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75660丛书名: 独角兽文库
十九世纪英国传奇诗人、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但丁·罗塞蒂十四行诗代表作;简体中文版首次面世,完整收录102首十四行诗;多幅诗人亲笔画作,全彩呈现;英汉对照、插图注释;典雅精装,独角兽文库
一首十四行诗,就是对某个瞬间的纪念。——但丁·罗塞蒂
1、作为画家的但丁·罗塞蒂,早已为中国读者熟悉,只要说起拉斐尔前派,人们总能*时间想到他;但作为诗人的但丁·罗塞蒂,始终未被中国读者充分认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内此前尚未出版过他的任何诗集。现在,读者们可以通过《生命之殿》,一窥罗塞蒂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2、全书无删减,完整收录102首十四行诗,中英文对照。译者对原诗作了详细的注释,方便读者理解和深度阅读。
3、书中配有罗塞蒂所作的多幅油画、水彩画和钢笔画,并附有对画作的解释以及对诗画的比照。
4、收录译者万字导读,从时代背景、文学渊源和文本角度对罗塞蒂的生平与诗歌艺术作了“百科全书式”的解读。
5、典雅精装,封面烫金 触感膜,书中附有八幅全彩印刷的罗塞蒂油画代表作。
译序
序诗:十四行诗
部分 青春与蜕变
诗一 王座上的“爱”
诗二 婚生
诗三 爱的契约
诗四 爱之所见
诗五 心之所愿
诗六 吻
诗六* 婚眠
诗七 至高的臣服
诗八 “爱”之情人
诗九 激情与仰慕
诗十 肖像
诗十一 情书
诗十二 情人的漫步
诗十三 青春的唱和
诗十四 青年的春赞
诗十五 双生的纽带
诗十六 爱的一日
诗十七 美的风采
诗十八 美的灵力
诗十九 沉寂的午后
诗二十 雍容的月华
诗二十一 爱的美好
诗二十二 心的港湾
诗二十三 “爱”的玩物
诗二十四 青春的骄傲
诗二十五 带翼的流光
诗二十六 醉悦之中
诗二十七 心之境域
诗二十八 灵魂之光
诗二十九 月亮女王
诗三十 余火
诗三十一 她的天资
诗三十二 对等的誓言
诗三十三 胜者维纳斯
诗三十四 晦暗的玻璃
诗三十五 灯龛
诗三十六 生命在爱中
诗三十七 爱月
诗三十八 明日的音信
诗三十九 无眠的梦
诗四十 你我的分离
诗四十一 由死向爱
诗四十二 被追上的“希望”
诗四十三 爱与希望
诗四十四 云与风
诗四十五 隐秘的别离
诗四十六 别离的爱
诗四十七 中断的音乐
诗四十八 死在爱中
诗四十九 柳林 一
诗五十 柳林 二
诗五十一 柳林 三
诗五十二 柳林 四
诗五十三 没有了她
诗五十四 爱的劫数
诗五十五 未生之爱
诗五十六 真心女人之一
诗五十七 真心女人之二
诗五十八 真心女人之三
诗五十九 “爱”后的礼物
第二部分 蜕变与命运
诗六十 生命的化变
诗六十一 歌中的痛苦
诗六十二 心灵之球
诗六十三 包罗万象
诗六十四 热情与记忆
诗六十五 枉然的领悟
诗六十六 黑夜之心
诗六十七 界标
诗六十八 幽暗的白昼
诗六十九 秋日的懒散
诗七十 山头
诗七十一 选择 一
诗七十二 选择 二
诗七十三 选择 三
诗七十四 新旧艺术之画家圣•路加
诗七十五 新旧艺术之不像这些人
诗七十六 新旧艺术之农事帮工
诗七十七 灵魂之美
诗七十八 肉身之美
诗七十九 单弦琴
诗八十 从破晓到正午
诗八十一 记忆的门槛
诗八十二 贮藏的喜悦
诗八十三 荒春
诗八十四 告别幽谷
诗八十五 无果的德行
诗八十六 失去的日子
诗八十七 死亡的歌者
诗八十八 海洛的灯
诗八十九 园中树
诗九十 “退我后边去吧,撒旦!”
