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2064丛书名: 无
一本记录生命奇迹的医学科普:
被截肢的登山运动员通过仿生技术可以轻松攀岩,被炸毁了大腿肌肉的士兵,通过肌肉再生技术,重新获得强健的肌肉组织,失明的女孩通过大脑影像再次“看”到世界……
一部关于自我超越的生命之书:
这些奇迹得益于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更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使得这些原本残缺的生命变得更加强韧。
真实案例、动人故事揭示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西方知名作者好评如潮:
布拉德·斯通,《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作者
比尔·梅斯勒,《生命的诞生——我们究竟来自哪里》合著者
弗雷德·古特尔,《物种的命运》作者
沙伦·贝格利,《大脑的情绪生活》合著者
《超级潜能》是一本有关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创造奇迹的书,它从重塑人类运动能力、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三个方面,讲述了现代医学如何作用于人的身体,包括四肢、大脑和感觉器官,使得很多原本不可逆的意外伤害得到修复或重建:肌肉组织再生,肢体再生,寻找失去的记忆,与自闭症患者进行“心电感应”,让失明的患者用耳朵“看到”物体……这一切不可思议的再造技术都依赖于神经科学、生物力学、遗传工程学等学科的综合发展。
同时,这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它讲述的是绝不放弃的人。他们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但与生俱来的渴求、直觉和冲劲,让他们克服了恐惧和失望,跨越一切障碍,鼓起勇气去实现生而为人的全部潜能,这才是更强大的力量。
我们相信,自打人类文明诞生起,我们就一直在试图超越自身的限制,*程度地释放出人体中未被开发的潜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001- 引言
001- 第一部分:运动
003- 第一章
制造仿生人的仿生人 / 再现人类运动方式
049- 第二章
大力士的诞生 / 基因组的破译与重写
097- 第三章
撒精灵尘的男人 / 再生医学与再生肢体
143- 第二部分:感知
145- 第四章
用耳朵看世界的女人 / 神经可塑性与学习药片
194- 第五章
具有蜘蛛感应的军人 / 直觉与内隐学习
240- 第六章
心灵传动的技术专家 / 解码大脑与想象言语
279- 第三部分:思考
281- 第七章
记得所有事情的男孩 / 大脑万艾可
323- 第八章
指挥交响乐的外科医生 / 深部脑刺激与电的力量
349- 第九章
突然诞生的学者 / 释放内在的缪斯
379- 结语
387- 致谢
这是一本有关科学和医学的书。看到这样的主题,大家多半会跟冷静客观、数据驱动的那一方小天地联系起来,不过此书的缘起远非如此。实际上,这本书的出发点距离实验室和手术室都很远,我也几乎不愿在书里提起,以免吓跑那些想深入探究神经科学、生物力学和遗传工程学奥秘的读者们。亲爱的读者,请务必相信,我们终会到达目的地。
对我来说,这本书开始于 20世纪 90年代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校园一处阳光明媚的山坡上。我盘起双腿,坐在一群学生中间,凝望绿地如茵的田径场,俯瞰红杉林立的山丘,远处则是蔚蓝、原始而静谧的太平洋。蒙特雷湾海岸线蜿蜒而又巉岩兀立,在眼前伸展开来。这番景致,既可以安抚心灵,又能勾起无尽的可能和冒险。
当时,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而且是在名正言顺地“上课”。不过,这堂课跟我以前上过的都不大一样。我想起以前在美国东部的朋友们,端坐在教室,很快就被高中生般的不适感团团围困,一边听老师那查理 ·布朗(CharlieBrown)式的喃喃呓语,一边神游天外。就是这样的地方。我恐怕会很惊讶,我竟然会在这儿“上课”。谁知道会有这种可能?
