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5589
通往书的路,即是我的路。一位狂热的爱书人,二十多年间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世界至美独立书店的幕后故事。高清美图、理性笔法,一起踏上世界书店之旅,收获感动瞬间。
当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彷徨之际,*好的去处应是书店;被无以言说的孤寂围困之时,能让灵魂得到抚慰的空间也是书店。只要世界上依然有这样一批书店生龙活虎地存在,我们人类就有希望。——金彦镐
一位资深出版人,也是一位狂热的爱书人,二十年来探访世界*美二十一家独立书店,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用生命践行理想的书店人于历史和现实中鲜为人知的坚守故事。被跨国企业觊觎空间的的荷兰老教堂书店,被誉为英语世界文学青年的庇护所和乌托邦的法国莎士比亚书店,被BBC评为“世界十大*美书店”的中国先锋书店,专为妇女和儿童服务的日本蜡笔屋……二十一家独立书店无一不是美好时代的精神写照,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推动我们奋力前行,协助我们找寻心中完整的理想世界。期待一个个独立书店的朴实的经营故事,唤起当下读者对智识的思考,这也是独立书店存在于世的价值和意义。
序:步入世间最美的书林
老教堂书店
敦特书店
巴特尔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
酷客美食书店
海怡书镇
特龙斯莫书店
中城学文书店
蒙塔古书坊
史传德书店
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
万圣书园
三联韬奋书店
单向空间
钟书阁
先锋书店
旧香居
蜡笔屋
北泽书店
荣光图书
宝水洞书店胡同
结语:书的力量,思考的力量
附录:希望重访的书店
序:步入世间最美的书林
威廉•福耶尔和他的兄弟吉尔伯特•福耶尔报考1903 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结果双双落榜。第二年,兄弟俩决计将所有的教材拿出来卖掉,为此开了家小书店。全球知名的书店—福耶尔书店(Foyles)就此诞生。
福耶尔书店位于伦敦的书店街—查令十字街。这家书店拥有的书架总长为世界之最,已载入吉尼斯记录大全。福耶尔兄弟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但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给世间许许多多迷恋书籍的爱书客造就了福利。如今满载书籍穿梭在伦敦大街小巷的“福耶尔面包车(Foyles Van)”,已然是世界名城伦敦的文化符号。
当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彷徨之际,最好的去处应是书店。被无以言说的孤寂围困之时,能让灵魂得到抚慰的空间也是书店。因为有书籍,我们不孤独。书中总有暖意。阅读是一个人的行为,但也意味着与世界上无数不同时代的人展开精神交流。
1973 年秋,我供职于韩国某日报麾下的月刊,在一次编委会上提出请韩信大学教授、大众神学家安炳茂撰写题为“为了活得像个人”的系列卷首语。那是一个反常年代,在朴正熙军政强权下,人性思考也动辄被贴上骇人听闻的政治标签,媒体人举步维艰。我渴望与所有同时代人共同省思,每一个人到底应该践行什么。
为了活得像个人—这句话是贯穿我的出版生涯的座右铭。写一本书,编辑一本书,阅读一本书,无不是为了活得像个人。投身出版业四十多年,光阴匆匆流逝,而这个问题对我一直严重拷问,我依然在寻求答案。
人类的思索,被书册赋予形态,存在并衍生着。书籍,承载着人类文明,并将其编织成体系。一本本书,汇集于书店,化作世间至美的丛林,智慧的合唱在此回响。
大大小小的书店,甫一诞生便是开放思维的场域,隶属于自由的世界。书店是多元的丛林,荟萃着林林总总的书和五花八门的思考。正如一位书店人对我说的话:
书店,是时代精神无拘流泻的空间。书店,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公民社会。
的确,书店所蕴育的成果,比任何一家文化机构都卓越。书店唤醒社会意识,思想在书店得到升华。
