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171123丛书名: 全国优秀著作重点出版计划丛书
编辑推荐
每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无字之书”。本书作者聚焦于每个具体的学生,以入微的观察、移情的理解读出学生的生活世界、个性特征和时代印记,以此为前提进行转化教育并加以反思。全书传达出“师生相互磨砺、相互作用而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充满人性温情的教育智慧。
内容推荐
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生命中的“贵人”。师生之间其实是相互磨砺、相互作用而共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改变点滴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一个随口就能讲述学生故事的老师,在我看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庄老师,正是这样的老师。
——管建刚
辑 入微·做学生心理的“及时雨”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防范意识,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为师
生交流营造心理安全的氛围,“听其言观其行”,才有可能读识并懂得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的
让视线超越当下
挽你的手,走向平和
别动不动就和品行挂钩
“左撇子”体验课需要设计
被学生取绰号怎么办
“对质”,还是慎用好
帮学生走出悲伤的阴霾
做学生心理的“及时雨”
一封信化解集体浮躁
教师,也得适时夸夸自己
几步走,让矛盾化解更顺畅
拔气门芯的“好学生”
第二辑 育心·随时播下美好的种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未完成的人。教师只有“眼到、心到、口到”, 随时发现学生细小的问题,随时小心、细致地擦拭学生的心灵,才能让他们更健康,更阳光!
随时播下美好的种子
擦拭学生的心灵
不止是一个人的成长
修补上那扇窗
关注学生的情绪
越坚强,越美丽
让失败成为进步的阶梯
让嫉妒远离心灵
“找借口”的背后
遭遇大面积弃权之后
给学生面对过失的勇气
你的桀骜我不触摸
区别对待“不合群”现象
退一步,再退一步
第三辑 见人·比对与错更重要的
教育是琐碎而富有个性化的,简单的对错是非不足以解决其复杂性。要把学生置于现实中来读,读出学生的生活世界、性格特性和时代印记,如此,才能培养出完整的、独立的人。
“针锋相对”对付“自私”
遭遇“两面派”的学生
有时,教育需要的只是故事
他为什么只捐了“五角钱”
与爱哭学生的较量
比对与错更重要的
歧视背后的隐性歧视
重塑男孩的“脱敏计划”
学生闹情绪,教师让一让
巧用明星照整仪表
一节重塑自信的班会课
给学生一个腾飞的支点
处罚,莫伤了学生
只想看着学生长大
第四辑 共进·教育是相互磨砺
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生命中的“贵人”。师生之间其实是相互磨砺、相互作用而共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改变点滴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显示屏上的污渍
莫让经验蒙蔽了眼睛
每一个学生都重要
一切言行皆教育
给予学生犯错的权利
由发错试卷想到的
眼中有事,更得有“人”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根源
为家长的电话号码“煞费心机”
将学生托出分数的“井底”
批评学生,我学会了“察颜观色”
学生不喜欢“星星榜”
“挑作业”的学生
没有学生会“油盐不进”
第五辑 合力·做沟通家校的高手
家长没有“上岗证”,往往缺乏家庭教育能力和家校沟通技巧。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要在理解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家长读懂孩子的言行和心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学生构建有利的成长环境。
给家长明确的建议
好家长,“坏”家长
“不在乎”其实很在乎
自卑的家长需要适当引导
家长不配合怎么办
“甘愿”当舅舅的爸爸
多给家长正面信息
看到集体,也要看到个体
面对只会关注成绩的家长
山不过来我过去
该不该给孩子“加餐”
遭遇“挑剔家长”
“早恋”即“早练”
惩罚家长要不得
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
管建刚
1
好老师的标准,行政部门大都认为,公开课要上得好,论文要写得好,学生成绩要考得好。私下,我有个小观点,好老师重要的标准是,他有一肚子的学生故事。
2
要有学生的故事,你就要经常和学生待在一起,不只课堂,更多的是课外。课堂上,有课堂纪律,有教学任务,这要背,那要默,这要理解,那要死记,这要说一说,那要写一写。绝大多数的故事,在课外。课堂之外,学生的心思活络了,手脚放开了,笑声大了,动作大了,这里摩擦,那里矛盾,这边笑声,那边哭声,这儿来找你打小报告,那儿来找你解决纠纷。
