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中小学教辅教育理论/教师用书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

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

作者:漆永祥 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10732188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SKU:5d83e7945f98490ecd64041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7321887

内容简介

漆永祥教授有着超过30年的高考阅卷经验,2009年起更是担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本书是漆永祥教授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和高考的论文、访谈、演讲、序跋等的结集。全书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包括《抛开束缚  回归本原——中学语文教学“十请”》《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等15篇,聚焦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语文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教育等问题;

第二部分是“语文高考·自主招生·创新作文大赛”,包括《关于语文高考改革的几点浅见》《由一道令人尴尬的试题说起——兼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等问题》《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高考体”显示中学生不良文风和写作弊端亟待扭转》等15篇,主要聚焦高考语文特别是高考作文反映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有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和“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分析与评价,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公开披露;

第三部分是“关于北京市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教学与高考等问题的调研报告”,是作者在2013年起对北京城乡数十所高中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探讨的问题涉及中学语文教、学、考的方方面面,对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漆永祥,1965年生,甘肃漳县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主管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清代学术史、宋诗整理、《燕行录》、东亚学术与文化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整理成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散文、杂文、诗歌等200余篇。

媒体评论

序一

温儒敏

漆永祥教授是我的同事,他从2008年起担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主管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每年高考到来,还担任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的负责人。这是非常烦琐辛苦的工作,很多教员不见得愿意做的,他却做得很投入很认真,而且一做就是七八年。他是
“有心人”,有学者的慧眼,在阅卷工作中,总能发现很多问题,包括阅卷中暴露出来的教学和高考命题的问题。他一样样去调查思考,写下很多文章。这些文章和他从事的古典文献专业关系不大,也不能填表当作“成果”,但他认为有意思,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值得做。这些文章陆续发表,影响很大。现在汇集出版,竟让我也有些感动和赞佩。语文界是需要这样的文章的,我非常乐意。

他的文章我读了一部分,印象较深的有这么几点。

一是对高考作文的研究和建言。包括高考作文评阅的标准如何制定,阅卷组怎么看待和处理
“套式作文”,为什么模式化的套路作文得不了高分,写作教学应当如何处理好和应试作文的关系,等等,都有细致的解说;甚至还透露了某些
“内幕”,打破那种把高考作文阅卷妖魔化的传说,让人们比较理性看待高考问题,并且能从中获取很多有利于改进教学和备考的启示。

二是对北京市这些年高考阅卷工作的经验总结。他肯定了阅卷员的选拔、培训制度,以及阅卷过程某些必要规定的落实,也对某些存在的通病顽疾提出批评。他把阅卷弊病的改进说成是
“续命的一环”,也可见其重要和紧迫。我多年前也指出高考作文评分中的二等文比例畸高现象,认为必须加大改进的力度,克服随意性,拉开分距。否则,一线写作教学亦将崩溃。这些年北京市开始重视这项改进,漆永祥教授也在其中起到推进的作用。书中的一些相关经验,是值得许多地区考试管理部门参考的。

三是主张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
“花式改革”,要朴素一点,保留传统的好的方式方法。比如他提出
“十请”,包括请重新拿起粉笔,请少用多媒体和道具,请少用教辅,请少开书目,等等,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这些观察与建言,对当前语文教学也是有针砭意义的。

四是从文献学者角度看语文教育。比如强调
“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虽然对中学生有点难,但其精神是应当领会的———那就是要读整本的书,基本的书,改进不读书少读书或读书浮光掠影的倾向;他特别重视熟读背诵,尤其是读古书重记诵的做法,我也是赞成的。现在课堂教学比起以前活跃许多,但也可能天马行空,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语用”这一本质规定性反而可能旁落,漆永祥教授的提醒有意义。

读漆永祥教授这本书,心有戚戚焉。大概我们都比较倾向于让语文教学朴素一点,简洁一点,回归到常识,实实在在推进改革。我们俩同在北大中文系,都想在自己专业研究之余为语文教育
“敲敲边鼓”。这是责任,也是老北大的传统。读读这本书,也许能听到一些很来劲的鼓声吧。

2017年9月20日

 

(温儒敏,男,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现为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序二

顾之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的大著
《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即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承乏担任该书的终审,从中获益良多。永祥教授嘱我作序,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谈谈我阅读后的点滴体会。

我认识永祥教授已有多年。*初应该是在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上。这项赛事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届,影响日隆。我们都是大赛组委会聘请的评委,所以差不多每年都有见面的机会。近年来,我经常在语文报刊上读到他的文章,谈语文教学,谈传统文化,尤其是谈语文高考。由于他是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视角谈中学语文教育和语文高考,故能启人深思,发人深省,我读后常有会心之乐。我也曾邀请他参加中学语文教研活动,他总能拨冗予以支持。以前我只知道他的故乡在甘肃漳县,而我曾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三年,我们都对大西北怀有深厚感情。这次拜读他的大著,才知道他出生在山村,从小生活求学条件和我一样艰苦,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认识和理解,当然也就更多了一分敬重与钦佩。