在报社当记者时,我在首尔钟岩洞派出所附近租一间公寓住了两年多。派出所旁有一家小书店,每天下班我都会先拐进这家书店站着看书。老板心慈面善,喜欢聊关于书的话题。我也偶尔买一两本书。如今这家书店早已没了踪影,派出所也搬进别处的大楼。然而,每次经过这条街时,我总是忍不住东张西望,追寻记忆中的小书店。后来做出版人编书、出书,我的脑海里会时常浮现那个小书店和那位和善的大叔。
如今韩国实体书店日渐衰微,作为一名出版人,我无法平心静观,于是不自量力踏上寻访全球书店之旅。我要寻访世界各地的书店,与书店人进行对话,聆听他们在严峻现实中如何坚守书店的价值,渴望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探访世界各地书店,我感知着书籍的尊贵和书店的力量,重新梳理出版与阅读的定义。
书店人为书全心投入的至诚深切地打动我。那些信奉物质至上、机械万能的唯“物”主义者正在为数码文明欢呼雀跃,然而巡访五湖四海的知名书店时我发现:这个世界正在重估纸质书的价值。
我结交了许多信念笃定的书店人。虽然无所不能的数码技术看起来所向披靡,书籍被视为物质物件而非精神产品,然而我遇到的那些书店人却完全不为所动。
与这些书店人展开的对话,使我的旅程满溢喜悦。尽管采访行程总是排得过于紧凑,我却一路兴味盎然。书和书店依然活着,而且富有动感活力,精神和生命在那里跃动,那是智识与智慧流光溢彩的地方。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归根结底,书籍,宁可被消化,也不会被消费。”能与世界各地的书店人探讨书和书店的价值,我由衷地感到幸福。
我和他们一见如故。
近来,遇到一些熟人和退休的专家学者时,我总是要鼓动他们拿出本人的藏书,开一家“会客厅书店”。说是书店,其实就是将个人的书斋和大学研究室的书挪一部分到公共空间。未必非得一层门市才行,一间半间房舍,改装成主人喝茶会客的书吧,便是不错的对话空间、阅读空间和执笔空间。也无需摆放太多的书籍,选些主人专长领域的书就够了。
不少朋友告诉我,这个主意令他们心动。我思忖:这小小“会客厅式书店”,成为新生代文化运动、精神运动的燎原之火也未可知。我愿意相信:书和书店、阅读和论说必将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美好。
我再一次上路, 一边行走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行走。
今天,我依旧在旅途中,一边旅行一边思考着一本书:《书店东西—世界二十一家独立书店》。
旅行即是读书,读书也是旅行。
我的路是书,通往书的路,即是我的路。
在我心目中,中国是文字之国,图书之国,壮阔历史塑就的叙事之国。那些叙事,是精神,是思想,是贤哲留下的对话,是经典。
我踏上中国之旅—探寻文字、叙事及书籍之旅,第一站是1988 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用脚步丈量无数文艺和经典诞生的现场,全身心体会着激越的中国当代史……一卷书册,是对历史必然的深层认知和实践;书籍,跨越边界,横穿领域。
此后,我一次次来到中国,为了寻访书店,走遍大江南北……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我很想通过本书与中国读者对话,我热望着能与他们成为朋友。因书结缘,那友谊必然是美丽的。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你爱书的话,你会爱上这些书店,你会爱上金先生讲的那些书店故事。”——董秀玉(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总编辑)
“我认真看了这本书,获益匪浅。不仅获益,也获得了快乐。”——汪家明(曾任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副总编辑)
“我特别喜欢他在书里给我拍的那张照片,像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我觉得特别美好。那个落魄里面又代表着强烈的不满,我特别喜欢!”——许知远(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金先生是用心在做一件事,也是用心做这本书!”——钱小华(南京先锋书店创始人)
“金先生到我们书店去过两次,看书看得特别认真,让他吃饭也不吃,风风火火地来,特别感谢!”——金浩(钟书阁创始人)
老教堂书店
Maastricht, Netherlands
