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60544
期待已久的小家伙终于出现在眼前了,新手爸妈还没好好体验为人父母的幸福喜悦,就被小家伙的哭声拉回现实:怎么吃了奶还一直哭,身上怎么会出疹子,怎么又发热了……自己不懂护理,只能频繁跑医院,新手爸妈常常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本书作者不仅是药剂师,更是一位新进妈妈,热心的她经常会把自己的育儿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朋友家的宝宝只要一有小毛病,都会在*时间咨询她。
书中关于宝宝喂养、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育儿男神”刘长伟老师的建议及帮助下,其中的每一个结论,作者都会反复查找出处、核实资料来源,并和专家们探讨,然后和小编们一起核校,将稿子中的“雷区”一一排除,力争让妈妈们看到的每一行科普知识都是爱心满满的“准话”。
真的不想错过,只有备着才踏实。
宝宝一生病,家里就会乱成一锅粥,埋怨声、谴责声此起彼伏。作为新妈妈的药剂师,结合自己的育儿心得,在本书中教新手爸妈轻松养育各个阶段的宝宝,把科学育儿贯彻到宝宝成长的方方面面。
宝宝生病了,什么情况下选择去医院、就诊前要准备什么、怎么给宝宝喂药……新手爸妈关心却又知之甚少的细节这里都有说明。让新手爸妈不慌不忙、轻轻松松应对宝宝常见不适。
从药剂师的角度说育儿,“解密”宝宝用药问题:多大的宝宝能用退热药,抗生素怎么用,什么情况下选择输液,疫苗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宝宝用药安全了,爸爸妈妈才放心。
还有成长监测、喂养、日常护理……这是一本让新手爸妈轻松育儿的百科全书,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对爸爸妈妈好的回报。
站在药剂师的角度说育儿
不是所有的病都必须要去儿童医院/20
带宝宝去医院要做哪些准备/20
向医生介绍病情要清晰、详细/21
鼓励宝宝勇敢面对验血、打针/21
家长要充分信任医生/22
医生和家长一样为宝宝着急/22
取药时,很多家长从不核对/23
药品储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24
药品说明书应该怎么看/26
宝宝药箱里应该有什么/27
宝宝不吃药怎么办/28
医生说的饭前饭后有什么讲究/29
宝宝吃中药比西药更安全吗/30
口服液,别忽视喝前摇匀/31
……
新生儿期(0~28天)
出生第1周 初乳是“剂疫苗”/54
药剂师妈妈说喂养/55
初乳是宝宝的“剂疫苗”/55
宝宝早吮吸是母乳喂养成功的第1步/55
前奶和后奶都要喂/55
产后第1天没奶水很正常/56
不必每次喂奶前都清洗乳头/56
按需哺乳,及时满足宝宝需求/56
……
疫苗接种/58
计划内接种疫苗一览表/58
出生后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59
不宜接种的情况/59
疾病与用药经验谈/60
生理性黄疸不必大惊小怪/60
预防宝宝“红屁股”/61
……
睡眠/62
宝宝第1周睡得好/62
每次多睡2~3小时/62
快入睡或快醒来时身体有信号/62
这些现象说明宝宝困了/63
……
护理/64
如何给宝宝测体温/64
怎样给宝宝洗脸/64
囟门的护理/64
……
第2周 警惕病理性黄疸/68
……
3~4周 补充鱼肝油和钙/78
……
婴儿期(1~12个月)
1~2个月 第1剂脊髓灰质炎疫苗/98
药剂师妈妈说喂养/ 99
吃奶需求进入平和期/99
养成规律的吃奶时间/99
奶水清淡并不是没营养/99
母乳不能攒/99
疫苗接种/100
第1 剂脊髓灰质炎疫苗/100
第2 剂乙肝疫苗/100
黄疸未退能打乙肝疫苗吗/100
接种脊髓灰质疫苗的注意事项/100
……
疾病与用药经验谈/102
宝宝多汗正常吗/102
发热/102
宝宝呕吐/103
睡眠/104
固定宝宝的睡眠有规律/104
培养宝宝规律作息/104
宝宝规律作息的参考/104
护理/105
产后42天体检:妈妈宝宝都要检查/105
2~3个月 接种第1剂百白破疫苗/106
……
3~4个月 了解辅食添加相关知识/114
……
4~5个月 尊重宝宝的“生物钟”/124
……
5~6个月 第1剂A 群流脑疫苗/134
……
6~9个月 接种第1剂麻风二联疫苗/142
……
9~12个月 满1周岁要体检/152
……
幼儿期(1~3岁)
1~1.5岁 一日三餐为主/162
药剂师妈妈说喂养/163
一日三餐为主,母乳为辅/163
不必追求每一餐都营养均衡/163
不要给宝宝吃有损智力的食物/163
宝宝吃糖要适量/164
别盲目给宝宝补人工营养素/164
……
疫苗接种/166
流感疫苗/166
轮状病毒疫苗/167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167
疾病与用药经验谈/168
宝宝鼻出血/168
防治口角炎/168
宝宝的四季护理/169
睡眠/170
白天睡眠变化大/170
白天小睡对宝宝的好处/170
别让宝宝睡在大人中间/170
白天几点小睡合适/171
宝宝白天小睡及晚上睡眠的时间/171
护理/172
别给宝宝玩手机/172
小心宝宝手指被卡/172
防止宝宝吞食异物/172
……
1.5~2岁 接种第1剂甲肝疫苗/174
……
2~3岁 积极防治龋齿/188
……
附录
0~1岁宝宝智能发育水平对照表
0~3岁宝宝成长监测曲线
把爸爸妈妈们关心的宝宝用药问题讲得很透。
——南京儿童医院主管药师
季兴
本书从成长监测、睡眠和喂养,讲到日常护理、疾病用药和疫苗接种,全方位为宝宝成长护航。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戴永梅
从出生到3岁,教爸爸妈妈轻松学习宝宝各个成长阶段的安全用药。
——南京儿童医院儿科营养师 刘长伟
带宝宝去医院要做哪些准备