庄老师的书中,拔气门芯报复同学的思怡的故事,时常装病的焕玲的故事,爱哭佬佳轩的故事,被推进女厕所的修文的故事……光读这些故事,你就知道庄老师花了多少时间在陪孩子一起长大。
陪伴,就是好的教育。陪伴的故事,温暖的故事。“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怎么“亲”起来?感情要培养的,经常处一起,绕不过的路。一些老师,跟学生待一起嫌烦,当负担。一下课,立马回办公室。无事不去教室,无事不跟学生在一起。这样的老师,跟学生不会有故事,也不会有感情。在他们那里,教育只是一份工作。他们忘了,教师和学生,跟工人和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感情。
3
有故事的老师,一定有耐心。没耐心的老师,往往没有故事;即便有,也往往由于不会呵护故事,故事不是平淡无味,就是蜕变为事故。有耐心的老师,学生身上的那些小事故,都会演变为一个个动人的好故事。打小报告,导致雨泽受罚的事故,终成为学生难忘的故事。爱插嘴秋明,你刚提问,他不管对错,张嘴就答,一节课上六七次,课还怎么上?这样的小事故,到了庄老师的手里,都成了温暖的好故事。
你要有耐心等待故事的发生、发展。很多故事,都以事故的面孔出现,然而只要你有耐心,它会朝着故事的方向发展。而要朝着故事的方向发展,学生一定向你敞开了心灵。真正有故事的老师,一定是有耐心的老师;有耐心的老师,一定是民主的老师,和气的老师。一个和气的老师,一定是有智慧的老师。火冒三丈的老师,一定是没有智慧的。怒火会使一个智慧脑子,瞬间短路。
故事,多有意思的故事。故事、教育、教师,就是有这么一连串的好姻缘。
4
老师说,要写论文,我不会写啊,烦死了。我总说,你会写故事吗?你记了10个不错的故事,一定能整出一篇不错的论文;你记了100个不错的故事就一定能整出一本不错的书。
庄老师的书,就是这样一本书。
一线老师的长处,不是理论,而是活生生的故事。师范大学教授的长处是理论,为啥,他们没有活生生的教育的故事。千万不要丢了自己的长处。东施效颦的事,我不干,庄老师也不干。庄老师老老实实地记录自己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记录,故事结成了串。
电脑是人脑做出来的,然而很多时候,人脑真的不如电脑。故事写到电脑里,电脑不会忘记。故事放在人脑里,不写出来,十有八九会忘掉。有一年,爱人调城里了,我留在农村。一个人待农村,整天和学生混在一起,混到什么程度?那帮孩子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小道消息,说管老师要调走了,到他老婆那里去了。上课,学生拉出了一横幅,上写“管老师,请你不要走”。横幅,由全班同学每人提供的一张白纸,拼接而成。那两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然而,我没有记录,只记得这深的一幕了。
记录故事就是回味故事,回味故事就是生长故事。因为记录,故事才会生长得更好。记录,是人对故事关心的一种表现。你关心了故事,故事会成为冬日里的暖宝宝。
5
可以想见,庄老师翻阅自己的书稿,翻阅和学生一起的故事,内心会很充实。有故事的生活,是充实的。生活就怕没有故事,无聊得要死,只好去制造故事。一不小心,却制造出了事故。
去关注学生的那点儿事吧。从孩子身上自然长出来的故事,有了老师的关心,永远不会成为事故,只会成为经典的、永恒的故事。那个“比对与错更重要的”的故事,那个“一张‘合约’的故事”,那个“退一步,再退一步”的故事,“‘挑作业’的孩子”的故事,那个“山不过来我过去”的故事……那么多的故事,累积起来,垫高了我们的尺码,厚实了我们的生命。
不能不关注,庄老师不只停留在故事的表面,他总是在思考,思考故事背后的东西。几乎每一则故事里,都可以看到庄老师隽永的思考的话语:
“时间就是一方好的疗伤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的伤痕都能自然愈合,一切的道理孩子也都能自己去懂得”“有了这样爱孩子的心,我们就能变得宽容、仁慈,就能多为孩子着想,从而愿意等待他们成长”“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如果能够学会‘退一步’,就能使教育的氛围会变得轻松,就能使孩子的心理感觉安全,也一定就能使事情的处理因此而变得简单起来”……
就这样,庄老师把自己的故事,和普通老师的故事区别开来。
思考,思考,思考让故事在思考中闪闪发亮。
6
多年后,学生来看你,他们大都不记得你那精彩的公开课了,不记得你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了,不记得你慷慨激昂的演讲了,他们记得的,当年的一个个故事,庄老师那样的故事。
故事的生命力,一线老师的生命力。还是那意思,一个随口就能讲述学生故事的老师,在我看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庄老师,正是这样的老师。
(管建刚,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出版《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一线表扬学》《和女儿谈》及“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等十余部作品。先后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州等地,上课、讲座百余次。)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的
