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77671
从教60余载,初心不改 清洁的精神,生命的光,献给教育,献给语文。
贾志敏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逾60年,本书记录了他受教育和当教师、校长期间亲历的故事,从这些丰富、真实的故事中读者可以窥见中国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大夏书系·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涉及时代、教育、教学、文化、退休生活等重要内容,文字典雅、自然,内容真实、丰富,可为教师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教育提供有益的镜鉴。
《大夏书系·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浓缩了贾老师求学和走上工作岗位亲历的故事和情节,据此仿佛回到了那些年代,我们和贾老师一起触摸着教育的时代变迁,更深切体会到一位热爱教育、终身从教的老先生的高贵品格。
推荐文章:
序言
《林先生》p6
《贾老师教作文》p70
《对公开课的思考》p89
《练好看家本领》p149
从贾志敏老师自身受教育、走上教育岗位的经历开始谈起,讲述了作者当教师、校长期间亲身经历的大量故事和情节,从中可窥见中国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鲜明特征。
《大夏书系 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涉及时代、教育、教学、文化、退休生活等重要内容,可为教师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教育提供有益的镜鉴。
《大夏书系 积攒生命的光:贾志敏教育口述史》语言典雅、自然,内容真实、丰富,堪称中小学个人教育口述史的典范。
序言 贾老师与我
一 酱油瓶 含羞草 1
二 林先生 6
三 寄人篱下的日子 13
四 代课教师 19
五 苦难岁月 28
六 实验班 33
七 还是读得太少 38
八 导师立岗 42
九 素描作文 47
十 两节难忘的课 57
十一 《朱老师的眼睛》 60
十二 不教胜教 66
十三 贾老师教作文 70
十四 每天一分钟的力量 82
十五 对公开课的思考 89
十六 拜访钱梦龙先生 98
十七 怀念袁瑢老师 102
十八 我和老于 108
十九 家一般的《小学教学》 118
二十 学好语文有大用 125
二十一 如何听课 131
二十二 为谁教 教什么 怎样教 142
二十三 练好看家本领 149
二十四 教育要直抵人心 158
后记 163
贾老师与我
我次见到贾志敏老师,是在 1990 年。那时我在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念书。贾老师在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书。那次,学校请贾老师来为我们这些未来的小学教师作讲座。依稀记得,讲座内容是关于教师职业操守的。
1992 年 3 月的某天,课间,我走过教师办公室门口,年级主任一下子叫住了我。我随他走进办公室,贾老师正在里面与人说话。见到我,他笑眯眯地问:“你就是朱煜?”我点头称是。“你愿意到附小工作吗?从这个月开始……”
原来,那时贾老师刚担任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因为学校缺少师资,就想从师范学校里找一个马上能上岗的应届生去小学代课。师范学校的校长向贾了我。我也想早些教书,于是就提前半年从学校毕业,开始工作。可以说,是贾老师领着我走上小学教师岗位的。
到小学后,我先教美术,一周之后,因为人事变动改教四年级数学,兼任大队辅导员。一个学期后,我向贾老师提出想教语文。贾老师问我原因,我说,就是喜欢语文。没有想到,贾老师立刻同意了。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当时学校副校长的孩子转学到附小,贾老师说,就放在朱煜班里。
那段时间,贾老师正在准备拍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不多久,就开播了。每次我都准时收看,而且买了空白录像带,一集一集地录制下来,准备以后回看。那时,很多有小学生的家庭也是这么做的。甚至第二天早上的公交车上,上班族们都会谈论昨天贾老师在电视里说了什么,小朋友学得如何。在电视里教小学生写作文,贾老师是人。除了看电视,我还能经常在学校里听贾老师上作文课。有些作文课,贾老师设计得很简单—先念一篇范文,组织学生讨论一下,然后再念一遍,请学生根据记忆写下来。交流作业时,请学生互相说说优点和不足。当初不懂这样上的奥妙,后来慢慢明白了: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的获得需要训练。语言训练就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展开。在课堂上,将学生的基本能力训练到位, 他们就能在课外更好地读书、作文。就这样,从听作文课、上作文课,再到读作文教学理论,我的语文教学生涯从作文教学起步。在区里上的节公开课也是作文课。
