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22053
编辑推荐
文本分析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关键,也是语文教学探讨的热点。但是当前相关文献与论著或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不紧密,无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或是缺乏理论自觉,对文本分析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
本书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同时辅以大量的教学案例,因而既有学术性,又有可操作性。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轨迹,**限度地将文本分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匹配起来,这也是本书所谓的“正本清源”,既有技术的指向,也蕴含语文教学的本质。
编辑推荐篇章:
P1前言
P107情感的表达
P150语文传递的价值观
本书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同时辅以大量的教学案例,因而既有学术性,又有可操作性。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轨迹,**限度地将文本分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匹配起来,这也是本书所谓的“正本清源”,既有技术的指向,也蕴含语文教学的本质。
编辑推荐篇章:
P1前言
P107情感的表达
P150语文传递的价值观
内容简介
《正本清源教语文: 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指出在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是——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本书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即从认知、情感、价值观入手,同时辅以大量的教学案例,详细地讨论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内容分析,既有学术性,又有可操作性。
目 录
前言
章 文本的认知分析
作者以文字的方式通过表象、想象和万物有灵思想呈现他们头脑中的世界,这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表情达意的前提,文本分析的基础是还原、理解、欣赏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记忆——经验的世界
1. 记忆是文本分析的基础
2. 从记忆到文字是需要训练的能力
二、想象——再造的世界
1. 联想
2. 虚构
3. 夸张
三、万物有灵思想——有灵魂的世界
1. 万物有灵思想的内涵
2. 万物有灵思想是神话和传说的精神内核
3. 万物有灵思想蕴含美好的人文精神
4. 万物有灵思想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写作技巧
5. 万物有灵思想天然地亲近儿童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本的情感分析
文学之所以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它以情动人的结果。语文教学一定要凸显其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体察情感、生发情感、表达情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富有情感。
一、引发情感的基本元素
1. 生发与逝去
2. 苦痛与安乐
3. 亲情、友情与爱情
4. 探索、追求与抗争
二、情感的发展与层次
1. 单一情感到复合情感——多
2. 具体情感到抽象情感——深
3. 基础情感到后发情感——新
4. 粗糙情感到精致情感——细
5. 直白情感到含蓄情感——韵
三、情感的表达
1. 直抒胸臆
2. 白描
3. 含蓄表情
4. 借景抒情
四、情感的理解
1. 情绪唤起与情感共鸣
2. 理性分析
3. 评价与反思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章 文本的价值观分析
语文教学传递价值观一定要体现学科特点,凸显文学性和文学审美,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价值观必须有情感介入,以审美的方式调动和积聚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
一、价值观的核心追求——自由与尊严
二、语文传递的价值观
1. 公平与正义
2. 慈悲与关怀
3. 坚韧与乐观
4. 以责任为核心的人生意义
5. 探索与求真
6. 表达与追求美
三、语文教学如何传递价值观
1. 如何传递与道德有关的价值观
2. 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3. 语文的价值观传递要体现学科特点
4. 警惕偏颇的价值观——以“孝道”为例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后记
章 文本的认知分析
作者以文字的方式通过表象、想象和万物有灵思想呈现他们头脑中的世界,这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表情达意的前提,文本分析的基础是还原、理解、欣赏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记忆——经验的世界
1. 记忆是文本分析的基础
2. 从记忆到文字是需要训练的能力
二、想象——再造的世界
1. 联想
2. 虚构
3. 夸张
三、万物有灵思想——有灵魂的世界
1. 万物有灵思想的内涵
2. 万物有灵思想是神话和传说的精神内核
3. 万物有灵思想蕴含美好的人文精神
4. 万物有灵思想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写作技巧
5. 万物有灵思想天然地亲近儿童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本的情感分析
文学之所以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它以情动人的结果。语文教学一定要凸显其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体察情感、生发情感、表达情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富有情感。
一、引发情感的基本元素
1. 生发与逝去
2. 苦痛与安乐
3. 亲情、友情与爱情
4. 探索、追求与抗争
二、情感的发展与层次
1. 单一情感到复合情感——多
2. 具体情感到抽象情感——深
3. 基础情感到后发情感——新
4. 粗糙情感到精致情感——细
5. 直白情感到含蓄情感——韵
三、情感的表达
1. 直抒胸臆
2. 白描
3. 含蓄表情
4. 借景抒情
四、情感的理解
1. 情绪唤起与情感共鸣
2. 理性分析
3. 评价与反思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章 文本的价值观分析
