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84638

这是一本可供5-10岁孩子自己翻阅的绘本,也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的京剧入门图画书。史依弘时常和戏迷儿童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喜好,这本书就是在史依弘京剧普及教育的经验基础之上,为低龄读者量身打造的入门读物。
书中图画都是洛齐先生的原创手绘作品,从色彩、造型和设计上无不体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读过《水墨戏剧》的人都熟悉洛齐对于皮影、脸谱素材的精妙运用,也熟悉他的诙谐天真、富有童趣的绘画风格;这些艺术才能在这本《给孩子的京剧》里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书中通过镂空模切工艺,体现了京剧舞台的三维空间,也增加了儿童玩赏时的好奇心与兴趣;脸谱章节还为小朋友动手参与精心设置了填色留白。只要打开这本书,就会发现一个奇妙而缤纷的京剧世界。
本书是两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联手为孩子创作的京剧知识绘本。它牢牢把握孩子以图像认知的特点,将京剧入门知识按照核心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进行浓缩提炼,继而展示了脸谱、服装、舞台的奥妙,以生动绚丽的绘画图像,配以少量浅显明晰的解说文字,引导初步接触京剧和戏曲的儿童,在美的享受和玩的乐趣中对京剧生发喜爱之情,激发和吸引孩子们逐步走入京剧艺术的殿堂。
史依弘是我国当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不仅在京剧舞台上以精湛的表演为观众诠释了京剧艺术的无限魅力,还在京剧教育和普及工作上不遗余力地做出了贡献;洛齐是当代著名艺术家,两届“中国*美的书”获奖者,2016“中国好书”“中国*美的书”《水墨戏剧》的绘画作者,戏剧研究专家洛地先生之子。 这部绘本充分体现了两位艺术家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深入体悟和理解,是一部美不胜收、实用与欣赏功能兼具的优秀原创少儿读物。
弘扬国粹是我们京剧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史依弘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本《给孩子的京剧》就是证明。我希望家长和小朋友有机会都能翻看到这本书,从而喜欢京剧艺术,有机会也来现场观看我们的京剧演出。
——尚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们出这本书的意思,是要让孩子通过图画和简单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了解一些京剧的常识和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喜欢,也希望你们能带着爸爸妈妈一起来看这本书,来欣赏京剧。
——史依弘,上海京剧院梅派大青衣,国家一级演员
独特的中国京剧艺术趣妙横生地表现在这本书上。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浅显地、有趣地告诉孩子们:京剧艺术是中国独有的。
——张锦江,著名作家,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
这是一本美妙神奇的立体绘本。它为孩子而编著,但大人看了也着迷;它知识精准,但孩子却喜欢如童话;它通俗易懂,但设计创想却成高级艺术品,让你读过还要永久收藏。是谁这样精心地为孩子创作?对传统经典要如何推广?除了普及,是否也需有推广形式的经典?详见《给孩子的京剧》。
一一何韵兰,*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
这本书让京剧艺术来到孩子的阅读里,给孩子一双发现京剧美妙而有趣的眼睛。
——袁晓峰,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小朋友们听过这首歌吗?对,这个说的就是京剧脸谱,那京剧长什么样子呢?好戏开场喽!《给孩子的京剧》里的“幕布”设计让人一下子就好像真的进入京剧剧场一样,配着行头的生、旦、净、丑没有画脸谱,却直接写上了字,让人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在书里轮番精彩出场,将我国的国粹演绎得精彩绝伦。不信,请翻开书看看吧!
——陈湘,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专家组成员
京剧艺术家史依弘与跨界艺术家洛齐合作共同推出的这本绘本图书别具一格,以浅显晓畅的语言讲国粹艺术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图画画说京剧的核心元素;让孩子们在互动阅读的语境下认知中国戏曲程序之美:生旦净丑和唱做念打被描述得简明扼要 又趣味横生。这实在是一本真正给孩子而写的京剧知识书。
——徐明松,著名艺术评论家,知名出版人
哇!史姐姐和洛齐老师共同创作的《给孩子的京剧》“粉墨登场”啦!作为亲子行业从业者、同时也是两个“小戏迷”的妈妈,真是相当兴奋!感谢这两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从孩子的视角,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带他们去感悟、理解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也愿更多孩子能因为这本书,体会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能经历一次有意义的美学教育。
—— 魏晓媚,奇育记MEET创始人兼CEO
这本书好有趣,比爸爸直接跟我讲的要有趣多了。
——爱米粒小朋友(6岁)
这本书在换角色讲时形式非常新颖,告诉了我们脸谱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画了画。生、旦、净、丑讲得也都非常详细,让我多知道了不少东西。
——刘牧荑( 10岁 )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是把文字画成了画,“生旦净丑、唱念做打”这些字都是画,还有老生啊、花旦啊这些字也都成了画面,一看就能明白。我*喜欢“丑”字那幅画。读完这本书,我既想画画,也想去剧院看京剧。
——缪沛樟小朋友(9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