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74861丛书名: 课堂教学新样态丛书
1、《课堂,与美*近的距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着重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提供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型,满足新一代孩子德育与美育共同发展的培养要求。
2、《课堂,与美*近的距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展示了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和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教师们能够结合实际发挥自己的智慧来多途径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3、《课堂,与美*近的距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以优秀的学校教学改革经验,帮助各学校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进行蕴含前瞻性的教学与教育。
诗人荷尔德林在诗中写到:“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是师生生活的栖居地,我们要让课堂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置身课堂,我们便是诗意生活的缔造者。在课堂这个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由地放飞心灵,用充满灵性的童言稚语演绎着课堂的精彩。
《课堂,与美*近的距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通过展示与说明七大类不同课程的创新课堂教学变革,让老师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并能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教与学充满情趣,从而让课程化作美的风景,让老师与孩子们都把学习变成一种天然的向往。
序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魏书生
前言 在这里,与美相遇
第一章 醇美语文
语者,言也;文者,美也,善也。我们凸显语文课堂教学情趣、诗意、灵动、饱满之特点,采取多元教学之手段,丰富语文内涵,关注生活细节,给予孩子们美的熏陶,让孩子们于诵读经典中感受美,品味文字中体会美,想象意境中领悟美,引领升华中创造美。
【关键词1】情趣:让生命的气息流淌
【关键词2】诗意:让思想的种子萌动
【关键词3】灵动:让思维的火花碰撞
【关键词4】饱满:让生活的点滴交融
第二章 趣味数学
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将“趣味数学”寓于课堂教学细节之中,力求在课堂中体现“趣味、对话、深度、高效”之特点。我们尝试构建“趣味数学”课程体系,开设“扑克牌课程”、“魔方课程”、“魔尺课程”、“数学绘本阅读”等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1】趣味:浸润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
【关键词2】对话:让想象与创造成为主旋律
【关键词3】深度:导向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4】灵活:在多变中体验学习的味道
第三章 享受英语
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快乐地跨进英语的殿堂,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英语教师要树立“享受语言”的学科价值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1】体验: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
【关键词2】丰富:输入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3】灵动:焕发学生思维活力的乐园
【关键词4】多元:融过程与结果的学习评价
第四章 缤纷音乐
当音乐与教育相遇,当音乐与艺术相遇,才成其为审美教育。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缤纷音乐”的学科发展理念,以“变奏、律动、清韵、体验、聆听、合作”为关键词的课堂教学实验,开设弦韵、乐舞、小百灵、小提琴等特色课程,构建音乐特色课程体系。
【关键词1】兴趣:最关键的音乐学习力量
【关键词2】体验:情意与认知的天然融合
【关键词3】创造:激发儿童无限创造动力
【关键词4】怡情:来自心灵深处的穿透力
第五章 快乐体育
体育的核心在于让生命旺盛,让精神高贵,让智慧卓越,让情感充沛,它以“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学会终身体育之技能,培育坚毅奋进之精神”为目标,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为主线,以体育活动为载体,致力形成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1】生命:追寻成全生命的体育
【关键词2】多彩:展现课堂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3】愉悦:给予最美妙的学习感受
【关键词4】适宜: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努力
【关键词5】多元:获得高认同的学习体验
第六章 创意美术
儿童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与想象,它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使孩子们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律动。自由、玩美、童趣、表现是“创意美术”的标准,我们努力为儿童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格。
【关键词1】自由:执自由之笔绘自由之画
【关键词2】玩美:携美好之情刻醇美之版
【关键词3】童趣:观自然之物体本真之美
【关键词4】表现:现妙想之意张个性之美
第七章 多彩科学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探究是科学家的事情,小孩子只是在玩玩!可是,我们知道,人类经过成百上千万年的进化获得了的想象力已经潜藏在人类基因之中。这种基因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好奇,好问,好探索,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周围世界。也许,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保持儿童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和敬畏。
【关键词1】好奇:寻找问题之源
【关键词2】想象:为学习插上翅膀
【关键词3】立体:让儿童在做中收获
【关键词4】探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后记
丛书总序
被重新定义的课堂
