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191786
编辑推荐
语文是什么?语文应当是什么?语文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对语文来说,真有所谓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吗?这种分析方法有效吗?一篇选文真的可以有多个教学重点?对一篇选文的解读,真可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吗?……
语文,作为*受关注的学科,可能也是*被误解的。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把这些纷纷扰扰看个清楚。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这部代表作,正可担当此重任。
?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凡是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的同志,只要认真阅读,都可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包括学习作风、治学态度、研究能力、学术观点、人格修养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
本书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所涉及的论题皆为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较扎实的思想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
王荣生博士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理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我自信多数读者是会同意我这一判断的。即使有不同意的,起码也一定会承认,今后若要从事相关研究,这部专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
王荣生先生的这部论著,我将其列为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学员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十年前,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的,迄今回想起来,依然难忘当时边读边叹的那份惊喜和震撼。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在这部书面前,我切身感受到“学术”这两个字对于一线语文教师的力量和魅力。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王崧舟
语文,作为*受关注的学科,可能也是*被误解的。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把这些纷纷扰扰看个清楚。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这部代表作,正可担当此重任。
?
专家推荐
这是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凡是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的同志,只要认真阅读,都可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包括学习作风、治学态度、研究能力、学术观点、人格修养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
本书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所涉及的论题皆为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较扎实的思想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
王荣生博士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以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理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我自信多数读者是会同意我这一判断的。即使有不同意的,起码也一定会承认,今后若要从事相关研究,这部专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
王荣生先生的这部论著,我将其列为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学员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十年前,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的,迄今回想起来,依然难忘当时边读边叹的那份惊喜和震撼。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在这部书面前,我切身感受到“学术”这两个字对于一线语文教师的力量和魅力。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王崧舟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代表作。作者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为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框架,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本书资料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时有洞见,因而出版后得到课程专家、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的一致好评。著名课程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评论为“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称它为“一个相关研究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他并将本书作为其“名师工作室”学员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窦桂梅等语文名师也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促进了众多语文教师迈向“专业化”。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将之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语文课程论方向专著等。因为常常脱销,一时复印成风。
本书2003年出版*版,2005年出版第二版增加了一个附录,删去了初版中理论性略强的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次重版(2014年新版),恢复了*版的原貌,订正了前两版中的少许文字错讹。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教育研究者、师范院校相关专业学生、语文课程论方向研究生等阅读。特别适合于各类语文教师培训和研修。
【本书要点】
u试建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
u揭示“语文科性质”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追溯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性质”难题的演化过程。
u提出语文课程目标的“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从课程取向、文化意识、知识状况三个方面实例分析,证明该框架作为语文课程研究公用平台的效用。
u辨析“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论述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语文教材内容”问题、“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鉴别出语文教材里“选文”的四种功能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
本书资料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时有洞见,因而出版后得到课程专家、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的一致好评。著名课程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评论为“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称它为“一个相关研究绕不过去的学术存在”。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专著……从来没有一部书,让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内涵、结构和外延有过这样一种豁然敞亮的洞察之感。”他并将本书作为其“名师工作室”学员的三部语文专业书籍之一,而且要求熟读精思、学以致用。窦桂梅等语文名师也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促进了众多语文教师迈向“专业化”。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将之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语文课程论方向专著等。因为常常脱销,一时复印成风。
