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01086
1978年的金秋10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手荷锄镐与肩挑烈日、手握钢枪与铁钳的中国法学界*批新生力量,他们从矿山、从农田、从工厂、从兵营……带着惊喜与梦想,走山路、乘轮船、坐汽车、搭火车,风尘仆仆,一路前行,从走过的山川菏泽、南疆塞北来到歌乐山下、烈士墓旁、嘉陵江畔的西南政法学院,把童年时代七彩斑斓的梦幻,熔入这简陋而又富饶的”矿床”,从而有了一个神奇的”西政七八现象”的故事与传说……
回眸四年的大学生活,那歌乐山头的莺飞草长,嘉陵江畔的怒水云涛,杨家山麓的篝火晚唱,毓秀湖边的垂柳晨读,课堂上的谆谆教导,站台上的依依惜别……一景景、一幕幕,竟如同脑海中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和着无声的旋律,画卷般地在眼前徐徐展开。往事如斯,令人感慨万端。
写在前面的话
章引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歌乐山翠霭浓密,遇风雨万籁齐鸣,丛林清呼。古人会意,称之为歌乐山。眼前的这座山,虽地貌平平,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它却是一座沉甸甸的山,这座山属于历史,属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金秋时节,它迎来了新的一拨学子,歌乐山从此有了灵性,有山就有人气,有人气就有故事。
第二章高考风云录
追忆新中国的高考,令人心潮起伏,道路崎岖而坎坷。影片《高考1977年》以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30多年前一群插队落户的东北知青如何立志赶考,继而改变自己人生与命运的感人故事。其中,影片主角张国强被西政录取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突显了“西南政法学院”这一高校在当年恢复高考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第三章1978年的高考故事
西政七八级学生——这群拥有时代使命感的人,曾经手荷锄镐与肩挑烈日,也曾手握钢枪与铁钳!入学之前,他们在矿山、在农田、在工厂、在兵营,把青春和汗水浇注在了祖国的山川河泽、南疆塞北。1978年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他们汇入610多万高考大军的滚滚洪流,涌上狭窄的录取独木桥上。终金榜题名,每个人的高考经历如今听来富有传奇而有趣。
第四章向山城集结
“公元1978年10月,中国法学界批新生力量,带着高考后的惊喜、入校时的彷徨,把童年时代七彩斑斓的梦幻,熔入简陋而又富饶的矿床。”正值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一群通过参加恢复后的全国首次统一高考,怀着报效国家、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青年学子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向美丽的山城,走进西政,开始圆他们的大学梦想……
第五章“稀烂”的校园
“两根铁轨,几根钢筋,半个圆弧,撑起锈迹斑斑、摇摇晃晃的郭沫若手书‘西南政法学院’,这就是当年西政衰败的门脸”。每当回忆起当年学校的这一情景,不论是张怡、李卓玉、杨遂全,还是袁其国、柯汉民、李玫、霍宪丹等,无不用“失望”、“震惊”、“茫然”、“稀烂工地”等词汇形容她。
第六章啊,东山大楼!
