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科普读物科学世界从祖先到算法:加速进化的人类文化

从祖先到算法:加速进化的人类文化

回溯人类文化演进,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亚历克斯·本特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ISBN: 978752170572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7.99

类别: 科学世界 SKU:5d83f81b5f9849104540016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5720丛书名: 无

编辑推荐

1.本书展示了从更新纪到现在世界各地各个文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演进,是一部浓缩的人类进化史,更是一部人类技术文化变迁史。

2.本书从多个视角来分析文化进化中的变异、传播和选择过程,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知识异彩纷呈,奉献给读者一道精致的融汇了多学科知识的文化盛宴。

3.阅读本书,可以激发我们对如何筹划未来世界的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算法已经对我们的学习方式进行了重新设定,这将对我们的文化进化前景有何重大影响?

 

内容简介

狩猎采集时期的人类进化成了优秀的投掷者、咀嚼者和长跑者,而现在的我们热衷玩《我的世界》之类的游戏。作者认为,只有文化进化的集体加速才能解释这种发展。今天,我们正在追随社交媒体机器人,就像我们过去从祖先那里学习一样。我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的发展方式。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描述了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传播是如何巨量且瞬时地发生传播的。作者指出,长期发展的文化知识正在被在线算法大幅打折,这些算法优先考虑流行度和近因度,而如果孩子们从《我的世界》中学到的东西比从传统中学到的更多,这将是文化演变的一个深刻转变。

本特利和奥布莱恩研究了今天在网络科学、预测市场和数字信息爆炸中所看到的广而浅的文化进化模式。作者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用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本特利是田纳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迈克尔·奥布莱恩是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教务长。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曾与马克·厄尔斯(Mark Earls)合著《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目  录

目 录

序 //前田约翰 V

前言 在米德尔顿电影院 // IX

1 传统思想

创新者与模仿者 // 008

文化智商 // 012

名字和称谓中包含的信息 // 015

2 非诺曼式的改变

重要的聚会 // 027

家族纷争 // 029

3 检验传播

传播实验 // 038

文化吸引子 // 040

社会信息偏差 // 042

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 // 046

4 文化树

阿舍利手斧 // 053

模仿与效仿 // 055

进化树 // 057

语言和民间故事的系统演化史 // 059

复杂技术 // 061

5 贝叶斯学派

贝叶斯思想 // 069

贝叶斯模型与班图人的扩张 // 071

跨越太平洋 // 078

6 传统承继与水平联系

饮食 // 088

两性关系 // 092

慈善捐赠 // 096

7 网络

电子网络 // 107

影响力与同质性 // 113

8 后见之明

预测过去 // 121

实时预测比赛 // 123

解析集体行为 // 126

9 摩尔更好吗?

塔斯马尼亚假说 // 135

信息爆炸 // 138

信息爆炸对科学的冲击 // 140

不加选择 // 144

10 人鱼童话

蓝鳍金枪鱼和鲱鱼 // 151

虎鲸 // 154

老鼠来了 // 161

前  言

序

前田约翰

我很高兴能为大家介绍《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的作者的最新力作,虽然这本书很容易被认为是前一本书的续集,但根据我从《从祖先到算法》中了解到的东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因为两本书先后出版就认为它们彼此相关是一种陈旧的思维方式。要知道,前一本书已经出版 6 年了,在这 6 年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特别是在以摩尔定律为标准来纪年的那段时间。

距离我写《简单法则》已经十多年了,当“简单系列”的第一本书于 2006 年出版时,iPhone 还未上市,计算机的用户数量还没有达到 10 亿,而移动计算意味着用户要携带重达好几磅 1 的笔记本电脑,而且电脑充一次电只能运行几个小时。如今,我们的生活不受 束缚,可以始终保持在线,随时紧跟潮流,不断与无数机器和其他 人连接在一起,而实现这一切的就是被本特利和奥布莱恩称为“现代阿舍利手斧”的、随时可用的智能手机。只不过手斧是用来切割 的,而智能手机是用来连接的。