语文教学传递价值观一定要体现学科特点,凸显文学性和文学审美,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价值观必须有情感介入,以审美的方式调动和积聚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
一、价值观的核心追求——自由与尊严
二、语文传递的价值观
1. 公平与正义
2. 慈悲与关怀
3. 坚韧与乐观
4. 以责任为核心的人生意义
5. 探索与求真
6. 表达与追求美
三、语文教学如何传递价值观
1. 如何传递与道德有关的价值观
2. 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3. 语文的价值观传递要体现学科特点
4. 警惕偏颇的价值观——以“孝道”为例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后记
前 言
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是——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夏丏尊先生以《桃花源记》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剖析[1]:
受到一篇选文,对于其本身的形式与内容,原该首先理解,还须进而由此出发,作种种有关系的探究,以扩张其知识。例如教师今日选授陶潜的《桃花源记》,我以为学习的方面可有下列种种:1)求了解文中未熟知的字与辞。2)求了解全文的意趣与各节各句的意义。3)文句之中如有不能用旧有的文法知识说明者,须求得其解释。4)依据了此文玩索记叙文的作法。5)借此领略晋文风格的一斑。6)求知作者陶潜的事略,旁及其传记与别的诗文。好乘此机会去一翻《陶集》。7)借此领略所谓乌托邦思想。8)追求作者思想的时代的背景。
我对夏丏尊先生的见解深感同意,从中可以看到文本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析、艺术分析、背景分析。内容分析体察文本呈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意;艺术分析探讨文本的写作方法、技巧和风格;背景分析则探讨文本的作者、社会和自然背景。上述8个学习目标中,2)和7)属于内容分析,4)和5)属于艺术分析,6)和8)属于背景分析,1)和3)是文本分析的基础,属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这三个方面是文本分析的基本路径,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本书将集中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的内容分析。
文本的内容分析包括那些要素呢?
以曹禺的《雷雨》为例。作者通过对当时所生活的时代的观察,包括人性、爱情、政治经济关系,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即艺术构思),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图景(即戏剧)呈现给读者。《雷雨》中有“认知”:剧中的人、事和环境是作者所认识的世界;《雷雨》中有“情绪和情感”:正是附着在剧中人和事上的情绪和情感,驱动作者将自己认识的世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雷雨》中还有“价值观”:作者对剧中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做出判断。
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认知上还原曹禺所呈现的那个图景——让学生了解文本中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在某种背景下做了什么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推动学生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帮助学生基于这个戏剧中的人和事理解其中的价值观。
因此,文本的内容分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认知——还原作者基于文本所呈现的图景(人、事、环境);
情感——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情绪情感,并产生共鸣;
价值观——理解并反思文本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
文本的内容分析指向认知、情感、价值观,这是本书的基本理论架构。这与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理论是契合的,文学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对语文教学来说,认知、情感、价值观意味着什么,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简言之,表达情感和价值观是文学的目的,认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
文学的目的是“表情”“达意”。胡适大力提倡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何谓“物”——一是“情感”,二是“思想”。他认为,“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他写道[2]:
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
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千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胡适提到,“美人”不仅形容要美,还要有脑筋有灵魂。美人的形容是载体,负载的脑筋和灵魂就是情感和思想。文学的“表情”“达意”同样需要载体。语言文字是抽象的,从作者的感性经验到书面文字,需要观察、记忆、想象、概括、抽象等一系列认知过程。文本是认知的成果——作者基于文本呈现了一幅图景(人、事、环境),这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的认知有多细腻、多生动、多独特,表情达意的效果就会有多好。
本书将讨论如何进行文本的内容分析,包括:
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内涵和分类;
认知、情感、价值观文学表达的形式和特点;
文本内容分析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匹配;
认知、情感、价值观分析的方法和策略。
写这本书有三个原因,这也是本书的三个特点。
,源于实践中的问题。
我从2001年开始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项目。新课程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教学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的基本依据。但是,这个三维目标是方向性的、泛学科的,缺乏语文学科的特点,很多教师反映在教学设计时套用此目标比较牵强。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测试来说,重要的问题就是“教什么”和“考什么”,而其中的核心是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澄清如何进行文本分析是回答语文课“教什么”“考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基础。