只要时时给予适当的提醒,任何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好学生”的。
说起我们班梦婧,知道的同事都赞不绝口,说她聪明、懂事、成绩优秀,人见人爱的。是的,梦婧的确是这样的学生,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点一点提醒中成长起来的。
做作业,梦婧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儿写得很漂亮,很端正。不过,错字、别字可不少。她啊,太关注将字写漂亮了,写着写着,就将生字写成了同音字或形近字了。
我问梦婧:“梦婧,你认为写字时重要的是什么?”梦婧眨巴着眼睛,想了想说道:“把字写漂亮啊!”我点点头,接着问道:“还有呢?”她一时答不上来,一脸认真地想着。
“还有,得把字写正确了。如果写错了,字写得再漂亮也不行。你说对吧?”我提示道。她直点头。我笑着指了指她刚写的字,提示她道:“自己看看,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
一眼看过去,她立马发现了问题,抓紧修改。
梦婧进入三年级,我明显感觉到她写字的速度过慢。一份作业,同学都做完了,她可能只做了一半。不是她注意力不够集中,而是喜欢写写擦擦。当发现她速度过慢可能完成不了时,还不能提示她时间快到了,一提示,她就会涨红着脸,显得手足无措,更耽误时间。这不,那天考试时因她的动作太慢,没能完成,我只得在时间到后,特意延迟了三五分钟,等她作文写完后才收卷。
收完卷后,找个空闲时间我又问她:“梦婧,你认为写字时重要的有哪些?”她用惯常的那极认真的眼神看着我,回答道:“将字写正确,写漂亮啊!”看来,记住了以往我对她说的那些,但现在,这些对她来说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又提醒她道:“现在已经三年级了,除了写正确、写漂亮外,还得有一定的速度。今天考试时间到了你的试卷却没做完,老师等了几分钟。下次可不能再这样等你了,以后做作业还得加快速度,不能总是慢吞吞的,更不能看到字写得不漂亮就擦了重写,要注意得一次写好。如果真写得不漂亮,下一个字时再注意点就行了。”
就这样,一次次的提醒,一次次的指导,她写错别字的现象越来越少了,速度也不比其他学生慢了。
梦婧是班长,可她并不懂得班长应该做些什么。
冉冉有本漂亮的图画本,梦婧眼馋,想要一张画画。她找冉冉讨要一张时,冉冉很爽快地给了她一张。过了一会儿,梦婧又领了好几个同学去要图画纸,因为那几个都是她好朋友,她想他们也都能有这样漂亮的图画纸。冉冉不乐意了,不想给,要再给他们的话,这本图画本就差不多没纸了。见冉冉一副不乐意的样儿,梦婧不高兴了,她说:“不给他们,我也不要了。以后我们都不和你好了。”于是,冉冉只得给那些同学每人一张,但想想又太心疼,给过以后跑到我这儿哭诉来了。
将梦婧找来。梦婧也知道自己闯了祸,一声不吭。我问她道:“梦婧,班长应该干些什么?”她沉默了半天,低声说道:“喊‘起立’‘坐下’,管班上纪律。”“可不止这些。”我接着说道,“作为班长,在同学遇到困难时还得帮助同学。但今天要图画本的同学并没有遇到困难,他们并不缺画画的纸,倒是冉冉遇到困难了。冉冉要是给同学图画纸,自己的图画本就没了,如果不给同学,那些同学又不乐意。今天你帮冉冉了吗?”她闷着头不作声。效果达到了也就算了,递给她一本图画本,让她给冉冉送去,算是安慰冉冉。这时,她才如释重负。
过了几天,学校临时利用中自习时间开了个会。当我开完会回到班级时,却发现男生“集体失踪”了,女生也少了几个。“还有同学哪儿去了?”我问梦婧。梦婧答道:“上厕所去了。”
后来我才知道,本来只是一个同学提出要上厕所,梦婧批准了。同学没手纸,梦婧给了他一份。这还没什么,要命的是她居然问其他同学:“还有谁要上厕所?我这儿有手纸。”这下麻烦了,本来学生们年龄小,爱凑热闹,自觉性也不够,这一问好了,集体领手纸上厕所去了。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我又问梦婧。“梦婧,班长应该干些什么?”“喊‘起立’‘坐下’,还得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没感觉自己做错什么的梦婧,很响亮地回答道。
“是的,不过,班长还得管理好班级的纪律。上课期间,同学要上厕所,你允许是对的,但不能鼓励大家都去。想想看,别的班同学都在教室里学习,咱们班同学每人手里抓一份手纸,排一长溜去上厕所,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梦婧脸红红的,点着头,又不由得抿着嘴笑了。估计想象到了那滑稽的场面吧。
其实,梦婧再聪明,再懂事,也只是个小学生,身上会有很多小学生常会有的问题。比如她过于强势,纠正同学错误时语言比较激烈;再如她“好为人师”,同学干什么事都喜欢发表一番自己的意见……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能成为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因为,只要时时给予适当的提醒,任何学生也都有可能成为“好学生”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