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09776
课程是学校*重要的产品。有优质的课程,才有优质的教育。一所学校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本书是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课程建设的成果集锦,回答了一所学校如何建构课程体系、怎样建设各类课程,又如何跟随学生发展的需要使课程不断升级等问题。读者从书中也可了解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建设力如何在一所学校落地。本书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既可用于校长与教师培训,又可供相关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参考。
序 课程创新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
写在前面
上篇:学科课程
1.“读”出来的语文
2.学习路径 学生体验=有效学习
3.先听后说,先读再写
4.物理的“主题”与“模块”
5.引桥搭在难点上
6.喜欢“思品”不是梦
7.“品”历史
8.地理其实不难“理”
9.走进生活学生物
10. 透视”艺术
11.体育“1 2”
12.兴趣 实践=信息素养
中篇:活动课程
1.入校课程:帮助新生适应新生活
2.国旗下讲话课程:国旗下受教
3.班会课程:小班会,大舞台
4.主题教育课程: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成长
5.进阶课程:谁都不能掉链子
6.社团课程: 抱团”一起嗨
7.节日课程: 节”而不制
8.“阳光60分”课程:阳光播撒每一天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与“实践综合”
10.离校课程:身虽“离”,心永在
下篇:特色课程
1.读“大家”,悟自己
2.“莫言”课程育“大家”
3.用故事传播文化
4.激活“凝固”的物理文化
5.让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物理
6.植“物”入“心”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广文中学从入学到毕业的课程,让学生从被动的客体转换为主动的主体,走上了自我成长、自我彰显的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毛亚庆
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更好、更有意义。广文中学的课程,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了信息的自我转化,实现了学习增值。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崔允漷
中国不缺少训练,但缺少真正的教育,缺少对人的精神与心灵的关注。广文中学的课程关注到了学生的精神发展、心灵成长,他们是在做真正的教育。
——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
从入学到毕业,怎么让孩子们有更充实和更有价值的体验?广文中学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课程为载体,为他们创设了无数精彩、感动的瞬间与美好的回忆。这样的学校无疑是值得学生怀念的。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 付宜红
先有学生,后有课程,这是广文中学课程开发的逻辑。正因为如此,广文中学所开发的每一门课程都直面学生成长中的需要和问题,服务学生更好地成长。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斌
序 课程创新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
常常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能不能为素质教育下一个定义?能不能研发一套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面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只有一个:“素质教育并没有那么复杂,素质教育很朴实,很简单,很具体。一句话,素质教育就在国家课程方案里,只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就是在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正因为如此,2008年10月,在山东省教育厅召开的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我对广文中学“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的探索特别感兴趣。该校通过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多元课程体系,以适切的课程带动学生多元发展,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省教育厅召开的教育教学改革会议上,我常常听到广文中学的新探索、新成果,而所有探索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且他们围绕这一探索逐步形成了“适才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从课程创新出发,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成为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广文中学是2006年由两所老学校的初中部合并而成的一所新学校,何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山东省的品牌学校?广文中学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了科学的回答。
1.在教育存在的终极意义上,广文中学回答了学校存在的永恒价值问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当下,许多学校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有时功利得连教育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令人欣慰的是,广文中学从建校伊始,就执着地寻找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对学校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科学剖析、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新学校”的发展愿景,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确立了“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广文特质”的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战略性问题。然后,他们在行动研究中寻找发展路径,并将之落实到每年一个主题的战略发展(改进)点上。
“适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一种实践模式,体现着赵桂霞校长与广文中学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办学的整体思考。教育是于人、为了人、发展人的事业,“适才教育”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即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都是从“人”的适应性出发,体现着鲜明的人本思想,而终都聚焦于“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其中,学生适学”是核心,教师适教”是关键,全员适位”是保障,“家庭适导”是支撑,“学校适所”是根本。