然而此刻,可能终究成为了现实。这门课叫作“人本主义心理学”,我的助教吉姆 ·布朗(Jim Brown),认为这个时机恰好合适,可以向我们介绍这门课程的乐观而新奇的观点。课程的重点是在讲“人类潜能运动”,这种心理学思潮孕育了 20世纪 60年代反主流文化中迷醉的乌托邦主义和独创的无政府状态。当时我年方 18,身上仍带有青春期的痛苦、怨愤、恐惧交织的独有残留。我被它迷住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探讨的是如何改造人类,研究的是如何摆脱那些限制和阻碍我们之物。传统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着重点,在于理解那些导致我们世界观扭曲或引发病理表现的神经官能症,因而往往陷于悲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这门学科正是由此而生的。诸如亚伯拉罕 ·马斯洛(Abraham Maslow)这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心的则是下一步。当这些个体能告别失望和恐惧,能够超越过往的伤痛,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马斯洛认为,只要有机会选择,我们每个人都会鼓起热忱,去实现身而为人的全部潜能 —去“自我实现”,去寻找幸福,去信奉创造力和去培育人际关系,去跨越一切障碍。要研究这些,马斯洛的目光并没有放在受苦受难的人们身上,而是投向了生机勃发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又是如何“自我实现”呢?
马斯洛在 1968年写道:“仿佛是弗洛伊德向我们提供了心理疾病的那一半,我们现在必须用心理健康的这一半使其完满。”
后来,我成为驻外通讯记者,最早被派去采访柬埔寨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大屠杀”事件幸存者,我从那时候就开始怀疑马斯洛的价值立场。某日午后,我站在乡下崎岖的小路上,遇见一位佝偻着身子、掉光了牙齿的乞丐,提及联合国法庭将审判当时依然在位的红色高棉政权领导人,并就此事询问了她的看法。泪水滚滚流下她的脸庞。她说:“他们杀死了我的孩子们,我也是因此才变成了这副模样。”
我想知道,蒙此大难之人,亚伯拉罕 ·马斯洛又该教导他们什么呢?而在如此不公不仁之地,对她及其他所有人来说,“自我实现”又有何意义呢?那时候看来,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一切,在这个国家恐怕全都派不上用场。
这本书精妙地刻画了受环境驱动的杰出人士的生活,以及他们步入科学和医学前沿领域的非凡勇气。……读完此书,你不仅会另眼看待自己的身体限制,更能领略生物学的力量和人体惊人的韧性。
——布拉德·斯通,《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作者
这本书勾勒出一幅鼓舞人心而引人入胜的图景:盲人能用声音看到物体;有个男孩记得生命中的每一天;还有个身患卢·格里克氏症的男子能依靠大脑操控物体。读起来令人着迷。
——比尔·梅斯勒,《生命的诞生——我们究竟来自哪里》合著者
这本书记述了有望增强或提升人体功能的各种新技术,令人震惊。皮奥里没有对不可预知的后果充满担忧,而是着眼于发明这些技术的人以及从这些技术中受益的人,继而做了更深层次的探究。
——弗雷德·古特尔,《物种的命运》作者
这本书在探索人类生理和精神极限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性。阅读之后,你将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所蕴藏的能量和创造力,这很可能是你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本事。
——沙伦·贝格利,《大脑的情绪生活》合著者
皮奥里是一位才华出众而又一丝不苟的记者。他身处可怕而复杂的境地,写出了这些动人的故事。
——乔恩·龙森,《话说你被当众羞辱了》作者
第一章. 制造仿生人的仿生人
1982年 1月,一个天寒欲雪的清晨,休·赫尔和杰夫·巴策尔(Jeff Batzer)沿着新罕布什尔州华盛顿山底附近的一条林间小径出发了。
