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611629
砚文化博大精深,所谓说略,是因为只能择其一二,娓娓道来。
我们分为五个方面来谈。
一、砚说
砚台的“砚”字,是到汉代才出现的。中国早的一本字典叫《说文解字》,解释这个“砚”字,左边是石头的石,旁边是它的读音“yàn”。《说文》里解释:“砚,石滑也。”意思说这个字是“磨”的意思。到了嘉庆年间,著名的文字学家段玉裁对《说文解字》作了注解,他讲:“石滑而不涩”。实际上段先生搞错了,“石滑”并不是说砚石像玻璃一样滑,因为砚台恰恰是又滑而涩的。我觉得如果要准确地讲,许慎本来的意思应该是讲砚台的面,“滑”应该理解成“平”——平滑之平,平了才能磨墨。汉以前的砚台绝大部分都是平板砚,旁边没有沿,没有堂子。这也证实了许慎讲的“石滑”是砚面的平整。苏东坡讲得好:“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砚台必须要涩,才有黏着力,才能利于笔,不伤笔。才能磨墨,墨出不来怎么写字呢?苏东坡这八个字是内行的话,也是我们检验砚台好坏的重要的标准,既要“滑”,也要“涩”,两者缺一不可。
任何文具到了文人手里就开始雅化了,像毛笔,它的别称为“毛颖”,是拟人的,还叫“管城子”。砚台也有别称,唐代就开始有了,叫“即墨侯”“石虚中”,这是文人的文字游戏。我们现在称呼为 “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在过去叫“文房四器”。早出现这四材合一的称呼是在东汉末年。当时人刘熙写过一本叫《释名》的书,里面就已经谈到了笔砚纸墨四材的合一。这四样东西对我们中华文化贡献巨大,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能延续不断,从某些意义上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