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152245
从纠结中
解脱出来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纠结”这个词开始闯进我们的生活。从此我们的心灵便被缠上了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坐立不安;生活上出现了矛盾,我们更是彻夜难眠……终,这种纠结的情绪越缠越紧,搅扰得我们片刻不得安静,束缚得我们无法呼吸。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容易沉浸在这种情绪中难以自拔。
幸好,有的人能够幡然醒悟,从纠结中挣脱出来。
有位先生被派到海外工作,夫妻两人为这机会兴奋不已。经过一番计划之后,他们开心地带着孩子去就职。他们预期了很多即将面对的问题,包括生活无法适应、语言隔阂、种族歧视、丈夫工作过于忙碌、家庭关系被忽视等等,但所有这一切都意外地安然度过,的问题竟出在了“夫妻争吵”上。
在国内很少吵架的他们,到了异地他乡竟然成天为一些小事闹不愉快。明知是因为生活压力使然,两人却冷战热战到不可开交。
妻子沮丧到极点,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每天愁眉苦脸。
一天,她骑车独自到外面散心,一想到要回家简直懊恼极了。
她一路低着头踩着脚踏车。骑到某个路口,忽然一辆大车从身侧驶出。她差点跌倒在地上,以为自己就要亡命异乡。好在司机及时看到她,赶在撞上她之前刹住了车。
过了马路,她惊魂未定间,惊觉自己不能这样。如果她任自己失意下去,只会惹来更多更大的问题。她告诉自己,要开心度日。就这样,她与先生渐渐找出更好的沟通方法,走出困境,重拾欢笑。
一个人能不能早日走出忧郁、改善现状,与他接下来打算怎么面对挫折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一生悲惨”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在努力地“滚自怜的雪球”。挫折是多数人的家常便饭,然而一旦容许自己陷入自怜的情绪,悲惨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好像约好一般,非得整得你要死不活。
那位妻子说,在骑着脚踏车到马路另一边后,她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储备精力撑过低潮。等到半年过后回头一看,才发现情况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
原来掌控一颗纠结的心,是一件那么辛苦,也是那么危险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很纠结的朋友。他是家中的长子,由于从小家境清寒,对于父母勤劳养育的恩情总是铭记在心,信誓旦旦地告诉父母和弟弟妹妹,一定会找一个好的媳妇回来照顾他们。
几经挑选,他终于在不小的年纪时找到了一个温顺的女人,将她娶回家,吩咐她好好伺候公婆,自己则每天从早工作到晚,忙着赚钱养父母和小家庭。
他每天战战兢兢地提醒自己要做好榜样。见妻子打理家务不够妥帖,就严厉地责备她,要求她也要像他一样全心全意地牺牲奉献。
没孩子时,他挑剔家里不够整洁,对公婆的照顾不够体贴。有了孩子后,孩子成绩不好,他怪她;孩子生个病,他也怪她。
终于,公婆因为年老相继过世,孩子也终于长大到可以照顾自己。妻子像递出辞呈一样地递出离婚协议书说:“算我眼瞎,被你当棋盘里的一颗棋子一样地娶回家里用,现在我仁至义尽,和你的感情也全磨光了……放我走吧。”
这位花了一辈子尽心尽力扮演好长子角色的男人,到这时才发现他事无巨细又精确无比的要求,让他忘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也忘了经营与妻子的关系。
他的一生就像拍子音符都正确无比的曲子,听起来却没有一点感情。
生活中好像永远都有各种令人纠结的小事,需要我们操心,需要我们费心费力去解决它。但我们不应忘记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应该符合旁人崇高的期望,不是一定得念什么样的名校,或到什么样的公司上班才不虚此生。家里也不是不够窗明几净就没法住人,或是孩子没有十八般武艺保证会被社会淘汰—
人生苦短,何必总是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担心,我们除了努力活在当下,还要做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尽管我们无法彻底挣脱生活的羁绊,但还是要扬起快乐的翅膀,从纠结中解脱出来,容许心灵自由地飞翔。
别让困境
困住了内心
在漫长的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被无休无止的烦恼纠结着、困扰着。他们每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那么,生活中的这些烦恼究竟来自何方呢?其实说白了,很多人之所以会痛苦、纠结、不快乐,无非是由于在他们内心或生活中遭遇了未曾预料到的变故。而这些变故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使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
比如说,有人想创业,赚大钱,但是却遭遇了失败、做生意赔钱了;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结果却出现了感情危机;有的人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结果房价不断上涨,导致梦想破灭;还有人想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结果事与愿违,从事着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突如其来的事件总会把我们原有的思维打乱,继而让我们陷入苦恼、痛苦、迷茫、无奈之中。甚至一些事情的发生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我们也从未对它们有所预备—比如离婚,受到好朋友的欺骗,做生意赔掉了许多钱,无缘无故遭人诽谤,被同事陷害,患了某种疾病等。
当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生活中泛起时,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于是,我们开始变得惊慌、悲伤、气馁、失去控制,而焦急、反思、苦恼也蜂拥而来,以往的计划、目标好像完全被它们颠覆了。
我有一位忘年交,他在告别青年,迈向中年的时候,噩耗却突然从天而降,他被诊断出得了癌症。初那段时间,他感到极为痛苦、郁闷,但他后想,幸好发现得早,能更好的利用剩下的时间,努力去做这辈子想做的事。在病痛与失意的日子里,他体会到一个事实:一切总会过去,阳光总会出来。
