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970278
内容简介
我们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课程发展与改革的成果为主要依托,基于《食品国际贸易》多学科交叉,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交叉的基本特点,根据“传承发展、学习借鉴、融合提升、彰显特色”的基本思路,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编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编写完成了。我们期待各有关方面的专家,以及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以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达到凸现特色、锤炼精品的目的。
本书由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林海负责总体框架的设计、写作大纲的制定、编写人员的组织,以及*后的统稿与定稿。
本书由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林海负责总体框架的设计、写作大纲的制定、编写人员的组织,以及*后的统稿与定稿。
目 录
总论
第一节 食品国际贸易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二节 食品、农产品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要概念与相关说明
第四节 有关国际贸易组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上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第二节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
第四节 关税、非关税措施地位变迁与新型贸易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中篇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
第四章 食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与贸易格局
第一节 食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国际贸易
第三节 粮食国际贸易格局
第四节 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第五节 未来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食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与表现形态
第二节 WTO有关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和约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三节 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四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与导向效应
第五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主要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食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内涵
第二节 全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与成因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机制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争端案例
第五节 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监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第一节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第四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协调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下篇 中国食品国际贸易
第八章 当代中国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当代中国食品贸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当代中国食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食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与未来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 主要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基于技术创新角度的原因剖析
第四节 基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食品技术创新重点选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食品出口的影响与进出口食品安全性
第一节 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第二节 安全性视角:中国出口食品安全性的考察
第三节 比较的视角:以大豆中残留物质限量标准为例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进口食品安全性视角: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食品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
第一节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第二节 食品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节 食品国际贸易法规的基本含义、起源与实施
第四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主要管理法规
第五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管理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一节 食品国际贸易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二节 食品、农产品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要概念与相关说明
第四节 有关国际贸易组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上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第二节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
第四节 关税、非关税措施地位变迁与新型贸易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中篇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
第四章 食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与贸易格局
第一节 食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国际贸易
第三节 粮食国际贸易格局
第四节 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第五节 未来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食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与表现形态
第二节 WTO有关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和约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三节 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四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与导向效应
第五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主要原因与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食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内涵
第二节 全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与成因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贸易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机制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争端案例
第五节 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监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食品国际贸易与安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
第一节 WTO有关食品贸易的法规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
第四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协调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下篇 中国食品国际贸易
第八章 当代中国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当代中国食品贸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当代中国食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食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与未来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的主要指标
第二节 主要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基于技术创新角度的原因剖析
第四节 基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食品技术创新重点选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食品出口的影响与进出口食品安全性
第一节 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第二节 安全性视角:中国出口食品安全性的考察
第三节 比较的视角:以大豆中残留物质限量标准为例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进口食品安全性视角: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食品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
第一节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第二节 食品国际贸易政策
第三节 食品国际贸易法规的基本含义、起源与实施
第四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主要管理法规
第五节 食品国际贸易的管理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国际贸易历史悠久,食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出现最早的商品贸易。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国际环境有其不同的特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征。了解、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深化学习食品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展简史是本教材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以及由此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二是存在着不同的国家,商品流通超越国界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劳动的产品仅能维持氏族成员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也不存在交换。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和交换。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使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了剩余食品,产生了交换。这时的交换是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部落和专门从事农业的部落之间的交换,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之间进行的食品物物交换。因为此时国家尚未产生,还不能说已产生国际贸易。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时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货币,产品交换就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这就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促使原始社会的瓦解。在原始社会瓦解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当商品流通跨越了国家的范围时,就出现了国际贸易。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与发展,食品就成为最早进行交换的商品,食品贸易因而是国际贸易中最早产生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
国际贸易历史悠久,食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出现最早的商品贸易。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国际环境有其不同的特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征。了解、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深化学习食品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发展简史是本教材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以及由此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二是存在着不同的国家,商品流通超越国界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劳动的产品仅能维持氏族成员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产品,也不存在交换。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和交换。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使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了剩余食品,产生了交换。这时的交换是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部落和专门从事农业的部落之间的交换,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之间进行的食品物物交换。因为此时国家尚未产生,还不能说已产生国际贸易。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时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货币,产品交换就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这就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促使原始社会的瓦解。在原始社会瓦解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当商品流通跨越了国家的范围时,就出现了国际贸易。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与发展,食品就成为最早进行交换的商品,食品贸易因而是国际贸易中最早产生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