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7413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蔓作序推荐
追寻采访各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专家的一手资料
生动展现“功勋教师”一生探求“真正的人”的坎坷历程
用有爱的教育温暖每一个孩子的灵魂
内容简介
在遥远的乌克兰,有一所巴甫雷什中学,因为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而得名。在中国的江南,有这样一位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和知音:他把整个生命献给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夸父逐日般走在了中国与乌克兰教育交流的*前沿。专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和儿子,拜访苏霍姆林斯基夫人,访问巴甫雷什中学,访问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专访俄罗斯学者伦达克教授……他穿梭的身影追寻着苏霍姆林斯基毕生教育经验所留下了的永恒的足迹,他如炬的目光透过厚厚的文献探知一个真实的苏霍姆林斯基。
目 录
目 录
引子——梦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去 / 1
第一章 成功追寻的第一步——约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和儿子 / 3第一节 启动:揭开教育交流的新阶段 / 4第二节 交友:结识承继家庭价值判断的传人 / 9
第二章 追寻途中的大幸事——拜访苏霍姆林斯基夫人 / 23第一节 耐心的等待:获得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允诺 / 24第二节 难忘的拜访:来到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寓所 / 26第三节 珍贵的访谈:介绍人道主义教育学的倡导者 / 27
第三章 成功追寻的引路人——结识译介苏霍姆林斯基第一人杜殿坤教授 / 41第一节 导师:引入教育科学研究的殿堂 / 42第二节 介绍:揭示译介《给教师的建议》的过程 / 48第三节 比较:评点教育家的特点 / 52第四节 师表:诚恳的点拨和帮助 / 57
第四章 人性化的校园氛围——访问巴甫雷什中学印象之一 / 65第一节 绿色:生态校园的典范 / 66第二节 表扬:低年级学生的福音 / 71第三节 探索:蓝天下的课堂 / 77第四节 发展:第二教学大纲 / 79
第五章 “真”教育的人文风采——访问巴甫雷什中学印象之二 / 85第一节 自学:营造满校书香 / 86第二节 目标:培养合格公民 / 91第三节 传统:构建学校特色 / 98
第六章 不朽的征程与精神——参观纪念馆、墓地与教堂 / 103第一节 艰难的历程:苏霍姆林斯基纪念馆 / 104第二节 永远的相守:苏霍姆林斯基及夫人的墓地 / 112第三节 攀登的高度:教育的信仰与文化 / 117
第七章 努力与时代同行的后继人——访巴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 / 121第一节 结缘:17 年友谊在发展 / 122第二节 领导: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 128第三节 文化: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髓 / 132第四节 交往:继续“教育学是人学”之路 / 138
第八章 心灵教育的园地——访问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 / 143第一节 同心协力: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 / 144第二节 立足首都:创建城市学校教育改革的范例 / 149第三节 全力以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 154第四节 抓住关键:在改革实践中创建教师集体 / 163
第九章 教育界领军人物的见解——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正、副院长 / 167第一节 共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要义 / 168第二节 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教学论思想 / 176第三节 给中国教育同行的建议 / 185
第十章 法定继承人的深刻体悟——专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 / 189第一节 铸就独特人格的奥秘 / 190第二节 真正的共产主义教育家 / 192第三节 把“自由”与“责任”统一 / 197第四节 重视“情感文化”的建设 / 200第五节 全面理解教育家的思想 / 202第六节 避免学习与实践的误区 / 205第七节 教育思想研究的开拓 / 206
第十一章 学生、同事和研究权威的心语——专访俄罗斯学者伦达克教授 / 209第一节 学生时代的校长印象 / 210第二节 与校长共事时的珍贵回忆 / 214第三节 教师素养与个性 / 217第四节 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 221第五节 家长教育学与家校结合 / 223第六节 优先重视个性对集体的影响 / 225
第一章 成功追寻的第一步——约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和儿子 / 3第一节 启动:揭开教育交流的新阶段 / 4第二节 交友:结识承继家庭价值判断的传人 / 9
第二章 追寻途中的大幸事——拜访苏霍姆林斯基夫人 / 23第一节 耐心的等待:获得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允诺 / 24第二节 难忘的拜访:来到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寓所 / 26第三节 珍贵的访谈:介绍人道主义教育学的倡导者 / 27
第三章 成功追寻的引路人——结识译介苏霍姆林斯基第一人杜殿坤教授 / 41第一节 导师:引入教育科学研究的殿堂 / 42第二节 介绍:揭示译介《给教师的建议》的过程 / 48第三节 比较:评点教育家的特点 / 52第四节 师表:诚恳的点拨和帮助 / 57
第四章 人性化的校园氛围——访问巴甫雷什中学印象之一 / 65第一节 绿色:生态校园的典范 / 66第二节 表扬:低年级学生的福音 / 71第三节 探索:蓝天下的课堂 / 77第四节 发展:第二教学大纲 / 79
第五章 “真”教育的人文风采——访问巴甫雷什中学印象之二 / 85第一节 自学:营造满校书香 / 86第二节 目标:培养合格公民 / 91第三节 传统:构建学校特色 / 98
第六章 不朽的征程与精神——参观纪念馆、墓地与教堂 / 103第一节 艰难的历程:苏霍姆林斯基纪念馆 / 104第二节 永远的相守:苏霍姆林斯基及夫人的墓地 / 112第三节 攀登的高度:教育的信仰与文化 / 117
第七章 努力与时代同行的后继人——访巴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 / 121第一节 结缘:17 年友谊在发展 / 122第二节 领导: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 128第三节 文化:学校教育教学的精髓 / 132第四节 交往:继续“教育学是人学”之路 / 138
第八章 心灵教育的园地——访问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 / 143第一节 同心协力: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 / 144第二节 立足首都:创建城市学校教育改革的范例 / 149第三节 全力以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 154第四节 抓住关键:在改革实践中创建教师集体 / 163