然而生活中的烦恼总是会出现,当我们因此感到困惑、困难、混乱,甚至陷入危机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有一位哲人曾这样说:“当我们无法承受眼前发生的事情,压力大到快受不了时,这就是贵重的机会。”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根本无需烦恼,坦然接受它,需要做的事情努力去做就是了。陷入困境没关系,但不要困住自己的心。否则,一旦深陷其中,便难以自拔,终陷入无底深渊。有人因工作不顺,从而开始和外遇搭上关系,后搞到自己妻离子散、痛悔一生;有人由于失业,从而导致自己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后大环境改善了,自己却已追不上潮流,只得眼睁睁地任自己陷入另一波洪流中,无法自拔。
甚至还有一些人,生活看起来顺风顺水,并没有什么令人纠结的事情发生,但他们仍然很不开心、总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对于这种人,纯粹是在自寻烦恼。
很多时候,自寻烦恼好比是一副配错度数的眼镜,既看不清晰又损坏视力。许多时候我们只需狠下心花一笔钱配一副新眼镜就好。但有些人却停留在原地慢慢吞吞、怨东怨西。要不就是好不容易花了钱戴上新眼镜不到一分钟就“头晕得厉害”,说新眼镜不适合自己。
其实,当我们不幸陷入烦恼之中时,只要能稳住情绪,冷静计划接下来要走的路,按部就班、持之以恒地进行,逆境早晚会过去。曾有位十分注重学习成绩的朋友考高中时不幸落榜,在等待学校放榜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闲坐自怜,便关起房门在家里苦练英文打字。没想到这一练,练出了爱好和专长,这项小小的才能不但重建了他的自信,也让他后来在新的领域有所发展。由此可见,逆境也能创造奇迹,就看我们如何利用它。
我们总是被烦恼所困,但却经常忘记自己本身就可以创造奇迹。假如我们有这样的决心信念,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将会看到更宽阔的天空。
事实上,生活中发生一些让人迷乱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是很正常的。而且在一个不认识的状态中,探索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有益自我完善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中,即使自己表现得力不从心也没有什么,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很快就会对它认识起来。假如你总是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未必就对自己有好处,也许在反反复复中我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
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无休无止的烦恼当中,我们必须敢于质问自己“为什么”,比如“我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我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等等。敢于质问自己不是软弱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清晰地认清自我,辨别自己所处的状态。对于一个有强烈进取心的人来说,他们会在不断的质问中得到智慧,使自己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这个质问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建立起更自觉、更真实可托的生活。
把情商和智商
有机地结合
许多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首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心理学家们大都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假如一个人不能把情商和智商有机地结合,那么他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因为现代社会的环境很复杂,仅有高智力不足以应付各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很多脑子聪明、智商高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情商都不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抗挫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商呢?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指的是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特性。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示,情商与智商不同,它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由下列5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
1. 了解自己的情绪。
2. 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激励自己。
4. 了解别人的情绪。
5. 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现代心理学家表示,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重要要素。从下面的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情商对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几天前,小姜跟客户产生了冲突,导致公司损失50多万,他也因此丢了工作。他到现在心里也不舒服,而且,自始至终觉得自己委屈。
这个客户是经理费了很大力才拉到的,是个傲慢的中年女老板,她答应购买公司生产余留下来的一些边角材料。这些材料对公司来说只是鸡肋,留着没用,丢掉又觉得可惜,加上现在的项目恰好缺少一笔资金,所以想尽快把这些边角材料卖掉。
双方经过洽谈,对方同意以低价格全部收走这些余料。假如说客户是上帝的话,那么这个女客户还真把自己当上帝了,认为是她拯救了他们公司。
当这个女客户到公司大厅找经理的时候,小姜正好经过,随口问了一句找谁。“找你们财务的小王!”她一副傲慢的样子。
小姜没注意到她的神情,随口对财务门口喊了一句:“王,你的客人,出来接客!”