本书2003年出版*版,2005年出版第二版增加了一个附录,删去了初版中理论性略强的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次重版(2014年新版),恢复了*版的原貌,订正了前两版中的少许文字错讹。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教育研究者、师范院校相关专业学生、语文课程论方向研究生等阅读。特别适合于各类语文教师培训和研修。
【本书要点】
u试建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
u揭示“语文科性质”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追溯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性质”难题的演化过程。
u提出语文课程目标的“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从课程取向、文化意识、知识状况三个方面实例分析,证明该框架作为语文课程研究公用平台的效用。
u辨析“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论述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语文教材内容”问题、“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鉴别出语文教材里“选文”的四种功能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
目 录
重版前言
序一·倪文锦
序二·王尚文
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正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第3节 本书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1.2“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1.3“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1.4 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
第2节 “性质”难题在历史语境中话语方式的演化
2.1 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1904-1948)
2.2 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2.3 由正当辩护而误入逻辑答题(1978-1990)
2.4 课程取向“我主张”的曲折表达(1991-2000)
2.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第1节 “分析框架”概说
第2节 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
2.1 袭用框架问题之一:两极概念的实体化
2.2 袭用框架问题之二:分析能力的残缺
第3节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建立
3.1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3.2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概述
第4节 从“潜层面”分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4.1 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4.2 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
4.3 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
4.4“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第四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课程取向
第1节 “课程取向”概说
第2节 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1 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2 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3 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4 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5 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
第3节 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
3.1 语文能力与听说读写取向
3.2 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
3.3 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及讨论
3.4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
第五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文化意识
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第3节
序一·倪文锦
序二·王尚文
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正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第3节 本书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1.2“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1.3“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1.4 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
第2节 “性质”难题在历史语境中话语方式的演化
2.1 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1904-1948)
2.2 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2.3 由正当辩护而误入逻辑答题(1978-1990)
2.4 课程取向“我主张”的曲折表达(1991-2000)
2.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第1节 “分析框架”概说
第2节 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
2.1 袭用框架问题之一:两极概念的实体化
2.2 袭用框架问题之二:分析能力的残缺
第3节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建立
3.1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3.2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概述
第4节 从“潜层面”分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4.1 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4.2 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
4.3 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
4.4“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第四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课程取向
第1节 “课程取向”概说
第2节 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1 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2 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3 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4 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2.5 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
第3节 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
3.1 语文能力与听说读写取向
3.2 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
3.3 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及讨论
3.4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
第五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文化意识
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第3节
在线试读