第九章 教育界领军人物的见解——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正、副院长 / 167第一节 共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要义 / 168第二节 解读苏霍姆林斯基教学论思想 / 176第三节 给中国教育同行的建议 / 185
第十章 法定继承人的深刻体悟——专访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 / 189第一节 铸就独特人格的奥秘 / 190第二节 真正的共产主义教育家 / 192第三节 把“自由”与“责任”统一 / 197第四节 重视“情感文化”的建设 / 200第五节 全面理解教育家的思想 / 202第六节 避免学习与实践的误区 / 205第七节 教育思想研究的开拓 / 206
第十一章 学生、同事和研究权威的心语——专访俄罗斯学者伦达克教授 / 209第一节 学生时代的校长印象 / 210第二节 与校长共事时的珍贵回忆 / 214第三节 教师素养与个性 / 217第四节 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 221第五节 家长教育学与家校结合 / 223第六节 优先重视个性对集体的影响 / 225
前 言
“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丛书
总 序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永恒的命题
总 序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永恒的命题
大型教育丛书《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编写,历经数年,已初见成果。现在,其中第一批三本著作(“教师卷”、“交往卷”和“理论卷”)已付梓出版,这是一件喜事,我感到十分欣慰。这套丛书是我国一群热爱、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是践行其教育思想的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之作。丛书向人们真切、生动地展现出在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一大批志士仁人满怀热诚和景仰,向一位享誉世界的异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真学习的动人情景;丛书也有力地证明,中国基础教育界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运用苏姆林斯基思想于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79年,“文革”的破坏刚刚结束,在素有良好教育传统的崇文好学之邦,因长达十多年的思想禁锢,竟已“无书可读”,“有书不能读”,学习资源极度匮乏,更遑论域外资讯了。那时,国门打开后最早吹进我国教育界的域外“洋风”,便是前苏联教育教育家的思想,由英语翻译的西方教育作品还很鲜见。当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先生翻译、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述(尤其是《给教师的建议》)一经面世,在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渴望学习、渴望提升教育能力的中国教师,立刻像久旱逢甘雨,将其视作至为宝贵的精神食粮。自此,我国教育界形成了一次次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归做三次高潮,时间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至今。这三次传播高潮,主要表现为三个重要事实。(1)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述陆续翻译出版,并应读者要求不断再版重印。据统计,至1986年,国内翻译出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就已达24部,每本发行量都很大,普遍达到数十万册,如杜殿坤学生编译的《给教师的建议》就一再再版,突破了一百万册。同时,热心阅读、研究和传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及的人们,凝聚成了学术团体,如1998年建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委会之下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如2004年建立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之下的“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中心”,如2015年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领导下组建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委会”。总之,人们像尊崇我国的“万世师表“陶行知那样,期望同样享誉世界、受到我国中小学教师爱戴的苏霍姆林斯基,对中小学教师产生更为广阔、深刻的思想影响。(2)我国一批中小学校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地反对和抗衡那种“以知识为本,分数至上为特征,以牺牲学生身心人格健全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在改革探索的热潮中作出了诸多创造,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审美教育”、“成功教育”等等,成为中国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基层典范,这批学校的校长及创造性探索者,无一不是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模范,他们和他们的学校,把我国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由民间发端而不断推动,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政策,他们在此过程中带了头、立了功。(3)我国一大批中小学教师,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楷模 ,坚持儿童为本,教书育人的立场,积极效仿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的职场实践进行持续的教育研究;同时,出现了一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他们扎根教育实践,以潜心研究、传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为志业。由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滋润,经过教育实践的历练,他们或成长为当今中国最优秀并享有声誉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或成为很“接地气”、善于沟通理论与实践、受到基层教师普遍欢迎的教育科学研究者。 