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7908丛书名: 百题大过关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百题大过关,紧跟考试改革,编写重前瞻
百题大过关,分类分层训练,符学科特点
百题大过关,精挑细选试题,拒绝题海战
百题大过关,科学编排设计,重使用体验
百题大过关,让你练得精,练得全,效果好
内容简介
百题大过关高考生物按照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成两个分册:《基础训练百题》《综合训练百题》。本书《基础训练百题》主攻高考生物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目的是夯实基础。遵循全国高考生物考纲的基本要求,含有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实践五个模块,比例约是3:3:3:0.7:0.3。全书共40个生物考点,通过知识梳理和练习来构建成*完整的高考考点网络。
目 录
第一部分 必修模块一 分子与细胞 /
考点1 细胞类型及显微镜的使用 /
考点2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
考点3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
考点4 细胞膜与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
考点5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工与合作 /
考点6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考点7 酶与ATP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
考点8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原理的应用 /
考点9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考点10 细胞增殖的过程及意义 /
考点11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 /
第二部分 必修模块二 遗传与进化 /
考点12 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考点13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
考点1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
考点15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考点16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
考点17 DNA分子的结构与DNA的复制 /
考点18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
考点19 生物变异的类型、特征和意义 /
考点20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
考点21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基因工程 /
考点2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第三部分 必修模块三 稳态与环境 /
考点2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考点24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
考点25 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
考点26 人体免疫调节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考点27 植物的激素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
考点28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
考点29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
考点30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
考点3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考点3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四部分 选修模块三 现代生物科技 /
考点33 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应用及其安全性 /
考点34 克隆技术的原理、技术、应用及伦理问题 /
考点35 胚胎工程的基本过程和理论基础 /
考点36 生态工程的原理、案例及应用 /
第五部分 选修模块一 生物技术实践 /
考点37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考点38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考点39 酶的研究与应用 /
考点40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
答案与解析 /
考点1 细胞类型及显微镜的使用 /
考点2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
考点3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
考点4 细胞膜与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
考点5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工与合作 /
考点6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考点7 酶与ATP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
考点8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原理的应用 /
考点9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
考点10 细胞增殖的过程及意义 /
考点11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 /
第二部分 必修模块二 遗传与进化 /
考点12 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考点13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
考点1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
考点15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考点16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
考点17 DNA分子的结构与DNA的复制 /
考点18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
考点19 生物变异的类型、特征和意义 /
考点20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
考点21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基因工程 /
考点2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第三部分 必修模块三 稳态与环境 /
考点2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考点24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
考点25 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
考点26 人体免疫调节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考点27 植物的激素调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
考点28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
考点29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
考点30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
考点3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考点3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四部分 选修模块三 现代生物科技 /
考点33 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应用及其安全性 /
考点34 克隆技术的原理、技术、应用及伦理问题 /
考点35 胚胎工程的基本过程和理论基础 /
考点36 生态工程的原理、案例及应用 /
第五部分 选修模块一 生物技术实践 /
考点37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考点38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考点39 酶的研究与应用 /
考点40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
答案与解析 /
前 言
致小伙伴们在整理热心读者发来的“我与《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的故事”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则故事:孩子的英语老师讲的真实事例:初三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发现了一本从头到尾全部做完的数学《一课一练》,没写名字,就问是谁的。同学们哄笑着说是某某的,因为“只有某某才会把一本《一课一练》从头到尾都做完”。老师感叹,这位同学虽然不是属于特别聪明的那种,但是勤奋努力有恒心,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他的成绩也很出色。所以,与其买很多教辅书,东做一点西做一点,不如老老实实吃透一本,比如《一课一练》,得到的收获可能更大。这则故事波澜不惊,可带给我们的启发着实不小啊!由此想到了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曾国藩,他也被称为除孔子、王阳明两位圣人之外的半位圣人。身为其同乡的毛泽东主席,生前对曾国藩钦佩有加,他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行军打仗中惯用的办法就是“扎硬寨,打呆仗”,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守拙”的人,从不相信投机取巧,也正是凭借这个笨办法,他最终消灭了太平军。在翻阅《曾国藩家书》时,也能看得出曾国藩的这种秉性。他在写给诸弟的信中说: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行军打仗中的曾国藩很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史书十页,每天记茶余偶谈两则,这三件事可从来没有一日间断过啊。看到这儿,同学们大概能明白我们讲故事的目的吧!学习也好,做事也罢,有时还真的需要拿出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并付诸行动!坚持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品质。话说回来,教辅图书很多,不可能全做完,那就精选一本,老老实实地将其啃完!华东师大教辅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