我们有利用计算建立大规模连接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以前的人 所不具备的。本特利和奥布莱恩在本书中,通过回顾过去,让我们 更加清晰地看到我们取得的进步。他们一直追溯到 170 万年前的更新世。不过你应该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因为我猜你已经查询过前 面提到的“阿舍利手斧”了,或许你以为可以去外面或者在巴塔哥 尼亚的网上商店里买到这种东西。很抱歉。这本书里有非常多的术 语和单词并不来自 TechCrunch 上的热门文章或者未来派的 TED 最新演讲中传播的“模因”。你会看到很多与今天这个新世界已经不 再相关的旧话题,因为知识已经从窄而深的“传统”形式变成了如 今的宽而浅的形式,也就是作者描述的“形如地平线”的样子。

凝视地平线的感觉,我再熟悉不过了。我一直在进行研究,试图触摸它, 理解它。尽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主导了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但我能接受它从研究领域和学术界离开的事实,而且我的想法与本特利、奥布莱恩通过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想法是相似的, 那就是回顾历史, 为未来重新定位。于是我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及时回归传统理念,开办了一所艺术与设计大学。后来我再一次朝着未来进发,以凯鹏华盈 1 合伙人的身份进入硅谷,从事风险投资业,正是这家投资公司造就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像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在与超过 100 家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科技创业公司合作之后,2016 年年底, 我决定加入其中一个,如今我在一家名叫 Automattic 的科技创业公司工作,创办这家公司的是 WordPress1 项目的联合创始人。

考虑到我们如何走到现在的状况是摩尔定律依然在影响着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假象,本特利和奥布莱恩所采取的方法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说, 为了收集足够多的不同的数据, 我们需要接触更广泛的领域,从而为预测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本很薄但实用的书中, 你将会看到分散在不同空间和时间、 来自不同文化的众多信息点,其中,技术文化将是作者要分析的一个重点。这样,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2017 年大家熟悉的知识点, 例如物联网、机器学习,当然还有照片墙和色拉布这两款照片共享应用。

最后,我想让你知道,正是我在硅谷生活的那段经历,让我意 识到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哲学与科技的核心是多么契合。显然,他的生活方式和对知识的追求与作者在本书中 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正如乔布斯在那次著名的毕业 演讲中说到的:

 

要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是无法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的 ; 你只有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才能把它们连起来。因此你必须相信这些点在未来一定会以某种方式串联在一起。你必 须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 命运、 生活、 因缘等。这个过程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事实上它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不同。

——史蒂夫· 乔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节选

 

 

看看远处的地平线。我希望你能用贝叶斯思想来处理本特利和 奥布莱恩为我们描绘的这些点。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吧。

媒体评论

这本书对我们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当中文化进化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正在发生的或好或坏的改变,进行了有趣而发人深省的分析,重新审视了我们的过去,并向未来投去令人好奇的一瞥。

——尼克·蔡特,华威商学院行为学教授

 

我们的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类集体想象的产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理解文化进化是理解经济、社会和技术进化的关键。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精彩、深刻而又迷人的故事,把读者从石器时代带到了社交媒体时代。

——埃里克·拜因霍克,牛津大学新经济思维研究所执行主任

免费在线读

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电子邮件, 到 21 世纪的iPhone 和脸书,再到瞬息万变的社交媒体,快速的变化已经成为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且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代际差异上, 还体现在代内差异上。一些人希望亲眼见证大脑直接与互联网相连的时代。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那么人类势必会变得大不一样。但是这本书并不是要讲大脑植入芯片后会是什么样子或者超人类主义的。 事实上,这本书根本不研究人的个体,而是研究人的文化的。更确切地说,它讲的是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你的文化血统当中的那几十代或几百代人,他们传承并造就了如今你习以为常的习惯和知识。这本书还讲述了文化传承的体系是怎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米德尔顿电影院里出现的场景是如何代表了一种无形但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楚的文化进程。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 1976 年(早在他成为一位多产而古怪的推特用户之前) 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创造了“模因”一词, 意思是一个想法、 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提出了一种模因视角, 就是把思想建模为病毒, 它的生存依靠在人类宿主间的传播。按照道金斯的说法,模因的传播得益于其长久性、保真性和多产性。换句话说,成功的模因会被留存在记忆中,然后被准确而频繁地复制。互联网是模因的完美媒介, 人们会时常谈论这些模因, 特别是在涉及那些被复制和分享的在线文本、推文和图片等载体的时候。一张迈克尔·乔丹哭泣的照片流传甚广,今天的年轻人通过这个模因,或许比通过他的篮球生涯更能了解他。