第二,出于理论自觉的需要。
朱光潜先生写道[3]:
现在一般人对于研究文艺理论,似乎还存有一种不应有的轻视。创作者说:我没有你那些文艺理论,还是能创作;你有了那些文艺理论,还是不能创作。欣赏者说:文艺的美妙和神秘是不能用科学方法分析的……一切事物都有研究的价值。科学并不把世间事物划为“应研究的”和“不应研究的”两种。除非是自甘愚昧,除非是强旁人跟着他自甘愚昧,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没有理由菲薄旁人对于文艺作科学的活动。这就是说,根据创作和欣赏的事实,寻求关于文艺的原理。……世间固然也有许多不研究美学而批评文艺的人们,但是他们好像水手说天文,看护妇说医药,全凭粗疏的经验,没有严密的有系统的学理做根据。我并不敢忽视粗疏的经验,但是我敢说它不够用,而且有时还误事。
这段话使我想到诞生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此画谱。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画谱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许多画坛巨匠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皆得惠于它,称其为启蒙之良师实不为过。这个画谱就是文艺理论,总结了中国画的基本规律,为学画的人奠定了坚固的阶石。语文教学必然也需要这样的理论,即使是某个角度或某个局部的理论,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有助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近年我观摩了很多语文课,看了很多的教案,自己也给学生上过一些实验课,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如何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像朱光潜所说,针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也需要有一些规律值得思考和总结。十个优秀的教师面对一篇文章会给出十个教案,有必要找到这些教案背后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避免教学停留在经验和模仿上,针对语文教学提出理论问题并从理论层面上进行解答永远必要。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一定要来源于实践,不能和实践脱节,一定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因此本书在进行理论建构和呈现时辅以大量一线教学素材,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第三,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考。
中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成年人、名作家的作品,其文本分析也都由成年人、文学理论家完成,丰富的素材、深厚的理论基础、前沿的学术视角、缜密的思维——这是“成人立场”“专家视角”。但是,这样的文本分析适合中小学生吗?这就好像即使全世界的专家都推荐某种儿童食品,孩子还有可能坚定地拒绝,因为这不符合孩子的口味,没有考虑孩子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俯下身来,从个体发展、人类发展的视角体察文本内容分析的规律,基于教育心理学关照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轨迹,限度地将文本分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匹配起来。
例如,在认知领域,为什么儿童对神话和传说有天然的兴趣和领悟力,而对小说的理解和兴趣却晚得多、困难程度也大一些?有趣的是,人类早的文学形式也是神话和传说,小说和戏剧则是晚近出现的文学形式——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规律?学生是否在“重演”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这对文本的内容分析又意味着什么?
在情感领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若干与生俱来的情绪,包括满足、厌恶、痛苦、好奇等。从基本情绪发展到多样、细腻、深刻的情感,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文本分析既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状况,也要引领、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果说认知、情感尚具有生物属性,价值观则是高度社会性的、人类所特有的心理反应。中小学课文传递的价值观既有一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又有不同文化的背景差异,而且价值观本身还有相对性。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一个儿童对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好”“坏”的判断,而一个高中生对像《雷雨》中繁漪这样一个人物,就不能简单下一个“好”“坏”的结论,其价值判断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都提示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才能使文本分析更合理、更有效。
受到一篇选文,对于其本身的形式与内容,原该首先理解,还须进而由此出发,作种种有关系的探究,以扩张其知识。例如教师今日选授陶潜的《桃花源记》,我以为学习的方面可有下列种种:1)求了解文中未熟知的字与辞。2)求了解全文的意趣与各节各句的意义。3)文句之中如有不能用旧有的文法知识说明者,须求得其解释。4)依据了此文玩索记叙文的作法。5)借此领略晋文风格的一斑。6)求知作者陶潜的事略,旁及其传记与别的诗文。好乘此机会去一翻《陶集》。7)借此领略所谓乌托邦思想。8)追求作者思想的时代的背景。
我对夏丏尊先生的见解深感同意,从中可以看到文本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析、艺术分析、背景分析。内容分析体察文本呈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意;艺术分析探讨文本的写作方法、技巧和风格;背景分析则探讨文本的作者、社会和自然背景。上述8个学习目标中,2)和7)属于内容分析,4)和5)属于艺术分析,6)和8)属于背景分析,1)和3)是文本分析的基础,属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这三个方面是文本分析的基本路径,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本书将集中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的内容分析。
文本的内容分析包括那些要素呢?