北京大学素有关注与参与社会的优良传统,北大中文系不仅以传统深厚、思想活跃、学风纯正而著称,而且非常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当年西南联大,文学院设
“中国文学系”,师范学院设
“国文学系”,罗常培先生就同时兼任这两个系的主任。罗先生在他的
《中国人与中国文·自序》中说:“做学问固然要求精深,同时也不要忘记普及。倘使一贯地老抱着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态度,那岂不失掉教育的意义了吗?”在当时抗战的极其困难的时期,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国文学系还创办一份以改进国文教学以及帮助青年自修国文为宗旨的
《国文月刊》,浦江清、余冠英二位先生先后任主编,朱自清、王力、罗常培、沈从文、魏建功、罗庸、李广田、萧涤非、张清常等先生都曾参加过编委会。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力、游国恩、周祖谟、冯钟芸等先生都曾参加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审定。魏建功先生还受叶圣陶先生之邀,主编了供小学生使用的
《新华字典》(195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因出版业务调整划归商务印书馆)。1977年恢复高考后,朱德熙先生曾主持过多年高考语文命题,并主持制定了1978年高考语文学科
《复习大纲》(今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前身),这也是我国*份语文复习考试大纲。1978年高考结束后,针对一些教师对高考语文的不考命题作文误解,朱先生还在
《光明日报》发表
《高考语文试题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进入新课改以来,北大中文系在温儒敏教授主持下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直接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文系有十几位教授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有的参加了其他版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的参加高考语文全国卷或北京卷的命题工作,有的深入中学一线调查、指导语文教学,有的著书立说呼吁语文课程改革,有的参与中学语文
“国培计划”,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与学术影响,振臂高呼,引领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永祥教授继承了北大中文系的优良传统,在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语文高考。他是研究古文献的专家,对中国古文献学、清代学术史、乾嘉考据学与朝鲜
《燕行录》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但是他的脚步又不仅仅停留在古代,他善于运用精湛的历史文献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现实中的语文问题。他不仅博古通今,而且切切实实做到了古为今用,这使他在学术研究中能够兼顾古今,把古今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提高与普及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尤其是近十年来,他主持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参与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语文学科和创新作文大赛的诸多具体工作,这使他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细致的思考,也有了更多发言权,通过发表文章、演讲,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参加语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谈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谈语文高考命题与阅卷。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还主持了北京市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的调研。那是2012年高考结束后,北京六万多考生的语文试卷中没有出现一篇满分作文,引起考生、家长、教师、媒体与社会的不满,招致众多批评与非议。为了纠正高考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模式化、套路化作文以及
“写什么都好”的风气,在他的主持下,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组设计了
《关于北京市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的调查问卷》,以北京市高考阅卷员的身份,先后走访了北京城区和部分郊区20多所中学,与各区县高中语文教研员、教师和高中生进行
“真诚、平等而深入的对话”,对北京市高中生语文学习情况,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语文教材,语文高考,高中作文的学习、教学与考试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形成
《关于北京市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教学与考试等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3—2015)》。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这些经历,使他对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客观理性的认识,也拥有众多语文
“粉丝”,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本书汇集了永祥教授近年来有关语文教育教学和高考语文的论著,有论文,有访谈,有演讲稿,有讲义,有序言,有调研报告,可谓精彩纷呈,胜义无限。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既是大学教授,又有着扎实的语文教育实践,他对语文教育和语文高考的许多真知灼见,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关于高考,他说:“高考在今日仍不失为选拔人才*合理、*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充分实现了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其他制度和做法可以取代。”关于高考语文命题,他认为
“语文更应该有
‘大国文’气象,应该更接地气,……就考平平常常的字词和*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考分析和识辨能力、综合与概括能力、解释与判断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高考阅卷,他认为:“阅卷不仅考验耐力,也考验胆力、心理和体力。……就选择题而言,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好,精力旺盛,既快又准。”(《一个老阅卷员的
“国文梦”》)关于语文教学,他提出了
“十请”,呼吁语文老师请拿起粉笔,请放下电脑,请读出声来,请少用道具,请慎用网络,请回归课文,请写作生活,请少用教辅,请少开书目,请注重实践。(《抛开束缚,回归本原———中学语文教学
“十请”》)关于经典,他说:“所谓经典,不该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那些玩意儿;经典的温情,是静静流淌在我们今日寻常人生中的那一脉血液。”(《贵在寻常》)谈到我国语文教育传统,他说:“西方的流行方法我们应该学习,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完全否定自己,汉语教材与教学方式,更有许多值得我们汲取养分之处。”(《〈大学国文选本〉序言》)谈到中学教师,他呼吁
“应该给中学教师增加薪水”“应该给中学教师提供足够的进修机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他通过调查发现,存在
“被夸大的
‘轻视’”。(《关于北京市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教学与考试等问题的调研报告(2013—2015)》)应该说,他的这些意见和建议,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不仅表现了一位高校学者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切,也反映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我尤其对他的两点呼吁感同身受,极为赞同。我相信,每一位爱我中华母语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都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热爱和家国深情。

序于*大运河畔之两不厌居

2017年6月19日赴美探亲前初稿

6月26日于纽约ForestHill改定

 

(顾之川,男,1958年生,河南商水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欲觅金针度与人——语文教育与高考论集”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给教师的建议·精装(大教育书系)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世界教育思想文库: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EUR €2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