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8070丛书名: 博士文库 第十八辑
编辑推荐
作为与国家经济、企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产权形式,商标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商业信誉的重要载体。
本书以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轨迹为研究重点,同时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考察,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探寻对于我国当代商标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
本书以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轨迹为研究重点,同时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考察,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探寻对于我国当代商标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
内容简介
作为与国家经济、企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产权形式,商标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商业信誉的重要载体。
汪娜编的《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从寄生到自主的蜕变)》以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轨迹为研究重点,同时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考察,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探寻对于我国当代商标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
汪娜编的《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从寄生到自主的蜕变)》以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变迁轨迹为研究重点,同时将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考察,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探寻对于我国当代商标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启示。
目 录
序言 导论 一、论题的界定和释义 二、相关学术史及研究价值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章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产生的动因 节 西方列强在华经济竞争及商标保护的国际化 一、在华经济竞争下商标法制保护的需求 二、19世纪末商标法制的国际化与中国商标保护缺位的反差 第二节 晚清中国社会的变革 一、政治制度的改革为商标法制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环境 二、法律思想的传播为商标法制的出台创造了理论条件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商标法制面世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节 商标案件的纷起 一、华商商标纠纷案 二、涉外商标纠纷案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商标立法:从被动移植到臻于完善 节 奠基之作:清末《商标注册试办章 程》 一、清末商约谈判开启了商标立法的进程 二、《商标注册试办章 程》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三、清末社会的现状注定商标立法将无果而终 第二节 转型之作:北洋政府《商标法》 一、民初经济政策的推行是重启商标立法的重要缘由 二、《商标法》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三、颁行后的阻挠与交涉 第三节 成熟之作:南京国民政府《商标法》 一、实现商标立法的统一 二、《商标法》及其配套法规之述评 三、多次修订臻于完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主权回归与统一管理 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的历史沿革 一、迁延二十年的海关挂号制度 二、商标行政管理权的回归 三、统一中央商标行政管理权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组织 一、组织结构:从代办备案到专属管辖的飞越 二、组织条例:从零散杂乱到系统规范的渐变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执法管理 一、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重的申请管理 二、严格而规范的注册管理 三、执法能力日趋成熟的争议管理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在探索与实践中实现价值 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审判 一、法内与法外并行的民事审判 二、独立统一的行政审判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判例 一、产生:缘于社会发展与法律缺失的矛盾 二、发展:逐步形成严格完备的制度体系 三、争议与实效分析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司法解释 一、从孤立到全面的渐变发展 二、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桥梁”:近代商会对商标法制的推动作用 节 对商标立法的推动作用 一、吁请制定商标保护法案 二、驳斥西方国家对我国商标法的干涉 三、建议修订、完善商标法规 第二节 对商标执法的推动作用 一、推行《商标法》的实施 二、参与商标行政管理事务 三、监督商标行政权力的行使 第三节 对商标司法的推动作用 一、协助商标案件的处理 二、准司法权:商标案件的直接处断 三、商标理案的社会效应分析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综合评述 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特点 一、商标法制发展的一脉相承 二、西方商标法制与中国商业传统的融合 三、主权意识在商标法制发展中渐愈增强 四、应急性与实用主义在近代中国商标法制发展中如影随形 五、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创新 第二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成就 一、基本完成了商标法制的近代化 二、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三、促使商标权利意识的形成与提升 四、实现了商标法制发展与商标法学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节 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缺憾 一、科学性与适用性的不足导致商标法制“水土不服” 二、未能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的商标法制成果 三、监控体制的缺失为商标法制的实施蒙上了阴影 四、社会环境无法为商标法制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 小结 结语 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历史启示 一、观念意识:商标法律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制度建设:商标法制的本土化与适用性 三、社团力量:充分发挥商业团体对商标法制的推动作用 四、智力支持:加强商标法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世界上部注册商标法:《法国商标法》英译本 附录二 世界上部注册商标法:《法国商标法》中译本 附录三 近代中国商标行政管理结构图 附录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标司法判例统计表 附录五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标司法解释统计表 后记
前 言
商标是与国家经济、企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产权形式,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商业信誉的重要载体。上海曾经是拥有众多知名商标的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钻石”牌手表,“凤凰”、“永久”牌自行车”,“飞人”牌缝纫机,是国人家庭中的重要物件;“大白兔”奶糖至今是响东东的品牌。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妇孺皆知的商标已经辉煌不再,国内一些著名商业街以引进国外知名品牌旗舰店为目标,往往整条街充斥洋商标、洋店招,我听到不少人包括一些外国学者都说,在这样的街上行走感觉不到是在中国。对此,媒体也常有关于对中国知名商标的呼唤。现在抓创新转型发展,提升产业能级,也许会促使现状改变。
这样的情形,促使汪娜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格外关注民族工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我希望她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方向,她终遵循“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发展作为博士论文题目。我认为,对她而言,这是个恰当的选题,因为她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资料也搜集得较为齐全,这是写好一篇博士论文的基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商标法律制度史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商标申请数量逐年飙升,但是,至今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却并不多,我国的商标国际影响力明显不足。鉴于此,本书以近代中国商标立法、商标执法、商标司法以及商会对商标法制建设的作用方面为主要切入点,观察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将近代商标法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旨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弄清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有助于当下提升我国企业商标效应,加快商标转化为品牌的速度,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