从1963年正式落成算起,东山大楼历经沧桑数十载,仍然巍巍矗立。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建筑物,她既见证了风风雨雨的过去,也见证了东山再起之后七八级同学们在此住宿、饮食、上课、锻炼、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七八级同学看来,它是永恒的圣殿,它是闪光的灯塔,也是西政早年学子们心中的另一种乡愁。
第七章难忘的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的会场几乎是截然分明的构成了两个板块:会场前边部分坐着穿着打扮各异、唧唧喳喳、晃来晃去的一大班年轻人,像一池碧波荡漾的春水;会场后端则是教工代表的座席,那里沉寂得像半池静水,早已坐定的老师们穿着深蓝或黑灰色的衣裤,面容都显得冷峻和有些木然,他们好像是从四面八方刚刚征召而来,疲惫的情绪还写在脸上……
第八章两校恩怨始末
七八级同学入学后,拥挤的宿舍、淤泥遍布的食堂、空气污浊的教学楼将他们弄得心情沮丧。当他们得知是“川外”趁“文革”动乱“抢占”了他们原本秀丽的校园与校舍,内心的怨恨与不满酿成一场惊动“美国之音”的“冲突”。在邓小平的过问下,两院的冲突终未能上演“远走高飞”的好戏,只能按照上面要求划定的“三八线”,各自安居乐业,互不侵扰……
第九章歌乐山的灵气
“巍巍歌乐,滔滔嘉陵。烈士陵园,浩气长存。西政有幸,得此佳邻。伴忠魂而诵读;仰先烈以求真。”北京大学著名刑法学教授陈兴良称,“我对西南政法大学情有独钟……,似乎歌乐山有一种仙气,从歌乐山走出的学生都有一种成仙得道的感觉”。于是,西政有一种仙气、灵气的说法不胫而走……
第十章烈士墓情愫
“在西政读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起床后,总会沿着校门口左右两侧的蜿蜒小道去跑步,回来后自然就拐入烈士墓广场的小松林中去读书,许许多多的法律条文、英语单词都是在那里背会的。每次再到重庆,总要情不自禁地来这里看看,缅怀先烈们的功绩,追寻晨读的足迹。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再到这块净土来读书。”
第十一章重返讲台的老师们
当年许多西政的老师,风华正茂的黄金时代已经被滚滚“运动风浪”冲走,业务本钱和知识积累也因此荒废殆尽。面对如饥似渴的学子们,怎么办?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失去的宝贵时间夺回来!诸多老师虽身居斗室,但工作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他们抗酷暑,战严寒,夜以继日,看书本、查资料,写讲稿,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登上阔别已久的三尺讲台……
第十二章课堂轶事
七八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共同经历了“文革”的洗礼。“文革”虽然是一场政治与文明的灾难,但对个人来说又是一场磨炼,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财富”。正因如此,给七八级上课的老师们普遍感到课不太好上,顾虑重重,担心课讲得不好,会招来下面一片嘈杂的议论声、鼓倒掌、嘘声、甚至敲碗声。为了追回已经逝去的时光,授课老师们竭尽全力,认真备课,时刻准备应对课堂上下数百学生提出来的诸多“为什么?”
第十三章质疑与思辨
七八级在校期间,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狂飙时代。在人文荟萃、理想升腾的校园里,人们言必称国事、天下事,行必谈反思、批判。他们对社会的积弊、历史的谬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同学们自由结对讨论案例、自办刊物、自办法律顾问处,发起人大代表的竞选,其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当日电视上播放的美国总统的选举。
第十四章课程内外
一些同学建议取消、更改一些课程和专业,胡光院长走进学生宿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你们当中要出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法学家,驾驶、格斗等这样的课程并不适合你们,你们将来毕业之后是坐车的,而不是开车的!”一个形象的“坐车”与“开车”的比喻,再也没人提及改课程和专业的事儿了。同学们首次校外实习的优良表现,更让校领导如释重负,喜出望外。
第十五章张志新冤案的反思
张志新的死固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但不少人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敢于仗义执言又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女共产党员,仅仅因为在思想和言论方面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就将她置于死地呢?甚至在残忍地、无情地割断她的喉管之前,还要无情地剥夺她后的话语权?每当回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感触和反思呢?
第十六章蒋爱珍杀人案的罪与非
一个20岁的年轻姑娘、共产党员竟然枪杀三人,如果在常理下,杀人者肯定会遭到人们的唾骂,但绝大多数同学们并不是同情或者支持她杀人犯罪,而是对“文革”期间是遗留下来的那种诽谤、诬陷他人,肆意侵犯公民名誉权的风气深恶痛绝。蒋案的发生从反面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第十七章寝室的卧谈会
西政七八级宿舍内的“卧谈会”没有主题,也没有中心发言,也不限发言时间长短,更没有思维定式和注意事项。她是那么的轻松如风,自在如云,时而静听,时而畅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嬉笑怒骂整个过程是那么的落个轻松与畅快,直到满屋鼾声如雷,“卧谈会”才会戛然而止。这种“卧谈会”不仅消除疲劳,增长知识,而且也取长补短,增进了友谊。何尝不是一个人生成长进步的又一重要课堂?