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广文中学在探索和建构“适才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的束缚,一步一步走向了教育价值的真正自觉—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
2.在教育发展的终极意义上,广文中学回答了学校发展的科学路径问题—课程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
在明确了学校教育存在的终极价值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之后,接着需要厘清的重大问题是学校到底凭借什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固然,构成学校的要素很多,比如校长、教师、校舍、办学条件,以及维系这些要素运行的评价、管理等,但不能不说,这些要素都要聚合成一个载体—课程。只有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一词早出现在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也就是说,课程就是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而它的动词形式意为“奔跑”,也就是说,课程的实施必须着眼于学生个体认识独特性经验的自我建构。在我看来,课程是人类价值的传承,没有它教育就不知道从何开始,要到哪里去;课程是一种知识(理性的和经验的)载体,没有它教育就无法展开;课程是一个平台,没有它师生的教育活动就无处实施;课程是师生生命共舞的历程,没有它就没有师生知情意行的和谐乐章。正是凭借课程的滋养,学校才能担负起促进每个学生生命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的神圣使命。
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适合学生发展,为关键的是看其能否限度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早在2008年10月的会议上,我就认为,广文中学已经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的核心,走上了独特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适才教育”的核心是“学生适学”,“学生适学”的根本在于不断建构并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广文中学通过行动研究发现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又在行动研究中发现了课程开发的支点,开发了丰富多元的课程,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比如,他们开发的进阶课程,是为刚刚结束一个学年的校园生活、即将开启暑假生活的孩子们准备的。其课程目标是“给每个孩子装上一台发动机,激发其内生动力,让他过一个高质量的暑假”。进阶课程的开发,就源于他们发现学生暑假生活无序,生活质量不高,大多呈现出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进阶课程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暑假生活质量,它成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常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广文中学却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且他们通过开发课程去解决。他们从学生入学报到的一张照片里,发现了学生的需求,开发了入校课程;从学生毕业离校时留下的那张被砸坏的桌子上,发现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开发了离校课程;从入校时男生和女生英语考试成绩的差异中,发现了学生学科学习差异的根源,开发了引桥课程,限度地遏制了两极分化现象;从首届艺术节一个被妈妈拉下台的男主持身上,捕捉到了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走上了活动课程化之路,进而使活动课程个性化。广文中学的每一个课程,几乎都是基于这样的问题发现而探索、研发的。
不能不承认,广文中学之所以在山东省教育界享有盛誉,就是因为伴随着“适才教育”的探索,他们向全省同行输送了课程理念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课程。这再次说明,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体现,课程创新是一所学校真正充满活力的源泉。
3.在教育改革的终极意义上,广文中学回答了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问题—建设一所富有科学精神的学校。
当我们找到广文中学的活力之源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课程创新,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时候,我们必须寻找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广文中学课程创新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支撑学校持续进行课程创新的法宝又是什么?
广文中学每年都多次进行“倾听客户声音”的调研,他们不是等出了问题再去解决,而是重视行动研究,通过倾听学生、家长、教师的声音捕捉客户的抱怨,预设各种问题,将问题解决前置化。而且,运用测量手段,用数据表达信息,不断追问问题背后的根源,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广文中学“适才教育”成果体系中的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基于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经过了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在每年山东省举办的创新教育会议上,我都能听到广文中学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实践。正是在问题解决中,他们创新性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构建起了完整的旨在“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的“适才教育”体系。
从对常态现象的反思和追问中发现问题,这应该归功于广文中学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也源于广文中学的调研和数据文化。而这两点折射出的,一是基于实证的问题意识,二是基于用数据说话的探究精神。它们恰恰构成了广文中学又一种可贵的学校精神,这就是依靠科学、敬畏科学的教育科学精神。
张志勇/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写在前面