诗九十一 共有的丧痛
诗九十二 太阳的羞色之一
诗九十三 太阳的羞色之二
诗九十四 米开朗基罗之吻
诗九十五 生命之瓶
诗九十六 心爱的生命
诗九十七 重题
诗九十八 他与我
诗九十九 新生之死之一
诗一百 新生之死之二
诗一百零一 的希望
译序
叶丽贤
1869年10月5日夜晚,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的一处家族墓地附近,忽然亮起了耀眼的火光。那是一座用枯柴架起的火堆,火堆旁是被挖开的墓穴,死者的棺材被抬了上来,就着火光,可以看到沉睡多年的女尸依然保存完好。一本灰绿色封皮的诗稿从棺椁中取了出来,上面还带着死者一绺金红色的头发。这份手稿里的诗作后来就成为撑起《罗塞蒂诗集》(The Poems, 1870年)的重要支柱。诗稿的作者但丁•罗塞蒂在七年前的葬礼上将它放在了爱妻的脸颊和鬓发之间,这是诗人对她的离去作出的后祭奠,也是他付给卡戎(Charon)的一笔通向“死亡”的费用。七年以后,罗塞蒂向“死亡”要回了这笔通行费,将这一枚枚“钱币”重新投放到阅读市场中,在与读者灵魂的“交易”中,他的诗集和诗名才流传下来,直至如今。
诗稿重见天日后不久,罗塞蒂就开始誊抄和修改其中的诗作,并加入新的作品。1870年,《生命之殿》作为《罗塞蒂诗集》的一个单元发表,当时共收录50首十四行诗。爱、生命、死亡以及对诗名的追求,既是《生命之殿》的关键主题,也是推动《生命之殿》面世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罗塞蒂诗集》的出版在当时的文坛和批评界引起巨大轰动。1871年罗伯特•布坎南(Robert Buchanan)发表匿名文章《肉感诗派:D•G•罗塞蒂先生》,批评《罗塞蒂诗集》(包括《生命之殿》)对“纯粹的肉体感动”的描写,指责罗塞蒂将“肉感”(fleshiness)抬升为诗歌和绘画“突出、崇高的宗旨”,从而引发众多书评人的回应和争论。罗塞蒂当年12月在《当代评论》中发表《鬼祟的批评学派》一文进行自我辩护。这场维多利亚时期有名的文学争论持续时间长达五年,将罗塞蒂推到风口浪尖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作为诗人的知名度。接下来的十年,是罗塞蒂深受失眠、抑郁、幻听、药物上瘾、精神崩溃困扰的十年,是生命仍与冬日的死枝相纠葛,一个个“自我”被残杀和埋葬却等不来新生,“爱”、“诗乐”和“艺术”都要相继死亡的十年。但简•莫里斯这位“真心女人”(true woman)的相伴相知为他的情感生活和文艺创作注入新的激情。尽管罗塞蒂与简的火热恋情到1874年时就已结束,但这段感情催生了《生命之殿》里众多歌颂美和年华、爱意缱绻动人的诗篇。第12首《情人的漫步》和第19首《沉寂的午后》就属于这个时期两首情意深浓、想象优美、语言修辞富有表现力的作品。1880年到1881年间,罗塞蒂再次感到自己内心澎湃的诗情;在挥笔书写新篇时,他着手准备出版新的诗集。在罗塞蒂的出版计划里,有一项尤为重要,那就是扩展1870年版的《生命之殿》;增扩后的十四行诗篇目要比原先多了一倍,共计102首(罗塞蒂删去了曾引发热议的《婚眠》这首诗)。从传记的角度来看,1881年版的《生命之殿》是由两段缠绵悱恻的恋情所主导;其中一段的对象是伊丽莎白,她已经亡故,被供奉在想象的天堂里,而另一段的对象则是简•莫里斯,她将诗人从天上带回到现世的生活中。
