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62733
成就大事业者,必有大智慧。明朝重臣刘伯温的一生,风云跌宕,沉浮不定。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笔触详细描写了刘伯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刘伯温的深谋远虑及超人的智慧。还原真实历史下的刘伯温,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刘伯温,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刘伯温用他的智慧和谋略,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被世人称为“帝师”“王佐”。刘伯温为官几十年,四起四落,命运跌宕起伏。本书稿用通俗历史的写法,展现了刘伯温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突出了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甚至谋百年。
第一章 诞生
书香门第,承继香火的希望
括城求学,吾当上下而求索
石洞明理,人要学会向前看
第二章 初入仕途,小试牛刀
京城赶考,巧得兵书
高安县丞,人生的第一顶乌纱帽
不怕被贼偷,就怕贼惦记
辞官隐居,舍弃铁饭碗
第三章 二进官场,黯然离场
居家求知,江东远游
重登仕途,在宦海中沉浮
红巾军大起义
第四章 三进官场,临危受命
再度出山,苦撑危局
威震方党,反被罢官羁管
绍兴弃官,放浪于山水之间
第五章 四进官场,勇当排头兵
摒弃旧怨,接受召唤
最后一次为元朝效力
勇当排头兵,平定“山寇”
热脸贴冷屁股
第六章 以退为进,不死钻牛角尖
不要死钻牛角尖
勤著《郁离子》
三顾出山
第七章 知遇明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明主面前也要保持低调
惹不起的邻居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王也是可以不拜的
第八章 力主抗战,关键时刻显英雄本色
都是“杀降”惹的祸
狼真的来了
暗设圈套,待敌上钩
绷紧的弦不能松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
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天上掉馅饼,好事成双
忠孝不能两全
第九章 刘基回乡,运筹帷幄
出了大乱子
回乡路上立功劳
取义招安,平定一方
居家献良策
不费吹灰之力退敌
第十章 援救安丰,后方被袭
安丰告急,救还是不救是个问题
援救安丰,得不偿失
在洪都创造的奇迹
不怕死的张子明
第十一章 血战鄱阳湖
决战前的压抑
僵持的战局
猛将张定边
咱也放他一把火
美梦破灭,被迫退守
血战鄱阳湖
第十二章 下一个目标
吴王要有吴王的样
意想不到的背叛
政治不好玩
平江攻坚战
第十三章 拥帝立国,成就霸业
征讨“墙头草”方国珍
愚忠到底的陈友定
元朝的守护者——王保保
敲定北伐人选
舆论要给力
轻取齐鲁各郡
建立大明王朝
第十四章 消灭元朝,一统河山
轻而易举取大都
王保保未可轻也
明军夜袭建奇功
痛失大将
与王保保决战
第十五章 殚精竭虑,贡献余热
营建新都,制定《大明律》
首倡军卫,牢握兵权
好人难做,好官更难当
凤阳不可都
赏赐背后的试探
君臣论相280
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宫廷大换血
骄横的代价
元朝旧臣的尴尬
第十六章 惨遭诬陷,郁郁而终
告老还乡303
低调为人做宅男
祸从天降310
在京城的最后岁月
第一章诞生
书香门第,承继香火的希望
古人说,概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事。意思是,只有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才能做出了不起的大事业。一个人的非凡之处,从儿时就能看得出来。
让我们坐着时光穿梭机退回到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十五日子时,随着“哇……”的一声响亮的啼哭,在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武阳村(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的一户书香世家新添了一名男婴,他就是未来大明帝国的第一谋士刘基。因为字伯温,人们又习惯称他为刘伯温。
刘基的父亲刘爚曾任浙江遂昌县教谕(小文官,相当于教育局局长),负责一个县士子读书和科举事宜。母亲富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娴静淑宁。毫无疑问,刘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有满腹经纶的父母做启蒙老师,再加上家里有读不完的书,只要不是太叛逆,刘基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刘基的祖上极其辉煌,远世尚武,近世修文,虽然到元代渐渐衰败下来,但祖上的荣耀绝对是一大吹牛的谈资,在此罗列一下:
一世祖刘延庆为北宋著名将领,骁勇豪强,善于领兵,一生戎马倥偬。
二世祖刘光世为宋初的三大名将之一,与抗金名将韩世忠、张俊齐名。
三世祖刘尧仁任右承事郎直秘阁一职,负责保管皇家的珍贵图书,并主管台州崇道观。
四世祖刘集逊色一些,仅为一介处士(布衣)。
五世祖刘濠是一位大儒,名列《两浙名贤录》,职务是宋翰林掌书。
六世祖刘庭槐读书读到太学上舍,虽然终为处士,但在民间有较高的威望。