第十八章我们的读书生活
七八级绝大多数同学上大学之前,即使没有赶上读书的好时光,但他们没有放弃博览群书的机会,丰富的阅历使他们的知识底蕴深厚。上了大学之后,同学们带着成功的快乐,怀揣多年来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硕果,走进了校园,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
第十九章学外语轶事
因为当年高考英语不计入总分,七八级同学入校后才从ABCD学起……2003年9月20日,贺卫方回到母校参加建校50周年活动时,谈到七八级同学学外语的一些奇闻轶事中时,他的一个山东老乡总是把英国首都的“伦敦”念作“浪荡”,引起全场笑声一片。
第二十章伙食变奏曲
伙食,一直以来都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那么,令七八级同学魂牵梦萦的食堂味道又是什么?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背后又有着怎样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在众多同学的回忆里,食堂的伙食从差到好,无异于是有着乘坐过山车的感觉。
第二十一章亦师亦友师生情
“我们这个学校啊,也许是地处重庆、受本地民风影响的缘故,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啊,简直是没比的了,没有哪个学校能做到这样。”“绿豆汤”,已经成了七八级同学为熟悉的一个表达师生情的代名词了。当年,在炎热的盛夏考试时,老师给学生送绿豆汤和冰棍的情形,令七八级学生至今都津津乐道。
第二十二章写稿记
在七八级的数百名同学中,能说会道、舞文弄墨的人举不胜举。当年入校同学在档案名册上能够理直气壮地填写“文学写作”、“擅长写作”等字样的,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底气,那是不敢斗胆往上写的。在各班创办的墙报上,那些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厚重文章纷纷扬扬,层出不穷……
第二十三章谈情说爱篇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庐山恋》等影片热映之时。尽管学校不提倡学生谈恋爱,但是,爱情是不可抑制的。虽然占据七八级同学脑海的大多是如何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但他们并非草木,不食人间烟火,也有美好的情感在校园里萌芽,并开花结果……
第二十四章女生风采录
女生李卓玉不无得意地说:“因为是女生,所以备受老师们的厚爱和呵护,受到男同学的谦逊和礼让;因为是女生,所以感觉良好,校园里昂首挺胸,豪情万丈,风摆杨柳,旁若无人。”莫小觑了这群七八级女生,她们人数虽少,但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出社会,其表现可圈可点,让人叹服。
第二十五章校园文艺风
西政七八级的校园文化生活虽然不能说精彩纷呈,但也是有板有眼。学校除了定期在西山废旧的操场上播放影片外,跳交谊舞、歌咏比赛、听流行乐曲,声援李谷一的“靡靡之音”……所有的这一切都构成了当年一道道靓丽的艺苑风景线。
第二十六章我们的体育生活
昔日西政的体育教学和设施可谓惨不忍睹,没有任何可供上课和锻炼的体育场地,跑道一圈不足200米的运动场地也是杂草丛生,煤渣跑道上坎坷不平,四处堆满了预制板、水泥墩子、沙子等建筑材料。一年一度的长跑比赛,只能在校门口设置起点和终点,折返点男生跑到渣滓洞,女生跑到白公馆……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七八级的体育健儿们硬是创造了一个个不凡的战绩。
第二十七章军旅情缘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学院,被称作中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对于西政七八级而言,其“准军校”的色彩和元素十分鲜明而突出,首任校长、院长的著名战将资历,占七分之一比例的“复转军人进学院”,莘莘学子为国防和军队法制建设建功立业,所发生的诸多人和事,不乏与军旅生活有缘……
第二十八章在毕业的日子里
每逢七月天如火,四年一度毕业季。上号称“后一课”的高校毕业典礼上,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时总是类似抒情般式的激扬,抛弃了“官话”、“套话”,尝试用心与学生对话,无一例外地收获师生们的热烈掌声,让即将远离母校的学子们记忆一辈子。但是,你是否能够想像当年西政七八级同学的毕业典礼又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第二十九章九班的故事
