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696308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二世于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是英国在位时间*长的君主。
伊丽莎白女王,在国家和家庭中,伊丽莎白牺牲掉了自己婚姻生活的大部分美好时光,投入到女王的工作当中,她拥有让人艳羡的爱情,却不能花更多的时间享受在其中,但通过她的智慧以及坚强独立的性格,让她在经营自己家庭和国事之间游刃有余。她永远保持着一颗单纯而善良的童心。
伊丽莎白女王,在国家和家庭中,伊丽莎白牺牲掉了自己婚姻生活的大部分美好时光,投入到女王的工作当中,她拥有让人艳羡的爱情,却不能花更多的时间享受在其中,但通过她的智慧以及坚强独立的性格,让她在经营自己家庭和国事之间游刃有余。她永远保持着一颗单纯而善良的童心。
内容简介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爱丁堡公爵均出身皇室,同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曾增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脾性和家庭背景。女王的童年安全且有爱,而公爵可以称得上是颠沛流离:祖父被刺杀,父亲被监禁,家庭被流放,在他10岁那年,父母分开了。
伊丽莎白和菲利普这对表兄妹相遇在20世纪30年代,1947年举行婚礼。当时他们分别是21岁和26岁。过了4年多,他们成为女王和亲王。70年过去,他们的脸孔早已被世界所熟知,然而他们的个性和婚姻的实质仍然是个谜。
本书讲述了极其精彩的故事,其中包括两人天差地别的生活,各自或共同取得的成就,还有众人都想窥视的婚姻关系……
伊丽莎白和菲利普这对表兄妹相遇在20世纪30年代,1947年举行婚礼。当时他们分别是21岁和26岁。过了4年多,他们成为女王和亲王。70年过去,他们的脸孔早已被世界所熟知,然而他们的个性和婚姻的实质仍然是个谜。
本书讲述了极其精彩的故事,其中包括两人天差地别的生活,各自或共同取得的成就,还有众人都想窥视的婚姻关系……
目 录
目 录
001 引言
004 序幕
001 引言
004 序幕
033 菲利普
034 章
044 第二章
034 章
044 第二章
061 莉莉贝特
062 第三章
073 第四章
101 菲利普与莉莉贝特
102 第五章
115 第六章
102 第五章
115 第六章
149 伊丽莎白与菲利普
150 第七章
173 第八章
150 第七章
173 第八章
193 公爵与女王
194 第九章
217 第十章
253 妈妈与爸爸
254 第十一章
288 第十二章
323 菲利普与伊丽莎白
324 结论
194 第九章
217 第十章
253 妈妈与爸爸
254 第十一章
288 第十二章
323 菲利普与伊丽莎白
324 结论
335 鸣谢与资料来源
345 附录
346 注释
379 族谱
346 注释
379 族谱
媒体评论
这本书“胆大包天”地描述了其他皇室传记讳莫如深的话题……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汉弗莱•卡朋特(Humphrey Carpenter),《星期日泰晤士报》
极具娱乐性……出其不意的爆料……作者拥有令人羡慕的特权,而且他懂得物尽其用。
——佩妮•朱诺(Penny Junor),《每日电讯报》
嬉皮笑脸的八卦,真是非常有趣……这是*动人的一部内部爆料。
——皮特•麦基(Peter Mackay),《标准晚报》
一部欢快的、有深度的、“胆大包天”的、引起共鸣的、完全原创且充满幽默感的作品,时而深刻掩不住无尽的趣味……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是我首次得以一窥真实的女王和菲利普王子。
——克雷格•布朗(Craig Brown),《星期日邮报》
作者*真切地展示了*资深的王室成员的真实生活。
——利比•博维斯(Libby Purves),《泰晤士报》广播2台
——汉弗莱•卡朋特(Humphrey Carpenter),《星期日泰晤士报》
极具娱乐性……出其不意的爆料……作者拥有令人羡慕的特权,而且他懂得物尽其用。
——佩妮•朱诺(Penny Junor),《每日电讯报》