虽然祖上荣耀万分,但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充其量就是一种榜样,能起一定的激励作用,闲来无事还可以往自己脸上贴贴金,吹吹牛。若想活得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拼了。
刘基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长兄名舒,字伯洋,生平现已不详;幼弟名陛,字伯演,后为明陕西镇抚。
相对于金榜题名时和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抱着胖嘟嘟的儿子,刘爚乐得合不拢嘴。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刘爚也不例外,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刘基牙牙学语开始,一有空闲,就给孩子“之乎者也”地讲个不停,也不管孩子能否听得懂。
不得不说,启蒙教育很重要。刘基没有让父亲失望,只要是父亲教的,他都认真刻苦地学,直到学会为止。五岁识字,六岁即可作对,到了七岁,更了不得了,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吟咏成诗。
刘基本来就神智过人,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再加上父亲和母亲的启蒙教育,他逐渐养成了好学深思、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据说,刘基的阅读速度极快,“读书能七行俱下”,过目成诵,记忆力非常好。有一次,在私塾读书时,先生教了一段后,便让学生背诵《大学》章句,如果背不上来,就要用戒尺打手掌心。其他孩子都摇头晃脑,疯狂背书,唯独刘基悠闲自在,随手翻了几下书,便把书丢在一边,再也不去多看一眼,更别说背书了。
先生很诧异刘伯温的举动,难道这孩子不怕挨戒尺吗?还是天生就是一个生性顽劣、不喜欢读书的刺儿头呢?不管怎样,都得修理修理这个孩子,总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吧。
再说,那时候先生的话就是真理,学生是不能公然反抗先生的,先生的权威岂能被挑战?所以,面对刘基的这种不屑一顾的行为,先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孩子,念书,念书,就必须要背书的,你这个样子来学堂干什么?还不如回家放牛。”
眼见手拿戒尺站在自己面前的先生,刘基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吓得浑身发抖,反而大声说:“先生,这些内容太过于简单,我早就会背了。”
小小年纪,就学着撒谎,这是让人无法容忍的。
先生被激怒了,用戒尺一拍桌子,说道:“读不读不要紧,撒谎就不对了,做人一定要诚实。”
刘基满脸委屈,心里别提多郁闷了,我咋就撒谎了呢?这先生怎么乱扣帽子呀。
“先生,我从不说谎,不信的话,我背给您听。”
说完,刘基向先生鞠了一躬,就开始背书,竟然一字不差地把先生要求背的内容都背了下来。
先生还是不相信刘基的记忆力,以为刘基以前学过这篇文章,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于是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递给刘基,让他背。
刘伯温不慌不忙,翻看几遍后,便一字一句地背了起来,结果,还是一字不漏。
先生被惊得嘴都合不拢了,半天才说出这样一句话:“神童,神童,绝对是神童。”
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先生做出的评价还是有一定权威的。这下,武阳村出了一位“神童”的消息传遍了乡里,刘基一下子成了受人关注的人物,人气颇高。
的确,刘基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力,他学什么精什么。对于他来说,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有不想学的东西。
括城求学,吾当上下而求索
元泰定元年(1324年),刘基虽然年仅十四岁,但他已经读遍了家里的藏书,而且私塾的先生教导他也倍感吃力。为了不耽误了孩子,刘爚决定为儿子刘基找一位博学的老师。
就这样,刘基顶着“神童”的光环离开了家乡,翻越括苍山麓,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处州府城括城(今丽水县东南)“入郡庠”(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府学为“郡庠”),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研读《春秋经》。
这是刘基第一次离开清幽又有些荒僻的家乡南田武阳村,也是他第一次到括城,眼界大开。
要知道,当时“入郡庠”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郡一次入学的人数是有规定的,不多不少25名,所以竞争非常激烈,不亚于当今的高考,只有优秀者才能上重点大学。幸运的是,刘基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聪颖的头脑,成绩名列前茅,顺利地拿到了入学券。
人才就是人才,无论到哪里都会发光,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括城读书时,虽然刘基周围人才济济,但他依然发挥着他的强项,开始崭露头角了。
当时,教授刘基课业的是一个叫郑复初的老师。
郑复初,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延祐年间进士,是一位“精通伊洛之学,望重当世”的饱学之士。除了具有不错的儒理造诣之外,学问涉猎很广,比如天文和地理,还有兵法。时任处州录事(总管府衙中掌管文书的属官),政绩不小。他是那种非常正统的文人,做官不屈,为人正直,因为不会拍马屁,所以很难得到被提拔的机会。后来因为被人诬陷离职,不久便病故了,这当然是后话了。