建于1294年的这座哥特式建筑,当年是天主教多米尼克教派的教堂,如今变身为全球书客慕名而来的书店。在宽二十五米、深八十米、高二十五米的壮阔空间里,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倾泻而下,人类精神的花朵,在这里以惊艳的姿态迎接读者。全世界的爱书客来到荷兰南部小城马斯特里赫特,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将在镶嵌于这座城市的玲珑宝石般的老教堂书店中得到抚慰。
书是什么?我是谁?站在老教堂书店,我扪心自问,情不自禁回望自己走过的路。
出版书籍的意义究竟何在—应该心系异乡者的孤独与悲哀,应该承载被放逐边陲者充满艰辛苦痛的人生。唯有在人们的心灵埋下诗魂的书才称得上是部好书。
历经八百年风霜的老教堂,书籍在这镌刻着古老光阴的空间绽放必然是充满诗意的,它讲述的必然是神奇的故事。
一部经典!我蓦地想到,老教堂书店就是一部经典作品。伟大的经典,将使我们内心深处的悲伤得到升华。历经无尽时光锤炼的经典,终会凝固成那岁月般的悲怆。柏拉图如是,纪伯伦如是,咸锡宪亦如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那悲怆至今能打湿我们的眼眶,能扶正我们摇摇欲坠的人生。
2008年,老教堂书店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最美书店。2011年,我首次访问老教堂书店,冲击堪称巨大。2015年夏,当我再次造访时,老教堂书店像一位不见外的朋友那样,迎接我的到来。
马斯特里赫特是一座古老的小城,目前人口约有十二万五千。城市带有明显的比利时和德国双重特色。首次探访时,我们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驱车两小时抵达,再次造访则从巴黎出发,历时四小时。如果从比利时入境,人们可乘电车直达马斯特里赫特站。
老教堂书店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的“客厅”—福莱特霍夫(Vrijthof)广场大街一角,是荷兰最早的哥特式建筑。它自建成以来从未遭受火灾等祸患,保存良好,连穹顶下方两米高的阁楼状木椽也完好无损。然而自从1794年多米尼克教派被攻占荷兰的拿破仑军队驱逐,这栋哥特式建筑作为教堂的使命戛然而止。它先是沦为法国骑兵的马舍和物品仓库,接下来相继成为拳击赛场、自行车保管所、汽车展销场、消防署的装备库等;有段时间还是汽车驾照考场、女子手球赛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甚至曾作为临时停放死尸的地方。再往后,这里成为音乐厅,当地人在此举行大型演唱会。这里还曾是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一年一度的青少年嘉年华的会场,少男少女们跳着吻舞,初尝接触异性的青涩欢愉。
2004年12月是转折的节点。荷兰最大的连锁书商瑟莱克斯(Selexyz)获准入主老教堂,一座大型书店在此开张,店名为“天堂书店”(Selexyz Dominicanen)。多米尼克教堂从此迈入新的时代。
其实,苹果等跨国企业也在觊觎这个空间。拥有该建筑所有权的马斯特里赫特教区没有因此将瑟莱克斯拒之门外,只是双方交换的合同里有附加条款:书店设在教堂内的所有架构必须是简便易拆的,不得损伤教堂的一砖一瓦。也就是说,墙上也不得钉钉子。
阿姆斯特丹的Merkx Girod建筑事务所承接了老教堂内部的设计和装修,他们垂直竖起黑铁支架,搭建了分为三层的巨大书廊。书架和墙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防止产生摩擦,附设从一层前往二、三层的阶梯和电梯。书店实际上成了教堂内部的独立建筑。设计方案做到了尊重空间的历史特性,古典的石材与现代的铸铁材料交相辉映,其构思令人称道。
走进老教堂书店的瞬间,人们顿生敬畏之心,不由得压低话音。抬头望向高不可及的穹顶,神情变得肃穆。哥特式建筑特有的坚牢墙体与穹顶,一根根巨大的擎天石柱,平摊在书桌上的图书,插满一、二、三层黑铁书架的书籍,令书客叹为观止。
走在老教堂书店里的人们,踩在石板地上的脚步不免有些犹疑。这教堂曾经是墓穴,墓穴的大理石盖板上的雕纹依稀可辨,让人无法贸然下脚。教堂地面的整修过程中,工程人员果真在下面发现六具骸骨。还好,老教堂书店内书籍的绚烂之美,很快使人的内心安适平和起来。
走进老教堂书店,人们会下意识地顺着楼梯向上移动,向书的天空靠拢。离高耸的墙、屋顶的彩色玻璃越来越近,仿佛触手可及。方才见书籍之花在地上盛放,转眼又见它化为星群在天上闪耀,这景象匪夷所思!