以曹禺的《雷雨》为例。作者通过对当时所生活的时代的观察,包括人性、爱情、政治经济关系,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即艺术构思),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图景(即戏剧)呈现给读者。《雷雨》中有“认知”:剧中的人、事和环境是作者所认识的世界;《雷雨》中有“情绪和情感”:正是附着在剧中人和事上的情绪和情感,驱动作者将自己认识的世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雷雨》中还有“价值观”:作者对剧中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做出判断。
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认知上还原曹禺所呈现的那个图景——让学生了解文本中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在某种背景下做了什么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推动学生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帮助学生基于这个戏剧中的人和事理解其中的价值观。
因此,文本的内容分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认知——还原作者基于文本所呈现的图景(人、事、环境);
情感——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情绪情感,并产生共鸣;
价值观——理解并反思文本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
文本的内容分析指向认知、情感、价值观,这是本书的基本理论架构。这与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理论是契合的,文学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对语文教学来说,认知、情感、价值观意味着什么,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简言之,表达情感和价值观是文学的目的,认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
文学的目的是“表情”“达意”。胡适大力提倡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何谓“物”——一是“情感”,二是“思想”。他认为,“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他写道[2]:
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
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千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胡适提到,“美人”不仅形容要美,还要有脑筋有灵魂。美人的形容是载体,负载的脑筋和灵魂就是情感和思想。文学的“表情”“达意”同样需要载体。语言文字是抽象的,从作者的感性经验到书面文字,需要观察、记忆、想象、概括、抽象等一系列认知过程。文本是认知的成果——作者基于文本呈现了一幅图景(人、事、环境),这成为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的认知有多细腻、多生动、多独特,表情达意的效果就会有多好。
本书将讨论如何进行文本的内容分析,包括:
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内涵和分类;
认知、情感、价值观文学表达的形式和特点;
文本内容分析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匹配;
认知、情感、价值观分析的方法和策略。
写这本书有三个原因,这也是本书的三个特点。
,源于实践中的问题。
我从2001年开始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项目。新课程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教学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的基本依据。但是,这个三维目标是方向性的、泛学科的,缺乏语文学科的特点,很多教师反映在教学设计时套用此目标比较牵强。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测试来说,重要的问题就是“教什么”和“考什么”,而其中的核心是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澄清如何进行文本分析是回答语文课“教什么”“考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基础。
第二,出于理论自觉的需要。
朱光潜先生写道[3]:
现在一般人对于研究文艺理论,似乎还存有一种不应有的轻视。创作者说:我没有你那些文艺理论,还是能创作;你有了那些文艺理论,还是不能创作。欣赏者说:文艺的美妙和神秘是不能用科学方法分析的……一切事物都有研究的价值。科学并不把世间事物划为“应研究的”和“不应研究的”两种。除非是自甘愚昧,除非是强旁人跟着他自甘愚昧,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没有理由菲薄旁人对于文艺作科学的活动。这就是说,根据创作和欣赏的事实,寻求关于文艺的原理。……世间固然也有许多不研究美学而批评文艺的人们,但是他们好像水手说天文,看护妇说医药,全凭粗疏的经验,没有严密的有系统的学理做根据。我并不敢忽视粗疏的经验,但是我敢说它不够用,而且有时还误事。