回顾这三次传播高潮,分析客观存在的各种事实,考察它们产生的国内背景,研究其可能构成的长远影响,我以为这种持续性传播主与以下三个主题密切相关,它们是:(1)持续地反对、抗衡应试教育,推动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2)不断调整、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3)鼓励教师成为职场中的研究者,引导中小学教师走向职业的专业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我国得到广泛和持续的传播,正与这三个主题的展开过程融为一体了。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生涯,也是与这三个主题息息相关的。我们看到:他扎根一所乡村学校几十年,一贯强调在智力教学中实现德育,旨在培养健全、和谐发展的人;他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反对死记硬背,强调激发兴趣,培育学习愿望与勤奋品质,力求学生获得智力劳动的心灵成果与其中的创造喜悦;他强调优化学校教育,同时十分看重课外阅读、同辈交往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对孩子的影响;他身体力行,坚持每年听360节以上的课,注重现场观察每个儿童,分析师生关系,体验课堂情感,发挥校长最为重要的管理作用;他亲自主办家长学校,探访学生家长,共商孩子教育问题;他制定“第二教学大纲”,开设“蓝天下的课堂”带领孩子户外游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不停顿地思考日常教育教学,把职场当作教育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试验场和诞生地;作为一线教师、校长,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他的研究不为别的,只为儿童的发展,只为改善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吸引了人们,打动了中国教师的心,得到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共鸣、欣赏和由衷钦佩。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实践,正是应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化的追求方向与基本理念,正符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素养提升的内在需要与外部要求。这样就不难理解,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会注定受到中国教师的爱戴,成了他们的效法榜样,甚至是精神偶像。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在当代中国教师心中已经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本套丛书邀请的作者正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展示自己的精神成长历程。丛书总主编吴盘生老师是一位资深教育科研工作者,他因工作需要被派遣到乌克兰大使馆工作,有幸结识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人,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由此进入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近几年,他倾心策划和组织一批对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有感情、有研究,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积极践行的教育工作者,着手这件有意义的工作——编写丛书。我相信,这套丛书不仅给中国教育界留下一部中国同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并取得成效的历史画卷,而且从中折射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凡历程,讴歌中国教师为教育理想而奋斗的峥嵘岁月。藉此丛书出版之际,我向吴盘生老师及各位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苏霍姆林斯基,一位异域教育家,竟然获得中国当代教师如此的热爱和追随,而且是那么的自热而然、经久不息,这在当代教育界的国际交流史上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当然,这也是一种值得好好研究的教育文化现象。现在,我们关注的是:今天应当怎样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呢?自苏霍姆林斯基著述传入我国,3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生代教师所面对的,再也不是当年“无书可读”的窘境,而是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是多元文化及价值观,是应接不暇的海量信息,是纸媒也似乎已很难具有以往的魅力的时尚。此时,我们的确需要回答: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还能吸引我们今天的教师吗?今天应当怎样学习这位非凡的教育家?2008年我访问巴夫雷什中学,曾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之间有过如下共识:正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多元,正因为科技主义与物质主义的潮流迅猛,我们更有必要请教苏霍姆林斯基!因为像他这样高洁的思想与磊落的人格恰恰是当今时代稀缺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把全部身心都贡献给孩子,体现出了他的伟大人格,他集中了全部生命、意识和情感,专注于钻研: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专注于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和核心价值?从而体现出了他的神圣精神。在今天,他如此的伟大人格和神圣精神显得尤其宝贵!的确,当今时代,特别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清醒、执着的教育家,因为他的信念和价值观可以警示世人,抗衡时代衍生的缺陷和偏见,可以给教育工作者以示范和鼓舞,影响他们的理念、信仰,提升他们的情操、境界。 当前和今后中国教师如何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深刻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本质精神和永恒价值。我觉得,他的全部思想与本质,就是毕生思考和实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去世前写出了最为重要的一篇论文《人是最高价值》,其中写道:“在我们社会的旗帜上清楚地书写着:人是最高价值,没有什么事比活生生的人更加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认定为人学,他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初,当有人预言21世纪是“数学的世纪”时,苏霍姆林斯基就坚定地判言“21世纪将是人的世纪”,他坚信没有人的素质提升,就没有人类社会光明的未来。他对教育活动的本质、对教育的根本价值的理解具有永恒的意义。关注人的心灵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活动本质的深刻理解,是他全部思想中最为聚焦,也最富有特色的方面。这是我个人的研究心得。