“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定篇”与“例文”等,进入教材的方式不同,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也有本质的差异,因而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关于“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布鲁纳曾说过一个例子。布鲁纳当学生时,曾选修了理查德的课,其中的一次经历使他终身感怀:那一次,黑板上只有两行字(相当于“定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的金色之树常青。”“整整三个星期,我们学这两行诗,用古典的和浪漫的观点去想象,和探索过这两种生活方式的评论家一起探究;我们还被迫阅读了歌德的那本与此诗句有关的但写得很糟的剧本《托夸图·塔索》。在理查德独自一人讲的时候,师生常常处于一种相互问答的状态。为了这十多个字的诗句,我们学了三周。这是一种对照式的正确的阅读方法;结果我的收获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了这十多个字。”布鲁纳所举的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如果说,“例文”的功能是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那么“定篇”的功能便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如果说,“例文”的功能发挥方式是偏于一隅用法,那么“定篇”则倾向于八面临风。对“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俄罗斯一部教材的一个小节,也许是好的例证和说明。
莫斯科教育出版社《文学》(5年级)“19世纪文学”单元的一节《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具体编排如下。
一、课文(传记)《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后附关于传记内容的四个问题。
二、克雷洛夫寓言一则《杰米扬的汤》,下附短文“让我们一起理解寓言”,谈论的主题是理解寓言应当了解寓言主人公的性格、态度、企图和在具体情境中的目的,结合课文做简要而富于启发性的讲解;而后是关于寓意和表现主人公性格和意图的朗读这两道练习题。
三、克雷洛夫寓言一则《狼和小羊》,下附活动指导短文“根据语言排演戏剧”,先讲述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寓言通常由台词组成,要有一些主人公,然后指导角色的分配和道具准备,接着用16个关于课文理解和表演的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背诵所扮演角色的台词。
四、克雷洛夫寓言一则《演奏》,下附短文“排演广播剧”,先讲述广播剧的特点——台词以及言语的声调是表演的手段,然后有9个关于课文理解和表演的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录音带上录下自己表演的广播剧。
五、尝试写作寓言的一套练习。
1.阅读五则列·尼·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些是托尔斯泰改写的伊索寓言),要学生区分出这些作品哪些是寓言、哪些是童话。
2.再选托尔斯泰改写的伊索寓言二则,要学生与学过的克雷洛夫寓言进行比较,接着是两道讨论题。(1)在比照中讨论克雷洛夫语言的表现力和语言。(2)在比照中讨论克雷洛夫寓言在借鉴中的独创性。
3.尝试写作。(1)先讲述托尔斯泰改写的作品与克雷洛夫寓言(没有直接点出寓意),跟伊索寓言(直接点出寓意)的区别,接着让学生分别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写出托尔斯泰、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寓意,并与《伊索寓言》、《古代寓言》中的相关作品对照。(2)指导学生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创作寓言,并从5个方面指导作品的改善。
六、伊·安·克雷洛夫寓言音乐会课、竞赛课。(1)指导学生制作画上克雷洛夫寓言中插画的“邀请票”,并参加音乐会和竞赛。(2)再提供14则克雷洛夫寓言目录,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阅读并讲述这些寓言的创作历史或与它的寓意有关的生活情形。
不难看出,俄罗斯的这一节教材是以“定篇”的方式来处置克雷洛夫寓言的:传记材料提供了作者以及主要作品创作史的背景,克雷洛夫的三篇寓言是本节学习的主体课文,课后的练习则分别从寓言的理解要点、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并表演,使学生透彻地领会作品并切实地感受到克雷洛夫寓言的魅力。尝试写作寓言的一套练习,从童话与寓言、托尔斯泰与克雷洛夫的寓言以及他们与伊索寓言的比较中,引导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克雷洛夫的寓言,后的音乐会课和竞赛课设计,则能使学生对克雷洛夫寓言的“了解与欣赏”更上了一层楼。俄罗斯的这一节教材,对“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把握准确、处理得当,确实体现了较高的编撰水准。像这样集中、完整的“定篇”类型的教材设计,在我国至今尚无。
我国现代以来的语文教材,选文向来主张“名家名篇”,但是,即使选文确实是公认的名篇,由于一直缺乏对“定篇”(其实也包括对“例文”等其他选文类型)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名家名篇”的处置,旨趣与“定篇”甚至与“例文”,都相去甚远。我国的一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个单元也有“寓言”一节,不妨稍加展示和评论。该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曲折地表现生活”的想象性作品,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计选有童话一篇(《皇帝的新装》)、诗歌一首(《天上的街市》)、寓言三则(伊索《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蚊子和狮子》、严文井《浓烟和烟囱》)、神话一篇(《盘古开天地》)。寓言三则的编排如下。
一、自读提示。
(1)简要说明寓言的特点和阅读寓言的要求——要透过简短的故事情节发展发现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简要说明所选的三则寓言的内容大概和艺术特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或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具有强烈的想象色彩。
(3)要求学生从寓言有几个角色、他们同社会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处两方面,“体会寓言的上述特点”。
二、课文及词语注释。
三、练习
(1)讲一个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相似的小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思想内容。在《浓烟和烟囱》的结尾加一段话,点明中心思想。
(2)“发挥想象力”,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就“蚊子撞到蜘蛛网之后”想象一段话,跟某位同学下边所写的比一比,看谁安排得更好。
“(段略)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去,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来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蚊子也因此得救。”
(3)要求学生参看以前学过的《转败为胜》课文,以“兔赢了龟,龟不甘心。它们又赛了第二次,还不行,又赛第三次”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则寓言”。
四、用框栏刊出严文井关于寓言的四条“警句”,如“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前文说过,对选文的阐释、对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在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显然,本课的练习题,编撰者并不将《寓言三则》当成“定篇”,也就是说,所设计的学习重心没有放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本身,这与上面俄罗斯的那一节比较就一目了然。而且,本课选文似乎也不当作“例文”来处置,也就是说,所设计的学习重心,也没有放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相对外在于课文的关于寓言或寓言读写的知识——从列举的“发挥想象力”的样本,即“某位同学”的那篇显然不符合寓言语体特征的续写材料看,教材的编撰者似乎也没有将关于寓言或寓言读写的知识放在心上。从练习题的出法考察,本课可能主要被当作另文将要讨论到的“用件”类型来使用的;更大的可能性,也许只是为了强扣该单元的“培养想象力”的主题而编设的,尽管强扣的主题又被一些不明来路的念头冲淡、涣散。
第(1)题,“讲一个寓意相似的小故事”,主要的作用是考查学生对该篇寓言的寓意把握(其实伊索寓言寓意明指,此题并无十分的必要);“用一个成语概括”,用意与前相同,但限定成语似过于苛刻,除非掌握那个成语也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在结尾加一段话,点明中心思想”,也本着相同的用心,但加上那段话后,实际上势必篡改严文井原作的本意和写作风格(有意不点明寓意)。加进点明寓意的话,初看与上举的俄罗斯教材第五项第3部分第(1)小题相似,但俄罗斯教材那道题的用意是让学生体会克雷洛夫寓言的特色以及他在借鉴中的创造性,所以在学生写出后,教材还要求学生与《伊索寓言》《古代寓言》中的相关作品对照。总起来说,这道题是把三则寓言处理成“用件”,即为了了解大概内容(信息)而去读一篇文章。
第(2)题,课文实际上只是个引发活动的话题,扣的是“发挥想象力”的单元主题,严格地说,与寓言学习的关系已经不大。这也算是“用件”类型选文请参见本章第4节《“用件”类型的选文》。的一种用法,尽管是一种离题式的用法。
第(3)题与《寓言三则》这一课文无关,尽管要求学生写作的是一篇“寓言”。上举的俄罗斯教材也有一个写作寓言的练习,但他们是在学生透彻把握寓言语体特征的前提下的“尝试练习”,并从“在你所写的寓言中有没有事件的发展?有没有比喻?在对话中有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企图和性格?有没有寓意?这一寓意与所写的寓言是否吻合?”等5个方面具体地指导学生改善自己的作品,他们的这个练习与其说是“写作训练”,毋宁说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亲历以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对克雷洛夫寓言的领悟。而我们的教材着眼点其实不在“寓言”,而在于缺失现实目的和语体要求的“展开想象”——只要能“想象”,便行!