记得刚工作不久,我就得到一个上公开课的机会,要上《蛇与庄稼》。这是一篇讲述事物之间关联的科普文。同事们帮我备课,贾老师也来了,见我们讨论热烈,便出了个主意:上课铃响,先不要进教室。15 秒钟后,手捂肚子慢慢走进去。然后告诉学生,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食物,闹肚子了,上课迟到了。以此告诉学生,不干净的食物与迟到看似无关,现在却产生了关联。大家都说好,可我连连摇头说这个贾老师能做好,我做不来。看上去只是营造一个小情境,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是很难的,得靠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稍不注意, 就弄巧成拙。
贾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新意。虽然那时还不敢贸然照搬,但我总是尽量多地学习“吸收”,不断“咀嚼”,思考哪些经验符合自己的特点,然后借鉴过来。
贾老师常说,自己也不是天生就会上课,而是通过一次一次的实践、学习、反思,慢慢悟出教学之道。所以贾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我与贾老师共事十年,他教学生涯中经典的一些课例,我都有幸时间看到听到,有些课听完之后还聆听过贾老师与专家们的讨论,有些课还听过不同的版本,琢磨过修改的过程。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贾老师与一年级的孩子手拉手念儿歌
《两个名字》的情景。他坐在小椅子上,让学生蒙住他的眼睛,与学生一起背课文做游戏。那时,贾老师已经年逾50。这个年纪的男老师通常是不会去低年级上课的。但贾老师别出心裁,像一位慈祥的爷爷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对话、聊天,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一篇《镇定的女主人》,贾老师上得简简单单,几次巧妙的句式练习,就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锻炼了语言能力。用“震撼”形容当时听课的感受,一点儿不为过。因为从未听过这样的阅读课。走出教室,回想课堂教学过程,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后来我将贾老师的阅读教学特色归纳为:以读代讲,以读引说,以读促思。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着,实践着。
贾老师不仅是上语文课有新意,做校长也常有“意外之举”。那时,他每天在早操时为全校师生作简短的演讲。演讲的素材就是学校里发生的各种鲜活的事例。夸奖一个孩子的进步,介绍一个孩子的特长,让孩子们为学校里的后勤人员献花等等。每次演讲从不空泛地讲大道理,都落实到具体的人,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贾老师让我把演讲内容记录下来,我梳理一番后,还写出了一篇论文
《每天一分钟的力量》。那是我发表的篇专业文章。
1996 年,浦东新区教育局将我指定给贾老师做徒弟, 还签了带教协议。贾老师经常上公开课,我去听,听完了就谈感想。
我从来没有跟着贾老师翻来覆去打磨一节课,更没有在教学环节上纠缠,贾老师总是让我从整体感受他的课堂。这样我就不会机械地模仿贾老师的课堂教学手法,而是着力于领悟教学方法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了思想,设计、实施教学环节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我业余时喜欢动笔写写小文章,不光自己写,还在班级里组建了文学社,带着学生一起写。后来又在学校办了文学社。孩子们写出习作,没处发表,我就自己做一张手抄文学小报。一个月一期,选稿、排版、誊抄、配插图全都自己来。贾老师见到报纸,很高兴,说既然你喜欢办报,索性办一张校报吧。贾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报社排版用的大纸,纸上有密密麻麻的绿色小方格,然后他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不同版样,告诉我如何计算字数,如何画版更合理好看。画完后,他又取出一大叠那样的纸,说:
“这些都给你,以后一个月一期,慢慢用。”贾老师还给我出主意,请一个练习书法的学生书写报头。就这样,报纸办起来了,是浦东张小学校报。
贾老师教我多的是修改文章。当时我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对外的很多公文都由我先写出初稿,再请贾老师修改润色。贾老师总是用红色圆珠笔圈画删改,改完,还会一一告诉我为什么这样改。编报纸,写文章,看似与语文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却是提升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我的教书生涯一直与写书编书联结在一起,都是源于那时的历练。