起初,郑复初并没有把刘基放在眼里,毕竟,他见的人才多了。从一个小山村出来的所谓“神童”能有什么了不起。不久,他就发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刘基的确有非凡之处。
《春秋经》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一般人很难搞明白其中的意思,对于初学童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刘基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观点。
郑复初暗暗吃惊,料定刘基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所以在下课后便给刘基开起了小灶,除了讲授规定的课程外,还向他讲授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也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深得统治者的欢心。
一说到哲学,大部分人会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有一位哲学系毕业的好友曾对我这样说:大学里不应该开设哲学本科专业,因为学生不懂。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非常精辟,因为哲学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高深的智慧,是无数天才一生思考、生活的结晶,书本上的短短数言是他们一生的智慧总结,一些二十岁的青年人用四年时间就想吃透这些先人用一辈子时间悟出的真理,无疑是儿戏。所以,当他们拿着一百分的成绩,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时,往往被撞得头破血流。
这绝对是坑你没商量。
如今,刘基接触到宋代儒学的哲学思想,治经侧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他能吃得消吗?就连郑复初也曾一度怀疑刘基的顿悟能力,毕竟,让一个孩子来搞懂这些深奥难解的东西,真是难为他了。
但世上的事往往是惊喜不断,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往往蕴含着无数机会和可能。刘基的领悟能力非常之强,超乎想象,对理学精髓同样能心领神会。
郑复初对刘基更加器重了,他毫无保留地把平生所学统统教给了刘基。对于郑复初来说,有人能够继承自己的学问,这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能有这样优秀的学生,郑复初非常高兴,他也可以和同行显摆显摆了。后来,在一次拜访中,郑复初满脸兴奋之情,对刘基的父亲刘爚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荫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类拔萃,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吾将以天道无报于善人,此子必高公之门矣。)
就这样,在名儒郑复初的指导下,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经常潜心钻研揣摩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石洞明理,人要学会向前看
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所以说,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场券。
刘基就比较注重结交朋友,打造自己的人脉圈。除了遇到一位好老师,他还结识了一位忘年之交——吴梅涧。
我们知道,寒窗苦读是很累人的,为了散心,缓解压力,刘基经常和同窗朋友一道去坐落在好溪之畔、少微山麓的紫虚观游玩。一回生,二回熟,因为常来常往便和吴梅涧打得火热。
吴梅涧,名自福,字梅涧,生于1281年,死于1355年。生性慧敏,喜好清净,父母认为他有仙风道骨,稍长便把他送入紫虚观。从此,吴梅涧的学问、德行与日俱增,声名渐著。天师正一真人闻其名,便授其号为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宗师也称其为教门高士、金阑紫衣,主领观事长达50年。
虽然吴梅涧是有名的长者,但却没有一点儿架子。每当刘基等人来到观中,他便束带同游,当起了免费导游,等玩累后便畅饮叙谈,逍遥自在,自然不在话下。
在吴梅涧的影响下,刘基对神仙道教心生爱慕,以至于后来有过归遁入道的念头,这当然是后话了。
毫无疑问,刘基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本来就天资聪明,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学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久,他在青田、括城等浙南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在泰定三年(1326年),年仅十六岁的他便考中了秀才。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忠报国是读书人的奋斗目标。但大好江山竟然掌握在蒙古人手中,这是让人极其愤慨的。每当想到先人为了恢复大宋江山的赤胆忠心和汉人对元朝残暴统治所进行的反抗,他便开始彷徨了。
是醉心于坐而论道,探索先哲们留下的无穷智慧,还是投身进仕,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呢?