一遇到宝宝生病,很多家长就急忙带着宝宝去医院,有的甚至身上只带了钱,宝宝的病历、就诊卡、医保卡什么的一股脑都忘了,结果使就诊、住院等变得很麻烦,有时还需要回家再取一趟。家长紧张、着急的心理医生都很理解,但在去医院前,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不会耽搁事。
好是两名以上的家长同去,才有利于分工合作,否则一个人会手忙脚乱。
一定要带上病历、医保卡、就诊卡等证件。平时可以用一个带拉链的文件袋把宝宝的这些证件集中保管,之前就诊的化验单等也可以放在里面留存。
还要牢记的是,如果是小宝宝,还要带上奶粉、奶瓶、纸尿裤等;如果是大宝宝,应该带上常用的水杯。医院里一般有热水供应,但水杯还是要自己带。一般医院提供的一次性水杯,好不要给宝宝用。
宝宝吃中药比西药更安全吗
急性疾病西药
选中药还是西药这个问题,这要看具体是什么病,如果是急性的疾病,比如高热、急性腹泻等,用西药的效果就比较快;如果是有细菌感染的疾病,还是要服用抗生素一类的西药;如果是感冒、咳嗽这种症状比较明显的病,中药和西药都可以,而且现在很多的感冒药都是复方成分的,是中药和西药的混合制剂。
中药也有不良反应
有一些家长认为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小,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而且临床对照研究也比较少,很多中药在不良反应这一栏中的表述是“尚不明确”,这并不是说没有不良反应。而且宝宝的肝肾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家长自行给宝宝服用中药,可能会引起某些毒副作用,所以给宝宝服用中药一定要遵医嘱,不建议私自按照一些书上的方子给宝宝配中药。
抗生素:坚决不用和滥用都不对
在药学部常年的工作中,我归纳了家长们给宝宝使用抗生素的两大误区:一是坚决不用抗生素,二是只要生病就用抗生素。这两种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抗生素该用的时候就要用,但也不能滥用。
细菌感染才用抗生素
宝宝出现感冒、发热等病症后,如果检查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值都比较高,或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或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比如说扁桃体红肿、肺炎等,这时候就肯定要用抗生素了。而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
很多抗生素是根据宝宝体重决定用量
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是根据宝宝的体重决定用量的,一些家长就是看了说明书,也不清楚到底该吃多少或输液用多少,所以要请医生帮忙算出用量,医生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多。
抗生素要严格按照疗程使用
抗生素发挥效果也是需要时间的,通常使用一种抗生素,要等3天后再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不能使用一种抗生素还不到1天,觉得没作用,就换另一种。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好转,而且会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抗生素也有自己的疗程,如果刚有效果就停用,就起不到彻底的杀菌消炎功效,还会使残存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反复。比如细菌性肺炎就需要连续使用14天抗生素,不能中断,也不能缩短疗程。
好使用一种抗生素
另外,也不需要联合几种抗生素一起用,能用一种抗生素就不要使用多种抗生素。如果擅自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可能会带来毒副作用,只有医生明确表示需要联合使用时,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1.大多数感冒、发热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少数是由细菌引起的,所以要去医院验血进行判断。如果检查出白细胞值不高,中性粒细胞不高,而淋巴细胞值高,通常判断为病毒感染,一般可以自愈,就不需要用抗生素。
2.宝宝大多数腹泻都不是细菌引起的,只有大便常规化验出白细胞或脓细胞高于正常值,才能判断可能是细菌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其他腹泻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对乳制品不耐受或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3.还有一些病毒性疾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胃肠炎等,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
4.如果是周围其他宝宝出现感冒发热,有些家长会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抗生素不能预防任何感染,滥用反而会引起某些细菌的耐药性。
5.抗生素仅仅适用于细菌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如果是脚崴了一下引起的红肿、瘀血、疼痛等,或者一些皮炎等炎症,抗生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泰诺林和美林有什么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热药。宝宝发热时家长可以放心使用,但要用适合宝宝的儿童剂型。而且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家长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泰诺林