贾老师经常提醒我,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乍一听,觉得这话没道理。公办教师拿着国家工资,学生怎么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呢?可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有重要的学生观—教师走进教室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他们如何能学会,教师就如何教。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
贾老师是传我“吃饭家什”的人。因为他,我学会了上语文课,懂得了什么是为学生服务的语文课,这使我在新方法新口号满天飞的当下,不至于迷失。
2017 年 5 月,我获得 2016—2017 年度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称号,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我与贾老师一同前往。我去领奖,他去颁奖。我上节展示课,他上后一节展示课。那时,贾老师刚做完一个疗程的腿部放疗。我和贾老师的家人都劝他不要去了。贾老师不肯,说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到了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就在 30 米开外的地方,贾老师拄着手杖走不动了。
正好一辆武警巡逻车从身边走过,贾老师急忙招呼对方停车,说:“我是个病人,不良于行,能否载一段?”武警将贾老师送到柜台前,服务员送来一把椅子,请贾老师坐下。贾老师一边落座,一边痛得惊叫。我还是次听到贾老师这样大叫,不禁吓了一跳。办完手续,我扶着贾老师起身,他又是一声痛苦的惊叫。我这才真正意识到这次出行任务艰巨—一定要陪贾老师平安回家。
在飞机上坐定,贾老师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纸上写了不少名字。他告诉我,他是上海航空公司的质量督查员,每次乘上航的飞机,都会记下乘务长的名字。多年下来,就认识了很多乘务长。其实,何止乘务长,很多空姐也都认识贾老师。见到我手里提着《贾老师教作文》的光盘,一位空姐笑着说,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您是怎么当上上航的质量督查员的呢?”我好奇地问。贾老师笑着说:“有一次乘上航的飞机,飞行中出了故障,乘客们受惊不小,还好后来平稳降落。一些乘客要求航空公司赔偿。争执不下时,我劝那些乘客,能平安落地已经是大幸。航空公司也尽力了,互相理解吧。大家听了我的劝,就散了。事后,航空公司专程登门致谢,聘我做了质量督查员。”
“原来如此。”我接着问,“飞机遇到危险时,怕不怕?”
“害怕总是有的。但怕有什么用呢?”贾老师笑起来。飞机起飞,每次空姐来服务,贾老师总是欠身说谢谢。飞机降落,他在质检卡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大段话, 对机组人员的服务表示感谢,微笑着跟空姐道别。
扶着贾老师下飞机,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有一次学校里举行活动,贾老师让我查看嘉宾是否到齐。我站在嘉宾席前,伸出手指点人数。正好被贾老师看到了,他急忙走到我身边,小声说:“不要用手指……”我一下子反应过来,脸涨得通红。贾老师说,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我从贾老师身上学到教育教学方法,更学到如何做人。
到了厦门,我觉得贾老师的状态不太好,于是就悄悄地跟活动主办方打招呼,请他们作好贾老师无法上课的准备。没有想到,活动后一天,贾老师还是拄着手杖上台了。站在台上,他竟把手杖放在一边,开始上课。他拿着话筒,在课桌椅间走来走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医生说过,千万不能让贾老师摔跤。课上到一半,为了让小朋友理解“推敲”的意思,贾老师竟然让一个孩子上台表演推他的动作。我的背上立刻惊出冷汗来。万一小朋友不知轻重把贾老师推倒在地怎么办?还好,课顺利上完,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课后,我问贾老师:“怎么在台上不用手杖了呢?”他笑笑说:“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贾老师是素描作文理论的建设者、实践者,课堂表演是素描作文教学常用的手段。患病后,有一次上素描作文课,贾老师依然用表演的方式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课后,我写下感想。
小学生写作文的难点无非两点—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其中后者尤难。贾老师的素描作文将生活中的场景搬进课堂,让学生通过情境和材料具备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这样便能很好地解决前述难题。典型表象就是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知觉形象。学生一旦在头脑中能对某事某物形成典型表象,就能将一篇文章的骨架搭出来。贾老师在教学中安排了一次表演,就是培养学生这一技能。看似随意的表演,其实并不简单。贾老师先是口述情节,再为参加表演的学生“说戏”,随后才表演。后还组织学生将表演内容梳理成几句话。在此基础上,才让学生动笔。由于设置了坡度,学生习作难度降低了,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心理。有人总担心材料作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完全不必担心。当学生学会怎么写后,他们的想象力便犹如插上翅膀,能够自由翱翔。