《生命之殿》中诗歌的排列并不是以创作时间为序,而是经过罗塞蒂精心的设计。这部诗集大体呈现了诗人的心灵由“爱”向“死”后又复归于“爱”的历程。诗歌开篇的“爱”是居于高天、完美自足的理念之“爱”,后来它堕降到人世间,在肉身的束缚、社会关系的限定、时间的消磨中,慢慢蜕化,被生离死别所左右,丧失了它神圣的救赎功能。与此同时,诗人以“爱”为核心的人生信仰,以“爱”为基石的价值体系,逐渐动摇,趋于崩毁。可以说,《生命之殿》是一部关于“爱”的堕降神话。这个神话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青春与蜕变》和《蜕变与死亡》。标题中的“蜕变”除了指“爱”的蜕化之外,还指向这部诗集所呈现的一条轨迹,即从满是“繁花与深林”、远离“聚散无定,离合悲欢”的庭院转向见证了人类世代更替、断枝腐根到处可见的园林,从两人“亲密相伴”,拥抱着“无言的时光”的初夏草丛转向“失落的流光更续着失落的流光”的秋日树林,从回响着“和鸣谐奏、美妙悦耳”的爱曲的小楼转向“只有嘲弄的风吹过满地的秕糠”的寓所,从“飘溢着柳香,将天空深深拉到……心怀”中的爱溪转向要从“死亡”手中饮下“苍白浪花”的遥远河滨,从以“爱”作为“夜里的辉光,午时的凉荫”的宁谧“港湾”转向一路上只有浓厚的“长云”与“长林”相伴的孤独旅程。总而言之,这一条轨迹是从伊甸园的天真与幸福向炼狱式的痛苦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在《青春与蜕变》中就已开始,到《蜕变与死亡》时愈发明显和激烈。与《青春与蜕变》相比,《蜕变与死亡》所关注的心灵面向更为深广,情感基调也更为暗沉。它收录了罗塞蒂一些论述情感或想象与诗歌的关系,回顾自己的艺术志向和追求历程的诗篇,虽然它们与“爱”或“蜕变”主线没有直接关联,却构成了对《生命之殿》其他诗歌的注解和评说。
《生命之殿》中的诗歌布局是罗塞蒂在1880年到1881年间,即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设计的。他在晚年重新审视这些业已面世或尚未发表的诗作时,心中必然别有一番滋味,甚至还可能发现这些作品与自己人生从未有过的关联。他对这些诗篇的安排客观上也影响了它们内在意义的生成。第91首《共有的丧痛》写于1854年,当时但丁•罗塞蒂年仅27岁,威廉•罗塞蒂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他兄长在选择以绘画还是诗歌为毕生追求时的犹豫和挣扎。这样的阐释也许无法完全涵盖1881年罗塞蒂重读此诗时的理解。如果将《共有的丧痛》与第86首《失去的日子》、第97首《重题》、第98首《他与我》等邻近的诗作联系起来,这首诗的主题就超越了年轻人在选择事业时的矛盾内心,而指向了“自我的分裂”这个一直萦绕在晚年罗塞蒂的生命意识中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中“回街曲巷”和“路边落满尘土的小酒馆”就成为缺乏明确目标和行动意志的人生旅程的隐喻。《蜕变与死亡》中还有一些诗篇,如第65首《枉然的领悟》、第67首《界标》、第68首《幽暗的白昼》、第69首《秋日的懒散》、第70首《山头》、第86首《失去的日子》,同样都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即罗塞蒂正值二三十岁时。在1881年版《生命之殿》中,这些诗作的内涵也同样可能被罗塞蒂的人生阅历和诗篇布局所重新塑造。