令我引以自豪的就是社会对“西政七八级现象”的议论。他们其中不少人出自我当年上大学所在的9班。作为当年的班长,我对贺卫方、阮齐林、张鸣起、朱孝清、杨忠明、裴显鼎、曹守晔、李伯桥、王凡、叶峰、李玫等同学颇为熟识,同窗四年的大学往事记忆犹新,跃然纸上……
第三十章甲大班同学印象记
七八级法律专业分为甲乙两个大班。甲大班包括一至五班,共有学生182人,其中1班36人,2班36人,3班37人,四班36人,5班37人,包括女生20人。忆当年,甲大班人才济济;看如今,风采更胜当年。一班的“李青天”、二班的“马理论”、三班的“思想家”、四班的“大行山上”、五班的“法官班”,无不让人抚今追昔,遥想当年。
第三十一章乙大班同学印象记
七八级法律专业乙大班包括6至10班。共有学生182人,其中6班37人,7班37人,8班36人,9班35人,10班37人,包括女生22人。相对甲大班厚积薄发、争当人杰的气势一点不减。六班的“知耻与后勇”、七班的师生情谊、八班的“考试风波”、九班的“朱学霸”、十班的“民族大家庭”,无不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故事传说。
第三十二章师资班和法律11班的故事
西政七八级师资班共有59人,其中哲学专业30人,共运史专业29人,共计59人,其包括女生8人。曾几何时,法律专业一些同学还有些自卑,毕竟别人都有着师资的素质和底蕴,有着哲学家的大脑,更有着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知识积淀。著名法学家张志铭、邓正来还会告诉你“78级11班”故事的来龙去脉。
第三十三章黄松有案及其他
2008年10月,正当七八级同学都会聚在歌乐山下,一个不祥消息在大家议论中不胫而走:原定要参加聚会的黄松有同学出事了?为什么出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同窗的过去与现在?
第三十四章永远的大学
梁治平曾说过:“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相比,我的大学简陋、残破和狭小得不宜称为大学,但那却却实实是我的大学。我这样说,并不只是因为我曾经把一段青春留在了那里,也不单是因为她一直被人们叫作大学,更不是因为我认为大学就应如此。我的大学之所以无愧于大学之名,是因为她保有一种开放、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第三十五章“西政七八现象”与“西政精神”
何以出现“西政七八级现象”?以七八级学生为主体的“西政精神”的精髓又是什么?有人说,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是的,特殊的经历,培育了特殊的感情,化作了一种西政的精神。有人认为,自强不息是西政精神的内核。西政学子当自强不息,勇敢前行。修身乃自强之本,坚持乃自强之基,担当乃自强之道。无论是“西政七八现象”也好,“西政精神”也好,都是我们这所大学的精神气场,也是每一位西政学子应该继承和弘扬光大的。
第三十六章从“西南联大”想开去
有人将西南政法学院称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物无妄然,必有其理。”时隔多年,蓦然发现与西政中皆有“西南”二字且时隔七十多年前的西南联大,也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两校无论是从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境况、办学理念、师资素质、优秀生源、育才成就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也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第三十七章忧郁的法科生
有人将西政七八级大学生与现在诸多法学院的本科学生的际遇和状态作了对比,感到忧虑而郁闷。如今许多法科学子也把自己的未来,形容为“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现行的法学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主要症结究竟在何处?如今的大学生不是普遍有问题,但有问题的肯定本领不足是主因,而本领不足则来源于学习不足……
第三十八章法学教育的美丽与哀愁
进入21世纪以后,当中国的法学教育以“大跃进”的速度突飞猛进发展之中,改革开放之初的3所大学开设法律系,已增至今天的730多所法律院校(系),其数量增加了155倍!喜耶?忧耶?扩招推动和繁荣了我国的法学教育,为国家培养了数量众多的法律人才,但也不可避免地给法学教育带来了混乱,导致法学院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极大地损害了法学教育的声誉和学生的质量。现今法学教育质量的陨落原因有哪些?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何方?
