德为了不使水槽中的兵器受损,只用盾牌原地抵挡。店主见势不妙,高喊住手,劝解客人不要和疯子一般见 识。(疯子杀人是不能治罪的。)堂吉诃德更加放肆,骂脚夫,辱店主。脚夫们不再扔石头了,将受伤的同伴抬走了。堂吉诃德又开始了祷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