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084815
《法律论辩导论:司法裁决辩护理论之概览(原书第2版)》既有对法律论辩“学派”的点评,也有对由于语言隔阂而通常不太为人所知的个人研究者贡献的介绍。
《法律论辩导论:司法裁决辩护理论之概览(原书第2版)》*后庄严宣告,法律论辩研究已成为一个跨学科、国际化的独立研究领域,总结了该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向,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研究纲领。
总序
译者序
中文版前言
导论
第1章 法律论辩和法律解释
1.1 导言《法律论辩导论:司法裁决辩护理论之概览(原书第2版)》:
在按照语用一辩证理论发展的概念来转换这些洞见时,重视与司法裁决的辩护何种程度上可被看作是一种理性活动这一问题相关的洞见,非常重要。必须弄明白,在这样一种辩护里,论辩如何能被当作是对理性讨论的一种贡献。基于如阿尔尼奥、阿列克西、麦考密克和佩策尼克(他们的理论在《法律论辩导论:司法裁决辩护理论之概览(原书第2版)》早先的一些章节讨论过)这些法理论学者的深刻见解,研究的出发点是,可以把法律论辩看作是一种理性活动,法律论辩可以被当成是理性讨论的一部分。
以这个出发点为基础,从批判性讨论的视角看,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描述和阐明,在以理性方式解决法律意见分歧的法律程序语境下,法律论辩中起作用的那些因素。研究的对象由法律语境中论辩的程序、规则和规范(可见于程序规则和实体法以及法律论辩理论和法律解释理论)以及法律论辩的形式和法律推理的形式(可在法律论辩、法律解释和法律方法论中找到)组成。
法律论辩的这些程序、规则、规范和形式必须按照语用一辩证理论予以转换。这种转换意味着,其一,必须确定法律程序的各种形式中的意见分歧如何可以用语用一辩证的术语予以刻画;其二,必须确定批判性讨论的不同阶段如何在法律程序的各种形式里表现出来;其三,必须搞清可以怎样根据以特殊方式促进争议解决的第三方来转换法官的角色。对于法官的角色,必须用语用一辩证的术语弄明白,在不同讨论阶段法官的行为活动怎样促进争议的解决,他必须怎样弥补满足二阶和三阶条件时的各种各样的“不完善”。
在这些“转换步骤”的基础上,探究在司法裁决的辩护中,法律论辩的各种复杂类型如何能用语用一辩证的术语刻画成对怀疑和批判的不同形式的反应或预期。也研究法律论辩的不同类型,如作为“疑难案件”法律裁决辩护之特色的类比论辩、根据相反的论辩、后果主义者论辩、目的论的论辩,如何能用语用一辩证的术语加以刻画。必须弄清这些不同的论辩类型如何能当作复杂论辩的不同类型予以分析。此外,必须阐明不同论证型式如何构成复杂论辩,如何回应与这些论证型式相联系的相关批判性问题。
关于论证型式用法和对批判性问题回应的分析,研究如何根据对特殊法律语境中的某一特殊论证型式的妥适性做出的反应来分析辩护的不同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必须探究,根据某一具体法律领域的规范,支持论证型式的一个正确应用的规范是什么。为此,要为法律语境落实语用一辩证理论对论证型式的深刻见解。这样做要以法理论关于不同法律解释方法之运用的洞见为基础。在法律论辩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当代法理论和法哲学成就(《法律论辩导论:司法裁决辩护理论之概览(原书第2版)》前几章讨论过)的基础上,为法律论辩的各种形式详细说明关于某一特殊论证型式的规范和它的正确应用之规范的思想。在1980-2000年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各种研究法律论辩的论文、专著、特刊以及期刊和会议录上的文章(见本章的文献目录),而且,以这些成果为基础,为法律工作者创作了一部实用手册(范爱默伦等1996)。
在1980-2000年这个时期成就的基础上,接下来的2000-2016年期间,按照扩展的语用一辩证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路线。以搞清制度语境影响对论辩、策略机动和论辩模式所施加的某些约束的方式为目标,进行这种研究。
……
1.2 法律规则的适用和解释的主要难题
1.2.1 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
1.2.2 法律规则的例外:可废止性和排他性理由
1.2.3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1.2.4 规范冲突的解决:冲突的规则、估量和平衡
1.2.5 作为论据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判例在法律辩护中的地位
1.3 解释方法、法律推理类型和法律裁决的辩护
1.3.1 法律解释的方法和法律推理的类型
1.3.2 法律辩护中的解释策略和论辩模式
1.4 欧盟法和国际法语境中的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辩
1.5 法律解释和法律辩护:作为论辩活动的法律
参考文献
第2章 法律论辩的逻辑路向
2.1 导言
2.2 逻辑有效性和法律论辩的可接受性
2.3 各种各样的逻辑理论
2.4 法律论辩的逻辑分析
2.5 逻辑对法律论辩之重要性的讨论
2.6 人工智能和法视域下逻辑在法律辩护中的角色
2.6.1 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辩的可废止性
2.6.2 人工智能和法创建的关于冲突主张、规则和解释的可废止推理模型
2.6.3 人工智能和法关于可废止性和论证型式的模型
2.6.4 人工智能和法关于对话和调停系统中的可废推理模型
2.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图尔敏的沦辩模型
3.1 导言
3.2 图尔敏论辩模型和法律过程的诸阶段
3.3 图尔敏模型在法律论辩的理论文献和实践文献中的应用
……
第4章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
第5章 哈吸马斯的话语理论和法律话语的合理性
第6章 麦考密克的法律裁决辩护的理论
第7章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辩的程序理论
第8章 阿尔尼奥的法律解释辩护的理论
第9章 佩策尼克的法律转化和法律辩护的理论
第10章 法律论辩的语用-辨证的路向
第11章 不同法律体系和不同国家法律辩护语境中法律论辩的路向和研究之概览
第12章 结语:法律论辩研究的主要趋向
索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