第三十九章西政七八——我们的精神家园
同学是没有血缘的亲情。面对人们对自己的溢美之时,西政七八级同学也看到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局限:地理上的偏于西南一隅,法学专业的单一性,仓促构建的知识体系、老师水平的参差不一,薄弱的外语水平,以及群体数量的不足等。“西政现象”毕竟是在历史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正可谓“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时势使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责任在,何计身后名!
第四十章青春万岁
“歌乐山下青春飞扬,烈士墓旁热血激荡。”孙小迎与“80后”的儿子畅谈青春万岁的话题时,说“80后”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愿意听她讲七八级的故事。年华已逝,来者可追。追忆青春,不灭的法律梦愈加清晰;回首往事,难忘的大学生活更显珍贵。“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让我们一起追忆难忘的青春岁月,一起憧憬心中的法治中国梦。
附录一西南政法学院七八级学生毕业论文及指导老师一览
附录二西南政法学院七八级学生毕业论文部分指导老师名单
附录三西南政法学院七八级学生在校期间部分老师和领导名单
附录四西南政法学院七八级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部分教材、讲义
附录五相见恨晚——读《我的大学》一书感想佚名
写在后面(代后记)
为”西政精神”鼓与呼
–写在《歌乐年华》出版前夕
对于建田师兄写作西政七八级的这部书,我一直在关注与期盼中。
对西政七八级师兄师姐们,我一直心怀景仰。我于1981年9月入学,有幸与他们同了一年教室、共了一年食堂。今天,合上这部厚厚的书稿,那段历史便生动起来,记忆渐渐清晰,而泪眼却开始模糊。
回眸七八峥嵘年华,抒发西政学子情怀。这部书正是那个年代西政校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西政”东山”再起、浴火重生的真实写照。这部书洋洋50万言,有40章、百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作者走访老师、同学、校友并查阅大量档案资料的辛勤成果和心血之作,可谓素材盆满钵满,内容丰富翔实。
公元1978年10月,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有一群参加刚刚恢复的全国统一高考的青年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山城,走进了西政,开始圆他们的大学梦。而当时宿舍拥挤,校园泥泞,甚至开学典礼的会场都是在废弃的游泳池场地举行……他们眼中的大学校园,只能用”失望”、”震惊”、”茫然”、”稀烂”、”工地”等词汇来形容。然而,在那样一个艰难但又充满希望的火红年代,这样一群学子啃着发酸的玉米糕,就着两分钱一块的豆腐乳,喝着飘着几片菜叶的洗锅汤,穿着高筒雨鞋,行走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泥路上……他们度过了没有图书馆、没有运动场的4年寒窗,也度过了快乐而又充实的4年大学生涯。他们与当代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一同起步,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一路前行,与凤凰涅槃后的西政恢复重建休戚与共,他们演绎着精彩,取得了整体性成功,创造了”七八级神话”!
