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17559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是当前全球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它已成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或21世纪技能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似乎已经刮起了一阵学习项目化之风,但是老师们推出的项目事实上很多是伪项目或者浅项目,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或核心特征是什么?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基本路径是什么?如何做基于学科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项目化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如主题式学习、翻转课堂、探究性学习、STEM等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科知识在项目化学习中处于什么地位?
对此,我们推出了“项目化学习丛书”,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一一解答。丛书首批推出的两本书是《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和《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 1”课程实践手册》。作者团队来自来自上海教科院,以夏雪梅为首的研究团队,综合了世界范围内课程与教学的趋势和我们中国学科教学的特点,做了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试图寻找项目化学习在现实学校里真实生长的“秘密”,使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关于项目化学习,以往的著作多为译著,不接地气,这两本书是国内系统专业阐释项目化学习如何在中国学校教育实践中落地的本土权威著作,是老师们跨入项目化学习之门的图书,接地气、案例丰富、可读性强。
关于PBL,我们还会陆续推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等学科版。敬请关注。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获奖信息: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评选的首届“教育创新优秀图书”
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是上海市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基于学习基础素养三年来的理论探索与现场实践。
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本书至少在两个方面做了突破:*,它处理了知识和素养在实践中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有价值?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承载素养?作者在书中从对项目化学习的流程和要素的思考转移到对项目化学习背后的知识观、情境真实性的思考,对这些问题做了回应。第二,这本书跳出了就课堂论课堂的窠臼,将学习设计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整合。
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当前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所亟需,给广大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明确而清晰的指导和支持。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 1”课程实践手册》是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简称“康外”)近五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成果,试图在借鉴世界上极为关注全人发展的PYP课程、世界上极有前景的STEM课程等先进的课程理念基础上,将国际IB课程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重构。
作为一所公办小学,康外在资金、师资、生源均为常态配置的情况下,以每周4天学科课程、1天综合主题项目活动为架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用系列性、层次性的实践性课程,探索了传授和体验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操作思路和实践路径,实现小学生的知行统一,成为学校内涵发展中一项有普遍价值和突破意义的实践成果。
本书探索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主题选择和任务群的设计,根据不同的主题探索如何在课程之中融入21世纪对人才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的需求。不仅突破了国内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琐碎化的瓶颈,在课程结构上走出一条可行之路;还提供了丰富的任务案例、灵动鲜活的学与教的故事,对校长和一线教师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专家推荐
该团队提出的项目化学习有别于以往的尝试,是一种带有课程意义的学习设计方法,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
本书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必将对推进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系主任 杨向东
这本书反映了近年来中西教育在课程领域融合的思考,是在现有体系下分不同层次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协和教育集团创始人 胡 卫
本书的价值,是立足国内分科教学的优势,对国家课程进行项目化学习要素的融合与改造,引发课堂的深度变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 汤林春
他们的方法,兼顾了当前中小学现况与学习素养的培育,提供了许多能在中国课堂中使用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及支援项目化学习的策略和资源。
——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研究员 陈姵如
我们倡导PBL,还因为PBL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它是真实的,它吸引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巴克教育研究所主编 John Larmer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