嬉皮笑脸的八卦,真是非常有趣……这是*动人的一部内部爆料。
——皮特•麦基(Peter Mackay),《标准晚报》
一部欢快的、有深度的、“胆大包天”的、引起共鸣的、完全原创且充满幽默感的作品,时而深刻掩不住无尽的趣味……我强烈地感觉到这是我首次得以一窥真实的女王和菲利普王子。
——克雷格•布朗(Craig Brown),《星期日邮报》
作者*真切地展示了*资深的王室成员的真实生活。
——利比•博维斯(Libby Purves),《泰晤士报》广播2台
目前为止有关菲利普亲王的*有洞见的描述。
——罗伯特•莱西(Robert Lacey),《星期日泰晤士报》
——罗伯特•莱西(Robert Lacey),《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本书令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生机勃勃、充满魅力,而且作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而击要害。
—— 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星期日电讯报》
—— 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星期日电讯报》
在线试读
在进行加冕典礼的1953年,一本名为《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图书出版了。这本书的发行量很大,全面颂扬了蒙巴顿家族各位不同寻常的天才人物。在应一位侍从的要求为这本书签名时,菲利普在扉页签上自己的大名后,又不辞辛苦地写了4个字:“昭昭废话!”
菲利普一直提防着那些用词华丽、想象力过于活跃的传记作者。如果一定要讲述有关他的故事,他更喜欢其中不加任何夸张或猜测的成分。如果能够忠于事实,简单、依照时间顺序并且准确地将他的故事呈现出来,他将感激不尽。
我应该努力做到这些。但这并不容易。在谈论菲利普早年的生活时,他并不愿意说太多。他故意作对似的耸耸肩,高深莫测地扬扬眉毛,他不想去讲在我们看来相当不寻常的人生起点。那段经历触目惊心、充满动荡、令人称奇。他的祖父被暗杀,父亲被监禁,流亡的童年。从他9岁时开始,父母都不在身边,一个在精神病医院,另一个与情妇住在蒙特卡洛。在菲利普看来,这些事从某种程度上说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维多利亚女王有9个子女。其中第三个孩子、也是第二个女儿爱丽丝公主。爱丽丝公主于1862年在怀特岛的奥斯本庄园嫁给黑森—达姆斯塔特的路易斯王子,即后来的黑森大公路易斯四世,这个小型公国也管辖莱茵河流经其境内的部分,它是统一前德国的主要部分。(我们真的是在轻喜剧的王国里。13)爱丽丝和路易斯有7个子女,其中包括未来的普鲁士王妃,这位王妃在1953年还见证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还有一位末代沙皇皇后,而她没有幸运地活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的时候。爱丽丝和路易斯给他们的长女取名“维多利亚”,而这个女孩是女君主喜欢的孙辈孩子。
乔治一世是一个顾家的男人,所有记录都将他形容为一个善良、正派得体、虔诚的人,而且婚姻幸福。根据与他交往颇多的冯·比洛王子回忆录上的记述(尽管是逸事性的闲谈,也有博人眼球的成分,但从总体来看还是相当可信的),乔治一世只有一年一度离开皇后前往法国的艾克斯莱班单独度假的时候,才允许自己“偶尔地放松一下”。当长子康斯坦丁想要效仿他的时候,沮丧的皇太子妃索菲向公公求助。乔治一世应该会对她说:“你得去咨询你亲爱的婆婆,在这个问题上,她才能给你有用的建议。”
爱丽丝和安德里亚10年里生了4个女儿:出生在雅典那座不太舒适的王宫里的玛格丽特(1905—1981年),和生在雅典附近塔托伊地区的王室豪华乡间别墅的西奥多拉(1906—1969年)、塞西尔(1911—1937年)、索菲(1914—2001年)。家中的生活宁静而温馨,爱丽丝骑马、缝纫、读书、与孩子嬉戏、与家人通信。大街上则要喧闹一些。这是希腊政局动荡的10年(之后10年同样如此),在这个起起伏伏的时代,出现了一次政变,还有1909年所有王室成员辞职离开希腊军队的事件以及在他们复职后,1912年爆发的次巴尔干半岛战争。