严格来说,《生命之殿》并不只是一部十四行诗集;用罗塞蒂自己的说法,它其实是“十四行组诗”(sonnet sequence)。在这种诗歌结构里,每一首十四行诗都蕴含一个完整的思想,自成一体;同时,每一首十四行诗都属于诗歌阶梯中的一级,它与其他诗作构成相互映射、补充或阐释的关系,将诗人的思绪沿着某种轨道推向它的终点。结合主题来看,《生命之殿》属于“爱情十四行组诗”(amatory sonnet sequence)这一至少可追溯至14世纪彼特拉克的诗歌类别。19世纪中后期,尤其后三十年,是这类诗体的创作爆发期,出现了布朗宁夫人《葡萄牙十四行诗集》(1850年)、乔治•梅瑞狄斯的《现代爱情》(发表于1862年,梅瑞狄斯将十四行诗的形式改造为由“彼特拉克四行体”构成的十六行诗)、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无名的女子》(1881年)、亚瑟•西蒙兹(Arthur Symons)的《海上之星》(1884年)等。处于这股创作风尚的一些诗人,如布朗宁夫人和梅瑞狄斯,将原来歌颂男女私情的十四行诗移植到家庭生活中,转而去表现夫妻之间的深情或“正当”的婚姻家庭观。《生命之殿》中的“爱情”也一样,至少不敢明目张胆地逾越合法婚恋的界限。罗塞蒂在回应布坎南对《婚眠》一诗的批评时强调的一点就是:这首诗表现的是夫妻肉体的欢爱(第6行的意象“缔结良姻的花朵”对此有所暗示)。尽管《生命之殿》中的部分诗篇是基于诗人与简•莫里斯的情感关系所作,但罗塞蒂在这些作品中极力淡化了男女私情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在1881年版《生命之殿》中,带有“肉感”色彩的诗作所占的比重其实很小,主要集中在《青春与蜕变》的开头部分。即便在这些“活色生香”的诗作里,罗塞蒂也一再强调或暗示身体的愉悦只是灵魂契合的一种表现,人光有“激情的澎湃”并不够,内心总会生出“一种更深的渴求”,只不过这些诗篇就像罗塞蒂笔下的莉莉丝一样,太过耀眼闪亮,读者一不小心就坠入她的丝网中,“心灵、身体和生命”完全沉沦,而忘了他笔下还有一位“令人敬忌”,同时也化作人类生命气息的“‘美’之佳人”。
序诗:十四行诗
一首十四行诗,就是对某个瞬间的纪念,
它是来自永生之魂的怀念,献给一个已逝
而永不灭的刹那。不管作为涤罪的仪式,
还是可怖的预言,都只需留心这一点:
尊崇十四行诗自身难得的丰实圆满;
无论象牙或乌木,都可以刻下它的印记,
听由白昼或黑夜来决定;让时间来见识
它那绽放的花冠缀上明珠,华光璀璨。
一首十四行诗,就是一枚钱币:正面显露
它的灵魂,背面显示它需偿还的各种“力量”:
它可以回应“生命”的庄严诉求,献上贡物,
也可以作为“爱”的高贵扈从,呈上嫁妆;
或在冥暗的渡口,迎着来自地府的阴风,
它亲手付给卡戎一笔通向“死亡”的费用。
王座上的“爱”
我留意为心灵所喜、所有同根的“神能”:
“真知”的唇满含敬畏;“希望”的眼仰望上苍;
“身后名”振翅如雷,扇起已成灰的过往,
烽火腾起,惊吓走那飞来的“沉寂无名”。
“青春”曾被那对温柔的玉臂紧紧抱定,
相别已久,仍然有一丝金发,纤细柔长,
依恋难舍地留在“青春”的肩膀上;
“生命”总在编扎花环,置于“死亡”之顶。
“爱”的王座不在他们身旁;远远地飞离
如风起风落的聚散无定,离合悲欢,
他端坐在他们梦不见的无风的荫处,即使
“真知”是对爱的预知,“希望”是对爱的预言,
“身后名”因爱的缘故而更值得向往,
“青春”是爱的珍宝,“生命”是爱的香甜。
吻
在临死的病床上,是怎样窒塞的感官,
在无常的末路里,是怎样凶险的突袭,
才能夺走这具肉身的尊严,或剥下今日
这颗灵魂所披的一身婚典的衣冠?
听啊!我佳人的双唇正在我的唇间
弹奏和谐的乐曲,而这不正是俄耳甫斯
梦寐所求,当他头戴桂冠,用尽曲子,
只为吸引那张欲迎还拒、若即若离的脸?