西政建校66年来,西政人一直在锻造着自己的精神–“西政精神”。今天凝炼的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为主要内涵的”西政精神”,应该是包括七八级在内的20万西政人共同铸就的。每当听到社会上议论”西政现象”、”西政精神”时,不由地会想到群星闪耀的七八级,并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七八级的师兄师姐们的”歌乐岁月、青春年华”,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是心系天下,志存高远。有志者博学而笃志,切问面近思。梁启超先生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深情地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直到80年代前期的大学生活,至今还被许多人所怀念的正是那时年轻人的志存高远。只有志存高远,才能够承受艰苦考验,才能够忍受枯燥和相对单调的学习生活。西政七八级423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经历过”文革”的磨砺。人生就是这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每一条道路都会有美丽的风景。七八级绝大多数同学上大学之前,都已在农村、工厂、军营等基层单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考验,他们对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基层百姓的生活现状有着深切的了解,他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和”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考进西政。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们有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患意识,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可贵品格。七八级同学在校期间,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狂飙时代,也是党和国家恢复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开端。尽管当时许多人的文化基础参杂不齐,家庭背景和社会阅历不尽相同,但心中都有相当高远的理想,因此,在人文荟萃、理想升腾的校园里,同学们言必称国事、天下事,行必谈反思、论改革。对社会积弊、历史谬误,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家自由结对讨论案例、自办刊物、创办法律顾问处,义务出庭辩护代理、为社会上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等等,迅速而成功地投入到伟大的改革开放洪流中。无论是对张志新、蒋爱珍、”林、江两审”等案件的探讨,还是食堂红砖墙上的大字报及宿舍外的报刊栏、宿舍内的”卧谈会”,都高度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度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他们热爱专业,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课堂学习,使知识不断得到扩充,理想不断得到升华。正是有着坚强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有过艰苦卓绝的成长历程,才有了今日”母校以你为荣”的无上荣耀。
二是博学广识,与书为友。七八级绝大多数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赶上读书的好时光,但在西政4年的学习中,他们始终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在建田师兄这部书中的”我们的读书生活”、”学外语轶事”、”课程内外”等章节中,我们看到了无论是已经结婚生子的30多岁的爸爸,还是十五六岁的应届高中生,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学外语背单词,珍惜分秒,不敢懈怠,甚至烈士墓、歌乐山、铁路旁,无一不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建田师兄书中记载,全年级终的”全优生”,竟然是政法专业9班的朱孝清,而他当年的入学年龄已近30岁的”高龄”段,这位”学霸”级的师兄后来能够走上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国家大检察官一职,正是应了”天道酬勤、厚积薄发”的至理名言。4年寒窗苦,正是他们的勤奋思考、勤奋读书,才使弹丸之地的西政校园,培育出一拨优秀学子,酿造了奋发读书的精神底蕴,有了后来神话般的传说。建田师兄书中有一位七八级同学说:”在西政读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起床后,总会沿着校门口左右两侧的蜿蜒小道去跑步,回来后自然就拐入烈士墓广场的小松林中去读书,许许多多的法律条文、英语单词都是在那里背会的。每次再到重庆,总要情不自禁地来这里看看,缅怀先烈们的功绩,追寻晨读的足迹。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再到这块净土来读书!”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大学生的学习肯定是主业,师弟师妹应该学习他们刻苦读书和勇于承担的责任。因为在青春年华只有经历艰苦的学习,生命才可能成熟,生活才会有希望,世界才会更加灿烂,人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是恩师情厚,如父如母。西政一直有尊师爱教、师生关系融洽的优良传统。建田师兄这部书的许多章节描写了师生感情真挚的故事和场景,无不让人感动,甚至潸然泪下。2008年10月,在庆祝西政恢复招生30年纪念大会上,回校的300多位七八级同学全体起立,向老师们致敬。特别是李连宁师兄发言时,向近在眼前、远在天堂的老师们所说的那一番话,让在场者无不唏嘘。当年许多西政老师,风华正茂的黄金时代已经被滚滚”运动风浪”冲走,面对如饥似渴的学子们,发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一定把失去的宝贵时间夺回来!老师们虽身居斗室,但工作热情像火山爆发,抗酷暑、战严寒,日以继夜,查资料、写讲稿,翻箱倒柜,一切为了重新站好西政三尺讲台。当时,教学用的是三段式模式:启发–指导–讨论,由此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浓厚的学术讨论氛围,甚至连课间10分钟老师都会细心解答学生的提问。为了对学生负责,学校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师上岗制度,一律按照先辅导、后听课、再试讲的程序运行。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布道者,还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以一颗慈父慈母般的心,给予学生无限关爱。重庆是著名的”火炉”,盛夏炎热时,老师们会给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们带去冰棍和自己亲手做的绿豆汤。”绿豆汤”,如今已经成了七八级同学为熟悉的一个表达西政师生情的代名词了。每逢周末、节假日,学生围坐在老师家里读书讨论,”蹭饭”也成了家常习惯。实习时,两个老师会亲自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到实习单位,既是老师也是保姆般地照顾同学们。特殊的经历,培育了特殊的感情,也化作了一种特有的西政传统: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有个同学说得好:”我们这个学校啊,也许是地处重庆、受本地民风影响的缘故,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啊,简直是没得比的了,没有哪个学校能做到这样!”