在这段时期内,爱丽丝和女儿们有许多时间都在国外,在德国、英国、马耳他和俄罗斯,探望父母或拜访这个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参加各种宫廷派对,出席婚礼、洗礼和葬礼。1910年5月,爱德华七世去世的时候,爱丽丝和安德里亚正在伦敦。他们参加了葬礼。爱丽丝的父亲是这位国王的朋友(他们毕竟曾“共享”过蓝崔夫人)。亚历山德拉王后则是安德里亚的姑姑。
1913年3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萨洛尼卡的一家咖啡馆外面背后中枪身亡,暗杀他的是一名单独行动的刺客,也只开了一枪,刺杀动机至今不明。刺客是一名希腊人,明显精神错乱,在被捕后前往审讯地点的途中,他从楼道中的一个窗户跳楼身亡。老国王在遗嘱里为儿子、继承人—现在的康斯坦丁一世留下了一些建议:
保持沉着冷静,永远不要忘记你统治的是南方人,他们很容易情绪激动,可能会一时说出、做出许多也许几个小时之后就忘了的话和事情。正因为如此,永远不要让自己陷入狂热的情绪里,永远不要忘记,国王应该比他的人民承受更多的痛苦。
菲利普一直提防着那些用词华丽、想象力过于活跃的传记作者。如果一定要讲述有关他的故事,他更喜欢其中不加任何夸张或猜测的成分。如果能够忠于事实,简单、依照时间顺序并且准确地将他的故事呈现出来,他将感激不尽。
我应该努力做到这些。但这并不容易。在谈论菲利普早年的生活时,他并不愿意说太多。他故意作对似的耸耸肩,高深莫测地扬扬眉毛,他不想去讲在我们看来相当不寻常的人生起点。那段经历触目惊心、充满动荡、令人称奇。他的祖父被暗杀,父亲被监禁,流亡的童年。从他9岁时开始,父母都不在身边,一个在精神病医院,另一个与情妇住在蒙特卡洛。在菲利普看来,这些事从某种程度上说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维多利亚女王有9个子女。其中第三个孩子、也是第二个女儿爱丽丝公主。爱丽丝公主于1862年在怀特岛的奥斯本庄园嫁给黑森—达姆斯塔特的路易斯王子,即后来的黑森大公路易斯四世,这个小型公国也管辖莱茵河流经其境内的部分,它是统一前德国的主要部分。(我们真的是在轻喜剧的王国里。13)爱丽丝和路易斯有7个子女,其中包括未来的普鲁士王妃,这位王妃在1953年还见证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还有一位末代沙皇皇后,而她没有幸运地活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的时候。爱丽丝和路易斯给他们的长女取名“维多利亚”,而这个女孩是女君主喜欢的孙辈孩子。
乔治一世是一个顾家的男人,所有记录都将他形容为一个善良、正派得体、虔诚的人,而且婚姻幸福。根据与他交往颇多的冯·比洛王子回忆录上的记述(尽管是逸事性的闲谈,也有博人眼球的成分,但从总体来看还是相当可信的),乔治一世只有一年一度离开皇后前往法国的艾克斯莱班单独度假的时候,才允许自己“偶尔地放松一下”。当长子康斯坦丁想要效仿他的时候,沮丧的皇太子妃索菲向公公求助。乔治一世应该会对她说:“你得去咨询你亲爱的婆婆,在这个问题上,她才能给你有用的建议。”
爱丽丝和安德里亚10年里生了4个女儿:出生在雅典那座不太舒适的王宫里的玛格丽特(1905—1981年),和生在雅典附近塔托伊地区的王室豪华乡间别墅的西奥多拉(1906—1969年)、塞西尔(1911—1937年)、索菲(1914—2001年)。家中的生活宁静而温馨,爱丽丝骑马、缝纫、读书、与孩子嬉戏、与家人通信。大街上则要喧闹一些。这是希腊政局动荡的10年(之后10年同样如此),在这个起起伏伏的时代,出现了一次政变,还有1909年所有王室成员辞职离开希腊军队的事件以及在他们复职后,1912年爆发的次巴尔干半岛战争。
在这段时期内,爱丽丝和女儿们有许多时间都在国外,在德国、英国、马耳他和俄罗斯,探望父母或拜访这个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参加各种宫廷派对,出席婚礼、洗礼和葬礼。1910年5月,爱德华七世去世的时候,爱丽丝和安德里亚正在伦敦。他们参加了葬礼。爱丽丝的父亲是这位国王的朋友(他们毕竟曾“共享”过蓝崔夫人)。亚历山德拉王后则是安德里亚的姑姑。
