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037688
恒久的力量 普世的价值
职场、官场、商场……处处都用得到的处世大智慧
一句顶一万句的处世大智慧
*无可替代、*威力无穷的生存哲学
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处世智慧并未消亡,反而更加昌明。
全球政界、商界**人物都在运用,精妙无穷。
这些处世大智慧,一句顶一万句,你只要用,就离成功不远了!
用孔子的智慧化解我们的困境
一本书读懂孔子的为人之道、处事之道、成功之道
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
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
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时代,孔子从一个只比庶民高一个阶层的“士”,一路努力,先晋升为中都宰,然后成为司空,最后被任命为司寇,跻身贵族之列,除知识资本外,更有其过人的处世智慧。
孔子的处世智慧,永远是最简单的。这里面有仁者的教诲、贤者的德行和纯朴美善的心智。它所闪烁的,绝不是一时一事的小聪明,而是在前人的成败得失中淬炼出来的经久不衰的大智慧。
年轻人早一天懂得孔子的处世智慧,就早一天为自己找到了立身和处世的根本,就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第一章 教养的魅力
努力做个有教养的人/ 2
人生要经得起诱惑/ 5
自重者无敌/ 9
百事孝为先/ 12
不抱怨的世界/ 15
要坦荡荡,勿长戚戚/ 18
人生须过此“三戒”/ 21
第二章 行动力制胜
“放空炮”的人不值得信任/ 26
守得住贫,耐得起富/ 29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32
孔子“绝四”/ 35
不居功的智慧/ 38
千万别雷声大雨点小/ 41
匹夫不可夺其志/ 45
第三章 赢得你周围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
别小看周围的人/ 54
做人一定要低调/ 57
成全别人等于成全自己/ 60
待人接物“九思”法/ 6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6
把恩刻在石头上,把怨写在沙滩上/ 69
第四章 读懂人心
漂亮话和漂亮脸蛋都是有毒的/ 74
看清求助之人,要周急不济富/ 77
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79
眼光放长远些/ 82
如何对待“贤”与“不贤”/ 85
第五章 心理驾驭术
贫而乐,富而好礼/ 90
自觉反省才能进步/ 93
小不忍,则乱大谋/ 96
快抛弃傲慢吧/ 100
拒绝无原则的信守诺言/ 103
第六章 中庸的力量
“六德”过了头,则成“六弊”/ 108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11
凡事三思而后行/ 114
不奢侈,也别太节俭/ 117
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 120
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123
傻子才会将错误进行到底/ 126
第七章 领导的艺术
要走在他人的前面/ 13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3
快速晋升的秘密/ 136
领导者的思路/ 139
管理者要懂的人际关系学/ 142
名分正了,事情就成了/ 145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做做看/ 149
第八章 为政之道
正确的政绩观/ 154
提拔能取信于民的人/ 157
永保官职和薪俸的智慧/ 160
建立政治人脉圈/ 163
怎么识别一个人/ 166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0
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 173
第九章 交友的智慧
有益的朋友,有害的朋友/ 178
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182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86
听其言而观其行/ 189
交往中的说话三忌/ 192
什么样的人不孤单/ 195
别担心不被人了解/ 198
第十章 自省者无敌
厚责自己,薄责别人/ 202
团结人,而不要勾结人/ 205
遇事多反省自己、少责备别人/ 208
不要轻视年轻人/ 211
劝告别人要掌握好分寸/ 214
道不同,不相为谋/ 217
看人说话/ 220
第十一章 求知的境界
学习的三种境界/ 224
知识的价值/ 227
不学习,无长进/ 230
思考制胜/ 233
在事业和学问上发力/ 236
人生四大忧/ 239
第十二章 会学习才会赢
温故而知新/ 244
善问者进步快/ 24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50
不懂装懂,自受其苦/ 25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6
附 录 《论语》原文、译文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3种不同字体的“和”字,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尽火传。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言行由他的弟子们记录在《论语》中。《论语》共2万余字,记录了约500则语录。这些语录言简意赅,内容丰富,许多语句都已成为格言和警句,影响深远。
孔子虽然离开我们已经2500多年,但他却始终不为人们所忘记,因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在封建时代,他的学说被誉为治国之本,他本人被奉为“至圣先师”,因而被推崇备至。“五四”以来,他的学说又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不时遭到非议,遭受过不止一次的批判。
然而,当人们冷静地审视之后发现,孔子的思想和他的充满智慧的语言,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历经沧桑而流传至今,为无数人所推崇。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温暖,体会到它的人生智慧。
