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6746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人口流动与家庭关系
第二节 人口流动相关理论视角
第二章 岭村:历史
第一节 岭村的确定
第二节 岭村的建置沿革与自然环境
第三节 民族形成与经商传统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农民流动
第三章 岭村:现实
第一节 岭村的人口增长
第二节 岭村的经济生活
第三节 岭村的教育
第四节 岭村的人口流动
第四章 社区、家庭和人
第一节 村落社区:多元力量的共同产物
第二节 社区的家庭之间:弱化与强化同在
第三节 父权制镜像下的人:性别角色固化
第五章 流动家庭内部关系:夫妻关系
第一节 夫妻经济关系:各司其职
第二节 夫妻权力关系:让渡与协商
第三节 夫妻情感关系:平淡中的稳定
第六章 流动家庭内部关系:亲子关系
第一节 抚育子女:困境与希望
第二节 赡养老人:理想与现实
第七章 流动家庭外部关系: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
第一节 亲属关系:重家伍轻亲故
第二节 邻里关系:淡化还是强化
第八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变迁
第二节 社区的力量
第三节 家庭对社会的反作用
第四节 重塑健康社区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前 言
我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生活经历,另一个是理论知识的获得。
我是一个从西北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农村的生活伴随了我整个少年时光。同时,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印象深刻。从我记事起,三姑就一直是一个人打理家里的大事小情。不是因为她没有丈夫,也不是因为她没有孩子,而是因为我姑父常年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次;三姑的两个女儿一个出嫁,另一个也在外面打工。这几年,三姑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房子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装修了,家里不仅多了空调、冰箱,就连三姑的电动摩托车也已经换了两辆。
不过我想,三姑是寂寞的,要不然她不会三天两头地去我家,也不会一天十几个小时用手机挂着QQ,更不会有事没事的时候自己也琢磨着要出去打工。用家里人的话说,她这几年一直“折腾”得就没消停过,2012年去给姑父做了大半年的饭,2013年去西安打了几个月的零工,前不久又跟我说想去四川。在我们那,像三姑一样独自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还有很多,为了生存,她们和家人都不得不选择暂时分开,“分而不离”的家庭背后是她们和家人无奈的叹息。
第一次接触东乡族,是在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里。作者描述的一群在兰州市从事废旧家具家电收购的东乡族人首先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调查,我又了解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主要来自东乡县Q乡。他们大多是自己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一年到头也就农忙和过节的时候回家一两次。除了做废旧家具家电回收的小买卖,有的人也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也有的卖旧木料。当然,最有钱的还是那些拥有拆迁公司的人。他们似乎形成了一个初级产业链,拆迁公司的人负责大生意,把从旧楼房上拆下来的木头卖给自己的同乡,然后那些收废旧家具家电的老乡也会得到消息,蜂拥而去。但这些都不是我的研究志趣,我想知道,家庭观念如此厚重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会背井离乡在外拼搏?他们为什么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