1913年3月,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萨洛尼卡的一家咖啡馆外面背后中枪身亡,暗杀他的是一名单独行动的刺客,也只开了一枪,刺杀动机至今不明。刺客是一名希腊人,明显精神错乱,在被捕后前往审讯地点的途中,他从楼道中的一个窗户跳楼身亡。老国王在遗嘱里为儿子、继承人—现在的康斯坦丁一世留下了一些建议:
保持沉着冷静,永远不要忘记你统治的是南方人,他们很容易情绪激动,可能会一时说出、做出许多也许几个小时之后就忘了的话和事情。正因为如此,永远不要让自己陷入狂热的情绪里,永远不要忘记,国王应该比他的人民承受更多的痛苦。
在他的遗嘱里,老国王也给安德里亚和爱丽丝留下了大笔年金,并且将他在风景宜人的科孚岛上的蒙雷波斯宫留给了他们(乔治一世即位时,英国人将爱奥尼亚岛送给了希腊)。爱丽丝因失去公公而悲痛。公公是她的好朋友,认真地对待她,赞赏并且鼓励她的慈善事业。
王室的公主们生来就拥有特权、地位显赫,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运用这些优势为社区服务,从而成就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的做法,在当时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传统,不过也已经成为后人所遵循的榜样。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非常鼓励这种行为。维多利亚女王和爱丽丝为年轻女性成立了众所周知的“爱丽丝护理人员”姐妹会,致力于作为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区护士,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在俄罗斯,爱丽丝的女儿(小爱丽丝的姨妈)埃拉(嫁给了谢尔盖大公)成立了护士修女院,并且为她所在的社区建造了一座教堂。在希腊,乔治一世的妻子奥尔加王后(生来就是俄罗斯女大公)分别建立了4家医院,还建造了一所女子监狱和男子少年犯教养所。
这些女性都是爱丽丝的榜样。她被这些典范所激励,亲自采取行动,以护理人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减轻人们的痛苦,尤其是受到埃拉姨妈的激励,对这项事业充满热情。埃拉在适当的时候完全放弃了大公夫人的生活,并且向护士姐妹骄傲地宣布:“我要离开那个华丽光彩的世界和它给我带来的辉煌绚丽的位置,与你们一起加入一个伟大的世界—是穷人和饱受折磨的人们的世界。”这一举动可能是后来爱丽丝本人精神危机的预兆。20
1904年,当爱丽丝来到雅典的时候,虽然她只是个少女,但是已经开始项社区工作了,她在希腊刺绣学校里帮忙,年轻女子在那里能够学到可以养家的专业技能。8年后,当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战争爆发时,爱丽丝调动起年轻的刺绣工人,把制作、缝纫暖和又结实的服装(外套、披肩和兜帽)的任务分配给她们,这些衣服将供应给军队和难民。
由于希腊和保加利亚、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共同要求从土耳其帝国夺回主权,并且希腊要求保证克里特岛的安全,因而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爆发了,安德里亚重新换上了军装,他担任第三骑兵团的上校,被派往位于土耳其旧边界上、成立已久、有驻军的要塞拉里莎。爱丽丝随夫同行,不过她有自己的使命—在前线成立自己的家战地急救医院。她写信将此事汇报给了母亲:
王室的公主们生来就拥有特权、地位显赫,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运用这些优势为社区服务,从而成就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的做法,在当时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传统,不过也已经成为后人所遵循的榜样。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非常鼓励这种行为。维多利亚女王和爱丽丝为年轻女性成立了众所周知的“爱丽丝护理人员”姐妹会,致力于作为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区护士,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在俄罗斯,爱丽丝的女儿(小爱丽丝的姨妈)埃拉(嫁给了谢尔盖大公)成立了护士修女院,并且为她所在的社区建造了一座教堂。在希腊,乔治一世的妻子奥尔加王后(生来就是俄罗斯女大公)分别建立了4家医院,还建造了一所女子监狱和男子少年犯教养所。
