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2774丛书名: 无
★作者蔡天新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诗人、随笔和游记作家。至今他已出版30多部作品,先后受邀参与博鳌论坛和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计划,2018年做客央视《朗读者》。
★蔡天新踏足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是现代“徐霞客”;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称赞“他的文字很像窗外,高、远、亮,或者黑;蔡天新在诱惑我们遐想” 。
★《26城记》是一本知识丰富、充满科学与人文风情的旅行随笔,按字母顺序从A到Z讲述了作者游历过的26座城市,其中有些是世界名城,如纽约、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也有些是中国旅行者不容易抵达的城市,如耶路撒冷、卡萨布兰卡、大马士革、伊斯法罕、萨拉热窝等。书中不仅分享了作者在旅行中的有趣经历,兼及该城市和所在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风土人情。
★许多读者都曾感慨,折服于作者的博学和深思。诗和数学、旅行与艺术,在他的书里得到了恰到好处的结合。他的文字华丽却不造作,朴实中又不乏亮点。读完他的游记之后,就会升起一种想欣赏各国名画、学习多种语言的强烈冲动。
★四色印刷,精选用纸;随机赠送限量精美明信片,印有作者的摄影作品及诗歌。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地球上zui初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河谷、黄河流域和尼罗河畔。希腊人创立了城邦,使得人类有了早期的文化和艺术生活。我有幸到过这些zui初的文明发祥地,并探访了腓尼基、迦太基、波斯、玛雅、印加等古代文明。此番成书,得益于年复一年的旅行积累。
本书按字母顺序讲述了我游历过的26座城市,其中有些是世界名城,如纽约、巴黎、伦敦、巴塞罗那、维也纳、苏黎世、阿姆斯特丹、伊斯坦布尔、里约热内卢,也有些是中国旅行者不容易抵达的城市,如耶路撒冷、卡萨布兰卡、大马士革、伊斯法罕、魁北克城、萨拉热窝、托莱多、埃里温等,还有一些属于个人的偏好,包括中国的一座古都。
本书写作以个人游历为主,也兼及该城市和所在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风土人情。除入选的26城以外,每个字母还列出我游历过的若干候选城市,共约150座,并扼要讲述了候选和落选的原因。新千年来临之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选出一生zui值得一游的10座城市,我虽一一造访,但也只有7座入选。考虑到有的字母开头的城市寥寥无几,能够完成本书实属幸运。
——蔡天新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随心所欲的自由之城 001
Barcelona 巴塞罗那:独具魅力的建筑之都 012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神秘浪漫的白房子 023
Dimashq 大马士革:天国里的城市 ——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都城 034
Esfahan 伊斯法罕:美丽动人的波斯古都 044
Firenze 佛罗伦萨:无与伦比的艺术与才智 056
Geneva 日内瓦:优雅的万国之都 069
Havana 哈瓦那:音乐和舞蹈爱好者的朝圣地 081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充斥帝国遗迹的城市 091
Jerusalem 耶路撒冷:神秘而奇特的圣城 102
Kyoto 京都:日本人的精神故乡 113
London 伦敦:特立独行的光荣之城 122
Medellín 麦德林:诗情画意的“永春城” 134
New York 纽约:永不眠之城 144
Oslo 奥斯陆:幸福惬意的寂寞之都 156
Paris 巴黎:至少她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 169
Quebec City 魁北克城:唯一保存了古城墙的北美名城 180
Rio de Janeiro 里约热内卢:上帝之子在狂欢 192
Sarajevo 萨拉热窝:欧洲的耶路撒冷 205
Toledo 托莱多:小巧玲珑的西班牙古都 217
Ulan Bator 乌兰巴托:游牧民族的诗意栖居地 229
Varanasi 瓦拉纳西:不可冒犯的印度圣城 241
Wien 维也纳:天堂般的城市 252
Xi’an 西安:绵延千年的东方古都 263
