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53699丛书名: 大夏书系·教师月刊
本期专栏,我们迎来了一位新的专栏作者——上海市娄山中学的王荣老师。王荣老师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孩子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王荣老师一边陪伴孩子成长,一边也记录下孩子各种异想天开的趣事、趣言和自己的教育思考。回看童年的成长样态,或许有助于我们思考当前教育之沉疴与重压。
潘国双老师是十一学校的“数学五”课程负责人。他推行的数学分层教学,既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同时也给数学成绩普通的孩子提供了逐级进步的机会,更是腾出很多时间辅导数学成绩较为落后的孩子。而本期专栏作者郑杰在其文章中却对分层教学有不同意见。您是如何看待分层教学的?欢迎阅读本期封面专题和专栏文章。
六七月,正是高考和毕业的季节。本期话题“高考记与思”中的四篇文章分别讲述了四个不同的高考故事。而本期新辟“毕业照”专题,也意图在这个毕业的季节,留下毕业的回忆与故事。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是大夏书系策划团队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5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专栏 >
006 教师要不要追求真理 _ 吴康宁
008 漫谈分层走班 _ 郑杰
011 草的记忆 _ 吴慧琴
014 给孩子“做孩子”的自由 _ 王荣
封面 >
018 潘国双: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
人物 >
040 背影 陈鹤琴的活教育 _ 柯小卫
微博 刘盼遂/燕卜荪
现场 >
048 记事 戴荔专辑
跟婆婆学做好教师
逆转
054 观察 清照小学所感 _ 安琪
073 办学 向两棵树道歉 _ 沙华中
075 师道 就这样,我读懂了教师 _ 周芳元
078 德育 窗外 _ 田春林
081 课堂 课堂杂记(续) _ 王文丽
089 吴非说 课外阅读哪儿去了
091朱永新答 在共读中静候花开
话题 >
093 高考记与思
那一盆茉莉花 _ 鲁兆周
高考试题须注重“语文品质”_ 宋桂奇
送考 _ 张善存
那些记忆和伤痛 _ 谢云
阅读 >
105 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障碍 _ 王小庆
人文 >
114 中国教师诗选(十)
白兰诗选 _ 白兰/献给春天的歌(组诗选二)_ 王益民
哪里人(组诗) _ 作二/张侗的诗 _ 张侗
视窗 >
057 毕业照
我想我也会做一辈子教师的 _ 汤成慧
我和爸爸是校友 _ 沈波
我的教师之家 _ 胡经纬
066读书会 福建东山第二实验小学“为你读书”社
068 家 女儿的点赞 _ 陈素君
070 文本 写作三人
072 大夏 大夏书系出版童庆炳教育文集
小弟的教育史
文 _ 林茶居
我的小弟生性调皮。在十岁上下有胆量独自行动以后,他便拒绝学校,有一段时间,每天上学先把书包藏起来,然后跑到县城一家自行车维修铺做学徒。修车铺的师傅是父亲的老朋友,刚开始还反复批评小弟逃学,但见他每天都如约而至,且“孺子可教”,便顺其自然了。小弟平日就爱机械,动手能力特别强,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所谓实用型人才。
小弟上学于一九八〇年代,学校的规矩没有如今这么“严格”,但老是不见人影,老师就上门家访了;也可能哪天修车铺的师傅遇见父亲,说起了这个特殊的徒弟——反正,父亲终于知道了这个事,不过倒也没生什么气,只是耐心地把小家伙劝回学校。
不像大弟年年“三好生”,小弟学业成绩一直不好,又好动,不守纪律,所谓“双差生”,在学校自然很少得到肯定、表扬,所以总是想着自己给自己找“学校”、找“作业”,找乐趣。
那时的乡村学校更像训导机构,“把人教乖”是首要任务,如果恰好你的学习成绩很好,那是意外之喜。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理想远大,希望自家的孩子以后能够“吃公粮”。父亲虽是“公家人”,却从未要求我们兄弟仨一定要考上什么什么的。我没有问过父亲,这是不是跟他的经历有关——父亲是当兵退伍后政府给安排工作的。有一天,小弟又一次坚决表示不再上学,父亲妥协了。就这样,十三四岁时,小弟成了一家烧砖厂的拉煤工,小脸黑黑地进入成人世界。
从小弟现在的性格看,他的学生时代大概是疏离于学校体系之外的。他很少提起谁是同学;偶尔说起某个老师,一般也和课堂、和教学无关,他经常提及曾经跟哪位老师躲在学校的哪个角落抽烟——那时候他总是从父亲的烟盒里偷几支烟带到学校——每每都呵呵呵地笑得开心,似乎是很珍贵的校园记忆。
这其中也许有遗憾:小弟的情感世界少了“同桌的你”、“同窗的歌”这些意象的照耀,就像他的语言系统里面极少出现“战友”一类的词汇——和父亲一样,小弟后来也当了兵,入了党,退伍后也谋到一份公职。
几年的军营生活,小弟就跟我说过两件事:一个是他作为新兵的时候,因为打靶训练不过关被班长惩罚硬吞了七个熟鸡蛋;一个是他作为炊事班班长的时候,个别领导克扣战士的伙食费。小弟说得平静,并无怨气。当然,这几年也给予了他一副好的身子骨和吃苦耐劳的性子。
就小弟的精神成长来说,当兵无异于重新上学:跑操练武,站岗放哨,学习文化,挥洒青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拥有了一份“书信往来”的生活。那时我在乡村学校教书,偶尔收到小弟的信,便找来信纸修书一封隔天寄去。父亲的案头则常备一沓信封、邮票,那自然是为了随时给小弟写信、回信的。我还听说小弟在入伍前就跟家乡的一位姑娘恋了爱,他们一定夜夜相思不断,日日鸿雁传情——有一回,姑娘和家里的长辈赌气,竟不远千里找到小弟的军营。这大概是他们浪漫的一次相聚。我相信,小弟的情感疆域由此得以拓展,生命的细腻与敏感由此得以提炼。
比起那些从校园直接进入军营的战友,想必小弟是多了一些“社会气”,而少了很多“校园味”,或者说,某些方面他比战友“懂”,而其他方面比战友差、弱。同时,他所“懂”的事理因为主要来自有限的社会经验,在军营里面可能是无效甚至是错误的。可以说,在褶皱颇多的青少年时代,小弟缺乏一个完整、连贯的人生参照,所以无法比较顺畅地完成自我教育。
小弟现已年过四十,当年的姑娘也已成为小弟的妻子,但他在我眼里仍旧是极调皮的样子。如果小弟出现在我的小说中,那一定是蹲在巷口便便的小孩子:只见小家伙露出经常挨揍的屁股,把便便拉成梯田,一时炊烟袅袅,热气腾腾,一群小狗相互追着围了过来,盯着嗅着,顶礼膜拜着……也许当年,小弟就这么干过,小狗们也这么干过。书里书外,确实常有巧合。
我所试图命名的“小弟的教育史”,如今在小弟的闺女身上延续。有时小弟想跟闺女谈谈学习和做人之道,便装作严肃的样子,说出来的却大都还是当年父亲、母亲训导他的话语。这些话语,大概偶尔也会从我的口中发出,只不过“当事者迷”,我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关键词,而教育话语的更新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就可以完成的。我家小弟的教育史,既包含了他的个人成长之辗转,也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教育变革之艰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