这些女性都是爱丽丝的榜样。她被这些典范所激励,亲自采取行动,以护理人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减轻人们的痛苦,尤其是受到埃拉姨妈的激励,对这项事业充满热情。埃拉在适当的时候完全放弃了大公夫人的生活,并且向护士姐妹骄傲地宣布:“我要离开那个华丽光彩的世界和它给我带来的辉煌绚丽的位置,与你们一起加入一个伟大的世界—是穷人和饱受折磨的人们的世界。”这一举动可能是后来爱丽丝本人精神危机的预兆。20
1904年,当爱丽丝来到雅典的时候,虽然她只是个少女,但是已经开始项社区工作了,她在希腊刺绣学校里帮忙,年轻女子在那里能够学到可以养家的专业技能。8年后,当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战争爆发时,爱丽丝调动起年轻的刺绣工人,把制作、缝纫暖和又结实的服装(外套、披肩和兜帽)的任务分配给她们,这些衣服将供应给军队和难民。
由于希腊和保加利亚、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共同要求从土耳其帝国夺回主权,并且希腊要求保证克里特岛的安全,因而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爆发了,安德里亚重新换上了军装,他担任第三骑兵团的上校,被派往位于土耳其旧边界上、成立已久、有驻军的要塞拉里莎。爱丽丝随夫同行,不过她有自己的使命—在前线成立自己的家战地急救医院。她写信将此事汇报给了母亲:
我去过军区医院,看到15—20名在埃拉索纳的小规模冲突中受伤的伤员被送到那里,他们在完全无法前进的路上颠簸了14个小时才到达这所医院,途中经过了位于前线的可怕的米罗那山口要塞,大块岩石和砾石堵在路上。我听到他们痛苦地呻吟,并且得知有些重伤员根本不可能送到拉里莎。我们也收到了将大量派驻军队的消息,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医院搬到埃拉索纳。
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先是在埃拉索纳,然后在塞尔维亚,之后是马其顿,后在伊庇鲁斯,爱丽丝展现出极其不同寻常的勇气、热情、决心、精力和组织才能。她建立医院、统领护士、命令医生、指挥运输车辆、管理各处住房和一所学校。她不容被拒绝:“我让军医坐着参谋部的汽车前往战场,一切责任都由我来担负。”她护理病人,照看垂死的人,在一次截肢手术中打下手。她总是连续几天几乎不吃不睡,也不换衣服,全面地目睹了战争的恐怖。“天哪,”她对母亲说,“我们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啊!胳膊、腿和脑袋散落在各处,到处都是诸如此类的可怕景象,然后用上三天三夜将那些可怕的东西用绷带绑好。走廊上满是血迹,胡乱丢弃的绷带堆积齐膝。”
从写给母亲的信中21你可以看到,眼前的场景令她震惊,经历的事情让她筋疲力尽,但是她为此感到兴奋。在这里有一种疯狂的能量,与圣女贞德和南丁格尔类似。她这种强有力的特点以错误的方式振奋着一些人。也使另一些人担心,当她从“兴奋的高点”回落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但是没有人怀疑她的勇敢和忠诚。1913年11月,乔治五世授予她皇家红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在近的战争中护理希腊军队伤病员时所做出的贡献”。当然,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只是接下来的那场大戏—即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的暖场短剧。康斯坦丁一世决定,希腊应该保持中立。希腊一直对英国和同盟国保持忠诚,但是在皇帝统治下的德国人看上去可能难以对付,恐怕不会在胜利时保持宽宏大量。这是一次困难的抉择。他两头下注。而且家人也与争执的双方有着近亲关系。