Yerevan 埃里温:挪亚方舟的停泊处 274
Zurich 苏黎世:富庶宜居的梦幻之城 286
后记 298
后记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早期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河谷、黄河流域和尼罗河畔。希腊人创立了城邦,使得人类有了早期的文化和艺术生活。罗马人在修筑水道和铺路方面很有才干,这些技术随着他们的征服而普及整个欧洲和环地中海。我有幸到过这些早期的文明发祥地。
本书每座城市的写作篇幅原先只有1500字左右,后来扩充为3000字,先后选载过的媒体有上海《周末画报》、深圳《晶报》、“腾讯·大家”和北京《地图》杂志,后者还配了地图。此番成书时,每篇又扩容到5000字以上,这得益于年复一年的旅行积累。其中,A、J、K三城写成后易主,原先的入选城市分别是雅典、约翰内斯堡和哥本哈根。
在我游历过且愿意推荐给读者的城市里,以B、M和S这三个字母开头的最多,各自有20多座候选城市,而有的字母开头的城市的候选只有一两个。正选的26座城市里,欧洲12座,几乎占了一半;其次是亚洲,有8座,然后是美洲5座、非洲1座,大洋洲空缺,不过悉尼和奥克兰均在候选城市之列。而本书面世之时,本人正在澳洲旅行,与上一次相隔了十八年时光。
旅途中自然有巧遇。抵达特拉维夫和乌兰巴托时,刚好分别建城一百和八百周年,到巴格达和塞维利亚大学恰逢“阿拉伯文化之都”庆典和建校五百周年,首次探访香榭丽舍大街时又碰上环法自行车抵达终点,而新近抵达曼哈顿时恰遇纽约马拉松日。此外,我也曾游历不同国家的同名城市,如西班牙和尼加拉瓜的格拉纳达、美国和墨西哥的蒙特雷、美国和德国的汉诺威。
本书注定留有遗憾,因为生活和人生仍在继续,不断有新的甚或更喜爱的城市出现在前方,也不断有新的体验和画面呈现在未来。更让人遗憾的是,书中写到或照片(大多为本人拍摄)中的有些人物已经过世,我无法告知他(她)们本书的出版,谨此纪念。
蔡天新
2018年秋天,爱荷华城
2019年夏天,杭州改定
我喜欢在旅途中阅读蔡天新,尤其在飞机上。他的文字很像窗外,高、远、亮,或者黑。蔡天新在诱惑我们遐想。
——毕飞宇
A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
随心所欲的自由之城
入选理由:荷兰名义上的首都,以其情调和艺术珍藏品著称,对水和自行车尤为推崇。从磨坊主的儿子伦勃朗到磨镜工出身的斯宾诺莎,都在此留下足迹。
游历时间:2008年夏天、2012年秋天、2018年春天。
候选城市:阿布扎比(Abu Dhabi)、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亚历山大(Alexandria)、阿马尔菲(Amalfi)、安曼(Amman)、安道尔(Andorra)、安特卫普(Antwerp)、阿鲁沙(Arusha)、雅典(Athens)、亚特兰大(Atlanta)、奥克兰(Auckland)。
阿姆斯特丹作为欧洲的情色之都,起初我只是与之擦肩而过。多年以前的一次旅行,我已经从比利时沿海地区,乘船北上到达荷兰南方,见到了招牌式的风车和郁金香,可终究没有抵达阿姆斯特丹。直到2008年夏天,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来临。
对每年不计其数的外国旅行者来说,阿姆斯特丹是以其历史的魅力、伟大的艺术珍藏品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旧风格与情调吸引人。虽然贵为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王国的首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所),她却不是政府所在地,后者设在小巧可人的海牙,皇室家族只是偶尔住在阿姆斯特丹陈旧的皇宫里。此城既没有高大宏伟的建筑,也没有宽阔气派的大广场,甚至没有胜利拱门。
阿姆斯特丹让游客感到温暖亲切的地方,在于旧城狭窄喧闹的街道、山形墙的房屋(有着砂岩面砖建筑的正面和富丽堂皇的上楣)、教堂的塔尖,以及大钟琴和手摇风琴的音乐,这些与真实的现代都市生活并不相称。当然,此城最有特色的要数她的运河网络,覆盖了近百座“岛屿”,另有一千多座多姿多彩的桥梁与之匹配。
可是,在欧洲南方的地中海海滨,还有一座历史更为悠久,也更风雅的水城,那便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并且,由于阿姆斯特丹多数桥梁不通汽车,超过五分之一的蓝领阶层仍采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也正因如此,小河边有一些铁栏杆,既被用来系小船的缆绳,又被用作自行车的锁具,尽管有些时候不一定上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座城市以其宽容的姿态和欢乐的气氛闻名,吸引了全世界寻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她开放红灯区,率先允许同性恋者结婚并领养孩子,安乐死合法化,被称为“了不起的阿姆斯特丹”。在那些四通八达的水路中间,还坐落着难以计数的中国餐馆和印尼餐馆,后者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只因为在历史上印尼有数个世纪被荷兰人统治着。