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把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看得最为相关,在其著述中,关于情感与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系,关于情感教育的论述,特别丰富、深刻。他把情感视作道德发生的基础,强调要“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认为它们能够增强精神情感力量,这些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诸多论述中看出,他把同情、怜悯看成人最基础的情感,把正义感看作青少年道德良知中最深刻的情感。同时,他明确指出:自尊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正因为如此,他从来不把德育从全部教育活动抽离出去、割裂开来、仅当作一种专项工作,而要求所有教师,不是只教某门课程,他常对教师说“你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人学物理”。他要求学校教育工作努力做到综合地、和谐一致地影响人的发展。 由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目标、过程、机制与方法都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相关。他从不把具体的德育工作看作外部知识的堆积,看作外在纪律的束缚,看作形式主义的刻板的措施,而是把德育看作心灵沟通、精神建构的过程,主张让尽量多的人和物进入童年的精神生活,并在整个少年时期在情感领域中一直保存着这些人和物的迷人的吸引力。在他看来,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只有在人产生内在的感受时、具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时,心灵才能得到扩展。因此,他坚定地相信,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教师本人的情感世界、精神和心灵,是“教师在传导到学生意识里去的思想中表现出自我,使学生的心灵接触到的不是冷冰冰的道理,而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活生生的个性”。 时至今日,随着物质财富日益丰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越来越好,现在特别需要的,是追求教育的内在品质,是更加重视在人的发展方面那些精神性的特征,我把它称之为“内质性”的特征。这种“内质性”主要表现在身心内部,它们较为隐蔽并且往往变化缓慢,难以从表面测定,但如果轻视、忽略它们,教育(德育)便会走向短视、肤浅,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便会随之滋生,因为重视儿童的精神性的特征即“内质性”,才是道德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的根本性特征。灵成长的对儿童彻底的爱、无保留的爱,作为伟大的动力和个性品格,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爱所有的孩子是他坚定的教育信仰。他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但他又说,“才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教育家发掘出来的”。他尤其相信,“在道德发展这个领域,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这样,他就把真正的教育,与技术层面、功利意义上理解的教育区分开来了。今天,在主张教育民主、维护教育权利、推进全民教育的时代,人们愈益看重教育的普及,但及至201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发表了第三份综合性的长篇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全球共同利益的诉求?》。报告在肯定全民教育运动成就的同时,提出了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出教育应当“超越知识”、“超越个人竞争”。这种面对全球教育形势做出的反思和研判,又一次强有力地证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高度和远见卓识。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相信人可以变好,信仰教育的力量,他才可能彻底地做到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献给教育,才会心甘情愿地在孩子身上花费那么多的心血,心无旁骛地几十年扑在一所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虽然生活、工作在前苏联的国家体制及主流意识形态下,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却能够超越时空,具有广泛而长久的力量;他为培养“真正的人”而殚精竭虑的教育精神和教育大爱,具有永恒的人类价值。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和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素养,继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很有必要。自本世纪以来,我国教师虽然在入职学历标准、学科专业要求、教育技术条件方面有一些提高,但总体文化素质并没有随之提升。这表现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对教育活动本质的理解限于表浅,情感性人文素质不高,构建良好、和谐之师生关系的能力不足,尤其是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了解程度、读苏霍姆林斯基原著的普及程度远不能与他们的前辈和兄长辈教师相比。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放着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少读或不读,这是极大的精神损失!我希望本套丛书能够燃起新生代教师关注苏霍姆林斯基的热情。我相信阅读的力量:教师们一旦走近了苏霍姆林斯基,深入读进去,与伟大心灵相遇,那么,教师的价值认同、情感态度会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而教师一旦改变了自己的精神状态,渴望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心钻研如何培养真正的人,他便是一个求真向善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会充盈积极起来,他们的学生自然会受其感染和影响,并形成正向反馈,如此,发生积极变化一定是可期待的、也是必然的。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教育奇迹,那是在他的国家、他所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他的那个时代。但是,必须指出,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如何改变现实,团结教师,协同各种教育力量,与他一起奋斗,去培养“真正的人”。他高度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富有现代意识,主动思考未来,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认识外部世界与自我表达相平衡,集体生活与个性舒展相平衡,坚持认为这才是和谐教育。