1.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课堂教学必须“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要引发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发生整体改变,在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思想境界、为人处世等维度发生实质性变化,让课堂释放出生命感、意义感、眷注感、智慧感、美妙感、意境感、期待感……
2.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特别重视知识传承,以致许多学生能从容应对考试,却在生活中显得无能。有一位德国专家说:“你们的教科书比我们的教科书厚,你们的题目比我们的题目难,但是你们得买我们的货。”这句话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值得每一个人思考:请给知识注入生命,用经验激活知识,用智慧建构知识,用情感丰富知识,用心灵感悟知识,用想像拓展知识,让知识变得鲜活,让孩子们领悟到生命的伟岸!课堂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我们用热情去拥抱课堂:课堂,眷注生命的地方。
3.我们必须清醒:如果把揭示人生的意义看作是认识论的任务,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把这个意义揭示出来,因为,知识的增长并不一定导致生活的完美。当认识、知识成了第一性的东西,情感和意志便成了奴仆。这样,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其实,臻达人性完美需要“另一种”教学,这种教学与理解联姻,教学本身即理解,理解本身即教学。教学是生命意义的澄明,使人不断地自我超越,“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说白了,课堂里蕴涵着“人是什么”的答案。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教学即对理解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学即理解。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堂是善解人意的地方。
4.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了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诺丁斯也提过:“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没有教师 幸福地教,也就没有学生方面幸福地学。当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生命释放意义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成长,获得生命意义上的幸福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情结,课堂教学不仅应给人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而且应给人高品位的幸福体验。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是守望幸福的地方。人的一生能否过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今天在课堂生活中能否获得幸福。这或许是课堂教学的深刻意义所在。
5.教育是农耕,遵循自然规律才有收获;把教育视为流水线,批量生产同规格的产品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活泼泼的孩子,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面对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孩子,课堂教学要有与美相遇的心情,要把成人之美作为最高旨意,引导孩子们活在美中,与美对话,与美同行,活得更美。如此,课堂便是与美相遇的地方。课堂教学是心与心的相遇、美与美的交融,每个人与他人、与自己、与历史相遇,都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所有的相遇都构筑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你在这个世界充满美妙感。
6.我们的课堂善用纪律规范行为,用训练规约思想,漠视人的情感与独特感受,课堂因此没有了盎然的生气。课堂理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宁静,安全,温馨,轻松。在这里,有家的感觉,不用担心“万一说错了怎么办”,孩子们敢于说“我有不同的想法”、“老师,你讲错了”;在这里,孩子们不怕“露怯”,不怕“幼稚”,能道出困惑,能露出观点,能形成质疑;在这里,有诗情画意,有奇思妙想,有思维碰撞,有情景,有灵气,课堂因此有了一种奇妙的意境感。
7.课堂是为放飞梦想而存在的。孩子们充满想象,面对这个世界,他们无拘束无束,内心有太多美好的期待。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走进自然,渴望放飞梦想。课堂是广袤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多么不堪一击!课堂教学要回归曾经远离了的生活世界,穿越时间遂道,把过去、现在、未来浓缩在一起,跨越地域的界碑,让孩子们享受人类文明的财富。由此,课堂是凝视梦想的地方,这里有未来,有远方,有充满张力的诗……
8.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历史,却毫无结果……以上这些能说代表了生活吗?充其量只能说那不过是一个神在考虑创造世界时他脑海中飞快浏览的一个目录表,那时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将他们合为一体。”怀特海的观点是令人深思的:知识并不代表生活,生活需要智慧。很多时候,课堂与知识无关;课堂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在于传递生活态度,让孩子们彻底明白:生命的厚度在于拥有静谧的时光,让心灵溢满宁静与幸福。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不再是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懂得,课堂是一个酝酿牵挂的地方。
9.派纳在《健全、疯狂与学校》一文的结语中说:“我们毕业了,拿到了证书却没有清醒的头脑,知识渊博却只拥有人类可能性的碎片。”这多么令人深思啊!当人的需要、价值、情感被淹没在单纯的知识目标之中,生命感在这里便荡然无存。将课堂教学视为纯粹的认识活动,片面发展人的认识能力,看不到人的整体“形象”,特别是作为“在场的人”的“整体形象”被抽象。放眼世界,人之精神远遁,迷失于庞大的“静止结构”,这便是“教学认识论”的“悲剧范畴”。其实,课堂是一个意义时空,教学即谈心,学习即交心。当我们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就会发现:原来,课堂是释放心灵的地方。
10.课堂教学是富含智慧和艺术的活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都激发出来,才能算作真正的课堂教学。说白了,课堂是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思维亮点,促成智性的提升和灵性的妙悟。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驾驭教学机智,促进孩子们智性跃迁与灵性发展?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拼命讲,学生认真听,被动地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大脑便会“格式化”,发展便得不到真正的保障,他们只能在大脑中形成直线型知识反馈通路,无法呈现富有生命情愫的、饱满的人形象!