“感谢上帝,他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非常棒”。母亲写信向达姆斯塔特的一位家人汇报。“我也很好,分娩顺利,现在正在露台享受清新的空气。”多年来不断爆发的战争和革命,还有多年的婚姻生活,对爱丽丝的健康、精神状况以及外貌都产生了影响,而这个新生儿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她是王妃,享受着王妃的待遇。她有侍女,有人帮她打理家务,她给女儿们请了一位法国女家教,为儿子找了一位英国保姆—尼古拉斯太太。
欧洲王室已经不再拥有昔日的地位了,开始是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不再有君主,而后希腊君主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固。爱丽丝和家人在人生中面对着剧烈的变化、痛苦与个人悲剧,但是他们中的大部人仍然无须从事普通人必须要做的工作,而这却是大部分劳作的人们躲避不掉的。按照温莎王朝的标准来看,例如,与威斯敏斯特大公相比,爱丽丝和安德里亚并不富有,但是他们从来不用为钱财操心,终其一生都没有受过穷,虽然不会总有一堆仆人围在身边,但是也有若干听命于他们的侍者可以随时召唤。
这就是菲利普的真实状况,在今天也是如此。他不骄纵、活泼开朗、幽默、健谈,偶尔有些粗糙,但是,他一直是一位王子,而且会得到相应的对待。他出行有车马,卫兵会向他敬礼,有人为他准备一日三餐,男仆会帮他熨好衣服。不知不觉中,鞋子已经被擦得光亮。我曾经看见菲利普独自一人走过白金汉宫狭长的走廊,没有发觉站在一旁的侍者向他点头致意、年轻的助理向他鞠躬、私人秘书们小心翼翼地退到门口给他让路。如果您打算去书房拜访他,无论是次还是第三十一次来,他的侍从武官都会请您先到角落里的一个房间提醒您,当亲王殿下走进书房时,要向他鞠躬并称呼他为“阁下”。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愿意表达应有的尊重,我喜欢旧式的礼节,甚至每当有女士走进房间的时候,我都会起身致意。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些,是因为如果您一直是这样待人接物的—就像菲利普及其父母做的那样的话,那么这些行为举止就会影响您,无论您喜欢与否、相信与否。
菲利普曾经一定是个漂亮的婴儿:从早年的照片来看,是一位天使一般的儿童,健康活泼、笑眯眯、胖乎乎的。他有着纯正的金黄色头发和蓝色眼睛,深受这个挤满了女人的家庭的宠爱。爱丽丝的母亲维多利亚,现在的米尔福德·黑文侯爵夫人,从伦敦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我知道您一定会为爱丽丝生了一个男孩而像我们一样高兴。不过可怜的安德里亚不走运,他在孩子出生前一天离开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安德里亚接到了驻扎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军队第十二师的命令,于1921年6月9日打响了那场终以失败告终的战役,直到几个月之后才看到儿子。
维多利亚比安德里亚先看到菲利普。路易斯·米尔福德·黑文在9月去世了,享年67岁,爱丽丝带着菲利普前往伦敦去安慰母亲。爱丽丝向各式各样的英国亲戚炫耀自己的儿子,其中当然包括小的弟弟迪基·蒙巴顿。迪基即将22岁,正被年轻的埃德温娜·阿什利迷得神魂颠倒。
吉娜·肯纳尔德是女王和亲王各自的儿时伙伴,她从小就认识这两个人(并且她是安德鲁王子的教母),她对我说:“女王和亲王是优秀的父母,很关注子女,一直都积极地投入与孩子的关系当中。不管今天查尔斯怎么说,菲利普都是一个非常棒的父亲。他给他们讲故事,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带他们去钓鱼,诸如此类。有关女王和她的家庭有太多的胡说八道。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经常与他们见面。他们是一个年轻的家庭,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我记得有许多消遣和游戏,还有许多笑话。”