2006年,广文中学由两所学校的初中部整合成立。每一所新成立的学校都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经过大量行动研究,我们确立了建设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新学校”的目标,并把“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广文特质”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之所以确立这样的目标,不仅是因为我们倾听了学生、教师、家长、校长、专家等上万人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教育是什么?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我们的理解是,教育如同一枚鸡蛋,从外部打破只是食物,而只有从内部生长出一股力量,戳破蛋壳,一个鲜活的生命才能生长。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互动的过程,教育就应该唤醒学生内在的生长力,让他自我发展。
这样的教育需要一种价值观引领,因此,我们将“适才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作为核心办学理念。我们相信,教育适合孩子,孩子就能自我突破,走向成功。
课程核心
要实现“创造适合每个初中学生发展的教育”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必须进行战略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于是我们又开始倾听和研究。在面向万人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收获了建设一所“新学校”的八个战略目标,并从中确立了五个关键要素,即课程、课堂、教师、学生、管理。每年的工作紧紧围绕这五个关键要素展开,而且通过“主题发展年”,一年破解一个战略重点。
从2006到2011年,我们依次走过了“教师发展年”、“课堂改革年”、“课程建设年”、“学生成长年”、“文化管理年”。每一个“主题发展年”过后,学校的生态都发生了改变,但只有经历了2008年的“课程建设年”,学校的生态才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一年,我们构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有序实施十类活动课程,纳入课时实施特色课程,大量可选择的课程给了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的校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是教育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怎样的课程才可能有怎样的教育,也才可能培养怎样的学生。
课程升级
2006年广文中学成立后,我们的课程建设重点是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学期结束时,我们面向学生调研:“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哪个知识点感到难,哪个感到容易,哪个感到一般呢?”学生会对各学科教师整理的所有知识点予以确认。
整理汇总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了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与困惑,然后持续追问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引桥课程、整合教材、适量练习三条学科课程开发路径。
其中,引桥课程包括学前引桥课程、难点引桥课程、发展引桥课程三类。学前引桥课程重在解决小初衔接问题,难点引桥课程重在帮助学生解决由生活经验缺失带来的学习障碍,发展引桥课程重在帮助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
学科课程的二次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对各个学科的喜欢程度。这一阶段的课程也被我们称为广文1.0版课程。
2008年进入“课程建设年”,基于“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广文特质”的育人目标,我们建构起相对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即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在内的全人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继续按照三条路径进行二次开发;活动课程是指把所有的学生活动课程化,有明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用课程理念去管理活动;特色课程是为了培育“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广文特质”而设立的包括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实践与探究系列的一类课程。
活动课程包括四大类:一是关注学生关键成长节点的课程,包括入校课程、进阶课程、离校课程;二是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的课程,包括社团课程、节日课程,仅节日就包括读书节、体育节、辩论节、科技节、英语节、艺术节;三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课程,包括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阳光60分”课程、主题教育课程;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一阶段的课程,不再只关注学科学习,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校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课程升级为2.0版。
但2.0版课程没有解决学科课程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离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还有很远的距离。
课程3.0
在实施2.0版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参与可选择的社团课程、节日课程时,特别专注、积极,参与感强,信心满满;而在学科课程的课堂上,无论二次开发多么完善,都会有学生走神,游离于课堂,甚至有些学生是在“陪读”。
教育是唤醒,是激发,是自我生长,因此必须有适合学生的课程。换句话说,学科课程必须实现结构性变革,才能让“适才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2015年,我们开始了变革学科课程结构、开发学科课程、实施选课走班的行动。
每一门学科都全面分析了自己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结构,终形成了学校整体课程结构那就是“基础 分层、分类、综合”课程。
强调学生的基础,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数学、物理、化学实施“基础 分层”课程,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技术实施“基础 分类”课程;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个学科既不分层也不分类,而是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跨学科整合,实施“基础 综合”课程。
与此同时,活动课程、特色课程的课程结构、具体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这一阶段的课程被我们称为3.0版。