11.对于课堂,我们有太多的定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种文化首先意味着一种眼光”,“眼光不同,对所有事情的理解就不同”。当课堂被重新定义的时候,当我们真切地回归课堂教学人文立场的时候,检视课堂教学的“眼光”便有了新的角度,课堂教学便有了新的样态。
杨四耕
2017年9月1日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序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单一以成绩为考评标准”是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担忧的问题。由于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引发了基础教育的失衡,这种失衡普遍导致各学科之间的着力不均和狭隘的学科知识本位。
在这种评价机制下,评价老师的最高标准便是成绩。教出好成绩便是好老师。这往往会让老师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同样,衡量学生的最高标准仍是成绩。分数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重智轻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新一代家长、学生更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特色的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是家长的首选。
城阳区实验小学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发展,将蕴涵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尚美”教育特色相结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多元至美”课程体系,创建了“自然、饱满、丰富、灵动、诗意、有趣”的“臻美课堂”教学范式,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学校、全国外语教学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百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在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OM团队斩获世界冠军,获得历史性的突破。学校为每个孩子的成才搭建平台,使学生自信活泼、个性张扬、综合素质强。学校为国家的未来源源不断地推送栋梁之才,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得之心,寓之行。城阳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分析了学校现行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与不足,并经过反复的一线教学实践,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出了“醇美语文”、“趣味数学”、“享受英语”、“缤纷音乐”、“快乐体育”、“创意美术”、“多彩科学”的学科建设目标,积极构建了“1 X”的学科课程群。让课程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载体,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第一,学校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按照儿童心灵的自然和特点,教师通过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的身心得到自由而健康的发展;
第二,学校课堂融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学生;
第三,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发挥自己的智慧,采取灵活轻松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自己的课堂生动、丰富起来;
第四,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建构,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教学情境;
第五,学校教学不仅是塑造心灵的艺术,而且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
第六,教师充分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享受到学习乐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而言之,城阳区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在牛秀娟校长的带领下,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让孩子们“在这里,与美相遇”,让课程“从这里,扬帆起航”,为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
后记
品语文之醇美、叹数学之趣味、享英语之烂漫、赏音乐之缤纷、玩体育之快乐、赞美术之创意、呈科学之多彩……臻美课堂,多元至美。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其幸福成长的乐园。丰富多彩的课程,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孩子们不仅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有了乐在其中的感受。愉悦的心境,不仅让孩子们当下有一种其乐无穷的审美感受,还会向未来的生命延伸,以美促美,美其所美。
语文丰富其底蕴、数学构建其思维、英语散发其热情、音乐迸发其活力、体育塑造其健美、美术提升其品味、科学开拓其创造……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铸就了坚实的阶梯。