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植根于神州大地,但又绝不局限于中华本土。它已走向世界,影响着海内外亿万民众。孔子是世界最著名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学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孔子的学说中有些内容自然会有局限性。对于这些,我们要学会辨别,让孔子的学说为我们每个人所用。
处世智慧7 人生须过此“三戒”
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而就有着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思想状况也是不同的。有的时期思想还不太成熟,有的时期思想也不够稳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做事。《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说: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轻时,血气还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就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竭,就要警惕贪婪。”
孔子在这里把人的一生分成青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阶段,由于年龄阶段不同,生理、心理就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处理事情上也多少会反映出来。孔子就正是根据这不同的特点提出警戒,要做一个君子,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有所警惕:少之时,戒色;壮之时,戒斗;老之时,戒得。这样,在人生的每个时期都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永远走在正道上。
孔子所说的“血气”,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精力”,不同的年龄阶段,精力状况就不一样。年轻的时候,精力还不够稳定,而且控制自己的能力相对也较弱。在这时期就特别要警惕贪恋女色。事实上在这方面教训很不少。有些青少年,年龄不大,有的还只是中学生就过早地恋爱,个别的甚至同居,结果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好的影响。因为年龄过小,很多事情并没有成熟的考虑,感情也很不稳定,常常给自己或者是给别人造成伤害或痛苦。也往往因为这轻率的行为而引发出刑事案件。
某地有个中学生学习还不错,但后来迷恋网络,从网络中接受到一些不好的信息,学习明显下降。后来考上了一所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就更不自觉了,很快就和一位女生恋爱。老师发现后找了双方进行规劝,没有效果。家长进行了批评,也没起作用。两人沉溺于所谓的爱情之中,哪还有精力听课、学习,于是迟到、旷课成了家常便饭。没过多久,就只得退学了。退学后又无事可干,就流浪于社会。男孩子后来学了坏,竟从事偷窃,进了少管所。两人也就只能分手了。本来应该上学的学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进了监牢。本来美好的年华,就这样虚度了,多么可惜啊!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为未来打好基础,而过早地恋爱,过度地放纵自己,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利。孔子所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确实很有针对性。
人到壮年,血气方刚,是精力正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往往很自信,有的人几乎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突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一些人好勇斗狠,往往只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争吵起来,甚至是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有的不见得就是斗殴,但也容不得别人在事业上超过自己,因此就想办法要打击人家,只能让自己胜出。这种心理自然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或引发刑事案件,或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精力旺盛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本来应该是好事,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这精力,要像孔子所说的“戒之在斗”。
这方面也有很多教训。有位姓王的中年商人,经营着一家货运公司。由于那地域内只有他一家,所以生意不错。后来有了另外几家公司后,营业额就开始下降了。一家开业不久的新公司由于采取了一些措施,生意更好,而且还揽走了他的一些老主顾。王姓商人非常气愤。他没有反思自己的不足,而是忌恨这新的公司,于是脑子发热,派人趁黑夜砸了该公司的营业部,打了该公司的营业员。这种做法自然触犯了刑律,结果受到了惩处。这就是血气方刚、好斗的结果。
到了老年时期,人的精力与以前相比,自然是衰退多了,已没有再争斗的精力了,而且考虑到来日无多,所以一些人就更看重了眼前的利益,总是想多得一些利益,多捞到一些好处。有的更看重钱财,有的更留恋权位,有的更加吝啬。在一些贪污受贿的案件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59岁现象”,就是一些人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觉得掌握权力的时日不多,必须赶紧趁机会捞一把。出于这种心理,就往往容易贪污受贿。一些贪污犯罪的人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种临近退休年龄的人。孔子所说老年之时“戒之在得”。就是老年时期切不要贪婪,千万要保持自己好的品德,保持晚节。
年龄阶段不同,生理、心理的特点不同,应该警惕的事情就不一样,真正的君子在这三方面是很注意的。唐朝的房玄龄就是这样。他一生就只有一位夫人,这在当时是极其罕有的。在壮年之时,在朝廷里对一些问题有所争论时,他总是听取正确的意见,从不以宰相的身份去压制不同意见。特别是他宽容、豁达,从不嫉妒才华超过自己的人,而是大力举荐,所以他的口碑很好,连唐太宗都赞扬他是“天下第一宰相”。到老年临终之时,还抗表力谏太宗,要求以天下百姓为重,停止对高丽用兵,这不正是“戒之在得”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