这趟行程他们已经计划了好几个月,一整晚都在从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赶往这里的路上。17岁的赫尔长着一副娃娃脸,顶着一头浓密的棕发,他知道巴策尔就盼着爬到山巅。但随着两位登山客逐步向上攀爬,他们仍不能肯定当天能否顺利登顶。他们出发的那天早上,山顶被一团不祥的云遮住了。沿着狭窄深谷徒步 25分钟后,山顶又被挡在了视野之外。
这对搭档在距离奥德尔山谷(Odell’s Gully)脚下 3/ 4英里 a处停了下来。奥德尔山谷是一处远近闻名的冰原,几个月前有个年轻的登山者在这里坠亡。赫尔和巴策尔瞠目而立,望见高处有
一片宽阔平原,一条长长的蓝色冰渠沿着峭壁蜿蜒而下,一路能见度极好,寒风凛冽。他们解下肩上的背包,把搭临时帐篷的装备丢弃在小道旁,以便接下来能减少些负担,快速轻松地攀登。
攀爬陡峭冰墙时,赫尔在前边领路。17岁的他比巴策尔还小3岁,但在这件事上从来没有疑问。赫尔自 7岁起跟着哥哥们学习攀岩,等到 10多岁时已经是全美公认的攀岩爱好者,人称攀岩“神童”,被认为名列全美前 10位,恐怕在东海岸攀岩者中首屈一指。
事实上,赫尔在几个月前就出色完成了一项攀岩挑战,其风险之大,技术难度之高,让攀岩界许多人乍听见这则消息时很难相信。赫尔把目标瞄准了“超级裂缝”(Super Crack),这大概是
整个东北部地区难度系数最高的攀岩路线。攀登过程包括一处有角度的尖峰,自底到顶被一条半英寸 a宽的狭缝分开,越往上爬,角度越斜。爬到半程以上,有一处让人望而生畏的突起,18英
寸,完全挡住了去路,登山者必须单手悬挂,再通过某种反重力的神力到达突起处附近,然后隔空抓住其上方。1972年成功登顶的第一位登山者在成功之前下降了 32次。就在赫尔试登山的前
一年,世界顶级攀岩者之一金·卡里根(Kim Carrigan)在墙面上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征服了它。尽管如此,这个消息还是让攀岩界大感振奋—卡里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如此的短时间内完成此壮举的攀岩者。大多数登山者要花好几天才能“攻克”。
赫尔为了攀岩,仔细研究了墙面的轮廓、模糊的山脊和稀疏的抓点。然后,他用水泥块、木头和砂浆在谷仓里造了一堵完全一样的岩面,他整个冬天都在训练,每天都要在模拟墙上试上几把。冬去春来,赫尔终于朝着真正的“超级裂缝”出击了,由于熟悉路线,加之准备充分,他在第一次试爬掉落之前几乎就要完成了。然后,他从底部再次出发,不到 20分钟就完成了攀岩。人们把赫尔称作“神奇小子”可说是名副其实。
几个月后,1982年 1月的一个严寒早晨,赫尔的冰镐和冰爪凿进了华盛顿山的冰面。他把自己系在冰螺钉的位置,拖着绳索,开始牵拉着位于他下方的巴策尔。赫尔一边在陡峭的冰面上攀爬,一边小心翼翼注视着头顶上被积雪覆盖的巨大墙壁,当他意识到极有可能发生雪崩,便紧贴在冰渠边缘的一侧。
约上午 10点左右,两位登山者抵达冰渠顶端,正当此时,天气剧变。寒风在他们四周怒吼猛啸,风声大作,他们不得不躲到一块大圆石后,才能听清彼此的对话。二人距离山巅仅有 1 100英尺a,徒步一英里便能到达,比他们刚刚征服的地形要容易得多。
“你想去试试顶点吗?”赫尔问。
“觉得我们能做到?”
他们从巨石后面走出来,一头扎进呼呼咆哮的寒风,他们又一次启程,希望能熬过暴风雪。他们蜷缩在风中,缓缓向前挪动。气温已接近零度,风速很快达到每小时 94英里,风声震耳,风势凶猛,像严寒刺骨的手指拍打着他们。能见度降到 5英尺。巴策尔后来回忆说,风雪几乎是平平地刮到他身上的,他甚至惊恐地感觉到,一旦他跳离地面,狂风会把他卷起来再向后抛出 15英尺那么远。这一情景远超想象。没走几百英尺,赫尔和巴策尔只得大声地朝对方说:“咱们撤吧!”
当他们转过身回去,目之所及是一片白茫茫。赫尔几乎连自己的双手都看不到。地形基本上平坦,至多是平缓起伏,而且视野太差,每个方向看起来都跟其他方向没什么两样。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依据一路走来寒风的方向,大致推算哪条路可以回到温暖安全的文明世界。他们并不知道,风向在变。登山者们没有走向他们来时的路,而是不知不觉地向下行进,走到一处跟他们原定下山路线很像的坡沟地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