2009 年,贾老师查出得了癌症,除了每三个月做一次检查,几乎不做治疗。他照旧去各地讲课,传递思想和经验,让年轻老师们懂得应该怎样上语文课。一站到讲台上,贾老师就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反应灵敏,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依旧苍劲有力,完全没有患了重病的样子。几个师兄弟开玩笑说,贾老师是把课当药。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电话里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朱永通君说起贾老师的语文教学。我说,贾老师青年时代因为家庭原因,饱尝艰辛,能由一个代课老师而成为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个中的努力和坚韧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的。现在身患重病,但依然葆有这股韧劲和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实在叫人感动。贾老师的经历与其他同辈名师太不一样,他的人生起伏与国家几十年的变迁紧密相关。个人叙事能折射出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他的经历好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这份口述历史由我来做合适。原因一,我与贾老师共事多年,对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很了解,对他的行政管理工作也很了解;原因二,我与贾老师同是浦东人。他说到的方言,我能理解。他提到的故人,有不少我也认识。本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永通兄连声表示赞同。
2017 年春节,我用了数天时间,为贾老师录音。录音中有时需要了解一些细节,贾老师就会打开电脑,让我看里面的资料。贾老师年轻时就喜欢写文章,投稿。有关部门为他举行从教 40 周年纪念活动前,我曾想编一本《贾志敏文存》。因为当时,我看到过很多他早年间写的散文。一个有成就的教师,一定是丰富的,那些专业之外的文章往往能更全面地反映名师成长的轨迹。可惜,那本书终因故没能编出来。贾老师年近 70 时学会了电脑打字,他视力不好,打字时,脸几乎贴在屏幕上。几年中,他竟在电脑中写下几十万字。患病后,他还每天写日记,已写了近十年。
贾老师坐在电脑前一边移动鼠标一边为我讲解。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 20 多年前,我坐在他办公室里,看他拿着红笔,在文稿纸上修改我的文章。
朱 煜
2018 年 5 月 28 日定稿
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他五年,要想到他终身。
何谓好教师?能培养出一拨又一拨好学生的才是好教师。怎样的课叫好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有成效,学有提高,这才叫好课。教师的一切努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长进与提高上。——贾志敏
林先生
到了上学的时候,我先是在浦东念小学,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
一次,我作文又不及格,父亲知道以后气得脸色铁青, 赏我巴掌一个,愤愤然道:“长大了,拉黄包车去!”
后来,我喜欢语文并爱上作文,全缘于一套丛书。它从何而来已无印象,只是依稀记得,这套丛书有十余本, 封面皆为金黄色,直排本,有插图。故事生动,内容有趣, 图文并茂,语言好玩。读过之后,忍俊不禁。其中几本书的名字至今还留有印象:《大人国》《小人国》《君子国》《小气国》《糊涂国》《吹牛国》……
书名诱人,内容荒诞。我如获至宝,白天看,黑夜看; 吃饭时看,走路时看,连上课时也会不顾一切偷着看……
一天课上,我正看得如入无人之境时,先生悄无声息地走到跟前,抽走我手中的《糊涂国》,翻了几页,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她大声斥责:“糊涂虫还看《糊涂国》,越看越糊涂!”她还捧起书,当众读了几节文字。不料,读毕,全班同学皆被书中的有趣文字逗乐,笑得东倒西歪。被罚站的我则咧开嘴窃笑。书被没收,令人沮丧,但读书兴致并未泯灭。以后,我依然忘我地读课外书,只是不敢在上课时偷着看了。
读三年级了,我的学业长进不大。一个夏夜,极少见面的父亲居然到我们屋前场头上纳凉来了,实在难得。闲谈中,得知我书读得不好,他一时兴起,让我即时写一篇作文给他看看,题目就叫:“我的父亲”。
屋子里闷热难熬。我伏在桌子上艰难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着。过了好久才拼凑成一篇不像样的作文,七个兄姐传阅后笑倒一片:
“父亲是做生意的,下面的人叫他老板,我叫他爷(音ya,读第二声,旧时上海人对父亲之称谓)。我很少见到他,因为他回来就到‘小姆妈’那里去了(父亲娶有一妻一妾)。他赚钱给我们用。我怕他生病,他病了,我们就没有钱了。有一次,父亲坐黄包车(即人力车,旧时上海一种交通工具),他让车夫坐在上面,自己在下面拉,路上的人都笑了,说,‘洋装’(即穿西装者)拉‘瘪三’(旧上海对底层贫困游民之称呼)。”父亲看了这篇不足百字的作文居然颇感兴趣,说:“不错,写得很像,很有趣。”还让正在大学读书的姐姐修改。姐姐是如何修改的,印象全无,只是依稀记得,自此,我似乎明白了不少:作文要写“真实”的,还要着力写“生动”。渐渐地,我爱看书了,爱动笔了,也会修改作文了。“兴趣是入门向导,习惯是成功先驱。”好习惯养成之后,我的成绩有了进步。
我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哥哥姐姐全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小时候,父亲让我临帖练毛笔字,我不愿意写。父亲说,写得好,写一张可以得到一角钱奖励,并让哥哥监督我。有一次,我想和几个同学去看电影。为了得到买电影票的钱,我一口气写了十多张。那次,我非但没得到钱,还挨了父亲一顿打。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们举家迁到浦西静安寺附近居住,我也转入位于极司菲尔路上的觉民小学读书。因为成绩欠佳,加上没有学过英语,所以只能重读四年级。
这是一所由基督教教会创办的学校,学生家境都比较殷实。校规十分严格,说话必须轻声,行走不准快步。教职员工全是女性,一式黑色的服饰,还不准谈婚论嫁,否则将被解雇。师长态度极其严厉,一旦学生说了粗话,教师会当众给说粗话孩子的嘴边涂上红圈,三日内不准抹去。饭前要祈祷,餐后要鞠躬。犯规要被打手心,每周要做礼拜,还要唱诗读经。因为我从小散漫惯了,所以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也不喜欢这里的师长。
不过,也有例外。教我们体育的林慧先生,却受到所有学生的喜爱与欢迎。
林先生,二十来岁,时尚年轻,充满活力。因为她教体育,所以拥有不少特权,比如,穿着紧身牛仔裤,套着宽松运动服。有时,嘴里还嚼着口香糖。
林先生叫我们男孩从来不呼学名,只称由她杜撰的外号或别名。长得粗壮的叫“泰山”“哈代”,生得白净的唤“埃洛弗林”“贾兰古柏”(美国西部电影明星名),比较厚道的便称“林肯”“富兰克林”,抑或叫 Mr. 张、Mr. 李,因为我来自浦东,所以就叫我 Mr. 浦东。她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林先生简直成了我们一群男孩心仪的女神。她, 征服了我们这一帮男孩,也转变了我这个顽童。
那时候,还不时兴做广播体操。林先生不用吹哨子, 只需弹着风琴指挥—这在当时较为罕见。出操了,我们踏着她所弹曲子的节奏,从各自教室来到操场。她一曲弹完,队伍刚巧整好,分秒不差。于是,林先生弹琴,我们做操。奇怪的是,她不用回头,居然能洞察操场上发生的一切。哪个同学不认真弯腰,哪些小孩在无端吵闹……都会被她逮个正着。原来,林先生放置琴谱的地方,嵌着一面镜子,她从镜子里能观察到操场上的每个角落。
做操之后,林先生就带领我们跑步,再之后,听凭大家疯玩—跳绳,拔河,踢毽子,爬竹竿—这是校园里 欢快的时刻。更让我们兴奋的是,林先生隔三差五地组织班际“司令球”比赛—类似篮球比赛的一项运动。那时候,大家对篮球运动知之甚少—两支队伍进行对抗, 一队 9 人:3 个前锋、2 个小将、1 个大将、2 个挡小将, 还有 1 个挡大将。比赛紧张激烈,十分有趣。逢到冠亚军决赛,校园里张灯结彩,像过节一般,师生簇拥在操场四周观看助威。气氛热烈,叫人难忘。林先生充当“勒夫令”
(裁判),执法的时候,她将中指和大拇指含在口中鼓气猛吹,以代替吹哨,分贝高,效果好。
比赛结束,她用右手打一个“响指”,于是,我们这些运动健儿笑逐颜开,屁颠屁颠地围着她鞍前马后。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那时的我们,是林先生的“铁杆粉丝”。 说来也怪,自此,我变得守规矩了,变得爱读书了,
成绩自然提高许多。有一次,我还被评为“模范生”,胸前挂着个红五星,到校园各处炫耀,心里美滋滋的!
弹指一挥间,30 年过去。改革开放时,觉民小学那些海外校友回到上海之后,想拜见的就是这位林慧先生。
林先生终身未嫁,孑然一身。
1999 年,有关部门拟举行“特级教师贾志敏从教 40 周年”的庆典活动。我得知林先生在浦东居住,就登门拜访, 盛情相邀。庆典那日,宾客济济一堂,林先生应约赴会。半个世纪过去了,她苍老许多,满头银丝,皱纹爬上额角,步履不如以前那样轻快敏捷,身上特有的青春与活力已经不在。然而,她依然精神矍铄,气质高雅。我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她不无自豪地告诉我:“做教师真好……我的学生遍布天下。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也是我的学生。”
轮到她登台演讲,她说:“我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做教师无上光荣……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靠教师来培养。”
她的发言简短有力,获得的掌声热烈持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