马丁·查特里斯是一位诚实可靠的侍臣,从1949年以来就一直在伊丽莎白身边,他告诉我:“说女王关心她的狗和马比关心孩子更多,这是一个谣言。我认为这是因为有个人在女王的一只威尔士矮脚狗死了的时候,写信给女王表示同情,之后她得到了4页纸的回复,于是这件事被添油加醋。女王在动物身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她非常爱它们—它们使她保持清醒,但是她和任何一位母亲一样也深爱着子女们。她与亲王两个人都尽其所能地给予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他们所处的情况下,这并不容易。”
作为君主,女王有榜样,她的父亲和祖父。用马丁·查特里斯的话来说:“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担负起君王的重任。当然,她的确生来就是君主。从一开始起就履行着她所有的职责,不仅认真负责—从来不违逆命运,而且以沉着的自信逐渐领悟一切。要记得,在她执政初期,才刚刚26岁。”她认真负责、仔细严谨地研究她的“文件箱”里的文件,沉浸在内阁的备忘录里,消化整理外交部的电报,签署国务文件,会见她的首相,接见外交使节、法官、将军,主持枢密院的会议,进行授职仪式。她的丈夫没有被引入到其中任何一项事务当中。作为女王的丈夫,菲利普没有榜样(阿尔伯特亲王在菲利普出生前60年就去世了),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没有“角色”可扮演。正如他在对我谈起这事时评论的那样:“我必须找到一种支持女王、却不碍事的方式。”
从写给母亲的信中21你可以看到,眼前的场景令她震惊,经历的事情让她筋疲力尽,但是她为此感到兴奋。在这里有一种疯狂的能量,与圣女贞德和南丁格尔类似。她这种强有力的特点以错误的方式振奋着一些人。也使另一些人担心,当她从“兴奋的高点”回落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但是没有人怀疑她的勇敢和忠诚。1913年11月,乔治五世授予她皇家红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在近的战争中护理希腊军队伤病员时所做出的贡献”。当然,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只是接下来的那场大戏—即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的暖场短剧。康斯坦丁一世决定,希腊应该保持中立。希腊一直对英国和同盟国保持忠诚,但是在皇帝统治下的德国人看上去可能难以对付,恐怕不会在胜利时保持宽宏大量。这是一次困难的抉择。他两头下注。而且家人也与争执的双方有着近亲关系。
“感谢上帝,他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非常棒”。母亲写信向达姆斯塔特的一位家人汇报。“我也很好,分娩顺利,现在正在露台享受清新的空气。”多年来不断爆发的战争和革命,还有多年的婚姻生活,对爱丽丝的健康、精神状况以及外貌都产生了影响,而这个新生儿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她是王妃,享受着王妃的待遇。她有侍女,有人帮她打理家务,她给女儿们请了一位法国女家教,为儿子找了一位英国保姆—尼古拉斯太太。
欧洲王室已经不再拥有昔日的地位了,开始是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不再有君主,而后希腊君主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固。爱丽丝和家人在人生中面对着剧烈的变化、痛苦与个人悲剧,但是他们中的大部人仍然无须从事普通人必须要做的工作,而这却是大部分劳作的人们躲避不掉的。按照温莎王朝的标准来看,例如,与威斯敏斯特大公相比,爱丽丝和安德里亚并不富有,但是他们从来不用为钱财操心,终其一生都没有受过穷,虽然不会总有一堆仆人围在身边,但是也有若干听命于他们的侍者可以随时召唤。
