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24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446026
著名80后美食达人鱼菲老师与您相约美食之旅,一边旅行一边学做当地那些难忘美味。
本书内容分为西塘、成都、厦门、苏州、乌镇五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记录了五个曾经行走过的地方,并探寻当地的美食与食材,并将它们焕然一新搬上餐桌。在每章后的“菲尝食谱”单元里,还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如何亲手做出前面介绍过的美食味道。边游边做,让读者们能在旅途也能学到精彩的厨艺。
本书由著名80后美食达人鱼菲所著,文字轻松优美富有情趣,厨艺讲解更是专业精当,对广大热爱旅游更热爱DIY美食的读者大有裨益。
代序
第一章 西塘
◎“奶香”臭豆腐,是直觉还是错觉
◎迷路豆花
◎烤布蕾,入乡随俗不随流
◎闻香识鸭
◎酱菜,怀旧的手工触感
◎金陵塔,塔“金铃”
◎醉翁之意在米酒
◎手札笔记
◎菲尝食谱/芝士泡菜臭豆腐/麻辣豆花鱼/三味烤鳕鱼/黑椒鸭锁骨/干锅泡菜猪尾/30松茸牛肉饺子/31禾风如意锦囊虾/32太妃咖啡慕斯/
第二章 厦门
◎充满诗意的海胆
◎进福小馆,12点
◎演唱会,觅食三部曲
◎春卷也Fusion
◎逛菜场,淘海鲜
◎琴岛石阶上的“冰石花”
◎飞回来的伴手礼
◎菲尝食谱/芒果雪梨青口贝/越南芒果虾卷/三文鱼塔塔/番茄甜酒青豆泥/蜂蜜酱烧鲍鱼/意大利海鲜饭/低温辣烧墨鱼/糖脆
第三章 成都
◎相隔一世纪的火锅
◎“甜猪手”VS“鱼美人”
◎当传统遭遇现代
◎实现梦想的老妈蹄花
◎午餐,随遇而安
◎还有好食材
◎熊猫麻婆豆腐
◎台风吹来一朵静心莲(番外篇)
◎正宗土特产
◎菲尝食谱/宫廷麻辣火锅/冬瓜雪梨茶/蹄花也要Mojito/麻婆豆腐馒头/荷塘月色/饭“醉”现场/海葵静心莲/法式龙虾烩蛋/Lollipop蛋糕棒棒糖/
第四章 苏州
◎最糟也最棒的土灶馆/
◎皇城里的“鸡脚”旮旯/
◎奶酪,是一种情绪/
◎本家粥摊,潘玉麟/
◎遇见,未知的奶茶/
◎新货登场/
◎菲尝食谱/柠檬醋蟹肉球/陈皮糖醋小排/三色水果班戟/想到牛肉粒/豚肉海带香菇盅/粗茶淡饭/锡兰奶茶/桑葚提拉米苏
第五章 乌镇
前奏–包打听
◎初食“糕”捷
◎谁言寸草心,抱得青团归
◎做鸭那些事
◎把酒临风,“羊羊”得意
◎马兰头,万物生
◎吃不了兜着走/
◎菲尝食谱/富贵藕盒/三叶草青团/无花果四季豆色拉/双味焗口蘑/豆腐三重奏/非鱼籽蜜桃虾/茉莉茶香水晶棕/抹茶草莓大福/
后言
我的“粉丝”们经常在我搞活动前这么说:“哎哟,弗好意思呀,明朝阿拉囡仵高考”,要么就是“喔哟,搿天正好阿拉‘毛脚新妇’上门!”,还有“小阿弟啊,我帮侬讲,阿拉迭个辰光,大黄鱼三角一斤……”(方言)
鱼菲的“粉丝”们经常和他这么说:“oops,明天考六级”、“晚上的活动啊?要到几点啊?从来没这么晚回去过!”以及“哇,鱼菲哥哥做的东西,看上去好好吃啊!”
这就是我和鱼菲的区别,最可恨的是曾经有一位粉丝问他“我可以不可以带着妈咪一起来啊?”,其实那个“妈咪”比我还小几岁。
区别肯定是有的,而且不止是一点两点。由于是个所谓的“美食作家”,(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我其实很少看别人的美食文章。美食文章,与艺术不一样,后者需要大量的临摹与学习,而前者呢,需要的是自己的积累和实践;那种“看遍天下美食文章”再“融会贯通”乃至“青出于蓝”的,充其量不过是拾人牙慧,甚至是抄袭剽窃,难怪会有人不管评论什么食品,都是“入口即化”了。
然而我现在就捧着鱼菲的美食文章在读,在读没烤箱没锡纸如何做出“烤三文鱼”来,在读CrèmeBrlée又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之所以愿意读鱼菲的美食文章,因为我知道他的确是个会做菜的,不至于会误导我。
鱼菲曾经捧了一只硕大的塔吉锅放在我的面前,在掀去了高高的尖耸的大盖子之后,我什么也没看到,因为水汽迷了我的眼镜,这就是近视眼的苦了。等我再次定睛观看,一朵雪白的莲花躺在锅底,虽然眼镜上的雾气尚末褪尽,但我可以认出那的确是朵莲花,白莲。
如果书中有这道菜,用这句:莲花当然是不能吃的,莲花却也是能吃的,卖个关子吧,书中自有奥妙。
如果书中没有,用这句:一朵可以吃的白莲,用白菜雕琢而成,虽似繁复,但巧妙地利用了切口与蒸汽,反正化繁为简为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鱼菲”是他的网名,大名潘晋元的“创意美食家”是学设计出身的,业界颇有名气;他先是于工作学习之余小试牛刀,即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走来,踏实、稳健,这虽然是他的第一本美食书,但看了之后就会让你期待第二本。看鱼菲的书,让我悟到一个道理:一如摄影,所谓的摄影就是摄影者前几十年的审美的总和,其实与技巧没多大的关系,美食同样如此,技巧是辅,审美为神。这本书不但包含了美食的“创作”,也包括了作者对于美食的理解、寻找、感悟以及升华。我相信,你会喜欢的。
是为序,邵宛澍于梅玺阁。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鱼菲在网上贴了张照片,是“糖醋小排披萨”。
梅玺阁主2013年9月
我的“粉丝”们经常在我搞活动前这么说:“哎哟,弗好意思呀,明朝阿拉囡仵高考”,要么就是“喔哟,搿天正好阿拉‘毛脚新妇’上门!”,还有“小阿弟啊,我帮侬讲,阿拉迭个辰光,大黄鱼三角一斤……”(方言)
鱼菲的“粉丝”们经常和他这么说:“oops,明天考六级”、“晚上的活动啊?要到几点啊?从来没这么晚回去过!”以及“哇,鱼菲哥哥做的东西,看上去好好吃啊!”