总起来说,我们的上述三道题,理路不正,至少是理路混杂。对这种出题方式、对这种选文的处置策略和技术,现在看来,必须重新审视。
“定篇”与“例文”等,进入教材的方式不同,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也有本质的差异,因而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关于“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布鲁纳曾说过一个例子。布鲁纳当学生时,曾选修了理查德的课,其中的一次经历使他终身感怀:那一次,黑板上只有两行字(相当于“定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的金色之树常青。”“整整三个星期,我们学这两行诗,用古典的和浪漫的观点去想象,和探索过这两种生活方式的评论家一起探究;我们还被迫阅读了歌德的那本与此诗句有关的但写得很糟的剧本《托夸图·塔索》。在理查德独自一人讲的时候,师生常常处于一种相互问答的状态。为了这十多个字的诗句,我们学了三周。这是一种对照式的正确的阅读方法;结果我的收获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了这十多个字。”布鲁纳所举的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了“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
如果说,“例文”的功能是使知识得以感性的显现,那么“定篇”的功能便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如果说,“例文”的功能发挥方式是偏于一隅用法,那么“定篇”则倾向于八面临风。对“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俄罗斯一部教材的一个小节,也许是好的例证和说明。
莫斯科教育出版社《文学》(5年级)“19世纪文学”单元的一节《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具体编排如下。
一、课文(传记)《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后附关于传记内容的四个问题。
二、克雷洛夫寓言一则《杰米扬的汤》,下附短文“让我们一起理解寓言”,谈论的主题是理解寓言应当了解寓言主人公的性格、态度、企图和在具体情境中的目的,结合课文做简要而富于启发性的讲解;而后是关于寓意和表现主人公性格和意图的朗读这两道练习题。
三、克雷洛夫寓言一则《狼和小羊》,下附活动指导短文“根据语言排演戏剧”,先讲述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寓言通常由台词组成,要有一些主人公,然后指导角色的分配和道具准备,接着用16个关于课文理解和表演的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背诵所扮演角色的台词。
四、克雷洛夫寓言一则《演奏》,下附短文“排演广播剧”,先讲述广播剧的特点——台词以及言语的声调是表演的手段,然后有9个关于课文理解和表演的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录音带上录下自己表演的广播剧。
五、尝试写作寓言的一套练习。
1.阅读五则列·尼·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些是托尔斯泰改写的伊索寓言),要学生区分出这些作品哪些是寓言、哪些是童话。
2.再选托尔斯泰改写的伊索寓言二则,要学生与学过的克雷洛夫寓言进行比较,接着是两道讨论题。(1)在比照中讨论克雷洛夫语言的表现力和语言。(2)在比照中讨论克雷洛夫寓言在借鉴中的独创性。
3.尝试写作。(1)先讲述托尔斯泰改写的作品与克雷洛夫寓言(没有直接点出寓意),跟伊索寓言(直接点出寓意)的区别,接着让学生分别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写出托尔斯泰、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寓意,并与《伊索寓言》、《古代寓言》中的相关作品对照。(2)指导学生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创作寓言,并从5个方面指导作品的改善。
六、伊·安·克雷洛夫寓言音乐会课、竞赛课。(1)指导学生制作画上克雷洛夫寓言中插画的“邀请票”,并参加音乐会和竞赛。(2)再提供14则克雷洛夫寓言目录,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阅读并讲述这些寓言的创作历史或与它的寓意有关的生活情形。
不难看出,俄罗斯的这一节教材是以“定篇”的方式来处置克雷洛夫寓言的:传记材料提供了作者以及主要作品创作史的背景,克雷洛夫的三篇寓言是本节学习的主体课文,课后的练习则分别从寓言的理解要点、寓言与戏剧的相似点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并表演,使学生透彻地领会作品并切实地感受到克雷洛夫寓言的魅力。尝试写作寓言的一套练习,从童话与寓言、托尔斯泰与克雷洛夫的寓言以及他们与伊索寓言的比较中,引导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克雷洛夫的寓言,后的音乐会课和竞赛课设计,则能使学生对克雷洛夫寓言的“了解与欣赏”更上了一层楼。俄罗斯的这一节教材,对“定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把握准确、处理得当,确实体现了较高的编撰水准。像这样集中、完整的“定篇”类型的教材设计,在我国至今尚无。