四是学术开明,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厚德重法、生生不息,是当时校园学习环境的真实写照。有人说,七八级就读的时间就是”西政精神”奠基的时期,甚至有人将”西政精神”称为”七八级精神”。这种结论是否贴切姑且不论,但从建田师兄的这部书中可以看到,在当时的西政校园里,思潮激荡、风起云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反省”文革”、反省”极左”、反省”阶级斗争为纲”,到重新评价的功与过,到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对民主与法制道路的探索,对”林、江两案”的审判等等,无不畅所欲言、热闹非凡。也许正是从西政七八级开始,西政人就表现出一种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他们没钱坐车,却步行到重庆的解放碑书店里,用东借西凑来的钱,购回了一摞摞厚重的中外经典名著。当代著名的法律文化学者、西政七八级梁治平师兄说过:”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相比,我的大学简陋、残破和狭小得不宜称为大学,但那确确实实是我的大学。我这样说,并不只是因为我曾经把一段青春留在了那里,也不单是因为她一直被人们叫作大学,更不是因为我认为大学就应如此。我的大学之所以无愧于大学之名,是因为她保有一种开放、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我曾经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其中成长,了解世界,认识自己。”
毋庸置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学教育史上,西政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正是一代代西政师生的不懈努力、自强不息和奋力拼搏,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新西政!校党委书记樊伟同志说过:”校友们对学校浓浓的情谊,是基于过去求学时留下的青春印记。西政人不仅要重现当年的辉煌,更要传承好校友们留下来的文化以及血脉。沙坪坝校区是西政学子们的’根’和’魂’,我们要把’根’留住,把’魂’守住,在建设好新校区的同时,把老校区的风貌保留下来,让老校区的人气兴旺起来,让校友回母校后有’根’可寻,有’忆’可回。我们要与广大校友们一道,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共同办好西南政法大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校友们像建田师兄这样,拿起笔来,把自己在西政的青春时光记录下来,正如渝北校区的一块石碑上所刻:母校是青春一直生长的地方,无论我们有怎样的迁移,这些叶子、花与果将长久地把我们的爱记载在这里!
据我所知,建田师兄早在当年上大学期间,就”乐为母校鼓与呼”。在校时,他就曾经在中央和地方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反映西政七八级校园生活的通讯报道和文章。院刊曾以《他是战士》为题,报道了张建田大学四年除每门功课成绩优良外,还写了100多篇稿件,其中被院内外10多家报刊杂志刊用40多篇!这一次,建田师兄以他自己多年来的积累、采访和艰苦细致的写作工作,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着”为七八立碑、为母校立传”的信念,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终于给我们大家奉献出了这部好书。建田师兄记录着温润的西政历史,也记录着温情的西政故事,更记录着温暖的西政力量。在此,向他表示深深的感佩,表达浓浓的谢意!
我希望,手捧《歌乐年华》这部书的西政人以及西政人的朋友们,能够通过本书进一步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政七八级那一代学子的所思所想,进一步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政不寻常的历史。
我相信,那些老去的故事、那些泛黄的记忆,那些品质、那些精神,会永远感染、永远激励着所有的西政人以及西政人的朋友们。
向建田师兄致敬!
向七八级致敬!
向西政人致敬!
向”西政精神”致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