同样是在《人是最高价值》这篇重要论文中,他尖锐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在苏维埃中小学中,“人是最高价值”这一原则是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贯彻?教师在工作中是把每个学生看成不可替代的个体,还是“目中无人”?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在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还是“失去自我”?他们在学校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还是不幸福?这些提问至今还是那么振聋发聩!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敢于独立思考,他不盲从,不跟风,他对位高权重者、对前辈学术权威,也敢于直言和批评。他是位饱含良知、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教育家。同时,他不仅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是教师的精神领袖和带头人,也是学校教育及现实教育问题的积极变革者,他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始终面向问题,着眼解决问题,探索教育改进改善之道。当我们能够如此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如此去学习他的著作和为人时,我们就不会满足于寻章摘句,或企图从中寻找灵丹妙药,也不会苛求他的著作及话语中的时代局限,而是学习他着眼现实、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学习他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立足自己的本土和具体情境,把对教育的信仰化为爱的力量,真正贯彻到解决本学校、本班级、本学科的育人事业中来。中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提升质量的道路漫长,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今天,教师需要榜样,需要从活生生的、血肉丰满、平凡而伟大的榜样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我深信,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一是本邦的陶行知先生,一是外域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二位的著作、思想、教育家生涯和个人生命故事最是教师教育与教师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最是教师成长道路上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满怀希望。愿中国教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积极行动,在中国教育大地上成为一种长远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赓续绵延于教育界的道德佳话。我愿意与同仁一起,为继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而尽些心力、做些实事。以上想法,因参与丛书讨论而引起,现整理成文,是以为序。
朱小蔓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6年10月 北京
媒体评论
这套丛书是我国一群热爱、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是践行其教育思想的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之作。丛书向人们真切、生动地展现出在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一大批志士仁人满怀热诚和景仰,向一位享誉世界的异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真学习的动人情景;丛书也有力地证明,中国基础教育界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运用苏姆林斯基思想于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朱小蔓
免费在线读
第一节 启动:揭开教育交流的新阶段a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人中,我首先想见到的是他的女儿奥丽佳·瓦西里耶夫娜·苏霍姆林斯卡娅,因为她是搞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是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的院士,我与她之间应当有很多共同语言。到了我国驻基辅大使馆任职后,一熟悉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办公室主任,我就马上通过秘书(一位乌克兰姑娘)与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奥丽佳建立了联系。随后,我们之间时不时有电话来往。一、“开创性”见面,经驻乌克兰使馆大使批准与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奥丽佳的首次见面,非同一般。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这次见面具有“开创性”,分量很重。这么说有如下三个原因:一是这次见面是经过我国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正式批准,并纳入工作计划的,属于正式的外交工作范畴。就是说,我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我国大使馆在执行一项外交使命;二是我约见的不是普通的乌克兰教育工作者,而是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她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是在国际教育界有一定地位的专家——乌克兰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三是我们见面交谈的主题,是交流中乌两国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继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经验,商讨如何共同学习和继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讨论启动这方面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在我国教育界是前所未有的。其次,这次会见也来之不易。之所以说“来之不易”,是因为外事无小事,事事要请示!请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奥丽佳院士来大使馆见面,必须报告大使,获得准许。我并不分管教育,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为取得机会,我花了三个多月时间。为了避免把好事办砸,我事先作了不少铺垫,择机正式向大使报告了我的想法,最终得到了大使的首肯。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