这段话使我想到诞生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此画谱。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画谱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许多画坛巨匠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皆得惠于它,称其为启蒙之良师实不为过。这个画谱就是文艺理论,总结了中国画的基本规律,为学画的人奠定了坚固的阶石。语文教学必然也需要这样的理论,即使是某个角度或某个局部的理论,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有助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近年我观摩了很多语文课,看了很多的教案,自己也给学生上过一些实验课,本书所涉及的问题——如何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像朱光潜所说,针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也需要有一些规律值得思考和总结。十个优秀的教师面对一篇文章会给出十个教案,有必要找到这些教案背后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避免教学停留在经验和模仿上,针对语文教学提出理论问题并从理论层面上进行解答永远必要。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一定要来源于实践,不能和实践脱节,一定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因此本书在进行理论建构和呈现时辅以大量一线教学素材,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第三,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考。
中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成年人、名作家的作品,其文本分析也都由成年人、文学理论家完成,丰富的素材、深厚的理论基础、前沿的学术视角、缜密的思维——这是“成人立场”“专家视角”。但是,这样的文本分析适合中小学生吗?这就好像即使全世界的专家都推荐某种儿童食品,孩子还有可能坚定地拒绝,因为这不符合孩子的口味,没有考虑孩子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俯下身来,从个体发展、人类发展的视角体察文本内容分析的规律,基于教育心理学关照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轨迹,限度地将文本分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匹配起来。
例如,在认知领域,为什么儿童对神话和传说有天然的兴趣和领悟力,而对小说的理解和兴趣却晚得多、困难程度也大一些?有趣的是,人类早的文学形式也是神话和传说,小说和戏剧则是晚近出现的文学形式——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规律?学生是否在“重演”人类思维发展的过程?这对文本的内容分析又意味着什么?
在情感领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若干与生俱来的情绪,包括满足、厌恶、痛苦、好奇等。从基本情绪发展到多样、细腻、深刻的情感,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文本分析既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状况,也要引领、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果说认知、情感尚具有生物属性,价值观则是高度社会性的、人类所特有的心理反应。中小学课文传递的价值观既有一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又有不同文化的背景差异,而且价值观本身还有相对性。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一个儿童对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好”“坏”的判断,而一个高中生对像《雷雨》中繁漪这样一个人物,就不能简单下一个“好”“坏”的结论,其价值判断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都提示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才能使文本分析更合理、更有效。
媒体评论
作内容分析,品语文三味:
认知分析:还原和欣赏文本中的图景——人、事、境
情感分析:体察情感、生发情感、理解情感、表达情感
价值观分析:在文本审美中理解自由与尊严、善恶与美丑
认知分析:还原和欣赏文本中的图景——人、事、境
情感分析:体察情感、生发情感、理解情感、表达情感
价值观分析:在文本审美中理解自由与尊严、善恶与美丑
在线试读
章 文本的认知分析
高中必修5中有一篇文章《说“木叶”》,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进行了讨论。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诗歌中为什么要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文章的作者论证其中的原因: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寒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树叶、木叶,二者仅有一字之差,但后者的认知内涵更丰富,体现了人们对事物极为精微的认知能力:一方面木叶暗示了叶子的颜色和状态——微黄微干;另一方面,这样的叶子往往与秋天、秋风联系在一起。木叶是人们对某种特定情境下树叶颜色、形状的认识,成为一个包含很多信息的认知成果。有了这样的认知背景,再看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落木”带给我们的意象就极为丰富和动人,我们似乎能够真切地看到泛黄干枯的树叶被急急的秋风挟裹着盘旋飘零的样子。
……
高中必修5中有一篇文章《说“木叶”》,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进行了讨论。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诗歌中为什么要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文章的作者论证其中的原因: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寒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树叶、木叶,二者仅有一字之差,但后者的认知内涵更丰富,体现了人们对事物极为精微的认知能力:一方面木叶暗示了叶子的颜色和状态——微黄微干;另一方面,这样的叶子往往与秋天、秋风联系在一起。木叶是人们对某种特定情境下树叶颜色、形状的认识,成为一个包含很多信息的认知成果。有了这样的认知背景,再看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落木”带给我们的意象就极为丰富和动人,我们似乎能够真切地看到泛黄干枯的树叶被急急的秋风挟裹着盘旋飘零的样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