现在我得说说自己的奇遇了。2008年初夏,我应邀做客英伦剑桥,要在那里停留整整三个月,这对一个中年人来说有些漫长。好在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邀请我担任“中瑞艺术交流项目”评委,于是我得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回国,与家人小聚。之后,我搭乘KLM(荷兰皇家航空公司) 的航班前往阿姆斯特丹,准备从那里转机去伦敦。
没想到的是,因为航空管制,飞机在浦东机场延时升空。当我抵达阿姆斯特丹,最后一班飞往伦敦希斯罗机场的航班已关闭机舱。沮丧之余我因祸得福,KLM这家全世界最古老的连续运营的航空公司不仅提供我食宿和换洗内衣,还给我就地免费办理了申根签证(那会儿瑞士尚未加入该组织),于是获得机会夜游阿姆斯特丹。
那天晚餐以后,我独自一人乘火车进城,只用了一刻钟,便到了火车的终点站。车站附近就是运河区,那里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一扇扇细巧雅致的玻璃橱窗,里面站着或坐着一个个倩影。她们来自世界各地,以东欧、加勒比海和巴西人居多,从窗前经过的游客国籍更是五花八门。每扇窗户里头放着一张整洁的小床,还有一些布娃娃和玩具,各具特色。离别之际,适才见到的那幕情景又幻化成中国江南水乡古镇里的元宵节。
现在,我必须要提及个性鲜明的两位艺术家和两位哲学家。建于1631年的西教堂,里面安葬着17世纪的绘画巨匠伦勃朗;而1973年开馆的凡·高博物馆,则专藏19世纪艺术家的作品。伦勃朗出生在小城莱顿,青年时代移居阿姆斯特丹直至去世。他生前仅以肖像画谋生,死后两百多年却以其《圣经》题材的作品和自画像震惊世界。可以这么说,别的画家有的是空间感,伦勃朗却同时拥有时间感,这通常是诗人才具备的。
作为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凡·高的身世与阿姆斯特丹其实并无瓜葛,却因一座博物馆引人遐想。在凡·高的画作《向日葵》背后,天空总是悸动的,再配上割耳朵赠妓女的故事,他不可能不扬名世界。至于那位镜片磨制工斯宾诺莎,他在此城出生并接受教育,其身后出版的著作《伦理学》以欧氏几何的方法叙述。斯宾诺莎有句话深得我心:一个人只要被外部因素所制约,那他就处于奴隶状态。或许,这可以解释今日阿姆斯特丹风尚之由来。
在斯宾诺莎出生前四年,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笛卡尔移居荷兰。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人,也是“二元论”的创立者,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史上最简洁有力的命题,再加上怀疑主义,因此被尊为“近代哲学之父”。而在我看来,这两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年轻时发明的平面坐标系,据说后者的灵感是在他睡懒觉时悄悄来临的。
笛卡尔居无定所,他在荷兰逗留过的城市不下五六座,尤其钟爱那些小巧可人的城镇,并留下“隐居得越深,生活得越好”的民间语录,成为后世许多人的座右铭。不过,笛卡尔与阿姆斯特丹最大的瓜葛可能是,他在此城的一家书店里认识了一名女店员,她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情人,为他生下一个女儿,那孩子却不幸在五岁那年夭折。
笛卡尔恋恋不舍的荷兰城市之一是莱顿,它也是伦勃朗的出生地,因此即便那次我在阿姆斯特丹的时间极其有限,仍抽身前往。50公里的车程,不到半小时就到了。莱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出了火车站,就可以看见大学建筑。沿一条热闹的街道,十几分钟我便走到一座白色的拱桥上。桥下是一条10多米宽的运河,桥边有一架风车,旁边正是伦勃朗故居。
过桥后我进入一条小胡同,胡同尽头便是荷兰最高学府莱顿大学的汉学系。这是一座两层四合院,我找到系主任办公室,只见一位中年的光头男子正伏案工作,与十三年前我在巴黎街头初见时几乎一样。那是在中国诗歌界鼎鼎大名的柯雷博士,本名克莱维尔。他收藏了不计其数的汉语民间诗刊,包括我创办的《阿波利奈尔》。寒暄过后,我问起莱大图书馆收藏的笛卡尔手迹,不料他却告诉我,要看手迹必须提前一个月预约。据说,数学界赫赫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最早是由笛卡尔发现的,只是他秘密写在笔记本里,三百年来无人知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