这就是菲利普的真实状况,在今天也是如此。他不骄纵、活泼开朗、幽默、健谈,偶尔有些粗糙,但是,他一直是一位王子,而且会得到相应的对待。他出行有车马,卫兵会向他敬礼,有人为他准备一日三餐,男仆会帮他熨好衣服。不知不觉中,鞋子已经被擦得光亮。我曾经看见菲利普独自一人走过白金汉宫狭长的走廊,没有发觉站在一旁的侍者向他点头致意、年轻的助理向他鞠躬、私人秘书们小心翼翼地退到门口给他让路。如果您打算去书房拜访他,无论是次还是第三十一次来,他的侍从武官都会请您先到角落里的一个房间提醒您,当亲王殿下走进书房时,要向他鞠躬并称呼他为“阁下”。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愿意表达应有的尊重,我喜欢旧式的礼节,甚至每当有女士走进房间的时候,我都会起身致意。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些,是因为如果您一直是这样待人接物的—就像菲利普及其父母做的那样的话,那么这些行为举止就会影响您,无论您喜欢与否、相信与否。
菲利普曾经一定是个漂亮的婴儿:从早年的照片来看,是一位天使一般的儿童,健康活泼、笑眯眯、胖乎乎的。他有着纯正的金黄色头发和蓝色眼睛,深受这个挤满了女人的家庭的宠爱。爱丽丝的母亲维多利亚,现在的米尔福德·黑文侯爵夫人,从伦敦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我知道您一定会为爱丽丝生了一个男孩而像我们一样高兴。不过可怜的安德里亚不走运,他在孩子出生前一天离开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安德里亚接到了驻扎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军队第十二师的命令,于1921年6月9日打响了那场终以失败告终的战役,直到几个月之后才看到儿子。
维多利亚比安德里亚先看到菲利普。路易斯·米尔福德·黑文在9月去世了,享年67岁,爱丽丝带着菲利普前往伦敦去安慰母亲。爱丽丝向各式各样的英国亲戚炫耀自己的儿子,其中当然包括小的弟弟迪基·蒙巴顿。迪基即将22岁,正被年轻的埃德温娜·阿什利迷得神魂颠倒。
吉娜·肯纳尔德是女王和亲王各自的儿时伙伴,她从小就认识这两个人(并且她是安德鲁王子的教母),她对我说:“女王和亲王是优秀的父母,很关注子女,一直都积极地投入与孩子的关系当中。不管今天查尔斯怎么说,菲利普都是一个非常棒的父亲。他给他们讲故事,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带他们去钓鱼,诸如此类。有关女王和她的家庭有太多的胡说八道。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经常与他们见面。他们是一个年轻的家庭,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我记得有许多消遣和游戏,还有许多笑话。”
马丁·查特里斯是一位诚实可靠的侍臣,从1949年以来就一直在伊丽莎白身边,他告诉我:“说女王关心她的狗和马比关心孩子更多,这是一个谣言。我认为这是因为有个人在女王的一只威尔士矮脚狗死了的时候,写信给女王表示同情,之后她得到了4页纸的回复,于是这件事被添油加醋。女王在动物身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她非常爱它们—它们使她保持清醒,但是她和任何一位母亲一样也深爱着子女们。她与亲王两个人都尽其所能地给予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他们所处的情况下,这并不容易。”
作为君主,女王有榜样,她的父亲和祖父。用马丁·查特里斯的话来说:“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担负起君王的重任。当然,她的确生来就是君主。从一开始起就履行着她所有的职责,不仅认真负责—从来不违逆命运,而且以沉着的自信逐渐领悟一切。要记得,在她执政初期,才刚刚26岁。”她认真负责、仔细严谨地研究她的“文件箱”里的文件,沉浸在内阁的备忘录里,消化整理外交部的电报,签署国务文件,会见她的首相,接见外交使节、法官、将军,主持枢密院的会议,进行授职仪式。她的丈夫没有被引入到其中任何一项事务当中。作为女王的丈夫,菲利普没有榜样(阿尔伯特亲王在菲利普出生前60年就去世了),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没有“角色”可扮演。正如他在对我谈起这事时评论的那样:“我必须找到一种支持女王、却不碍事的方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