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24866丛书名: 教师月刊
编辑推荐
作为美国的国家年度教师,肖恩麦考致力于做一根思想的尖棍,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他是如何出色地做到这一点的?本期杂志,为读者做了详细的呈现。
遇到一位“好教师“是学生的幸运。然而有一些戴“好教师”光环的教师,教学成绩极其优秀,但所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却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的阴影。本期朱永通专栏,与读者共同探讨这类“好教师”的负面影响,一起警醒:好教师的认定,既需要外在的标准,也需要内在的标准,在追求教育的目的的时候,一定不能使用反教育的手段。
遇到一位“好教师“是学生的幸运。然而有一些戴“好教师”光环的教师,教学成绩极其优秀,但所使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却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的阴影。本期朱永通专栏,与读者共同探讨这类“好教师”的负面影响,一起警醒:好教师的认定,既需要外在的标准,也需要内在的标准,在追求教育的目的的时候,一定不能使用反教育的手段。
内容简介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是大夏书系策划团队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目 录
专栏
1922年,胡适的暑假生活 _ 周勇
“好教师”能有多坏 _ 朱永通
教师着装需要符合专业伦理 _ 叶菊艳
封面
肖恩麦考:做一根思想的尖棍
名家
俞心樵 我们处在一个反智的时代 _ 林茶居
现场
记事 热爱自己 _ 曹丽秋
征文,征出了什么 _ 陈枫
母亲与孩子 _ 周益民
发现 影视中的教育故事(二题) _ 陈大伟
吴非说 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有效的途径
朱永新答 学科只是剖析世界的工具——答苏天平老师
话题
我的新学年
我这样做班主任 _ 姚贺国
又是一年开学季 _ 万霞
我的语文教学微改革 _ 刘恩樵
更好地服务于班主任 _ 黄建军
阅读
我的博物书 _ 肖璐
重新审视“闲暇” _ 冯莉芳
人文
如此清新,如此明净,如此美好…… _ 王丽
视窗
校园 农村娃的暑假生活 _ 朱本双
答问 _ 张广泽 _ 朱民华
报道 “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上海)”走过第五个年头
广告 “名思教研”2014年秋冬季教学研讨会
大夏 语文是什么
1922年,胡适的暑假生活 _ 周勇
“好教师”能有多坏 _ 朱永通
教师着装需要符合专业伦理 _ 叶菊艳
封面
肖恩麦考:做一根思想的尖棍
名家
俞心樵 我们处在一个反智的时代 _ 林茶居
现场
记事 热爱自己 _ 曹丽秋
征文,征出了什么 _ 陈枫
母亲与孩子 _ 周益民
发现 影视中的教育故事(二题) _ 陈大伟
吴非说 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有效的途径
朱永新答 学科只是剖析世界的工具——答苏天平老师
话题
我的新学年
我这样做班主任 _ 姚贺国
又是一年开学季 _ 万霞
我的语文教学微改革 _ 刘恩樵
更好地服务于班主任 _ 黄建军
阅读
我的博物书 _ 肖璐
重新审视“闲暇” _ 冯莉芳
人文
如此清新,如此明净,如此美好…… _ 王丽
视窗
校园 农村娃的暑假生活 _ 朱本双
答问 _ 张广泽 _ 朱民华
报道 “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上海)”走过第五个年头
广告 “名思教研”2014年秋冬季教学研讨会
大夏 语文是什么
媒体评论
正是舒尔茨这样的老师,让我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也正是舒尔茨这样的老师,让我体会到有时候老师不妨做“一根思想的尖棍”,鞭策并支持学生勇敢前行。
——肖恩·麦考
在线试读
怎么“混”成这个样子
文 _ 林茶居
有一句话近些年很流行:“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有人理解这是对因果报应的描述,所谓恶有恶报;有人认为这是说,做了错事就必须付出代价……很显然,其中有训诫、贬斥之义。
每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总是条件反射般地波澜起伏——中国教育这么“混”,当然也是要“还”的,那么,它必须“还”什么?以什么来“还”?“还”得起吗?——我似乎是在问自己,又仿佛是在质询一个什么也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巨大存在物,空濛而无力。
我有这种反应,不仅仅是职业的因素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平日所见所闻,有太多让人不能不产生不满和忧虑的教育问题。前些天《皖江晚报》发了一条微博,说一位妈妈为了让女儿好好吃饭,每天精心准备早餐,而女儿每每都很开心地吃完。从所附图片看,早餐被做成非常可爱的人物、动物或植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确实非常诱人,所以有的网友称赞说“好有爱的早餐”。这让我想起在商场、超市里面,有时会听到孩子说:妈妈,我要吃这个小兔子;爸爸,我要吃那个小熊——他们说的是那些被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食品。
这样设计食品的形状,自然隐含商家的利益诉求,即根据儿童的心理,程度地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使带着孩子逛商场的大人心甘情愿乃至心满意足地成为它的消费者;此时,食品到底由什么做成和怎么做成已经不重要,做成什么样子才是关键。而上文提到的那位妈妈,则出于天然的母爱,出于一颗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天地初心。两者动机不一样,但动机实现的机制却是一样的:以外形置换实质,以感官愉悦替代生命需求。
虽然没有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予以证实,但我依然无法绕过这些疑问:如此这般,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暗示?这样的暗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认知?我们一边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一边又把食品、食物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引诱他们“开心”地品尝、享用,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毫无疑问,这是对儿童天性的消费或亵渎。
社会文化(社会教育)、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更甚。各种违背儿童天性(包括儿童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等)的闹剧,无时不在校园里上演。观念上,把儿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当作多此一举,把儿童的“坐不住”视为“多动症”,把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当作缺乏独立性,把儿童的正常需求视为累赘,由此儿童诸多饱含美、善因子的天性都成为问题和毛病。行为上,道德说教,知识灌输,揠苗助长,刻意培养所谓的特长,在班级中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的管理体系,通过班干部制度培养所谓的“小老师”和“小纪委”,让部分学生成为监督员和告密者……当教育沿着这样两个维度展开的时候,不是走向对儿童的心理虐待,就是走向对儿童美好天性的肆意践踏。