适用年龄:3月龄以上的宝宝。
用法:两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每日服用次数不得超过4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且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滴管便于服用且剂量准确。
缺点: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热时间为2~4小时。主要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如果宝宝患有肝脏方面的疾病,使用泰诺林之前要先咨询医生。
美林
适用年龄:通常在宝宝6月龄以上,才推荐使用美林。
用法:使用间隔6~8小时,每日不得超过4次。
优点:退热平稳而且持久,控制退热时间平均约6小时,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泰诺林要好。
缺点:不良反应比泰诺林多,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在脱水、血容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如果宝宝有肾脏疾病、哮喘、溃疡或其他慢性疾病,使用美林之前要先咨询医生;如果宝宝脱水、呕吐或严重腹泻,就不能使用美林,除非有医生的严格监控。
什么情况下选择输液
由于输液的效果比较快,因此一遇到宝宝生病,很多家长就输液而不是口服药物。其实,病了就输液,这也会对宝宝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只输液的不利影响
1.输液和注射一样,宝宝会感觉疼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去医院的心理阴影。
2.经常输液会影响血管健康,而且输液本身会形成轻微创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3.由于输液的效果比较快,如果以后不输液而改口服药物,家长可能会觉得口服药物的功效不如输液来得快。久而久之导致输液依赖,形成恶性循环。
4.如果医院输液的消毒不严格、医生护士操作不当,还可能引发一些输液反应。
5.输液会导致过敏反应的概率增加。比如有些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在做皮试时虽然是阴性的,但在输液浓度比较大的时候,有时还会引发过敏反应。
6.一些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比较复杂,就可能引起输液反应。我在医院曾遇到过几例因输液而导致过敏性休克、需要抢救的情况。
7.长期输液,药液中不可避免会掺进一些玻璃碎屑、橡胶微粒等,这些物质进入血管,沉积在血管和肺中,引起血管阻塞,改变其通透性,使肺的功能下降。现在老年人出现血栓或肺功能下降,可能也是跟长期输液有关。
8.如果输液过多过快,很容易使心脏、肾脏的负担增加。临床上也有过因此而导致心悸的情况。
9.输液的药物很多是抗生素,如果经常输液的话,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必须输液的情况
虽然长期输液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但不能因此就放弃输液。遇到一些急性疾病或危重病情,比如说昏迷、无法克服的呕吐、大量脱水等,就需要及时输液;严重的肺炎等大量细菌感染,也需要通过输液快速杀菌。
进口疫苗一定比国产疫苗好吗
因国产疫苗的质量问题而对宝宝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偶有报道,这让许多家长对国产疫苗的质量生疑,转而只相信进口疫苗。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做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说进口疫苗就一定比国产疫苗好。
国产和进口疫苗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要经过质检部门检测,质量合格才能上市销售,质量上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不排除小部分国产疫苗生产不规范、质检部门玩忽职守引发的质量问题。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来说,绝大部分国产疫苗安全有效性还是有保证的,家长们可以放心选用。
国产疫苗大多是减毒活疫苗
大多数国产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比进口疫苗便宜。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长期免疫。但由于是活疫苗,如果用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身上,会引起很大危害。
进口疫苗大多是灭活疫苗
大多数进口疫苗是灭活疫苗,俗称死疫苗,优点是安全、副作用小,一般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也可用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但是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且需要重复注射,肠道不能产生局部免疫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