从2015年起,初一年级开始实施3.0版课程,选课走班成为必然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再也看不到课表,学生上什么课就到自己选择的学科教室去。而学科教室不仅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栖息地,更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墙上、书橱边、电脑旁都是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的学科探索分区教学,同一堂课有自学区,有讲解区,有讨论区。与此同时,学生学会了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自主选择带来了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打造了绿色生态。
2015级学生还开启了一段新生活—“小学段”,即期中考试后独立设置的一小段学习时间。小学段开设学科课程和游学课程。学科课程包括援助课程和拓展课程,针对前一阶段知识学习进行查缺补漏和拓展学习;游学课程整合本学期各学科知识,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
在小学段实施过程中,我们又看到了自主选择带给学生的欣喜。从游学路线到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全部由学生选择,他们在选择中发挥出无穷的潜力,选择在他们身上产生了神奇的作用。
逐梦理想
理想学校需要理想课程,理想课程是能够满足每个学生需要的课程,课程3.0版还需要继续升级。当我们真正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需要的课程时,广文课程即升级为4.0版。
未来4.0版课程会比3.0版课程来得更快。当我们把课程资源放到云端,当每个学生都能够基于自己的需要从云端获取课程资源,当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时,我们的课程就会再一次升级。在这一阶段,教室会真正成为师生讨论、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场所,教师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教育会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成长,学校也就会真正实现面向每个学生的理想教育。
耶鲁大学教授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学校是怎么来的?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人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入了神,不禁想,哎呀,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该多好。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世界上就诞生了所学校。”
学校一定不是豪华的地标,不是彰显权力的大道,它应该平易、朴实、安宁,就像一个育婴房、一个家庭的后花园,用丰富的资源滋养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孩子。
我们正走在通往“花园”的路上。
书 摘
入校课程:帮助新生适应新生活
2006年8月31日,是新学年学生报到的日子,我们也迎来了广文中学整合成立后的批新生。这批新生被安排到体育馆一楼报到,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去各自的班级。体育馆里听不见热烈奔放的交谈,看不到手舞足蹈的欣喜,只见大部分学生都忐忑不安,茫然四顾。按理说,能够到百年名校广文中学就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离开生活了六年、已经把它当作家的小学,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难免紧张、焦虑,甚至有种无助感。那份离家的孤独、想家的难受,在新生中弥漫着,会直接影响刚刚开启的初中生活。难怪有家长曾向我倾诉:“我的孩子在小学挺优秀的,怎么到了初中就不突出了呢?”固然有初中优秀学生多的缘故,但孩子对初中生活不能尽快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学生成长的需求必须敏感,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比学习重要得多。
2007年,又一批新生到来。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做法,把入学过程变成帮助新生适应初中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入校课程”。
入校课程的主题为“千日之成,始于今日”,我们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目标:“走进学校”,这是基础性目标,帮助学生消除茫然无助的情绪,尽快形成对学校、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认知自我”,这是延展性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规范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规划未来”,这是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未来规划,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做好各项准备,顺利进行初中学习。走进学校,学生才心安,有了安全感,校园生活才有味道;能够认知自我,生活就不纠结,人生就不茫然,这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命题,也是人生幸福的根基;规划未来,让学生在清晰目标的引领下,有内动力的生长,这是教育的本源。三个目标从解决当下的问题到面对三年的成长,到一生的发展规划,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与之相对应,我们构建了走进学校、认知自我、规划未来三个课程模块,设计了十项课程内容,具体包括认亲、认家、入校仪式、小初衔接、班规校规我来定、选择课程自主成长、文明有我、强壮我精神、我的40岁名片、“我入校,我适应”风采展示。同时,穿插基本军事训练和素质提升活动。
走进学校—产生归属感
走进学校,从认亲开始。
认亲,就是认识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情感的连接,就有了吸引力。我们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学生报到当日,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实施。如何实施?一些学生在小学时可能不曾登过台,因此不可用登台轮流介绍的方式,那样他们会更没有安全感。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登台介绍本质上是一样的,也会给那些不曾登过台的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怎么办才好呢?不要忘了,虽然他们可能不愿意当众亮出自己,但他们愿意结识伙伴,因此,营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彼此结交的“场”就可以了。我们通常是玩“刮风”游戏。游戏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没有人会拒绝游戏。于是,教师把教室的座位布置成一个圆圈,孩子们来了以后都会坐在熟识的同学身边。此时,教师“刮”起一阵风,“刮”走具有某一特征的同学,如戴眼镜的同学,然后这些同学就离开座位,迅速找到新的座位,这样他们的左右边就有了新同学。大家彼此自我介绍之后,手就握在一起。