女客户十分敏感,她对“接客”这两个字很是不满,认为一个小年轻人这样说话是对自己极大的不尊重。于是,大声喝道:“你……你什么意思?怎么说话呢,你!”
小姜不料女客户会把声音抬高八度朝自己吼,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哪句话惹恼了客人,直愣愣地说:“我就这么说话啊,怎么了!”
女客户不曾想这么一个自己看不上眼的小小职员竟然敢和自己对着干,气得脸都青了,当场就对着小姜发飙:“你们公司的人都什么素质啊!不像人说的话!”
这句话把小姜恼怒了,认为对方在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于是,索性站住跟客户吵起来,不管对方是何人,先出一口闷气再说。后来,把女客户气得舌头直打哆嗦,小姜捂着嘴一直笑!
后,财务的小王和经理都出面,此事才化解,这笔买卖终没做成。经理气得无语,没有看小姜一眼,挥挥手,说:“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小姜不曾想到用错了一个词竟会失去工作,他甚至认为是对方有意挑起战火,小题大做,至于吗?朋友听完他的“下岗”故事,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的情商太低了。”这句话就像一支箭,刺入了他的心脏。
按照我们惯性的思维,小姜的这句话实在没什么,或许小姜平时就是用这样的口吻跟他的朋友们说话,开玩笑。然而,既然是在公司,面对客户的时候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客户需要的是尊重,小姜的这句话却没有掌握好分寸。
此时,小姜假如情商高一点,就会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妥。其实,只要他对客户说一句对不起,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唇枪舌战。可惜,小姜不知道控制自己,对手又是一个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的中年女客户,在双方都不愿意让步的情况下,一场不愉快就不可避免了。
很多人智商很高,做事也有能力,但是一辈子却很平庸,恰是因为他们情商太低。情商低的人,很容易因为某一次冲动,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一次不恰当的行为而丧失某个成功的机会。
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不仅要看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如何,更要看应聘者的内在素质和“情商”。
曾经一个年轻女孩在给我的邮件中,诉说了她的苦恼:
“我知道我的脾气很不好,性子也很急躁,常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男朋友吵架。其实,我不是故意挑他的错,我了解自己有多爱他,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开始的时候,他还老让着我,可现在他不再让我了,我们吵架时彼此总会针锋相对。其实,吵架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我很害怕我们的感情会在吵闹声中消失……”
我回复她的邮件只有四个字:“提高情商!”
记得去年我在武汉看《武汉晨报》时,其中有一则关于一个女孩的报道,标题为“女生任学校‘情商部长’,求职受4家大公司青睐”,这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这个叫王珊的女孩毕业后,很快就收到了太平洋保险、维达纸业集团的两家公司的聘书。刚毕业就能进这样的大公司工作,是许多人所向往的。
当别人问她是什么优势让公司录取她时,她很自信地说:“我有高的情商,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乐观自信地面对。”主考官们也认为亲和力、自信、积极主动是王珊留给他们的印象,而这些都是高情商的代表。
其实,她在大学校园的时候,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是学校的“情商部部长”。她在校发起成立了“情商学会”,有40多人加入。情商学会主要培养每个人的激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及耐受挫折的能力。
毕业后,她也一直坚持锻炼管理自己的情绪。自信乐观的态度、在客户面前从容不迫等都是她锻炼的内容。因为她坚信情商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要提高一个人的情商,首先要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乐观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简言之就是遇事坦然,自信自强。
再次,应及时解除自己的心理枷锁。自卑、压抑等,都是影响人们情商的心理枷锁,一旦发现自己被这些心理枷锁套住时,要及时寻找解锁的方法,如向信任的朋友倾诉,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等。
再次,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要有博爱的情怀,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个性;严于律己意味着要增强自律力,凡事都能理性思考,不冲动行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