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0839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的自述,讲述了他成长、学习、工作的不同阶段个人经历,重点回顾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学术经历及其成果,他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对于改革开放时期理论的创新,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了许多非常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在学界和实践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看来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意的参考。
目 录
部 口述自传╱001
一 家世春秋╱003
我的爷爷╱003
我的父母╱004
我的外祖父╱007
童年记忆╱008
二 生逢乱世╱010
我的小学╱010
江宁中学╱011
初中同学╱011
难忘1937╱013
离别鸟惊心╱015
投亲靠友╱016
独在异乡╱017
好友重逢╱017
继续学业╱018
三 曾经沧海╱022
我的大学╱022
师生情谊╱027
辗转工作╱029
留学苏联╱030
回到经济所╱034
四 拣尽寒枝╱036
经济所来了孙冶方╱036
次学术“井喷”╱037
打入另册被审查╱040
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042
借调计委先行一步╱044
中国计量经济学的摇篮╱045
值得感恩的人与事╱047
五 改革时代╱049
改革的春天来了╱049
探索经济改革之路╱050
从计划与市场关系中寻找改革突破口╱052
取消指令性计划╱053
从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谈起╱054
协调推进的整体改革思路╱056
改革面临双重转变的任务╱061
反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064
适度从紧稳中求进╱066
在《薛暮桥回忆录》座谈会上回顾
“硬着陆”及其教训╱068
保持宏观稳定的“软着陆”╱070
计划与市场之争终有结果╱071
六 晚年风波╱076
回顾学术研究的几个阶段╱076
两重反思掀起“刘旋风”╱078
“7·15”谈话与“刘国光之忧”╱080
分歧扩大:从分配问题到所有制问题╱087
“刘国光十论”:综述近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089
第二部 自述回顾╱111
一 综合回顾╱113
研究工作汇报(1979年)╱113
八十心迹(2003年)╱119
九十感恩(2013年)╱122
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答辞(2005年)╱125
首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奖答辞(2011年)╱127
我的经济学探索之路(2012年)╱134
二 专题回顾╱150
计划与市场关系变革三十年及我在此过程中的一些经历╱150
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宏观调控╱16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181
关于这场改革性质大讨论的一些是非
曲直及亲身经历╱194
第三部 年谱长编╱215
附 成果目录╱277
编者后记╱282
一 家世春秋╱003
我的爷爷╱003
我的父母╱004
我的外祖父╱007
童年记忆╱008
二 生逢乱世╱010
我的小学╱010
江宁中学╱011
初中同学╱011
难忘1937╱013
离别鸟惊心╱015
投亲靠友╱016
独在异乡╱017
好友重逢╱017
继续学业╱018
三 曾经沧海╱022
我的大学╱022
师生情谊╱027
辗转工作╱029
留学苏联╱030
回到经济所╱034
四 拣尽寒枝╱036
经济所来了孙冶方╱036
次学术“井喷”╱037
打入另册被审查╱040
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042
借调计委先行一步╱044
中国计量经济学的摇篮╱045
值得感恩的人与事╱047
五 改革时代╱049
改革的春天来了╱049
探索经济改革之路╱050
从计划与市场关系中寻找改革突破口╱052
取消指令性计划╱053
从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谈起╱054
协调推进的整体改革思路╱056
改革面临双重转变的任务╱061
反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064
适度从紧稳中求进╱066
在《薛暮桥回忆录》座谈会上回顾
“硬着陆”及其教训╱068
保持宏观稳定的“软着陆”╱070
计划与市场之争终有结果╱071
六 晚年风波╱076
回顾学术研究的几个阶段╱076
两重反思掀起“刘旋风”╱078
“7·15”谈话与“刘国光之忧”╱080
分歧扩大:从分配问题到所有制问题╱087
“刘国光十论”:综述近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089
第二部 自述回顾╱111
一 综合回顾╱113
研究工作汇报(1979年)╱113
八十心迹(2003年)╱119
九十感恩(2013年)╱122
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答辞(2005年)╱125
首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奖答辞(2011年)╱127
我的经济学探索之路(2012年)╱134
二 专题回顾╱150
计划与市场关系变革三十年及我在此过程中的一些经历╱150
关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宏观调控╱16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181
关于这场改革性质大讨论的一些是非
曲直及亲身经历╱194
第三部 年谱长编╱215
附 成果目录╱277
编者后记╱282
评论
还没有评论。