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106079
《“汉英双解熟语词典”系列:汉英双解歇后语词典》收译常用汉语歇后语4000余条,包括历代流传、口语色彩浓厚的歇后语词条,也酌收部分方言色彩或书面语色彩较浓的条目。
译文力求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采取直译、意译、套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以直译体现汉语歇后语的形式结构与民族风姿,以意译揭示汉语歇后语的内涵与哲理,以套译使英语世界的汉语学习者更易理解与接受。
例句多选自中国古今名著与报刊,力求反映汉语歇后语的多样性,饰现其源流及实际使用状况。经典作品的例句均注明出处,以显示例证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正文词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并设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词目首字笔画索引”和“英语名词、动词索引”,从而提供给读者快捷、多样、立体的检索手段。
前言
使用说明
词目首字音序索引
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正文
英文名词、动词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引书目录
一、歇后语的定义及英语译名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1505)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名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外甥点灯笼——照旧(舅),。”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3999)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熟语。分两种体式:(1)对于某一现成语句,省却其后部分词语,只用前一部分来表示被省却词语的意思。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洪驹父诗话谓:“世以兄弟为友于,子姓为贻厥,歇后语也。”’(2)由两部分组成:前文是比喻语,后文是解释语,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泥菩萨过江’,以示‘自身难保’;也可前后文并列,采用双关的办法。如‘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的实际运用,滥觞于晋,至唐而广泛流行。“《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876)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花开——节节高,。”
显然,以上三大权威汉语词典对“歇后语”一词的基本定义是相同的,合三为一,则定义更明确、更完整、更科学。首先,歇后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其语法功用为名词。其次,歇后语的组织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谜面与谜底,或前文与后文,或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第三,歇后语的第一部分为引子,其本义在第二部分。第四,歇后语使用时,可两部分并列,也可只用第一部分示义第二部分。第五,歇后语的特色是多为群众熟识而又形象诙谐的语句。
因此,汉语的“歇后语”为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词,而英文中并无汉语歇后语的对应表达形式,故歇后语应以汉语拼音“xiehouyu”表达并定名。歇后语俗称为俏皮语。
二、歇后语的特点
第一,历史的悠久性。汉语歇后语历史悠久。根据《中国歇后语大全》(温端政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的“前言”所述,“俗语”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与刘向的《说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们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却被许多经典著作所引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绵绵流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散见于古代经、史、子、集,近代与现当代的小说与戏剧之中,从而引起文入学士对歇后语的关切、收集与考证。唐宋时期,出现了李商隐《杂纂》为代表的主要收录歇后语的专著。当代的歇后语词典的代表作则有《歇后语大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收条达6万余条)与《中国歇后语大全》(温端政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收条达8.5万条)。这充分地证明了汉语歇后语历史的悠久性,内容的丰富性,资料的完备性与种类的多样性;从而也导致了歇后语翻译的复杂性与汉英双解歇后语词典编纂的艰巨性,可谓前无古人,无可借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