这本书不是要探讨如何传播你的模因。如果你想知道这个,那 不妨去读一读营销性的博客,比如 knowyourmeme.com。这本书讲的是文化的进化过程,坦率地说,文化进化的过程绝不仅仅是模因的 传播过程。进化与三件事有关,而且只包含这三件事:变异、传播 和选择。我们在这本书中讨论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归结为进化过程的 三个组成部分,而正是这个过程把人类塑造成了像今天这样脑容量 大的无毛类人猿。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与基因相关的部分,然而塑 造了全人类的言行并会继续将其塑造下去的是与文化相关的部分。

从模因以及你个人的智能手机使用体验的角度来说,畅想新世界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进展。我们需要 你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将利用许多不同的学科,其中包 括人类学、 考古学、 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 甚至还会稍微涉及一点儿物理学。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你站在自己可能并不习惯的角度——一个许多人、许多代人共享和调整不同文化单元的视角——进行思考。

人类经过进化, 已经能够学习文化知识, 并将其传授给下一代, 偶尔还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一些小的调整。蕴含在文化中的知识告诉人们该如何应对环境的挑战,如何养活自己和所在的族群,以及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以文化实践的形式保存起来,从而使其具有可学习性和可传承性。人类之所以会成为“文化动物”, 不仅仅是因为具有像脑容量大和寿命长这样的个体特征,还因为具有像亲属关系网和知识专业化这样的群体层面的特征。

然而,这些特征往往与今天用来界定人类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继承父母职业的人越来越少;技术变革的速度如此之快,以 至于前几代人掌握的知识都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我们不再向群体中最聪明的人学习;全新的网络世界里到处都是冒牌“专家”,这之中有人类,也有非人类。我们该如何筹划这个世界的未来呢?如 果学习的途径与过去几十万年相比完全不同, 那么知识将如何积累呢?知识又该如何分类呢?这本书将通过调查一些正在对我们的学习方式进行重新设定的关键技术,来探讨它们对文化进化前景的 影响。

我们的核心前提是,近几十年来,文化传播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窄而深”发展为“浅而广”。所谓“窄而深”(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 是对知识进行局部学习的形态,这些知识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历经许多代人的传承,更新速度很 慢。经过几代人缓慢的文化适应过程,这些传统知识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局部环境。“浅而广”(形状就像“地平线”) 描述的是被广泛分享, 甚至有可能造成国际影响的新知识, 或者只是单纯的信息。在这个地平线体系中,知识创造的速度已经快到与祖先的知识几乎没什么关联的程度。

从“窄而深”到“浅而广”的这种说法构成了这本书的基础, 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前 5 章的内容是文化进化的传统。第 6 章是过渡章节,我们会看到某些长期的传统(比如婚姻和饮食) 是如何通过浅而广的地平线体系迅速改变的。而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从网络科学、市场预测和数字信息的爆炸继续对浅而广的文化形态进行讨论。最后, 在第 10 章中, 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通过学习在以数字形式存储的信息所形成的巨大虚拟空间中按照时间对概念进行整合,从而解决知识过载的问题。尽管我们并不打算刻意地夸大这个问题的“独创性”,但在人类文明几十万年的发展中,这可能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抢先评论了 “从祖先到算法:加速进化的人类文化”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

EUR €37.99
阅读更多
缺货

越算越聪明的印度数学(比一般算法快10~15倍,9~99岁都适用的“头脑瑜伽”!引爆思维,一望算式,呼出答案!)

EUR €21.99
阅读更多
缺货

化学视觉之旅三部曲 神奇的化学元素1 神奇的化学元素2 化学世界的分子奥秘

EUR €116.97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上、下)

EUR €4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