任何大的成功,都要有一个开始,也需要一个过程,课程建设如斯然也。诚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设想,伴随着学校“臻美课堂”的日趋完善,伴随着实小人“笃行之”的教育热情,孩子们会因为喜欢上课程而爱上学习,从而受益终生。
“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让学生在“臻美课堂”熏陶中感受快乐,让美在无形之中浸润学生的心灵,从而让孩子更具幸福感,更具生命的灵性,让其内心更加丰盛。“臻美课堂”不仅打造了孩子们健壮的体魄,还涵养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孩子们因为有了丰富而美好的心理感受,会感到学校生活更加的美好,并有可能将这种美好的感觉伴随着其终身的生命不断成长。“臻美课堂”的多元呈现也让孩子们的思维具有了更加宽阔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积极打开孩子们思维的通道,让其思维奔放起来。
“臻美课堂”绽放出迷人的教育环境,为学校烙上“尚美”的文化符号,学校到处弥漫着育人的功能,这种育人是柔和的,甚至是无声的。身处美的环境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美的熏染。这种美,不管是朴实无华,还是华彩迭章,都会给人以道法自然的亲切之感。心灵美蕴藏于心底,行为美昭示于外在。恰如《大学》所言:“诚于中,形于外”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臻美课堂”的建设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相信不久的将来,实小的孩子们“久入芝兰之室”也必定会随身散发馨香。
第一章 醇美语文
【关键词1】情趣:让生命的气息流淌
课堂教学理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让孩子们丰满地站立在教室中央。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因此,我校在“醇美语文”探索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一、由“情”引“趣”
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感因素,使其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世界、开拓眼界的推动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
【案例1-1】
从成为小学生那天起,老师陪伴、引导孩子们读金子美玲的诗歌,从春天读到冬天,诗歌一直伴随他们成长,浸润他们纯真美好的心灵。在二年级开春时候,我们新的课本《春天里做一件美丽的事》正好给了学生抒发自己情怀的渠道。读了那么多的诗歌,他们跃跃欲试,由此开启了我们的《春天里做一件美丽的事——写自己的诗》。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洞察着校园里,生活中的一切气息。
一天早晨,区园艺师在校外为柳树剪枝,我带学生去捡柳枝玩,有的小朋友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小诗《不爱打扫的柳树》没过几周,我们外出欣赏春天里的美景时,学生们越来越觉得写诗很有趣,相互攀比起来,看谁写的最棒。于是一首首小诗诞生了。《柳絮飞》《美人梅》《我爱这,春天》《一场梨花雪》《花雨》《春天》《紫藤花和小蜜蜂》《蝴蝶》等。
有了诗歌的浸润,让学生对诗歌有了认识,有了感情,所以他们才有了试一试的兴趣,读春天的诗歌,写春天的诗。赏秋天的美景,做秋天的画。
教学中挖掘学科的情趣资源,寻找学习各种知识的最佳切入点,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交互使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发儿童对鲜明形象的感知和探究未知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产生求知的欲望,享受表达的喜悦。
二、以“趣”激“情”
多年以来,给小学生讲解古诗最难的是对于诗意的理解,学生能够背诵出古诗,却不能理解出古诗里的意境。因此因该先介绍诗中的意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到学习情景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的“情趣”从何而来,除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情趣、教学设计的情境情趣,更重要的在于知识本身。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只是把知识看作一堆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力的、静止的符号系统,还应看到,在平静的、平面的知识表面下,还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精神世界,弥漫着生活情趣与知识理趣的气息。因此,课堂要从知识的内部呼唤出真实存在的丰富多彩的生命情趣,把它们融入到教学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去,为教学情趣的激发和飞扬涂上一层深深的底色。
【案例1-2】
在教学写日记时,由于是第一次写,正发愁要怎么开这第一节课,晨诵时,一只调皮的蛐蛐窜进了教室,扰动了学生学习的心,每个小孩子对这只蛐蛐好奇极了,教师里顿时炸了锅,晨诵是没法上了,那就都对付这蛐蛐吧。嘴最皮的几个小朋友已经早早把蛐蛐团团围住:
有的女孩子在叽哇乱叫,还有的隔着老远探头观望的,这时候蛐蛐跳到了我的扫把上,我把它从窗户送到了外面的草丛里面。学生慢慢安静了下来,我笑着说:“刚才可真热闹啊!一个误入我们地盘的小客人,搅黄了我们的晨诵哦,可也不至于置人家于死地,它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不要轻易伤害它们。你们觉得这节晨诵没上该怎么补救呢?”小朋友们说那就写写刚才发生的事情吧,挺有意思的。就这样第一篇日记诞生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