这就是我和鱼菲的区别,最可恨的是曾经有一位粉丝问他“我可以不可以带着妈咪一起来啊?”,其实那个“妈咪”比我还小几岁。
区别肯定是有的,而且不止是一点两点。由于是个所谓的“美食作家”,(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我其实很少看别人的美食文章。美食文章,与艺术不一样,后者需要大量的临摹与学习,而前者呢,需要的是自己的积累和实践;那种“看遍天下美食文章”再“融会贯通”乃至“青出于蓝”的,充其量不过是拾人牙慧,甚至是抄袭剽窃,难怪会有人不管评论什么食品,都是“入口即化”了。
然而我现在就捧着鱼菲的美食文章在读,在读没烤箱没锡纸如何做出“烤三文鱼”来,在读CrèmeBrlée又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之所以愿意读鱼菲的美食文章,因为我知道他的确是个会做菜的,不至于会误导我。
鱼菲曾经捧了一只硕大的塔吉锅放在我的面前,在掀去了高高的尖耸的大盖子之后,我什么也没看到,因为水汽迷了我的眼镜,这就是近视眼的苦了。等我再次定睛观看,一朵雪白的莲花躺在锅底,虽然眼镜上的雾气尚末褪尽,但我可以认出那的确是朵莲花,白莲。
如果书中有这道菜,用这句:莲花当然是不能吃的,莲花却也是能吃的,卖个关子吧,书中自有奥妙。
如果书中没有,用这句:一朵可以吃的白莲,用白菜雕琢而成,虽似繁复,但巧妙地利用了切口与蒸汽,反正化繁为简为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鱼菲”是他的网名,大名潘晋元的“创意美食家”是学设计出身的,业界颇有名气;他先是于工作学习之余小试牛刀,即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走来,踏实、稳健,这虽然是他的第一本美食书,但看了之后就会让你期待第二本。看鱼菲的书,让我悟到一个道理:一如摄影,所谓的摄影就是摄影者前几十年的审美的总和,其实与技巧没多大的关系,美食同样如此,技巧是辅,审美为神。这本书不但包含了美食的“创作”,也包括了作者对于美食的理解、寻找、感悟以及升华。我相信,你会喜欢的。
是为序,邵宛澍于梅玺阁。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鱼菲在网上贴了张照片,是“糖醋小排披萨”。
梅玺阁主2013年9月
“老鸭馄饨”是嘉兴西塘的土菜,乃旧时烧窑工发明。他们在窑里炖起老鸭,但鸭肉甚少,不能饱腹,便有窑工在煲里加入馄饨来充饥,老鸭馄饨便在窑工中间传开,后来西塘百姓因此菜做法简单,滋味鲜
美,便把这道菜引上餐桌。
馄饨上来,与邻桌用的盛器不同,尺寸小很多,立即喊来大婶一问缘由。原来店家为了方便大家,分“老鸭馄饨”和“馄饨老鸭煲”两档:两种口味一样,区别在于“老鸭馄饨”以碗为器,一人为宜;“馄饨老鸭煲”以煲为皿,馄饨量多,两人一煲,实惠。
《随园食单》记载:“鸭糊涂”,用肥鸭,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圆之块,下原汤内煨……
“老鸭馄饨”做法虽和“鸭糊涂”有别,但其味甚好,关键在于大婶说她们家的鸭肉用的是本地草鸭,根据季节不同会加入咸肉、黑木耳、笋尖等辅料吊汤。馄饨煮完晾干,让皮变硬,再放入鸭汤回热,较普通现煮的馄饨皮更有嚼劲,弹性十足。鸭肉熬汤,肥油渗入汤中,汤味极鲜,一加一大于二的说法在这碗老鸭馄饨中完美体现。
前阵子为《上海壹周》贡献年菜,用猪肥膘手工熬制猪油,剩下的猪油渣直接包
入馄饨,那味道让众亲戚直呼好吃,说是遗忘已久的味道。我大胆遐想,草鸭明炉烤过,若让猪油渣转角遇到鸭,又会擦出何等火花呢?剔下鸭肉搅成鸭茸,以1/3量和猪油渣一起和入荠菜芯子的馄饨,再用老鸭汤呈味,绝对“艳鸭群芳”,袁枚尝后相信也会翘首称赞吧!
前阵子河道污染加之禽流感的爆发,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百感交集,站在那些炸鸡丸子、烤鸭摊位前,眼见酥香滴油的鲜肉,却不敢入口,真是凄凉苦楚。更叫人郁闷的是原先设想的食谱完全被打乱,望而兴叹吃一口鸭肉就那么难吗?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