这种认亲方式非常安全,每个学生都同身边的一位同学相互介绍。待大家介绍得差不多了,教师就“刮”起更大的风,将一对刚刚认识的同学刮向另外一对刚刚认识的同学身边,让四个小伙伴彼此认识,并这样介绍:这是我的朋友,他叫某某某。然后教师又以同样的方式让八个人相遇,并让他们组成入校课程实施期间的一个活动小组。八人小组制定组名、组训、组规,俨然成了一个小团队。有了团队,有了伙伴,孩子们的安全感就会建立起来,然后在入校课程实施的一周时间里,每次都是八人小组展示,这样,小组与小组、同学与同学就彼此熟悉起来。
随后,开始认家。
认家就是认识新学校,熟悉新环境,了解新生活。设计“开学护照”,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参观学校各个部门,了解校园内建筑的功能和整体布局,了解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和相关教师,各个部门在“开学护照”上签名盖章确认。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开展“寻访校友,我爱我家”活动。还有“跟着学哥学姐去上课”活动,由高年级学生带领新同学走进自己的教室听一节课,让他们熟悉新课堂。学生开始接纳、走进并喜欢这个家,逐步有了“学校是我家,我爱广文家”的意识。
有了这个意识,就可以举行入校仪式了。
仪式具有象征意义,能够营造一种特殊的体验空间,传递难以言传的意义,让生命中的“过渡”变得美好。参加入校仪式象征着孩子们正式成为中学生了,这能够唤醒和激发他们主动面向未来的能量。入校仪式主要包括“走过中学门”、“校长授旗”、“拜师”、“感恩师长”、“入学宣誓”等环节。家长牵手相送,教师鼓掌相迎,学生列队走过中学门,场面庄严神圣,意义深远。随后,校长为各个班级授旗,并举行隆重的班旗传递仪式,这意味着新的班集体正式组建。家长牵着孩子向老师鞠躬拜师,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90度鞠躬还礼,并赠送学生礼物—《广文背诵400篇》和将要记录学生三年成长生活的“成长护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身份的转变和肩负的责任。
认知自我—激发认同感
认知自我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新环境下的新改变,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生活。主要有小初衔接、两个年级手拉手、班规校规我来定、选择课程自主成长等内容。
从小学到初中,课程的设置、要求变了,学习方法不同了,班级管理方式也有新要求,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更会发生大的变化。小初衔接采用讲座、跟着学哥学姐去上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讲座立足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的初中新角色、课程新要求、自我新改变,引导学生把“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广文特质”作为自己的成长目标。
两个年级手拉手活动,这是认知自我的重要环节。它让学生体验初中课堂,了解初中课堂的基本环节,对初中课堂习惯形成基本认知,为初中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我们推行学长制,让上一届的几班对应这一届的几班,让学长走到新生班级谈经验、谈体会、谈感悟。新生有了可以依托的大哥哥、大姐姐,有问题可以请教,有需要能得到帮助,便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安全感。
每年,班规校规我来定都会在新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吸引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内,围绕班级愿景、目标,各小组进行制定班规的头脑风暴,人人参与其中,畅所欲言,终汇集各个小组的结果形成“班级公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学校规范建言献策,终形成全员参与制定的学生一日常规和行为规范,以书面形式下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参与了,有了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学校规章就会得到好的遵守。
规划未来—提升责任感
规划未来从学会感恩开始。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士,无一例外都是有积极情感的人。情感是人一生成长的根本动力,而感恩之情是基本的情感。我们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保安,感恩餐厅职员,感恩校园里每一棵树,感恩水房里的每一滴水,感恩阳光,感恩大地,感恩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然后,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语言谈吐以及知识、修养、品行等各个方面,倡议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做有文明素养的自我。
要做广文人,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历史上无数广文人,都是因为心怀梦想,有明晰的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组织学生在寻访校友的基础上确立人生目标,播种远大理想,制订行动计划,并把自己的梦想用“我的40岁名片”固化下来。
设计“我的40岁名片”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入学实践活动,整个流程包括创设情境预想名片、制作名片、交流名片、亮出名片等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质,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自己40岁时的形象。然后在一张7寸长的名片纸上,设计自己40岁时的个性化名片,并在反面进行内涵解读。小组交流,班内分享,后全部展示在教室的墙上,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奋斗拼搏的强大力量!
从容面对初中生活
在总体设计上,三个主题模块活动环环相扣,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还会穿插安排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活动,如“卫生清扫比武”、“内务整理比赛”、“交通消防知识培训”、“课前演说10分钟”等。同时根据学生在入校课程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设置多种奖项,如“军训标兵”、“演讲小明星”、“文明之星”、“服务之星”、“纪律标兵”等,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闪光点授予其相应称号,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奖励和鼓励。
入校课程的后半天,举行“我入校,我适应”风采展示活动,每个班级依次上台,一个学生都不能少。他们尽情展示一周来的喜悦和收获,每个学生既当观众又做演员,从别人的成长中看自己,在自我反思中寻找继续进步的力量。
有了入校课程,新生入学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就都不是事儿了。新生迅速融入集体和学校中,快速地适应着新环境、新变化,从容开启了人生成长的新篇章。
(赵桂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