有些问题注定是找不到答案的,对于刘基来说,至少目前他还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他能做的就是继续沿着读书人的路一步一步往前走,也许答案就在前方的不远处。
在郡学读满四年,刘基毕业了(相当于本科毕业),他没有步入社会,当个教书先生什么的,而是继续他的求学之路,开始了“读研”生活。
泰定五年(1328年),刘基带着一连串疑问,告别同学和老师,来到了青田石门洞的石门书院继续修身研理。
石门洞位于青田县城西北30千米的瓯江北岸,为天下名山三十六洞天之一。临江旗、鼓两峰劈立,对峙如门,故称“石门”。荡一叶扁舟入洞门,行许里,即抵银潭。洞背千丈飞瀑直泻而下,形若垂帘,溅如跳珠,散似银雾。瀑布之下有喷雪亭、气泉亭、银河万古亭,崖壁镌刻及碑勒题咏数不胜数。
起初,南北朝大诗人、永嘉太守谢灵运来到这里游玩,认为游玩到石门洞是“东南第一胜事”,后来陆续有人也来到石门洞游玩,但石门洞基本上是未开发之地,渺无人烟,一片荒凉。直到北宋皇佑年间,清静幽深、冬暖夏凉的石门洞才热闹起来,成为了真正的名胜之地。
石门书院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位于青田县西七十里的石门山麓,与当时的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一样,都类似于宋代馆阁,并非是私人讲学的场所。书院讲学之风,开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到了元代依然非常盛行。
可以说,这里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世外桃源,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绝佳场所,心旷神怡的刘基开始把精力集中在了学业上。但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多少人因为不能忍受清苦和枯燥寂寞而半途而废。刘基不是圣人,他自然也要经历这种折磨,有一个传说说得合情合理。
话说刘基在石门书院读书读烦了,实在静不下心来,便经常流连山水,把学业置于脑后。
有一天,刘基又到鹤溪边玩耍,突然传来棒槌击打之声。远远望去,见有一位姑娘正在浣纱,在她面前那纱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刘基纳闷了,这年轻女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啊?怎么以前就没见过呢?那么多的纱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完呢?就在刘基思索之际,飘来姑娘悦耳的歌声:
天下没有浣纱女,人间哪有衣暖身!
没有百温不厌者,哪有高深学问人。
铁杵磨针为至理,问君攻书可专心?
意思是说,没有我们洗衣服的女人,人们哪里会有温暖干净的衣服穿。如果不刻苦学习,哪会成为学问高深的人?铁杵磨针是人间真理,你读书专心吗?
唱完歌后,那姑娘就突然不见了。这有点吓到刘基了,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细细品味这位姑娘所唱歌的含义,刘基深受触动。难道是神仙姐姐在告诫自己吗?愧疚难当的他再也不游山玩水了,一路小跑到石门书院读书去了,立志要学有所成。
从此之后,刘基不再贪玩,常常挑灯夜读。不管是远古神话,还是孔孟之道,他都一一拿来研读数遍。古人的治国之要,帝王霸业的血雨腥风,百姓的揭竿而起等,他都如饥似渴地攻读不止。
朝代的更迭,历史的演进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虽然他留恋大宋,但元朝的建立是势不可挡的,既然生在元朝,那么就得接受元朝,起码元朝结束了中国几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刘基不再迷茫和徘徊,他慢慢找到了方向,面对现实、勤学苦读。踏入仕途、兴邦治国,成了他奋斗的目标。
既然有了方向,刘基的青春便不再迷茫,抱定入仕的他学习更加刻苦,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特别是把兵书也列入了阅读的范畴,这为他以后投笔从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刘基在石门书院读书时,常常到近旁的石门洞中读书,洞中至今都保留着“诚意读书堂”的遗迹。为了神化刘基,后世编出种种传说。
民间就有一个“白猿洞得天书”的传说。白猿洞在石门飞瀑左侧崖壁的最高处,洞口仅能容一人通过,深达数十丈,高望不见洞顶,是白猿的居住地,相传刘基在这里得到天书,经过七昼夜的研习,熟记于心,所以才拥有了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后来就是靠从这本天书学到的东西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后人还托名刘基,流传下一部《白猿经风雨占候说》,当然,这些都是传说罢了,都不足凭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