教堂穹顶,有一组壁画吸引了我的视线。它描绘的是托马斯•阿奎纳的生平。这是石灰壁上的一幅画,修复难度较高,能工巧匠们还是成功地将它复原。天花板上另一幅天使吹奏仙乐的图画也得到修复,一群天使平和地俯视着来访的书客。
老教堂书店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创意是将教堂中央的往日祭坛改为咖啡书吧。这是一张十字架形状的大长桌。人们坐在两旁,沐浴着透过教堂顶部彩色玻璃流泻下来的阳光,悠然地品尝咖啡。咖啡师手中的咖啡散发的芳香,恍惚间好像祭礼时的焚香,依稀传来当年的修士澄澈的祈祷之声。咖啡吧内的环形墙,定期展出不同画家的美术作品。
阿姆斯特丹的建筑事务所Merkx Girod对老教堂书店的翻修设计为他们赢得了2007年度伦斯韦尔特室内建筑师大奖(Lensvelt de Architect Interior Prize)。然而到2012年,瑟莱克斯濒临破产,老教堂书店陷入存亡的危机,只好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书店易名为“北极星”(Polare)。遗憾的是,瑟莱克斯与二手书连锁商德•思蕾赫特(De Slegte)合并组建的新书店未能扭转局面,勉强维持到2013年底,终不得不向外界通报:老教堂书店将于次年1月正式关闭。备受全球书客喜爱、被英国《卫报》誉为“天堂书店”的老教堂书店命悬一线。书店总经理托恩•哈马斯(Ton Harmes)和员工们不甘心束手待毙,他们为挽救书店展开最后一搏,决定在互联网发起众筹。托恩•哈马斯在脸书发布一封公开信,题目为“让老教堂书店存续下去”:
我们希望您能在世界最美书店(The Most beautiful bookshop in theworld)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将与读者风雨同舟。请为我们书店崭新的未来进行投资。我们想斗胆称您为老教堂书店的朋友。
托恩•哈马斯向公众承诺:在五年内向投资者返还投资额的125%。假设投资一千欧元,保证五年后返还一千二百五十欧元。
这封公开信引起的反响是惊人的。短短两天内,全世界不同地区的四千多位脸书好友为老教堂书店点赞。二十名员工顿时有了信心。
2014年3月7日,众筹正式开始,在六十小时内,筹集到了五万欧元;一周以后,筹资额达十万欧元,这数额是挽救老教堂书店所需资金的两倍。共有六百二十人参加众筹,其中也包括书店员工。3月21日,老教堂书店管理层对外宣布:书店将再次开业。书店总经理托恩•哈马斯选定“投资书友之日”,讨论书店的运营方针,重新梳理并拟定书店的理念与目标:
老教堂书店的目标,与荷兰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表达的自由、出版的自由相一致。读者会在我们的书架上寻找到一切真理与思想。我们的使命是:用心打造便于读者选书和阅读的书店。
接下来,他们聘请了十五名第三方人员成立特别委员会,围绕书店运营的方方面面展开讨论。书店推出特殊会员制,只要缴纳五十欧元的年费,即可成为特殊会员,享受多种会员福利。荷兰实行图书固定价格制,因此书店无法为会员提供折扣价,但如果购书量达到三十册以上,即可享受一定优惠。另外,设立“会员日”,定期在书店举行音乐会。
老教堂书店被视为马斯特里赫特的公共礼堂。随着新型书店共同体的诞生,其作为公共礼堂的功能日益凸显。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十分适合举行音乐会。到目前为止,在这里举办过的音乐会有:威廉•布莱克诗朗诵音乐会、马斯特里赫特当地爵士乐队约翰•思温特(John Swintet)、吉普赛音乐组合丽莎•魏斯乐队(Lisa Weiss Band)演奏会等。
另外,这里还举办过法国诗人、电影《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的编剧雅克•普莱维尔的《评传》出版纪念会、荷兰社会党党首埃米尔•罗默的新书发布会、供职欧盟议会长达二十五年的丽雅•奥曼–瑞汀的签名售书活动、品尝新酿红酒有关书籍的别具一格的派对等。此外,还举办过摄影师沃特•罗森伯姆演讲会、英国画家梅瑞•肖的苏格兰风景个人展、马斯特里赫特的画家马切•布兰茨作品展。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讲演会以及各种书友会活动也隔三岔五举行。老教堂书店一年举办一百五十场以上活动。
托恩•哈马斯带我去参观书店内的不同区域时显得兴高采烈,他给我展示十八世纪发行的荷兰文《圣经》。老教堂书店也在做珍藏版图书的业务。
“和书在一起,和美好向善的人们携手工作,我感到无比幸福。这是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时光。我确信:书店会使世界变得美好。”
五万多册书籍之花朵,在这座书的神殿四季盛开,每年吸引一百万人前来踏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