在我看来,儿童观的错位和教育方式的僵硬,是中国教育“混”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直接动因。当然,并非所有的学校、教师都没有看到其中的危机,但路径(方法、技术、工具等)依赖的惯性和力量实在过于强大,而且教育自身早就形成某种“自我生效”(马尔库塞语,见《单向度的人》)的机制,即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应试逻辑,便无需承担公共道德责任,或者说,应试逻辑自洽可以取消社会伦理要求。
应该说,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路径恐慌、方法恐慌、技术恐慌、工具恐慌是一直存在的。毕竟,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正在对教育形成越来越强大且多方位的倒逼,迫使其从内部寻求突破和更新。
恐慌必然带来乱象,有点类似于慌不择路,所以有各种似是而非的教育流派、教学模式、学科命名轮番登场,但恐慌也可能带来希望——恐慌意味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和复杂,于是总有一些人会沉静下来,认真去研究问题,努力寻找突围之路,重建自己的教育河山。
令人担心的情况是,有些人已经失去了对恐慌的感知,或者说他的身体已经失去了恐慌的机能,处于机械化、自动化的状态,只能沿着原有的轨道滑行,按着已有的节律去“混”,那么,他无以逃避地唯有以孩子们的未来去“还”,终的结果只能是:啥也“还”不起。
文 _ 林茶居
有一句话近些年很流行:“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有人理解这是对因果报应的描述,所谓恶有恶报;有人认为这是说,做了错事就必须付出代价……很显然,其中有训诫、贬斥之义。
每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总是条件反射般地波澜起伏——中国教育这么“混”,当然也是要“还”的,那么,它必须“还”什么?以什么来“还”?“还”得起吗?——我似乎是在问自己,又仿佛是在质询一个什么也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巨大存在物,空濛而无力。
我有这种反应,不仅仅是职业的因素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平日所见所闻,有太多让人不能不产生不满和忧虑的教育问题。前些天《皖江晚报》发了一条微博,说一位妈妈为了让女儿好好吃饭,每天精心准备早餐,而女儿每每都很开心地吃完。从所附图片看,早餐被做成非常可爱的人物、动物或植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确实非常诱人,所以有的网友称赞说“好有爱的早餐”。这让我想起在商场、超市里面,有时会听到孩子说:妈妈,我要吃这个小兔子;爸爸,我要吃那个小熊——他们说的是那些被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食品。
这样设计食品的形状,自然隐含商家的利益诉求,即根据儿童的心理,程度地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使带着孩子逛商场的大人心甘情愿乃至心满意足地成为它的消费者;此时,食品到底由什么做成和怎么做成已经不重要,做成什么样子才是关键。而上文提到的那位妈妈,则出于天然的母爱,出于一颗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天地初心。两者动机不一样,但动机实现的机制却是一样的:以外形置换实质,以感官愉悦替代生命需求。
虽然没有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予以证实,但我依然无法绕过这些疑问:如此这般,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暗示?这样的暗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认知?我们一边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一边又把食品、食物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引诱他们“开心”地品尝、享用,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毫无疑问,这是对儿童天性的消费或亵渎。
社会文化(社会教育)、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更甚。各种违背儿童天性(包括儿童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等)的闹剧,无时不在校园里上演。观念上,把儿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当作多此一举,把儿童的“坐不住”视为“多动症”,把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当作缺乏独立性,把儿童的正常需求视为累赘,由此儿童诸多饱含美、善因子的天性都成为问题和毛病。行为上,道德说教,知识灌输,揠苗助长,刻意培养所谓的特长,在班级中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的管理体系,通过班干部制度培养所谓的“小老师”和“小纪委”,让部分学生成为监督员和告密者……当教育沿着这样两个维度展开的时候,不是走向对儿童的心理虐待,就是走向对儿童美好天性的肆意践踏。
在我看来,儿童观的错位和教育方式的僵硬,是中国教育“混”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直接动因。当然,并非所有的学校、教师都没有看到其中的危机,但路径(方法、技术、工具等)依赖的惯性和力量实在过于强大,而且教育自身早就形成某种“自我生效”(马尔库塞语,见《单向度的人》)的机制,即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应试逻辑,便无需承担公共道德责任,或者说,应试逻辑自洽可以取消社会伦理要求。
应该说,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路径恐慌、方法恐慌、技术恐慌、工具恐慌是一直存在的。毕竟,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正在对教育形成越来越强大且多方位的倒逼,迫使其从内部寻求突破和更新。
恐慌必然带来乱象,有点类似于慌不择路,所以有各种似是而非的教育流派、教学模式、学科命名轮番登场,但恐慌也可能带来希望——恐慌意味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和复杂,于是总有一些人会沉静下来,认真去研究问题,努力寻找突围之路,重建自己的教育河山。
令人担心的情况是,有些人已经失去了对恐慌的感知,或者说他的身体已经失去了恐慌的机能,处于机械化、自动化的状态,只能沿着原有的轨道滑行,按着已有的节律去“混”,那么,他无以逃避地唯有以孩子们的未来去“还”,终的结果只能是:啥也“还”不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