本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肯定。作者不仅关注清末民初商标立法的制订背景,还关注商标法制的运行和实效。她关于商标执法和商标司法的研究,使得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研究更趋全面,从而使读者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商标发展和演变的进程。由于注重对法律制度实施状态的研究,大致描述清楚了商标法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使读者便于理解法律文本与实施之间存在差距这一普遍现象,为制定适合本土生存的法律制度提供镜鉴。
目前,学术界对商会的研究颇为重视,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但很少涉及商会在商标法运行中的作用。事实上,商会在这方面功不可没,为此,作者系统论述了商会在商标法律制度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以往商标法制和商会研究方面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商会和行业协会又渐趋活跃,本书的研究成果表明,提升我国商标的国际影响力应当是他们的一份责任。
商标法律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其推行和发展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性。作者论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产生的缘由,梳理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的动向和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具体原则和内容规定进行专题研究。宏观叙事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向读者较为全面而不乏细致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制发展的轨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史料的发掘及运用方面必须下苦功夫,要有所突破。有关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档案资料残缺不全,有的淹没在浩瀚的档案中,零散而孤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困难重重。从庞杂的史料中加以甄别和提炼,从看似与商标并无关联的史料中发现其价值,在前人使用过的史料中发掘出新意,对于作者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注意到,作者注重使用一手资料,许多是未刊资料。如藏于上海档案馆的清末和民初上海地区“绮藻堂布业公所同业牌号簿”、各地府衙针对假冒牌号而发布的训谕和告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族工商业与外商之间关于商标纠纷案件的众多档案,等等。同时,书中还参考了外交函电,商约谈判记录和报告,海关税务司文稿和通令,清末重臣的奏折、信件等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详细论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形成的缘由、表现的特征和必然的走向。此外,本书还对分散在《政府公报》、《司法公报》、《商会月报》、《申报》中有关商标法律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力求通过这些史料来系统展示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全貌。现在看来,作者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术研究无止境,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研究还可以继续和深入,我希望汪娜“不抛弃、不放弃”,以多年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努力奋斗,用新的研究成果弥补本书的不足,为社会奉献更完美的作品。
这样的情形,促使汪娜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格外关注民族工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我希望她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方向,她终遵循“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发展作为博士论文题目。我认为,对她而言,这是个恰当的选题,因为她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资料也搜集得较为齐全,这是写好一篇博士论文的基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商标法律制度史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商标申请数量逐年飙升,但是,至今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却并不多,我国的商标国际影响力明显不足。鉴于此,本书以近代中国商标立法、商标执法、商标司法以及商会对商标法制建设的作用方面为主要切入点,观察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将近代商标法制置于社会背景下,深刻剖析政权统治、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商业习惯对商标法制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旨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从观念、制度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弄清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建构、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从中归纳出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有助于当下提升我国企业商标效应,加快商标转化为品牌的速度,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
本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肯定。作者不仅关注清末民初商标立法的制订背景,还关注商标法制的运行和实效。她关于商标执法和商标司法的研究,使得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制的研究更趋全面,从而使读者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商标发展和演变的进程。由于注重对法律制度实施状态的研究,大致描述清楚了商标法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使读者便于理解法律文本与实施之间存在差距这一普遍现象,为制定适合本土生存的法律制度提供镜鉴。
目前,学术界对商会的研究颇为重视,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但很少涉及商会在商标法运行中的作用。事实上,商会在这方面功不可没,为此,作者系统论述了商会在商标法律制度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以往商标法制和商会研究方面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商会和行业协会又渐趋活跃,本书的研究成果表明,提升我国商标的国际影响力应当是他们的一份责任。
商标法律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其推行和发展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性。作者论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产生的缘由,梳理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的动向和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具体原则和内容规定进行专题研究。宏观叙事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向读者较为全面而不乏细致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制发展的轨迹,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史料的发掘及运用方面必须下苦功夫,要有所突破。有关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档案资料残缺不全,有的淹没在浩瀚的档案中,零散而孤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困难重重。从庞杂的史料中加以甄别和提炼,从看似与商标并无关联的史料中发现其价值,在前人使用过的史料中发掘出新意,对于作者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注意到,作者注重使用一手资料,许多是未刊资料。如藏于上海档案馆的清末和民初上海地区“绮藻堂布业公所同业牌号簿”、各地府衙针对假冒牌号而发布的训谕和告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族工商业与外商之间关于商标纠纷案件的众多档案,等等。同时,书中还参考了外交函电,商约谈判记录和报告,海关税务司文稿和通令,清末重臣的奏折、信件等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详细论述了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形成的缘由、表现的特征和必然的走向。此外,本书还对分散在《政府公报》、《司法公报》、《商会月报》、《申报》中有关商标法律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力求通过这些史料来系统展示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全貌。现在看来,作者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术研究无止境,对近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研究还可以继续和深入,我希望汪娜“不抛弃、不放弃”,以多年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努力奋斗,用新的研究成果弥补本书的不足,为社会奉献更完美的作品。
沈国明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