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68318

随着高校推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和新高考改革试验区探索的成功,高考录取改变了过去在录取和投档时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新政策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录取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有效地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充分体现了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宗旨。
但实行平行志愿和新高考改革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在现行录取体制下,部分院校调档人数大于其招生计划人数(高校调档比例一般在1:1.2左右变动),而且部分专业对选考学科有要求与限制,这样就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先依据分数准确定位,确定专业,提前做好生涯规划,统筹兼顾,慎重选择,科学填报。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填报志愿现学现用,无疑会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因信息不对称、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等而导致志愿填报不科学,仍然会出现高分低就现象。特别是在平行志愿中强调专业分数优先的情况下,根据往年学校录取分数线,结合自己的成绩准确填报志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利用录取分数线选择专业
和院校呢?
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分析心仪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线的变化规律。
2.合理评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控制线。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估计自己的相对位置。
4.注意院校、专业分数级差。
5.高考成绩公布后准确分析判断名次与填报院校在本省录取的位次关系。
例如,某考生对省会某大学近三年来在本省*录取分数线比较后发现:省会某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省控线10~20分,且分数线稳定,没有大起大落。此考生要想报考省会某大学,必须高出省控线10分以上才有被录取的希望,同时也要考虑分数排名和录取位次的关系。
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地分析这些分数线,则填报志愿时可能出现偏差。在对比往年录取分数线时,部分考生认为自己的考分只要高于某个学校某个专业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填报此学校的这个专业就会被录取,实际上这是考生对往年分数线看法不够全面。因为每年高考考题的难易程度不可能相同,报考学校的考生人数、考生的分数也不可能相同,这些因素会导致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上下浮动,所以也要结合录取位次来综合分析。
一部分考生也知道往年分数线是有参考价值的,但面对本省当年和各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投档分数线时,不能从中找出对自己填报志愿有帮助的信息;还有部分考生在根据分数线填报志愿时仍存在一些误区,过度关注当年的分数线,对近几年来各院校的分数线变化只作简单参考,未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导致填报院校的盲目性。
鉴于此,本书编委会在多年报考类图书编著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统计了普通高校2016—2018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等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以飨读者。
本书详细解读近500所普通高校近三年(2016—2018)分省分文理、分省分专业各批次*、*、平均录取分数线及省控线等;另外,还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实力(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数量,院系专业设置情况,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数量,部属省属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数量,博士、硕士学位学科点)等内容,对填报志愿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