在她的触摸下,我是个稚子;当她与我
贴胸相偎、恋恋难舍时,我长成男人;
她的灵魂望穿我时,我亦是灵魂;
我是神,当我们全部的生命气息相聚合,
扇起周身热血,直到爱的激情急奔如波;
那是火里包裹着火,神性包裹着情性。
婚眠
终于,他们含着馨甜,从长吻里分开;
正如风雨过后,从闪着亮光的檐末,
几滴残留的雨珠突然悠缓地滴落,
两人急剧的心跳也同时渐趋缓怠。
他们松开贴合的前胸,如同双花盛开:
从相连的蒂向两侧舒展,缔结良姻的花朵
各自绽放;可他们的唇瓣,红艳如炽火,
虽然身体早已分离,却依然殷勤示爱。
他们沉沉地睡去,比梦的潮流潜得更深,
他们的梦看着他们沉落,悄然溜远。
慢慢地,他们的灵魂又游了上来,穿过润浸
在水里的日光和淹浸其中的浮物,向上游攀,
直至他醒来,惊奇地看着陌生的溪流树林,
更令他惊奇的是:她正躺在身畔。
情书
她的手捂暖了你,她的秀发掩映着你,
她俯在你身上,向你倾诉自己的心声;
墨黑的溪流,伴着那颗心清晰的跳动,
正滑畅地流淌,将你的白皙衬托得更美丽;
轻颤的可爱的信纸,你感应到她的呼吸!
哦,就让你的沉默之歌向我显露她的心灵;
她的红唇,她的双眸,与灵魂息息相通,
就像音符相和,汇成一首“爱”的曲子。
我多希望能亲眼看到:每逢情思降临,
她的胸脯就会更亲密地贴着那张信笺,
怀里的秘密便开始向她的胸口窥探;
有时她会抬起双眼,停顿片刻,她的灵魂
便奔向我的灵魂,从瞬间的交融捕捉词韵,
将她的爱变成人世间至美的爱恋。
情人的漫步
这六月天里,树篱上的娇花攀缠交绕,
四周悄无风息;两只手交扣相缠;
林间沉寂,枝叶静掩着两张相对的脸;
溪水飘溢着柳香,将天空深深地拉到
它的心怀;如镜的清眸正彼此映照;
在夏日的胜境里,光和云时刻都在变幻,
幻出新奇的景象;头顶同一片欢笑愁叹的天
为两颗灵魂,轻柔地搭起一座拱桥。
就这样漫步在小道上,两人优美的身形
带着缱绻难分的爱意倚靠着对方,
他们激情的心以“爱”为遵从的对象,
一同倚靠着他那永不变易的真情,
就如同云沫漫飞、蓝得深湛的天空
枕靠在浪沫平息的蓝色海平线上。
爱的一日
那些令人艳羡的场所熟知她的来去,
它们都十分不屑我这孤独的所在,
可如今,它们也一度被夺去她的风采:
此时,她正在此地。“爱”施展他的咒语,
以凌人的盛气迫使所有曾在此栖聚、
在疏离中虚度的时光从他身旁离开;
“爱”的韶光填满了此地留下的空白,
以他那和鸣谐奏、美妙悦耳的音曲。
她想起诸多前尘旧事,爱的精致唇线
荡漾着诉说的渴望,直到被激颤的火
所点亮,内心的话语展翅飞离她的唇舌;
我们就这样坐在这里,在爱吻之间
谈起忆起的往事,有时我们无言端坐,
等着那些被遗忘的前事向我们召唤。
沉寂的午后
你的双手摊开,在鲜亮的长草丛间,
玫瑰色的指尖宛若片片的落英。
你的双眼含着笑。草地变幻着阴晴,
头顶翻涌的天空,白云在离合聚散。
向我们的巢穴四周眺望,目光所见,
是长满金毛茛的野地,在边缘处,
银白的峨参围绕着开花的山楂树。
这里沉寂可见,静若沙漏的停闲。
在阳光寻访过的草木深处,一只蜻蜓
悬浮,犹若一丝蓝线从天上飘零:
这带翼的流光何尝不是上天的遗落?
啊!我们把这亲密相伴的无言的时光
紧紧拥在胸前,为那永恒的馈飨;
此时,对望的沉默就是爱的放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