我国现代以来的语文教材,选文向来主张“名家名篇”,但是,即使选文确实是公认的名篇,由于一直缺乏对“定篇”(其实也包括对“例文”等其他选文类型)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名家名篇”的处置,旨趣与“定篇”甚至与“例文”,都相去甚远。我国的一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个单元也有“寓言”一节,不妨稍加展示和评论。该单元的主题是学习“曲折地表现生活”的想象性作品,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计选有童话一篇(《皇帝的新装》)、诗歌一首(《天上的街市》)、寓言三则(伊索《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蚊子和狮子》、严文井《浓烟和烟囱》)、神话一篇(《盘古开天地》)。寓言三则的编排如下。
一、自读提示。
(1)简要说明寓言的特点和阅读寓言的要求——要透过简短的故事情节发展发现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简要说明所选的三则寓言的内容大概和艺术特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或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具有强烈的想象色彩。
(3)要求学生从寓言有几个角色、他们同社会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处两方面,“体会寓言的上述特点”。
二、课文及词语注释。
三、练习
(1)讲一个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相似的小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思想内容。在《浓烟和烟囱》的结尾加一段话,点明中心思想。
(2)“发挥想象力”,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就“蚊子撞到蜘蛛网之后”想象一段话,跟某位同学下边所写的比一比,看谁安排得更好。
“(段略)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去,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来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蚊子也因此得救。”
(3)要求学生参看以前学过的《转败为胜》课文,以“兔赢了龟,龟不甘心。它们又赛了第二次,还不行,又赛第三次”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则寓言”。
四、用框栏刊出严文井关于寓言的四条“警句”,如“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前文说过,对选文的阐释、对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在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显然,本课的练习题,编撰者并不将《寓言三则》当成“定篇”,也就是说,所设计的学习重心没有放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本身,这与上面俄罗斯的那一节比较就一目了然。而且,本课选文似乎也不当作“例文”来处置,也就是说,所设计的学习重心,也没有放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相对外在于课文的关于寓言或寓言读写的知识——从列举的“发挥想象力”的样本,即“某位同学”的那篇显然不符合寓言语体特征的续写材料看,教材的编撰者似乎也没有将关于寓言或寓言读写的知识放在心上。从练习题的出法考察,本课可能主要被当作另文将要讨论到的“用件”类型来使用的;更大的可能性,也许只是为了强扣该单元的“培养想象力”的主题而编设的,尽管强扣的主题又被一些不明来路的念头冲淡、涣散。
第(1)题,“讲一个寓意相似的小故事”,主要的作用是考查学生对该篇寓言的寓意把握(其实伊索寓言寓意明指,此题并无十分的必要);“用一个成语概括”,用意与前相同,但限定成语似过于苛刻,除非掌握那个成语也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在结尾加一段话,点明中心思想”,也本着相同的用心,但加上那段话后,实际上势必篡改严文井原作的本意和写作风格(有意不点明寓意)。加进点明寓意的话,初看与上举的俄罗斯教材第五项第3部分第(1)小题相似,但俄罗斯教材那道题的用意是让学生体会克雷洛夫寓言的特色以及他在借鉴中的创造性,所以在学生写出后,教材还要求学生与《伊索寓言》《古代寓言》中的相关作品对照。总起来说,这道题是把三则寓言处理成“用件”,即为了了解大概内容(信息)而去读一篇文章。
第(2)题,课文实际上只是个引发活动的话题,扣的是“发挥想象力”的单元主题,严格地说,与寓言学习的关系已经不大。这也算是“用件”类型选文请参见本章第4节《“用件”类型的选文》。的一种用法,尽管是一种离题式的用法。
第(3)题与《寓言三则》这一课文无关,尽管要求学生写作的是一篇“寓言”。上举的俄罗斯教材也有一个写作寓言的练习,但他们是在学生透彻把握寓言语体特征的前提下的“尝试练习”,并从“在你所写的寓言中有没有事件的发展?有没有比喻?在对话中有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企图和性格?有没有寓意?这一寓意与所写的寓言是否吻合?”等5个方面具体地指导学生改善自己的作品,他们的这个练习与其说是“写作训练”,毋宁说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亲历以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对克雷洛夫寓言的领悟。而我们的教材着眼点其实不在“寓言”,而在于缺失现实目的和语体要求的“展开想象”——只要能“想象”,便行!
总起来说,我们的上述三道题,理路不正,至少是理路混杂。对这种出题方式、对这种选文的处置策略和技术,现在看来,必须重新审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